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具有高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中我把学习感悟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体会如下:
一、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教学目标决定着我们将学生引向何方。要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要让设定的目标收到预期的效果,也应当遵循一些原则。首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注意知识的连贯性,难易适中。其次,教学目标的设定还要删繁就简、切实可行。很多语文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罗列了六七个,甚至更多,完全脱离了学生实际情况,可操作性不强。我们不妨简明教学目标,从而简化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比如我在教学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对花的情感,及由花产生的感悟。正是由于明确了目标,简化了细密的、多余的环节,学生才会有更大的空间去潜心读书,才会有所感悟和思考。
二、语文课要以“本”为“本”
新课改的浪潮中,好多老师围绕教学案、导学案,一篇文章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课下,学生在各种参考资料中找答案,课上老师让学生逐一解决问题。学生的回答,完全是照本宣科,没有丝毫自己的感悟、思考。对于文本读的很少,甚至没有读。语文课上成了问题课。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即生活背景、阅历等不同,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也不同。这千篇一律的答案,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适应时代的发展?还有的课堂摆“花架子”,一会听音乐、一会表演、一会讨论,切切嘈嘈,甚是热闹。学生的参与率也很高,花样迭出,唯独忽视了课本,最后读起课文来还结结巴巴。这些课看起来热闹非凡,学生争着回答,其实是在打“外围战”。还有的将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因此多读是第一要务。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此过程中,第一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所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正像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书不读不开讲”。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的各种活动,要始终以文本为基础,不论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还是质疑探究,或是细品重点语段、语言,都必须是让学生与文本有紧密的接触为前提。“走进去”才能“走出来”,通过实实在在的接触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让“言”与“意”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语文老师要努力营造语文阅读的氛围,认真挖掘文本,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感情读出意境。我们要尽量避免那种学生脱离文本,一开始就直奔重点的阅读、解决问题,超越文本作“拓展式”阅读,甚至脱离文本进行“空中楼阁”式的对话。应该让阅读成为理解文本的手段。
三、抓住契机,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给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让人产生了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注意力的保持是有一定的时间的限制的,超过了这个时间就会疲倦、走神。而且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随着书本知识的变化在变化着,更不要说在这整整45分钟的时间内,让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那种老师在台上自斟自饮,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的现象不无出现。因此,为了缓解课堂暂时的沉闷和刺激学生的疲乏,同时起到让学生振作起来自愿学习、自主学习的作用的激趣行为非常必要。长期教育教学中,我发现精心备课抓住契机,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往往要比反复说“请大家坐好!”“注意力集中!”等乏味的句子来的有说服力。学习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时,在把握了文章内容,分析了人物形象后,学生有点疲惫,那么进一步领悟人物的内在精神,感受对生命的深层认识,就难以收到预想的效果。我设计了一个“锦囊”,作为主人公送给将要去冒险的弟弟的礼物,关键时刻“甩”了出来,学生感到很新鲜,立马精神振作,我又进一步说,这锦囊里到底装的什么?学生说:“妙计”,让学生结合文章说一说什么妙计。学生立马议论纷纷,然后各抒己见,不仅活跃了气氛,而且谈出了对人生的认识,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对文章作了深层挖掘。只要抓住契机精心组织,就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一举两得的手段,需要我们老师细心钻研教材,不断积累经验。
四、教师要多听、多学、多做、多反思
一节好课让人“三月不食肉味”,给人一种震撼、启发和鼓舞。作为老师一定要多听、多学、多做、多思才行。特别是多思。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授课者,各有各的风格。每次备课、上课后,我都认真反思这一堂课有哪些优点值得发扬,哪些不足需要改进。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中,发现自己进步很快。俗话说:教学相长。我认为既包括学习也包括实践。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一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作者单位:江苏丰县实验中学
一、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教学目标决定着我们将学生引向何方。要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要让设定的目标收到预期的效果,也应当遵循一些原则。首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注意知识的连贯性,难易适中。其次,教学目标的设定还要删繁就简、切实可行。很多语文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罗列了六七个,甚至更多,完全脱离了学生实际情况,可操作性不强。我们不妨简明教学目标,从而简化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比如我在教学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对花的情感,及由花产生的感悟。正是由于明确了目标,简化了细密的、多余的环节,学生才会有更大的空间去潜心读书,才会有所感悟和思考。
二、语文课要以“本”为“本”
新课改的浪潮中,好多老师围绕教学案、导学案,一篇文章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课下,学生在各种参考资料中找答案,课上老师让学生逐一解决问题。学生的回答,完全是照本宣科,没有丝毫自己的感悟、思考。对于文本读的很少,甚至没有读。语文课上成了问题课。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即生活背景、阅历等不同,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也不同。这千篇一律的答案,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适应时代的发展?还有的课堂摆“花架子”,一会听音乐、一会表演、一会讨论,切切嘈嘈,甚是热闹。学生的参与率也很高,花样迭出,唯独忽视了课本,最后读起课文来还结结巴巴。这些课看起来热闹非凡,学生争着回答,其实是在打“外围战”。还有的将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因此多读是第一要务。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此过程中,第一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所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正像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书不读不开讲”。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的各种活动,要始终以文本为基础,不论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还是质疑探究,或是细品重点语段、语言,都必须是让学生与文本有紧密的接触为前提。“走进去”才能“走出来”,通过实实在在的接触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让“言”与“意”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语文老师要努力营造语文阅读的氛围,认真挖掘文本,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感情读出意境。我们要尽量避免那种学生脱离文本,一开始就直奔重点的阅读、解决问题,超越文本作“拓展式”阅读,甚至脱离文本进行“空中楼阁”式的对话。应该让阅读成为理解文本的手段。
三、抓住契机,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给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让人产生了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注意力的保持是有一定的时间的限制的,超过了这个时间就会疲倦、走神。而且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随着书本知识的变化在变化着,更不要说在这整整45分钟的时间内,让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那种老师在台上自斟自饮,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的现象不无出现。因此,为了缓解课堂暂时的沉闷和刺激学生的疲乏,同时起到让学生振作起来自愿学习、自主学习的作用的激趣行为非常必要。长期教育教学中,我发现精心备课抓住契机,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往往要比反复说“请大家坐好!”“注意力集中!”等乏味的句子来的有说服力。学习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时,在把握了文章内容,分析了人物形象后,学生有点疲惫,那么进一步领悟人物的内在精神,感受对生命的深层认识,就难以收到预想的效果。我设计了一个“锦囊”,作为主人公送给将要去冒险的弟弟的礼物,关键时刻“甩”了出来,学生感到很新鲜,立马精神振作,我又进一步说,这锦囊里到底装的什么?学生说:“妙计”,让学生结合文章说一说什么妙计。学生立马议论纷纷,然后各抒己见,不仅活跃了气氛,而且谈出了对人生的认识,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对文章作了深层挖掘。只要抓住契机精心组织,就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一举两得的手段,需要我们老师细心钻研教材,不断积累经验。
四、教师要多听、多学、多做、多反思
一节好课让人“三月不食肉味”,给人一种震撼、启发和鼓舞。作为老师一定要多听、多学、多做、多思才行。特别是多思。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授课者,各有各的风格。每次备课、上课后,我都认真反思这一堂课有哪些优点值得发扬,哪些不足需要改进。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中,发现自己进步很快。俗话说:教学相长。我认为既包括学习也包括实践。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一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作者单位:江苏丰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