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德育贯穿于足球运动技术训练之中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mworkh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让体育教师认识到,体育教学除了要突出其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三个方面之外,更应该具体强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体现和渗透。体育学科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它不仅承担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任,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递一种体育精神,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足球教学;德育教育;体育活动
  一、 保障学生足球运动的安全,逼迫突出德育
  小学生的天性是活泼的、好动的,而随着校园足球的全面铺开,伴随而来的更多的是学生运动安全的担忧,他们喜欢在操场上冲着、跑着,尽情地发挥着他们好动的一面,很多学校从最开始的水泥地运动场所再到现今的草地或是现代化的塑料草坪足球场,对于学生的运动安全逐步完善,但这样的保障终究是有限的,作为足球教练,我们在足球运动中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足球运动的危险性和安全性,教练只有根据足球运动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才能尽可能地减少足球运动对相互的伤害。
  二、 以足球竞赛和游戏促德育
  孩子的天性是好动,喜欢玩,更喜欢玩游戏,针对这一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我经常开展各类的竞赛和游戏,在每次的足球竞赛和游戏之前,我都会提出竞赛和游戏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足球竞赛和游戏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最好的方法,尤其是足球竞赛,既可以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果断、机智、勇敢和顽强的优良品质,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奋发进取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在竞赛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品质:
  (一) 团队精神
  体育竞赛的最高境界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足球——它是集体运动项目的代表,讲究的是团队合作精神,要想获胜必须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在比赛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引导学生既要有勇也要有谋,要勇于拼搏、积极进取,并最终达到乐观、积极、向上和阳光的生活态度!
  (二) 培养遵守规则的高尚情操
  在足球比赛当中,身体接触会比较多,时常会因为一些碰撞而造成摩擦和争吵,此时,作为教练,我们应该教育学生遵守足球比赛规则,尊重裁判,不要以武力取胜,在足球比赛当中学会公平竞争和与人相处、培养友谊等的良好品质,但当真的发生碰撞时,教练要鼓励和培养学生学会上前拉一把的高尚情操,最后,奉上一句“对不起”或“不要紧”,使整个赛场不仅有比赛更充满了爱。
  (三) 在足球比赛中的礼仪渗透
  我国是礼仪之邦,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该讲究礼仪,在足球比赛当中也有各种礼仪,例如:进场比赛礼仪、换人暂停等,都有很正规的程序,所以在足球教学中也应该进行礼仪教育,我们可以通过国内外足球明星的优秀事迹,了解他们成功背后的艰辛,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坚持、顽强的毅力,通过对这些运动员事迹的学习,起到激励树榜样的作用,增强学生的信心,也增强了学生对体育精神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身的礼仪素养。可见足球运动处处是教育,从各个方面挖掘足球运动的德育教育方法,培养他们的兴趣,把足球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德育教育深入到足球运动当中。
  三、 在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顽强意志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被家长宠着,养成一种怕吃苦、独立性差的缺点。为了解决学生遇到困难就后退的习惯,足球——就是训练意志力最好的运动,而足球训练过程就是训练吃苦耐劳的教育过程。比如,曾经足球队里有一个很优秀的小队员,无论从体能上、身体协调性上、认知能力上都无可挑剔,非常有前途,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怕吃苦,在大强度的训练时,他往往会打退堂鼓,躲在一边偷懒,甚至会哭鼻子,老师用足球游戏的方法让他加入进来,比如双人传球游戏、点球游戏、射门接力游戏等,让游戏带给他无限的快乐,在他感到快乐的同时,逐步加大了对他的强度训练,经过一年多的训练,这位同学进步非常快,而且时常与老师谈心,感谢老师对他的付出,并保证在以后的训练中不怕苦不怕累,积极进步,老师看到了他的进步感觉无比地高兴。
  四、 足球比赛促进心理健康,强化心理承受能力
  足球运动是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的好方法,而良好的竞争环境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在足球比赛当中,学生难免会遇到紧张的心理,未能使其发挥正常的能力,作为教练应当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时常对学生进行一些心理辅导,例如鼓励性的话语和各方面的表扬。
  五、 课前准备,课后整理体育用具,促爱护公物的培养
  每一节体育课都需要作整理场地等的准备,例如,课前的体育器材准备,课后的器材收拾等等,这些工作都可以充分地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优良品质。我每节课都会以自愿的形式挑选愿意帮忙的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积极性,将思想教育与体育教学的组织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在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点点滴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落实,老师有意识地在训练中对他们进行培养,可以使足球队的同学们做一个学会尊敬自己更要尊重别人和拥有诚实公正的品质的人,渐渐形成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热爱集体等的好品德。总之,在小学足球教育活动中,只要教师在足球训练中,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比赛中,耐心对他们进行动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教育,把学生培養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军玲.增强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趣味性的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4(6):45.
  [2]孙金华.小学体育课足球教学之我见——快乐小足球[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6):55,57.
  作者简介:
  林日洪,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市高要区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创设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本文将立足于高中化学课堂来谈一谈如何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阶段;化学教学;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对于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开展化学教学,一方面是为社会提供科技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学生更好
摘要:在对高中生进行课程教育中,学科教师需要思考当前素质教育对其所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分析怎样给学生打造更优质的知识体验平台,让学生通过知识教育可以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以及综合思维。而传统授课模式已不满足当前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所以教师必须要对教学模式和授课理念进行革新,给学生打造多元化的知识体验和能力成长平台。  关键词:高中
中共党史研究的创新脱离不了历史研究的一般规律.史学研究工作者必须努力去不断发掘新史料,有了新史料,才能有新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包括中共党史在内的史学研究创新,主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