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出影响世界成果的“土鳖”(本土博士),得到的特别待遇是“破格提拔研究员”;而作为人才引进的“海归”,也许什么都还没做,就已经当上了“研究员”。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在两会上讲到了这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对比。他为本土培养的研究人员抱不平——引进人才当然重要,“但千万别忘了扎根本土的人才”。
以“出身”论英雄,的确已经成了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吸纳人才的“标准动作”。一些高校为“海归”博士开出高价码,不光在职称评定时一路开绿灯,而且在科研资金、住房待遇等方面明显倾斜;甚至有些科研机构的优势学科用人非“海归”不要,“土鳖”遭遇各种学历歧视。
引进有海外学术背景的人才,是因为发达国家科研基础实力雄厚,“海归”有机会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思维和理念与国际前沿无缝接轨。过去,在我国科研实力整体落后的客观国情下,引进“海归”青年学者是实现科研水平“弯道超车”的重要手段。
如果说,从前国内科研机构青睐“海归”,是基于客观认知学术水平的理性。现如今,我国的科研综合实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我们的人才观需要确立一种新的理性。
一些科研機构在宣扬引进人才的成果时,动辄把“海归”比例当成重点指标,这就是一种脱离客观现实的非理性。人才评价,归根结底是对人的评价,而不是对任何附加头衔的评价。衡量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科研成果。
通常来说,“海归”人才站在学术前沿,外语能力强等优势,使其更容易取得国际认可的科研成果。对于这样的人才,在引进时获得更好待遇,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看真本事、真成绩,仅仅因为“海归”身份就高看一眼,那就是本末倒置。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最基本的就是公平评价的环境。以学术出身粗放地评价人才,对扎根本土的人才是不公正的,进而会影响他们开展研究的积极性,人为地制造“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这种做法,无疑是阻碍科研事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病。
在国家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科研实力明显上升的今天,我国科研评价体系需要不断加强自信。这种自信,首先需要正视自己真实水平,祛除学术评价的妄自菲薄心态,让本土研究人员得到应有的尊重。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在两会上讲到了这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对比。他为本土培养的研究人员抱不平——引进人才当然重要,“但千万别忘了扎根本土的人才”。
以“出身”论英雄,的确已经成了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吸纳人才的“标准动作”。一些高校为“海归”博士开出高价码,不光在职称评定时一路开绿灯,而且在科研资金、住房待遇等方面明显倾斜;甚至有些科研机构的优势学科用人非“海归”不要,“土鳖”遭遇各种学历歧视。
引进有海外学术背景的人才,是因为发达国家科研基础实力雄厚,“海归”有机会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思维和理念与国际前沿无缝接轨。过去,在我国科研实力整体落后的客观国情下,引进“海归”青年学者是实现科研水平“弯道超车”的重要手段。
如果说,从前国内科研机构青睐“海归”,是基于客观认知学术水平的理性。现如今,我国的科研综合实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我们的人才观需要确立一种新的理性。
一些科研機构在宣扬引进人才的成果时,动辄把“海归”比例当成重点指标,这就是一种脱离客观现实的非理性。人才评价,归根结底是对人的评价,而不是对任何附加头衔的评价。衡量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科研成果。
通常来说,“海归”人才站在学术前沿,外语能力强等优势,使其更容易取得国际认可的科研成果。对于这样的人才,在引进时获得更好待遇,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看真本事、真成绩,仅仅因为“海归”身份就高看一眼,那就是本末倒置。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最基本的就是公平评价的环境。以学术出身粗放地评价人才,对扎根本土的人才是不公正的,进而会影响他们开展研究的积极性,人为地制造“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这种做法,无疑是阻碍科研事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病。
在国家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科研实力明显上升的今天,我国科研评价体系需要不断加强自信。这种自信,首先需要正视自己真实水平,祛除学术评价的妄自菲薄心态,让本土研究人员得到应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