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许多人存有一个深刻的误解:艺术是一种用来表现真善美的东西,如果背离了这些要素,就不是好的艺术。于是,这些人愤懑地发现,现当代的艺术越来越不像样,越来越乖张,越来越粗糙。
他们觉得,现在的画家不好好画画,都是在胡闹,在诈骗——真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画家是为谁而创作,创作的目的又是什么。
当然,这是一个极为宏大的议题,我们不可能一次将它说透。但是我们要提醒每一个人:艺术是一种语言,它讲述成什么样子,取决于讲述者想要说给谁听,而不是谁能听到。
提起一幅优秀的西方绘画作品,你会想到什么?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捕捉了人类最细微的表情;伦勃朗的《夜巡》像舞台布景一样充满了戏剧感;安格尔的《德布罗意公主》静谧典雅,处处流露出理性的审慎;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恣肆奔放,张扬着革命的浪漫精神;布格罗的《波浪》画面工整,结构细腻,却能恰如其分地展现出人物生动的情绪;西米尔拉德斯基的《尼禄之火》叙事强烈,对比鲜明;施瓦贝的《浪潮》寓意隐晦,魅力独特。
这些摄人心魄的艺术杰作全都出自20世纪以前,而在那之后,就是许多人眼中的艺术灾难了。他们发现从19世纪末期开始,一些新崛起的流派就不再好好画画了。“始作俑者”莫奈开创了轮廓模糊的印象主义,凡·高更加过分,连颜料都懒得调匀,但好歹他们的画还有具体的形象。
后来的表现主义越发“变本加厉”,那幅《呐喊》中的人物形象真像个鬼;马尔克的《林中小鹿》就像打碎的镜子。毕加索,从《三个音乐家》《格尔尼卡》到《哭泣的女人》,我们很难描述他画了些什么。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百老汇音乐剧》《作品11号》《大门》,画得更是令人不知所云。更令他们愤懑的是,21世纪的现代和后现代画家还是不肯好好画画,尽出些哗众取宠的幺蛾子。
这些人的看法并非全是无稽之谈,现当代画家的确是故意不肯画得惟妙惟肖的。莫奈18岁时画《鲁埃莱的风景》,还悉心描绘每一片树叶;但等他51岁功成名就的时候,所画的整棵树就成了一团色彩的组合。毕加索在1936年前后曾给一部《自然史》画过写实的动物插图,但在1938年画的《小公鸡》,就像是儿童涂鸦般的小怪物。
然而即便“画家们故意画得不像”是个事实,也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好好画”。要排除那种广泛而深刻的误解,我们就要知道绘画作为艺术,是为了什么。
西方绘画源于近东,埃及和亚述的浮雕、壁画尽管精美细腻,却是教条的载体,千篇一律。这些近东艺术后来传到爱琴海,成为工匠们吸引顾客的噱头。从彩陶和壁画开始,西方的绘画装饰手法逐渐变得极尽奢华,并一直延续到古典时期结束。
这种作风在文艺复兴时代重新兴盛起来,杰出的艺术家蒙受达官显贵的豢养,按照他们的意愿装饰宫室教堂,最重要的就是“画得像”。艺术家们先钻研色彩和细节,接着掌握透视和解剖技巧,然后就熟悉了如何布置光影和戏剧化的场面。
渐渐地,艺术家的地位有了稍许变化,他们越来越脱离某个具体的赞助人,开始更广泛地公开出售作品,凭借商业交易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即便此时,绘画都不外乎两个人之间的买卖,人们以为艺术天经地义就应该表现“真善美”,但那都是客户的需求,并不是艺术家的想法。
或者说,在西方文明的漫长历史中,决定画面内容和形式的从来都是买家,而不是画家。也正因如此,20世纪之前的那些作品才让你如此地称心如意。
但在19世纪末期,绘画市场完全变了一个样子。一方面,画家们的功力已经逼近极限,水平差异越来越小;另一方面,照相术引发了一轮狂热新潮,挤占了一大批肖像画的市场份额,画家们必须面对这个全新的冲击。
印象主义的意义就在于它率先画出了黑白胶片无法表现的东西——丰富的色彩和运动,甚至还有时空的变化。画家们面对的不再是“画某个东西”这样简单的问题,而是如何表达出“照相技术无法表达的东西”——这打开了一种全新的局面。
与此同时,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对自身的审视和重视也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达到顶峰。原本描绘宗教和神話中宏大场面的审美趣味已经变得世俗,崇尚个人情感的思潮在19世纪之后兴盛起来。无论作者还是受众,都身处一个新的浪潮中,开始将艺术看作对观念的探索,而不再是对事件的描绘。
神秘、运动、时空、形式、梦境、哲学……画家在这些新的领域里努力钻研,将作品出售给那些最能欣赏这些突破的主顾,也利用这种艺术上的迎合获得更加丰厚的收入。
所以,画家生活在一个具体的时代,他们要用作品回应那个时代最现实的问题。富有的主顾决定了画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维持画家的生计,优秀的画家则宣示了拥有什么样的品位才有资格做一个名流,这种互相依赖的关系恐怕永远都不会停止。
他们觉得,现在的画家不好好画画,都是在胡闹,在诈骗——真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画家是为谁而创作,创作的目的又是什么。
当然,这是一个极为宏大的议题,我们不可能一次将它说透。但是我们要提醒每一个人:艺术是一种语言,它讲述成什么样子,取决于讲述者想要说给谁听,而不是谁能听到。
提起一幅优秀的西方绘画作品,你会想到什么?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捕捉了人类最细微的表情;伦勃朗的《夜巡》像舞台布景一样充满了戏剧感;安格尔的《德布罗意公主》静谧典雅,处处流露出理性的审慎;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恣肆奔放,张扬着革命的浪漫精神;布格罗的《波浪》画面工整,结构细腻,却能恰如其分地展现出人物生动的情绪;西米尔拉德斯基的《尼禄之火》叙事强烈,对比鲜明;施瓦贝的《浪潮》寓意隐晦,魅力独特。
这些摄人心魄的艺术杰作全都出自20世纪以前,而在那之后,就是许多人眼中的艺术灾难了。他们发现从19世纪末期开始,一些新崛起的流派就不再好好画画了。“始作俑者”莫奈开创了轮廓模糊的印象主义,凡·高更加过分,连颜料都懒得调匀,但好歹他们的画还有具体的形象。
后来的表现主义越发“变本加厉”,那幅《呐喊》中的人物形象真像个鬼;马尔克的《林中小鹿》就像打碎的镜子。毕加索,从《三个音乐家》《格尔尼卡》到《哭泣的女人》,我们很难描述他画了些什么。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百老汇音乐剧》《作品11号》《大门》,画得更是令人不知所云。更令他们愤懑的是,21世纪的现代和后现代画家还是不肯好好画画,尽出些哗众取宠的幺蛾子。
这些人的看法并非全是无稽之谈,现当代画家的确是故意不肯画得惟妙惟肖的。莫奈18岁时画《鲁埃莱的风景》,还悉心描绘每一片树叶;但等他51岁功成名就的时候,所画的整棵树就成了一团色彩的组合。毕加索在1936年前后曾给一部《自然史》画过写实的动物插图,但在1938年画的《小公鸡》,就像是儿童涂鸦般的小怪物。
然而即便“画家们故意画得不像”是个事实,也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好好画”。要排除那种广泛而深刻的误解,我们就要知道绘画作为艺术,是为了什么。
西方绘画源于近东,埃及和亚述的浮雕、壁画尽管精美细腻,却是教条的载体,千篇一律。这些近东艺术后来传到爱琴海,成为工匠们吸引顾客的噱头。从彩陶和壁画开始,西方的绘画装饰手法逐渐变得极尽奢华,并一直延续到古典时期结束。
这种作风在文艺复兴时代重新兴盛起来,杰出的艺术家蒙受达官显贵的豢养,按照他们的意愿装饰宫室教堂,最重要的就是“画得像”。艺术家们先钻研色彩和细节,接着掌握透视和解剖技巧,然后就熟悉了如何布置光影和戏剧化的场面。
渐渐地,艺术家的地位有了稍许变化,他们越来越脱离某个具体的赞助人,开始更广泛地公开出售作品,凭借商业交易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即便此时,绘画都不外乎两个人之间的买卖,人们以为艺术天经地义就应该表现“真善美”,但那都是客户的需求,并不是艺术家的想法。
或者说,在西方文明的漫长历史中,决定画面内容和形式的从来都是买家,而不是画家。也正因如此,20世纪之前的那些作品才让你如此地称心如意。
但在19世纪末期,绘画市场完全变了一个样子。一方面,画家们的功力已经逼近极限,水平差异越来越小;另一方面,照相术引发了一轮狂热新潮,挤占了一大批肖像画的市场份额,画家们必须面对这个全新的冲击。
印象主义的意义就在于它率先画出了黑白胶片无法表现的东西——丰富的色彩和运动,甚至还有时空的变化。画家们面对的不再是“画某个东西”这样简单的问题,而是如何表达出“照相技术无法表达的东西”——这打开了一种全新的局面。
与此同时,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对自身的审视和重视也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达到顶峰。原本描绘宗教和神話中宏大场面的审美趣味已经变得世俗,崇尚个人情感的思潮在19世纪之后兴盛起来。无论作者还是受众,都身处一个新的浪潮中,开始将艺术看作对观念的探索,而不再是对事件的描绘。
神秘、运动、时空、形式、梦境、哲学……画家在这些新的领域里努力钻研,将作品出售给那些最能欣赏这些突破的主顾,也利用这种艺术上的迎合获得更加丰厚的收入。
所以,画家生活在一个具体的时代,他们要用作品回应那个时代最现实的问题。富有的主顾决定了画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维持画家的生计,优秀的画家则宣示了拥有什么样的品位才有资格做一个名流,这种互相依赖的关系恐怕永远都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