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应该登上课堂教学的大雅之堂。多少年来,作文教学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大大小小的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比赛课,红火了一年又一年,却很少有人敢展示作文教学的风采,而作文教学能出彩的很少。而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是许多人感到困惑而又无奈的事。这里,就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我个人的实践所得。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首先得从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入手。作文命题要自主化,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必须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最影响学生发展的是“命题”问题。那些抽象狭窄单调的题目,难以让学生有写作的兴趣,难以激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自然就怕作文、厌作文,写不出有质量的作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不命题或少命题,而是结合单元训练要求,结合所练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自主命题。一节“学写儿童诗”的教学就是一个例子,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0”让学生想象它是什么?以这个想像游戏引入,生动有趣;还有一节看图作文课,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四毛图”(为三毛的弟弟)而又画了第二幅图:四毛把一张“66”分的试卷倒着给人看,试卷上的分数变成了“99”分。让学生在认真看图的基础上给文章自由命题,同学们拟了《一件惭愧的事》、《一张倒过来的试卷》、《“66”变“99”》、《四毛的故事》等有趣的题目。在自由命题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对自己的命题情有独钟,写起来一气呵成,一点也没有作文的畏难情绪。
我们也可以把作文教学同学生的活动相结合。学生在快乐中积累了素材,有感而发,然后自主命题,孩子们马上就能进入写作状态。比如:低年级的作文教学,在习作方式上要从单纯的“写”的训练中拓展出去,把习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在读一读(听故事、读故事后写下来)、听一听(听声音、听对话写想象)议一议(议身边的事)、争一争(争做班级小主人、争做环保小卫士、争做星级好少年)、评一评(转换人称写,给动、植物做名片、评评谁做的好)、说一说(说说家乡的土特产、学写广告词)、演一演(课本剧、哑剧)、做一做(动手动脑、做有趣的实验、做游戏、做手工再写下来)、练一练(人物素描基本功、猜猜他是谁)、写一写中产生浓浓的兴趣,提高习作水平。
总之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感悟作文之法,消除对作文畏难情绪,是一种比较可取的方法。比如:做一个“击鼓传花”“打电话”或“吹砖头”、“脑筋急转弯”……的游戏或表演一个哑剧等等。做前教师提出观察要求,把过程说好、写好。由于是刚刚发生的事,而且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又进行了语言的训练和思维的拓展指导,所以写成文章不困难,自然下笔成文。
当然,自主命题并不是教师放手不管,放任自流。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情感的内驱力,将学生的心扉打开,点燃情感的火种,使之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学生最不感兴趣的“发霉题”是《×假里的一件事》从三年级写到毕业,学生最糊涂的题是《校园新风尚》、《春天的校园》、学生新旧风尚分不清,春天的校园里光秃秃的学生无从下手,只好把事物移植过来应付了事。最基本的方法是教师把题目出在学生的心坎上,贴近学生,题目要小不宜过大。过大学生就有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的感觉。题目越小,学生越易于把握,越乐于写。如三年级教材中《写写我自己》的习作训练,如直接写“我”孩子们可能无动于衷,我们再加几个字把题目变小一些,如《我这个人》学生就易于把握,孩子看了题目就有一点点情动。我们再多加几个字《嘿,我这个人》孩子写起来就更乐于下笔,有写作的欲望或《哈,我这个人》充满了幽默感,如《唉,我这个人》这样就更降低了难度,就不愁学生写不出。
贴近生活走进孩子们的生活。比如校园里孩子玩溜溜球、每个孩子都玩,而且有的孩子还玩得出神入化,连一些女同学都乐此不彼。有一次,我也玩了一回,可我玩不好。有的孩子就说“老师、老师,我来教你……”看着孩子们个个认真的样子,我想,这是个贴近学生习作的一个绝好机会。于是专门留一节课,让孩子们教我玩溜溜球,并把怎么玩、怎样才能学会,玩时注意什么,说一说。老师参与其间,孩子们兴趣盎然,个个乐不可支,然后让孩子们把教的过程写下来。许多新鲜有趣的玩具、游戏,我们大人闻所未闻,大开眼界。没想到孩子们一个个构思新颖的题目出现在眼前:《我与溜溜球》、《跟我玩……》、《我给老师当老师》……可见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首先解决的不是技法问题,而应是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要求教师要重视习作前的准备和积累。即作文之前干什么。我们可以先说故事后作文,先上课后作文。如学了《狐狸和乌鸦》一课,我们知道故事中写了乌鸦的笨拙和狐狸的聪明。而我们又学了《乌鸦喝水》,课文中又写了一只聪明的乌鸦。我们可以将二个故事整合,改写成另一个故事来。我们学了《小壁虎借尾巴》,我们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本领,我们可以大胆想象写一篇《小壁虎送尾巴》的故事来,想想小壁虎会给哪些没尾巴的动物送尾巴,怎么说?怎么写?学生自然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我们可以先做游戏后写作文,寓思维、想像、表达训练于游戏活动中。让学生看电视节目或课外读物《学学做做》指导设计创作一些小玩意儿,然后把创作过程写下来等。
总之教师习作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就有写不完的素材,就会消除作文的畏难情绪,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首先得从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入手。作文命题要自主化,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必须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最影响学生发展的是“命题”问题。那些抽象狭窄单调的题目,难以让学生有写作的兴趣,难以激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自然就怕作文、厌作文,写不出有质量的作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不命题或少命题,而是结合单元训练要求,结合所练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自主命题。一节“学写儿童诗”的教学就是一个例子,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0”让学生想象它是什么?以这个想像游戏引入,生动有趣;还有一节看图作文课,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四毛图”(为三毛的弟弟)而又画了第二幅图:四毛把一张“66”分的试卷倒着给人看,试卷上的分数变成了“99”分。让学生在认真看图的基础上给文章自由命题,同学们拟了《一件惭愧的事》、《一张倒过来的试卷》、《“66”变“99”》、《四毛的故事》等有趣的题目。在自由命题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对自己的命题情有独钟,写起来一气呵成,一点也没有作文的畏难情绪。
我们也可以把作文教学同学生的活动相结合。学生在快乐中积累了素材,有感而发,然后自主命题,孩子们马上就能进入写作状态。比如:低年级的作文教学,在习作方式上要从单纯的“写”的训练中拓展出去,把习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在读一读(听故事、读故事后写下来)、听一听(听声音、听对话写想象)议一议(议身边的事)、争一争(争做班级小主人、争做环保小卫士、争做星级好少年)、评一评(转换人称写,给动、植物做名片、评评谁做的好)、说一说(说说家乡的土特产、学写广告词)、演一演(课本剧、哑剧)、做一做(动手动脑、做有趣的实验、做游戏、做手工再写下来)、练一练(人物素描基本功、猜猜他是谁)、写一写中产生浓浓的兴趣,提高习作水平。
总之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感悟作文之法,消除对作文畏难情绪,是一种比较可取的方法。比如:做一个“击鼓传花”“打电话”或“吹砖头”、“脑筋急转弯”……的游戏或表演一个哑剧等等。做前教师提出观察要求,把过程说好、写好。由于是刚刚发生的事,而且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又进行了语言的训练和思维的拓展指导,所以写成文章不困难,自然下笔成文。
当然,自主命题并不是教师放手不管,放任自流。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情感的内驱力,将学生的心扉打开,点燃情感的火种,使之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学生最不感兴趣的“发霉题”是《×假里的一件事》从三年级写到毕业,学生最糊涂的题是《校园新风尚》、《春天的校园》、学生新旧风尚分不清,春天的校园里光秃秃的学生无从下手,只好把事物移植过来应付了事。最基本的方法是教师把题目出在学生的心坎上,贴近学生,题目要小不宜过大。过大学生就有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的感觉。题目越小,学生越易于把握,越乐于写。如三年级教材中《写写我自己》的习作训练,如直接写“我”孩子们可能无动于衷,我们再加几个字把题目变小一些,如《我这个人》学生就易于把握,孩子看了题目就有一点点情动。我们再多加几个字《嘿,我这个人》孩子写起来就更乐于下笔,有写作的欲望或《哈,我这个人》充满了幽默感,如《唉,我这个人》这样就更降低了难度,就不愁学生写不出。
贴近生活走进孩子们的生活。比如校园里孩子玩溜溜球、每个孩子都玩,而且有的孩子还玩得出神入化,连一些女同学都乐此不彼。有一次,我也玩了一回,可我玩不好。有的孩子就说“老师、老师,我来教你……”看着孩子们个个认真的样子,我想,这是个贴近学生习作的一个绝好机会。于是专门留一节课,让孩子们教我玩溜溜球,并把怎么玩、怎样才能学会,玩时注意什么,说一说。老师参与其间,孩子们兴趣盎然,个个乐不可支,然后让孩子们把教的过程写下来。许多新鲜有趣的玩具、游戏,我们大人闻所未闻,大开眼界。没想到孩子们一个个构思新颖的题目出现在眼前:《我与溜溜球》、《跟我玩……》、《我给老师当老师》……可见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首先解决的不是技法问题,而应是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要求教师要重视习作前的准备和积累。即作文之前干什么。我们可以先说故事后作文,先上课后作文。如学了《狐狸和乌鸦》一课,我们知道故事中写了乌鸦的笨拙和狐狸的聪明。而我们又学了《乌鸦喝水》,课文中又写了一只聪明的乌鸦。我们可以将二个故事整合,改写成另一个故事来。我们学了《小壁虎借尾巴》,我们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本领,我们可以大胆想象写一篇《小壁虎送尾巴》的故事来,想想小壁虎会给哪些没尾巴的动物送尾巴,怎么说?怎么写?学生自然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我们可以先做游戏后写作文,寓思维、想像、表达训练于游戏活动中。让学生看电视节目或课外读物《学学做做》指导设计创作一些小玩意儿,然后把创作过程写下来等。
总之教师习作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就有写不完的素材,就会消除作文的畏难情绪,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