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班风是各个班主任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必须做好完成的一个根本任务。因为良好的班风能促进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对学生的教育感化是润物细无声的。可见,班主任与其为教育某个学生,与其把主要精力花在个别工作方面,不如大力加强班级管理,去创设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风建设 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85-01
要创建良好的班风必须要班级成员人人参与,共同实践,班主任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班风是各个班主任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必须做好完成的一个根本任务。因为良好的班风能促进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对学生的教育感化是润物细无声的。可见,班主任与其为教育某个学生,与其把主要精力花在个别工作方面,不如大力加强班级管理,去创设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根据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认为形成良好班风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班风建设,规范行为习惯是最基本的
所谓“习惯”《现代汉语词典》注释为:在长期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那么,一种习惯的养成对个人,对集体,对社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一种好的习惯会造就一个人,形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纯洁的社会风气;而一个坏的习惯,则会毁掉一个人,涣散一个集体,毒化社会风气。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养成教育欠缺,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我们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新生来说,他们在小学已形成一些行为习惯,但还未达到标准,不少同学还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因而新生入学,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加强养成教育大为重要。学生见到教师主动问好,讲文明,懂礼貌,日常生活中,各位班主任老师能以身作责,率先垂范。
2.抓好时机确立良好班风
班风建设标准复杂多样,不可能全面升华,必须选好时机然后以滚雪球的方式逐一达标。比如,当本班某项活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受到学校的表彰时,当全班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学习表现被全年级教师认为上乘时,当本班在某次活动中失败得到批评与指责,需要卧薪尝胆时,均可作为班风建设的最佳时机。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抓住时机,鼓舞全班同学的斗志,慢慢地才能形成良好班风。
3.班风的形成离不开爱心的吹拂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师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一旦发现班主任老师关心,尊重,爱护他们时,便会从内心感到温暖,受到鼓舞,并且对前途充满信心,积极向上,对班主任提出的要求也会积极接受“亲其师,信其道”。因此,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充满着师爱必须做到平等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位学生。爱是生命之火、希望之花,给人以生命的活力给世界带来光明。同时爱是一种力量,推动学生向前,爱能激发学生求上进只争朝夕,勤学习,锲而不舍,有了爱就有追求,就有动力,就有班集体每个同学的快乐和进步。
4.“激励”在班风建设中的作用
4.1情感激励:
班主任教师应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帮助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教师应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特别是对“后进生”不要冷漠,疏远、放弃。要耐心持久地给予帮助。
4.2奖惩激励
奖励是从正强化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惩罚是从负强化角度约束人们改变消极和错误的思想的行为,以重新唤起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热情。作为班主任,应该常利用表扬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做出成绩时,哪怕是微小的,也要在适当的场合适时地给予表扬表扬时要实事求是,内容具体,切忌空洞;同时表扬要做到公平合理,秉公办事,不能亲近疏远,感情用事,表扬的方式也要多种多样,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可一刀切。
批评也是一种激励,要掌握好尺度、方法,否则会适得其反。教师也勇于开展自我批评,教师向学生开展自我批评,不但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反而会使学生对教师感到亲切,提高教师的威信,批评要讲方法,不能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能个别谈心的不当众批评,能背后批评的不公开批评。批评应以说服疏导为主,不能压服,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真正感到你是在关心他、爱护他、批评时还应注意鼓励学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继续前进。
4.3不同角度树立榜样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并及时发现好风气的带头者,并大力给予培养、教育、引导并不斷提高认识,增强其行为稳定性,使之成为班集体的骨干与榜样。树立榜样应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进行。可借助社会榜样,也可以是本班的学生。树立榜样不能人为地炒作与包装,要用事实说话,用行为展示。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5.优化班级环境,做到环境育人
优化班级环境,实质上就是造成一种从严要求、自觉律己的氛围。好的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陶冶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有着良好风气的班级,能造就一大批习惯良好、品质优良的学生,反之,一个松松垮垮的集体,也同样能使学生消极散漫,因此,各位班主任都能采取各种措施,为班级创设良好的环境。班主任要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将其置于班级醒目位置,成为全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将名言警句悬挂于班级墙上,这不仅美化了教室环境,而且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在班级设置“你进步了吗”的学习园地,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开设竞赛台,知识窗等学习内容,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要不断探寻德育工作方法,寻求更层的教育思想。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做人,真正使学生成为全国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风建设 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85-01
要创建良好的班风必须要班级成员人人参与,共同实践,班主任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班风是各个班主任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必须做好完成的一个根本任务。因为良好的班风能促进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对学生的教育感化是润物细无声的。可见,班主任与其为教育某个学生,与其把主要精力花在个别工作方面,不如大力加强班级管理,去创设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根据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认为形成良好班风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班风建设,规范行为习惯是最基本的
所谓“习惯”《现代汉语词典》注释为:在长期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那么,一种习惯的养成对个人,对集体,对社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一种好的习惯会造就一个人,形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纯洁的社会风气;而一个坏的习惯,则会毁掉一个人,涣散一个集体,毒化社会风气。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养成教育欠缺,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我们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新生来说,他们在小学已形成一些行为习惯,但还未达到标准,不少同学还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因而新生入学,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加强养成教育大为重要。学生见到教师主动问好,讲文明,懂礼貌,日常生活中,各位班主任老师能以身作责,率先垂范。
2.抓好时机确立良好班风
班风建设标准复杂多样,不可能全面升华,必须选好时机然后以滚雪球的方式逐一达标。比如,当本班某项活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受到学校的表彰时,当全班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学习表现被全年级教师认为上乘时,当本班在某次活动中失败得到批评与指责,需要卧薪尝胆时,均可作为班风建设的最佳时机。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抓住时机,鼓舞全班同学的斗志,慢慢地才能形成良好班风。
3.班风的形成离不开爱心的吹拂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师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一旦发现班主任老师关心,尊重,爱护他们时,便会从内心感到温暖,受到鼓舞,并且对前途充满信心,积极向上,对班主任提出的要求也会积极接受“亲其师,信其道”。因此,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充满着师爱必须做到平等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位学生。爱是生命之火、希望之花,给人以生命的活力给世界带来光明。同时爱是一种力量,推动学生向前,爱能激发学生求上进只争朝夕,勤学习,锲而不舍,有了爱就有追求,就有动力,就有班集体每个同学的快乐和进步。
4.“激励”在班风建设中的作用
4.1情感激励:
班主任教师应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帮助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教师应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特别是对“后进生”不要冷漠,疏远、放弃。要耐心持久地给予帮助。
4.2奖惩激励
奖励是从正强化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惩罚是从负强化角度约束人们改变消极和错误的思想的行为,以重新唤起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热情。作为班主任,应该常利用表扬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做出成绩时,哪怕是微小的,也要在适当的场合适时地给予表扬表扬时要实事求是,内容具体,切忌空洞;同时表扬要做到公平合理,秉公办事,不能亲近疏远,感情用事,表扬的方式也要多种多样,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可一刀切。
批评也是一种激励,要掌握好尺度、方法,否则会适得其反。教师也勇于开展自我批评,教师向学生开展自我批评,不但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反而会使学生对教师感到亲切,提高教师的威信,批评要讲方法,不能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能个别谈心的不当众批评,能背后批评的不公开批评。批评应以说服疏导为主,不能压服,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真正感到你是在关心他、爱护他、批评时还应注意鼓励学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继续前进。
4.3不同角度树立榜样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并及时发现好风气的带头者,并大力给予培养、教育、引导并不斷提高认识,增强其行为稳定性,使之成为班集体的骨干与榜样。树立榜样应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进行。可借助社会榜样,也可以是本班的学生。树立榜样不能人为地炒作与包装,要用事实说话,用行为展示。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5.优化班级环境,做到环境育人
优化班级环境,实质上就是造成一种从严要求、自觉律己的氛围。好的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陶冶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有着良好风气的班级,能造就一大批习惯良好、品质优良的学生,反之,一个松松垮垮的集体,也同样能使学生消极散漫,因此,各位班主任都能采取各种措施,为班级创设良好的环境。班主任要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将其置于班级醒目位置,成为全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将名言警句悬挂于班级墙上,这不仅美化了教室环境,而且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在班级设置“你进步了吗”的学习园地,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开设竞赛台,知识窗等学习内容,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要不断探寻德育工作方法,寻求更层的教育思想。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做人,真正使学生成为全国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