“谱系式”科学记录本在小学科学课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_cs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我们正视了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谱系式”科学记录本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教师教材的全册梳理,学生课前的充足准备,记录格式的全面改版等三个方面的解读,阐述了运用“谱系式”科学记录本的方法。希望以此来打开学生科学探究的另一扇门,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加油助力。
  关键词:谱系;核心素养;科学记录本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7-046-2
  “譜系式”科学记录,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以新课标下小学科学课程四个不同领域为框架,以不同年级和不同单元为构架,让学生整体经历全册教材的科学记录,整个小学用同一本记录本,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整个科学学习历程的一种记录方法。而“谱系式”科学记录本的运用也是一种新的尝试,这需要老师和学生提前做好一些准备,要做到心中有谱,有谱而歌,才能为记录本的长期有效使用打好地基。
  一、教师教材的全册梳理,为“谱系式”科学记录本的运用保驾护航
  “谱系式”科学记录本的运用需要教师的头脑中及手中都要有全册教材的一个谱系图。四个领域: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分别有哪些相对应的课,涉及到几册书,还可如何细分,都要事先梳理好。
  以36年级教科版科学教材为例,生命世界领域就可再分为植物、动物和人,涉及到三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植物》和第二单元《动物》;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这样几个单元。教师在让学生进行科学记录时,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根据谱系分类进行记录,如:三上《植物》单元后面要空出页面,跟三下《植物的生长变化》;三上《动物》单元后面以后则跟三下《动物的生命周期》。同一领域的科学课文的归类,为接下去的学生科学记录本的谱系记录打下了基础。
  二、学生课前的充足准备,为“谱系式”科学记录本的运用积极开道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学生刚接触《科学》这一门课程时的第一节科学课前,教师就先要通过家校路路通等家校联系的通讯工具,布置学生事先准备好一本科学记录本,然后慎重其事地先让学生对这本科学记录本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
  1.准备一本足够大的笔记本
  “谱系式”科学记录本最好是那种A4的大开本,因为它的竖列要容纳7-8课的课文,它还需要有一定的厚度,要足够全册课文的记录。因此教师要关照学生统一准备这么一本A4大的较厚的科学记录本。
  2.设计一页有个性的彩封面
  科学记录本准备好了,它的前期改装是不可少的。如果本身科学记录本的封面不是很牢固的那种,那就可让学生对科学记录本做一些保护措施,因为毕竟要用很多年,可选用那种粘贴式的透明包书膜贴在上面。里面的第一页,可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有个性的属于自己的彩色封面,写上学校、班级和姓名,上面可张贴自己的生活照片,写上自己的个人简介或座右铭等,尽量做得美观、大方一点。
  3.制作一个动态化的大目录
  目录的制作是为了方便学生对记录内容的查找,“谱系”式科学记录本的目录是一个动态的目录,它不是按部就班的排序,而是根据谱系的需要及时进行的跟进。因此教师还要关照学生,对记录本的每一页进行编号,也许它的下一个单元的记录就需要空开好几页,有了编号,根据目录就能很快查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了。
  三、记录格式的全面改版,为“谱系式”科学记录本的运用扬帆起航
  “谱系式”科学记录本与传统的“学期式”科学记录本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格式上,学期式的科学记录本,就是根据本学期的课文内容,按部就班地往下记。而“谱系式”科学记录本它有自己的框架结构,它是将全册书一起统整考虑的,更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并发展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1.领域为框架单元构架
  “谱系式”科学记录本在记录上是以科学课程的四个不同领域: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四大分类为框架的,这个框架搭建得很大,并且是一个隐性的框架,也许学生在前期学习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一框架,而是等学完了以后,教师再加以总结归纳,让学生心中明晰。而显性的一个构架主要是同一单元的内容,要求学生同一单元的内容必须在同一页面上的。记录时,先是单元题目(前面需要空出一点地方,为以后的谱系大框架做准备),然后是每课题目,每课题目后面记载本课的重点内容。接着便是同一领域的单元内容跟在后面。
  举个例子: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后面应该跟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然后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最后跟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这样整个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内容就全部归纳在一起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整理这一领域中的科学知识,使他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探究学习的整个过程,并形成系统。
  2.纵列不变以横向发展
  “谱系式”科学记录本在记录上的纵列就是一个单元内的课题和内容,都是在一个页面上的,而如果一课的内容一个页面上不够记了怎么办?那么在横向里是可以往后翻页并进行延伸的。
其他文献
摘 要:诵读是传统语文教育积淀下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其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价值历久弥新。对于学生语感培养而言,诵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人们对诵读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经验感知的层面,对诵读价值的发挥自然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从积累语言材料、提升语文素养和发展表达能力三个方面归纳了诵读对语感培养的价值。  关键词:诵读;语感;培养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
摘要:笔者对苏州市吴江区某普通初中的145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化学学科有价值并感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希望化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然而教学内容却往往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导致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感知肤浅。基于此,笔者提出化学实验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化学与生活;实验优化与创新;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7-062-
摘要: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教学中,笔者利用大量的原始资料、丰富的图片、生动的影像资料,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参与,引起了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7-070-1  高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程下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够构建高效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教师需要正确的引导与帮助,可以采用图片或者是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本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浅要分析高中英语高效阅读教学,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希冀促进英语教学有效延展与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新
摘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中学时代尤为重要的能力,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数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培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去寻求数学知识、发现数学问题、锻炼自身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新课改;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3-103-1  学习主动性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持的一种
摘要:小学语文是让孩子充满着渴望与期待的学科,也是一门需要顿悟的学问。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带领学生感悟其中的精髓,以点带面,立足于方寸之间,找寻语文教学的一线天,最终到达山顶,使我们享受到语文的无限之美。  关键词:凝练;经典;顿悟;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71-2  小学语文是让孩子充满着渴望与期待的学科,也是一门需要顿悟
摘要: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喜欢上涂涂画画,首先就是要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审美力。  关键词:材料;兴趣;艺术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 要:社团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整合需要保证有足够的社团支撑,需要完善的活动环节,需要物化项目,从而起到两者相长的效果,并且向校本课程化发展。  关键词:社团;研究性学习;整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2-008-2  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發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
摘 要: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小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武术教育对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在武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我提升,勇于创新,加强武术理论知识和民族文化的灌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相应的目的。  关键词:武术;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64-1  中华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魂,二者的学习相辅相成。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现代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平时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有效渗透,通过充分挖掘词汇文化内涵和外延,巧借节日文化习俗话题,开展多样英语学习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我们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比如在课堂中增加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