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与朗读指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xgod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语文教学中有个比较流行的词——“语文味”,然而这种“味”具体指什么,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却是众口一致的,那就是——朗读是语文细酌入“味”之佳法。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语文教师要把“朗读”这把剑舞得游刃有余就不得不对“朗读”做一番深入的思考。
  一、朗读要充分和到位
  语文课标强调语文能力的“习得性”、“实践性”。阅读能力属于智力智能,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智力智能和动作智能在获得的途径上是一致的,必须依靠个体的反复练习获得。阅读技能就像游泳一样,虽然靠教师分析规律、讲解要领有一定的效果,但真正要形成技能还得靠学生个体亲身参与的反复练习,而且必须保证有一定的训练量。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能成为千古名言,理就在此。可是目前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的时间普遍不足。有的教师认为课内的主要任务是烦琐的内容分析讲解,朗读仅作为控制教学时间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师课文讲完了,还剩时间,就读一次,再剩时间,再读。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过且“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教学任务比较紧张,必须要完成后面的教学内容,所以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给学生朗读。”这是许多教师课后的共同解释。对于教学中存在的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我认为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
  关于如何朗读的谈话多,真正的朗读练习少。如:这儿该怎样读,为什么?那儿该怎样读,为什么?哪个字该读重音,哪个地方停顿时间长一些?……关于朗读的谈话挤占了大量的时间,学生自读、悟读、美读的时间被挤占了。朗读是一种语文教学手段,它对阅读能力、习作能力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其义自见”就必须“书读百遍”,要“下笔如有神”就必须“读书破万卷”,阅读教学必须保证读的时间。朗读也是一项技能,凡技能,只看、只听、只分析,不反复实践是不能练就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朱作仁教授有一个精辟的比喻:一堂课40分钟是个常数,好比一块蛋糕,你把不必要的讲解、提问切多了,留给学生实践的蛋糕就少了。而缺少必要的实践,又怎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因此,要将“读”视为课堂上必须完成的任务,要尽量减少教师的活动,精讲多读,以讲促读,以读代讲,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
  二、朗读要目的明确
  有人说小学语文课是感性的,强调的是书声琅琅,情意浓浓,但不能以此排斥语文的理性,排斥冷静思考。教学如歌,教学过程有时需要高亢激昂,有时需要低吟慢咏,要有节奏有起伏。但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尤其是在朗读环节上,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个人读、集体读、男女生读,甚至是“车轮大战”,等等,这种热闹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朗读环节看似热热闹闹、沸沸扬扬,但说到底这种朗读的实质是缺乏朗读的目的性,纯粹是为读而读。学生在朗读以前教师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在朗读以后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的评价,学生读得心不在焉,没有真正地用心读,用情读,就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不断重复地做着“机械运动”。我们认为无论是朗读的哪个环节,教师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朗读要求,目的性应该很明确,应该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朗读中都有所收获。如: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解决字词问题;再读时要求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知道主要讲的是什么?第三次读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自读自悟;更进一步朗读时要求学生细细研读、品读,探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的每一次朗读都要让他们有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读书有目标,有方向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文章中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经常比较、揣摩,并养成习惯。”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不可能处在同一朗读水平,能力也有差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朗读教学中体现出层次,要因材而读,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同时在朗读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有目的地给予指导、点拨,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的绝妙之处。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应点拨在关键之处,让学生明确朗读的目的性,而不应把朗读搞得花样繁多,华而不实。
  三、朗读要注重示范
  范读是语文课堂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一些文质优美的课文片断,学生朗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可以把文章内在的情感通过语调的抑扬顿挫充分地表现出来,把学生引入到优美的语境中,使学生对文本语言有所顿悟,给学生在难读之处树立起朗读的榜样,让学生在自读比较中对自己的错误有所反省,从而悟出朗读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如教学《东方之珠》一文的第5自然段,在品读“香港夜景,美不胜收”时,教师一遍又一遍地深情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对比朗读中理解“港湾里的灯光”、“马路上的车灯”,一是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一是如闪光的长流奔流不息的美妙情境时,教师的范读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引起了学生对教师朗读方法的追随,学生很快掌握了朗读要领,读出了“美不胜收”的韵味。
  此外在朗读指导中如能“适时点拔”,从重点词句、朗读技巧、情感背景等方面点明指导,引领学生对作者或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对话,使学生能朗读出文本的原汁原味,这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四、留足自读反思的时空
  常在课堂中看到:当学生思维“卡壳”时,教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急躁地打断,迫不及待地喊一名优生回答,或自己干脆把方法与答案讲出来。在教师缺少的耐心等待中,学生被剥夺了思考、训练的机会。可见适时的等待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教师耐心而适时的等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的时空,只有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得到了张扬,学生才能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来。在朗读教学指导中,教师要给学生留足自己读书、自我反思、自我品味的时间,当学生不知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和语调时,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试一试;想一想,再读一读。这样朗读的天空一定会绚丽多彩,学生的朗读就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另外,《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评价。”因此,我们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应以宽容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读好的信心。切忌过分地强求、严厉地指责与挖苦。学生在互评时,也应注意这一点。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会使孩子丧失读好的信心。但也不能一味地表扬学生,在学生确实读得不理想时,还是应该明确指出其不足之处。不过,语气要幽默,形式要活泼。总之幽默、宽容的评价能调节课堂气氛,能启迪孩子的智慧,让孩子在和谐愉快的教育氛围里得以发展,从而树立起孩子能读好的信心。如于永正大师在教《小秧苗脱险记》一文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有气无力地说……”这一句时,他发现孩子语调稍高,幽默地说:“让我再给你喷点农药……”这种“四两拨千斤”的精彩评价与指导,就是幽默评价最好的佐证范例。
  古往今来,人们对读书都有一个坚信不疑的信念,那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教学能切实地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把学生带入教学所需要的情境中去,使学生在朗读中陶冶情操,在朗读中得到美的享受,在朗读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朗读中发展自我个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朗读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的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悉心研究和实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永远都是一门耐人寻味的艺术,永远都是那么新颖、灵活、实在,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使朗读教学不流于形式,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朗读,在朗读中获得乐趣,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在语文课堂奏起朗读的乐章。这应是每位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孜孜不倦的追求。
其他文献
摘要: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充满智慧的宗教真理及完璧而深刻的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传承好传统文化,那么它的意义是无比深刻的,作用也无法估量。语文教师需要国学的熏陶,更有责任让国学走入课堂,让经典文化滋润孩子们纯洁善良的心灵。  关键词: 国学教育 语文教学 融入方法  在建设和谐社会和中国先进文化的进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国家不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师的一个“心病”。学生是谈“文言文”色变,普遍存在厌烦情绪,主要表现在学习心理方面:学习文言文的心理比学习现代文要复杂些,这是因为:时代距离遥远,缺乏语感基础,不易感知;不能直接以文言为媒介进行思维,学后在生活中很少应用,因而容易遗忘;教学方法单一,除了串讲、评点、诵读之外似乎别无他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每篇文章必须背诵,对学生来说是件头痛的
北纬39度55分31秒,东经116度22分13秒。  在中国版图上,这个地理坐标点是沧海一粟,但在共和国的人民政协史上却是一个彪炳史册的红色地标。这里是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白塔寺大街南侧的太平桥大街23号,全国政协礼堂坐落于此。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期刊
摘要: 人文教育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语文教师应该倾情语文课堂,实施人文教育。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作者提出了如下对策:尊重学生人格,实行人文关怀;发掘文本内涵,锻铸人文精神;展开真诚对话,追求人文价值。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人文教育 人文关怀 真诚对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
摘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因为它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感情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写作的必备前提。所以只有踏踏实实地抓好阅读教学这一环节,才能占领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本文作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自主阅读能力 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此,就要激
本文通过对两条百威啤酒广告的分析,可以看到对于同一个理念的阐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前者对于“性”的真实性,后者对于“英雄”的真实性的揭示。对于设计师来说广告的文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CHF加重住院患者(心阳虚衰,心血瘀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案,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90例,按简单随机单盲方法分为治疗组1、治疗组2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基础抗心衰治疗加用参附注射液50ml,基础抗心衰治疗加用参附注射液20m1及单纯基础抗心衰治疗。通过检测入组患者BNP水平、6分钟步行试验,中医症候积分及《明尼苏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问、议、导、练”教学法,可细分为“灵活导入—目标问题—阅读自学—议论研讨—引导点拨—能力训练—反馈矫正—布置作业”等几个小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依据每节教材的内容不同和学生特点对教学环节进行必要的增、删、并、调等,或侧重于一个或几个小环节,或个别环节交叉进行教学,但必须体现“三为主”原则,增加学生的活动,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创新素
摘要: 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职高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的重要性,以此来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 中职生 阅读兴趣 培养方法 关键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如何培养中职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职高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