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纵观当前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大部分教师仍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自然无法深刻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其科学思维的发展更是受到了局限。如何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摆在广大一线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情境教学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且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主要谈一谈如何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小学科学教学之中。
关键词:小学科学;情境教学;应用方法
情境教学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界定。纵观何成刚、张黎青、李吉林等人对情境教学的研究,我认为所谓的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立足教学内容,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灵活的运用,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创设最优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教学环境参与中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进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发展。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应用情境教学法不但可以实现抽象知识的直观呈现,还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其在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下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发展。在本文中,我主要谈一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实现情境创设。
一、创设生活情境
众所周知,小学科学是一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科学结论大都是以生活为依据,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获得的,而科学探究所获得的结论也是要在生活中进行应用的。对此,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教材内容,对生活中所存在的真实事例进行挖掘,并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一方面,在打破教材限制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在生活的驱使下自主探究新知内容。而且,在生活内容的呈现下,学生自然而然会发现生活与科学的关系,在生活中借助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自主地发现科学、探究科学,为其科学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情境作为沟通科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的桥梁,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在组织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立足科学学科特点和情境特点,借助生活情境创设的方式,将抽象的科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借此实现科学知识生活化、生动化教学。以“杠杆的科学”这一内容教学为例,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之初,为了使学生对抽象的杠杆原理有一个感性的认知,我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将一个木头箱子放到讲台上,为了将这个箱子移动到教室门口,我利用一根木棍將其撬起来,使其滚动。在这样直观的演示下,学生会对这些为什么用一根木棍就可以移动木箱呢?这是什么原理呢?等问题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而且,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驱使下,其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跷跷板、瓶盖起等,在大量的感性认知下,其会对杠杆有一个感性的认知,在学生的已有认知下,我会将杠杆有关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结合课前的生活情境,学生自然会加深对该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创设实物与多媒体情境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借助多媒体等将抽象的知识内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使学生在形、音、色等结合下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自主探究其中所蕴含的内容。由此,在组织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会借助教室中已有的教学资源,以多媒体情境创设的方式为学生营造直观感知的氛围。以“运动与力”这一内容教学为例,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将耳熟能详的憨豆先生的有关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生动有趣的画面一经播放,学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于此。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会看到憨豆先生所驾驶的汽车无法停止下来,即将撞墙上,此时学生会感到很紧张。此时,我会停止播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憨豆先生的汽车会无法停止呢?我们要如何帮助憨豆先生使其汽车停止下来呢?在已有的认知矛盾的驱使下,学生自然会对解决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此在讨论中,学生不仅可以畅所欲言,将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运用其中,还会在讨论中实现思维的碰撞,为其科学思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实验情境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组织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倘若教师将实验活动束之高阁,学生不但无法享受到动手操作的乐趣,甚至无法深刻理解科学知识。对此,我在组织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借助实验情境创设的方式,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其在直观的体验中自主感知科学、理解科学、运用科学。以“光的反射”教学为例,我借助圆规、直尺等学习工具引导学生动手观察光的折射。在这样的实验情境中,学生不仅享受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还自主地发现了实验现象,对其进行总结、归纳,借此深刻理解基础知识。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科学教学特点,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情境参与中获得有价值的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钟海艳.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严婷.小学科学情境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编辑 冯志强
关键词:小学科学;情境教学;应用方法
情境教学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界定。纵观何成刚、张黎青、李吉林等人对情境教学的研究,我认为所谓的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立足教学内容,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灵活的运用,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创设最优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教学环境参与中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进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发展。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应用情境教学法不但可以实现抽象知识的直观呈现,还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其在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下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发展。在本文中,我主要谈一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实现情境创设。
一、创设生活情境
众所周知,小学科学是一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科学结论大都是以生活为依据,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获得的,而科学探究所获得的结论也是要在生活中进行应用的。对此,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教材内容,对生活中所存在的真实事例进行挖掘,并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一方面,在打破教材限制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在生活的驱使下自主探究新知内容。而且,在生活内容的呈现下,学生自然而然会发现生活与科学的关系,在生活中借助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自主地发现科学、探究科学,为其科学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情境作为沟通科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的桥梁,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在组织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立足科学学科特点和情境特点,借助生活情境创设的方式,将抽象的科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借此实现科学知识生活化、生动化教学。以“杠杆的科学”这一内容教学为例,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之初,为了使学生对抽象的杠杆原理有一个感性的认知,我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将一个木头箱子放到讲台上,为了将这个箱子移动到教室门口,我利用一根木棍將其撬起来,使其滚动。在这样直观的演示下,学生会对这些为什么用一根木棍就可以移动木箱呢?这是什么原理呢?等问题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而且,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驱使下,其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跷跷板、瓶盖起等,在大量的感性认知下,其会对杠杆有一个感性的认知,在学生的已有认知下,我会将杠杆有关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结合课前的生活情境,学生自然会加深对该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创设实物与多媒体情境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借助多媒体等将抽象的知识内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使学生在形、音、色等结合下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自主探究其中所蕴含的内容。由此,在组织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会借助教室中已有的教学资源,以多媒体情境创设的方式为学生营造直观感知的氛围。以“运动与力”这一内容教学为例,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将耳熟能详的憨豆先生的有关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生动有趣的画面一经播放,学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于此。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会看到憨豆先生所驾驶的汽车无法停止下来,即将撞墙上,此时学生会感到很紧张。此时,我会停止播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憨豆先生的汽车会无法停止呢?我们要如何帮助憨豆先生使其汽车停止下来呢?在已有的认知矛盾的驱使下,学生自然会对解决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此在讨论中,学生不仅可以畅所欲言,将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运用其中,还会在讨论中实现思维的碰撞,为其科学思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实验情境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组织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倘若教师将实验活动束之高阁,学生不但无法享受到动手操作的乐趣,甚至无法深刻理解科学知识。对此,我在组织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借助实验情境创设的方式,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其在直观的体验中自主感知科学、理解科学、运用科学。以“光的反射”教学为例,我借助圆规、直尺等学习工具引导学生动手观察光的折射。在这样的实验情境中,学生不仅享受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还自主地发现了实验现象,对其进行总结、归纳,借此深刻理解基础知识。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科学教学特点,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情境参与中获得有价值的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钟海艳.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严婷.小学科学情境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