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很多新教初三的老师来说,总会遇到这样的困惑:经过一轮的系统复习之后,二轮复习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的确,每当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意味着中考的临近,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各种状况困扰着我们,稍不留神就会进入复习误区,往往会导致复习效果的不明显,甚至还造成学生对复习的厌倦情绪。本文就针对语文二轮复习常见的几个误区,提出自己的思考对策。
一、语文二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误区一:应试味道太浓
虽然初中阶段实行的是素质教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加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无形之中提高了很多家长的思想观念,即一定要让孩子考上大学。很多老师也不断给学生灌输应试教育观念。二轮复习中更是根据考点来实施教学,也就是说考点中要求的内容反复讲解、练习,而其他内容基本忽略,这就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遗忘。例如:近两年的考点对成语题、病句修改题已经降低要求了,于是很多老师只在一轮专题复习中针对性地复习,而二轮复习没有涉及。老师的这一举措造成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不重视,这在复习中是个大忌。
误区二:重复一轮复习,没有创新
我们一般将中考复习分为两个流程,即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两轮复习的侧重点不同,一轮复习主要是系统的专题复习,倾向于面面俱到、各个击破;而二轮复习则是在一轮的基础上进行,将一轮中的疑难杂症进行再讲解,方法再创新。很多老师的二轮复习往往是重复一轮复习,内容、方法都没有创新,因此效果不明显。
今年中考二轮复习,教研室在各教育集团组织了“二轮复习交流会”,各校老师准备一堂二轮复习课,集中观摩、交流。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老师的课其实就是一轮复习的再现,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呈现。这就违背了二轮复习的宗旨。比如说,有一位老师上的是《古诗鉴赏中字词的赏析》,先出示考点,接着是示例,她带领学生去分析如何做此类题目,并规范答题方法及步骤,再进行课堂训练、检测。整个课堂环节很完整,几乎找不到瑕疵。但这节课却是一堂失败的二轮复习课,因为它只是重复了一轮复习,而没有任何新意。
误区三: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内容
语文课程不同于理科课程,它有一部分的识记性内容,这需要靠学生花时间背下来。而背诵有一定的遗忘性,许多老师根据记忆力的遗忘规律来安排背诵时间,二轮复习期间就是识记内容的最佳背诵时间。于是,很多老师的二轮复习成了自行背诵课,上课铃一敲,有的老师不带任何书本进入教室,布置好背诵任务后,只要听到朗朗背书声就觉得心里安慰,似乎这样一来就能立竿见影看到成效;还有的就是花大部分时间进行名句的默写,不厌其烦。当然,老师的做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某些后进生确实要这样督促学习,但对于其他学生呢?这样做意义不大。况且,现在的中考试卷中,原文背诵的分值真的是少之又少,所以,没有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在死记硬背内容上,否则,有点得不偿失。
误区四:用大量仿真试卷来代替复习
中考复习历时比较长,有的学校第二学期开始就进行复习了,老师们觉得该讲解的知识点在一轮复习中都讲解殆尽,于是二轮复习就用大量的仿真模拟试卷来代替,上课就是做试卷和讲评试卷。这样的课堂长期进行的话,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而失去兴趣,效果自然不好;而老师也会倦怠,因为用试卷来代替复习,无形之中少了备课和上课环节,势必会使他们产生懈怠情绪,总觉得,下堂课有试卷对付就行,这样怎么能提高学生水平呢?
那么,针对这些误区我们如何应对呢?通过分析研讨,我也考虑了以下一些对策。
一、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真实需要
随着经济的快节奏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加大,对人才的要求更是几近苛刻。传统的单一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各个行业呼唤全能型人才的出现。而培养全能型的人才,传统的应试教育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相应的二轮复习,我们也要一改以前只抓考点的做法。
那么,怎么做才能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真正需要呢?通过分析学情及社会形势,我觉得就我们语文学科而言,还是应该在立足考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广泛汲取尽可能多的知识,来拓宽自己的视野。鉴于语文学科特殊性,我们在狠抓考点的同时,应该尽量留给学生多一些的时间去读书、看报、或是看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在刚刚过去的2013中考,我任教两个班的语文,工作量大,时间紧迫,布置的作业很难及时批改完成,不批的话成效不大,于是我就思考能否有办法既减少作业量又不影响学习质量呢?我布置作业时精挑细选,去除一些意义不大并且还费时的作业,这样一来,学生轻松,我也轻松。而节省下来的时间我布置学生看一些报刊杂志。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中考中成绩很不错,我想,在取得考试成绩的同时他们收获的是包罗万象的知识储备,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绝对是有帮助的。
二、有针对性地解决一轮复习中的疑难杂症
如果二轮复习还像一轮那样面面俱到的话,那就失去其复习的意义了。那么二轮复习究竟复习什么呢?其实,二轮复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解决一轮复习中疑难杂症。还是以上文的这堂课为例,可以在教学中设计“错题再现”“方法引导”“知识点巩固”“课堂反馈”等环节。将一轮复习中错误集中的题型再次展示出来;并且把错误答案也出示,分析错在哪里,如何解答;然后将方法归纳成答题格式,以便于学生用它解答同类题目;最后,进行课堂检测。这样,有针对性的去解决一类易错题型,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原先答题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有效改正,从而加深印象,效果往往比重复讲解全部题型好的多。
三、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积极性
二轮复习,意味着中考的逼近。往往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开始产生心理负担了。如果这个时候再大肆强调背诵内容的话,无疑更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花大部分的二轮复习时间去搞一个背诵,实在有点本末倒置,弄不好还会弄巧成拙,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毕竟,背诵在整个试卷中占分比值非常小,而且技术含量不高,完全可以由学生自行完成,而老师只需抽查、检测、督促即可。我们应该把时间花在提高学生的复习、应试的积极性上。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以“学生讲”来代替“老师讲”
通常情况下,复习课由老师把关,老师讲为主。殊不知,既然称之为复习课,说明知识点早已经讲过,学生也早就明白。所以,可以让学生来讲解他认为重要的考点。采用抽签方式,那么,势必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他们的“备课”过程往往就是他们筛选、研究的过程,这比听课的效果高很多倍。这样安排,学生兴趣浓厚,参与性极高。
2.寓“乐趣”于课堂
上到复习课,很多学生都提不起兴趣,他们认为这些内容已经讲了无数遍,没有听的必要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上课富有艺术性。将我们语文老师的诙谐、幽默发挥出来,整堂课妙语连珠、妙趣横生、高潮迭起、妙不可言,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而且效率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纯粹的试卷练习和讲评是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我们的中考改革推陈出新,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强调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简单的试卷应付不足以达成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二轮复习中要想方设法,尽可能多一点花样,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对学生而言,不仅能很好的应试,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知识储备,完善了技能,一举多得。
一、语文二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误区一:应试味道太浓
虽然初中阶段实行的是素质教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加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无形之中提高了很多家长的思想观念,即一定要让孩子考上大学。很多老师也不断给学生灌输应试教育观念。二轮复习中更是根据考点来实施教学,也就是说考点中要求的内容反复讲解、练习,而其他内容基本忽略,这就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遗忘。例如:近两年的考点对成语题、病句修改题已经降低要求了,于是很多老师只在一轮专题复习中针对性地复习,而二轮复习没有涉及。老师的这一举措造成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不重视,这在复习中是个大忌。
误区二:重复一轮复习,没有创新
我们一般将中考复习分为两个流程,即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两轮复习的侧重点不同,一轮复习主要是系统的专题复习,倾向于面面俱到、各个击破;而二轮复习则是在一轮的基础上进行,将一轮中的疑难杂症进行再讲解,方法再创新。很多老师的二轮复习往往是重复一轮复习,内容、方法都没有创新,因此效果不明显。
今年中考二轮复习,教研室在各教育集团组织了“二轮复习交流会”,各校老师准备一堂二轮复习课,集中观摩、交流。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老师的课其实就是一轮复习的再现,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呈现。这就违背了二轮复习的宗旨。比如说,有一位老师上的是《古诗鉴赏中字词的赏析》,先出示考点,接着是示例,她带领学生去分析如何做此类题目,并规范答题方法及步骤,再进行课堂训练、检测。整个课堂环节很完整,几乎找不到瑕疵。但这节课却是一堂失败的二轮复习课,因为它只是重复了一轮复习,而没有任何新意。
误区三: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内容
语文课程不同于理科课程,它有一部分的识记性内容,这需要靠学生花时间背下来。而背诵有一定的遗忘性,许多老师根据记忆力的遗忘规律来安排背诵时间,二轮复习期间就是识记内容的最佳背诵时间。于是,很多老师的二轮复习成了自行背诵课,上课铃一敲,有的老师不带任何书本进入教室,布置好背诵任务后,只要听到朗朗背书声就觉得心里安慰,似乎这样一来就能立竿见影看到成效;还有的就是花大部分时间进行名句的默写,不厌其烦。当然,老师的做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某些后进生确实要这样督促学习,但对于其他学生呢?这样做意义不大。况且,现在的中考试卷中,原文背诵的分值真的是少之又少,所以,没有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在死记硬背内容上,否则,有点得不偿失。
误区四:用大量仿真试卷来代替复习
中考复习历时比较长,有的学校第二学期开始就进行复习了,老师们觉得该讲解的知识点在一轮复习中都讲解殆尽,于是二轮复习就用大量的仿真模拟试卷来代替,上课就是做试卷和讲评试卷。这样的课堂长期进行的话,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而失去兴趣,效果自然不好;而老师也会倦怠,因为用试卷来代替复习,无形之中少了备课和上课环节,势必会使他们产生懈怠情绪,总觉得,下堂课有试卷对付就行,这样怎么能提高学生水平呢?
那么,针对这些误区我们如何应对呢?通过分析研讨,我也考虑了以下一些对策。
一、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真实需要
随着经济的快节奏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加大,对人才的要求更是几近苛刻。传统的单一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各个行业呼唤全能型人才的出现。而培养全能型的人才,传统的应试教育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相应的二轮复习,我们也要一改以前只抓考点的做法。
那么,怎么做才能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真正需要呢?通过分析学情及社会形势,我觉得就我们语文学科而言,还是应该在立足考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广泛汲取尽可能多的知识,来拓宽自己的视野。鉴于语文学科特殊性,我们在狠抓考点的同时,应该尽量留给学生多一些的时间去读书、看报、或是看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在刚刚过去的2013中考,我任教两个班的语文,工作量大,时间紧迫,布置的作业很难及时批改完成,不批的话成效不大,于是我就思考能否有办法既减少作业量又不影响学习质量呢?我布置作业时精挑细选,去除一些意义不大并且还费时的作业,这样一来,学生轻松,我也轻松。而节省下来的时间我布置学生看一些报刊杂志。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中考中成绩很不错,我想,在取得考试成绩的同时他们收获的是包罗万象的知识储备,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绝对是有帮助的。
二、有针对性地解决一轮复习中的疑难杂症
如果二轮复习还像一轮那样面面俱到的话,那就失去其复习的意义了。那么二轮复习究竟复习什么呢?其实,二轮复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解决一轮复习中疑难杂症。还是以上文的这堂课为例,可以在教学中设计“错题再现”“方法引导”“知识点巩固”“课堂反馈”等环节。将一轮复习中错误集中的题型再次展示出来;并且把错误答案也出示,分析错在哪里,如何解答;然后将方法归纳成答题格式,以便于学生用它解答同类题目;最后,进行课堂检测。这样,有针对性的去解决一类易错题型,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原先答题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有效改正,从而加深印象,效果往往比重复讲解全部题型好的多。
三、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积极性
二轮复习,意味着中考的逼近。往往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开始产生心理负担了。如果这个时候再大肆强调背诵内容的话,无疑更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花大部分的二轮复习时间去搞一个背诵,实在有点本末倒置,弄不好还会弄巧成拙,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毕竟,背诵在整个试卷中占分比值非常小,而且技术含量不高,完全可以由学生自行完成,而老师只需抽查、检测、督促即可。我们应该把时间花在提高学生的复习、应试的积极性上。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以“学生讲”来代替“老师讲”
通常情况下,复习课由老师把关,老师讲为主。殊不知,既然称之为复习课,说明知识点早已经讲过,学生也早就明白。所以,可以让学生来讲解他认为重要的考点。采用抽签方式,那么,势必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他们的“备课”过程往往就是他们筛选、研究的过程,这比听课的效果高很多倍。这样安排,学生兴趣浓厚,参与性极高。
2.寓“乐趣”于课堂
上到复习课,很多学生都提不起兴趣,他们认为这些内容已经讲了无数遍,没有听的必要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上课富有艺术性。将我们语文老师的诙谐、幽默发挥出来,整堂课妙语连珠、妙趣横生、高潮迭起、妙不可言,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而且效率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纯粹的试卷练习和讲评是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我们的中考改革推陈出新,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强调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简单的试卷应付不足以达成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二轮复习中要想方设法,尽可能多一点花样,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对学生而言,不仅能很好的应试,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知识储备,完善了技能,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