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性恶,殊途同归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wn200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荀子因生活的不同背景而形成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性善说与性恶说。然而这两种学说提出的目的却是一致的,就是为统治者的治世提供理论根据。
  说起先秦诸子中的儒家,人们自然会想到孔子、孟子和荀子这三个代表人物。有意思的是,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孟子和荀子是孔子儒学思想的继承者,但这两位继承者的很多观点大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针锋相对。例如,孟子和荀子在王道上尽管具有相同点,都认可实现先王之治是最高的社会理想追求,但是荀子不像孟子那样强调统治者要启发民众的道德自觉,强调的是要以社会行为规范和礼仪约束民众,并且他并不排斥在治民中使用刑罚。尤其是二人在人性的看法上持完全相反的观点。孟子提出了“性善说”,而荀子提出了“性恶说”。前者从性善论出发,大大深化了孔子的修己、安人学说,如“存心养性”“反身而成”“养浩然之气”。而荀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广泛吸收先秦道、法、名、阴阳等学派的思想成果,他吸收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无为自然观。但二人都以孔学正者自居,有点让人莫衷一是。
  孟子和荀子在对人性本质的认识上之所以不同,我以为与二人所处的时代有关。虽然二人都是战国中晚期的人,但其实二人前后相差有半个多世纪。在激烈动荡发展变化的战国中晚期社会,五六十年的时间距离,无异于是两个时代。孟子生于约公元前372年,是孔子之孙子思的门徒,因而受孔门的古贤王治世思想影响较重,其政治理念中多少有些怀旧和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色彩,而其中人性善的理念,正是这种理想主义色彩的体现。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经济正急剧变化。诸侯与诸侯之间,诸侯与大夫之间,大夫与大夫之间在政治上、经济上展开了剧烈的斗争。战争频发,强凌弱,大并小,是一个贪欲膨胀、血流成河的时代。连续不断的战争和横征暴敛对人民的剥削压迫,使人们陷入水深火热的长期灾难中。孟子对此痛心疾首,然而,本着对人性善的认知, 他欲挽狂澜于即倒,他东奔西走,游说诸侯,希望他们实行仁政,使天下一统,社会安定。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他挖空心思、苦口婆心地向对王道并不感兴趣的齐宣王讲王道,通过剖析齐王以羊易牛的行为,得出王有不忍之仁心,指出把这种不忍之仁心推恩到百姓,王道可成了。他對齐王说:“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欲疾其君者皆欲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对此,我们不得不认为孟子的说辞充满了浪漫的学究之气。理想主义者总是要被残酷的现实碰得头破血流。当时的诸侯国君都认为他的学说“迂远而阔于事情”(不合时宜),不予采用。
  荀子约生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晚了孟子60年,逝世时离秦统一中国已为时不远。也许是时间上差异之故,在对现实的认识和态度上,荀子比孟子就更加客观冷峻。他看到天下趋于统一的大势,是在血与火中完成的,去推行仁政思想是毫无用处的。其间,人性的贪婪和残忍暴露无余,这似乎都印证了人的本性恶。或许如此,荀子得出了人性恶的认识。他在《性恶》篇开首说:“今之人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
  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他指出:“古之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性情而导之。”也就是说,之所以制定礼仪规范皆由人性之恶而起。所以,正人之性情,导人之性情,正是他写《劝学》篇的初衷。他在此文里,阐述了学习在改变与提高人上的重要意义,“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说明了通过学习可以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不学习,不改造人性,人就与从不会学习的禽兽无异。他还指出:“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学习还可让凡人成为圣人。相比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理论在当今更具现实指导意义,在对人的教育改造上,由性恶出发,提出了礼治和法治相结合的主张,更具可操作性。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发展其法治思想,并使之成为秦王朝的治国理论基础。
  然而,尽管孟子、荀子在人的本性上的认识截然相反,但二人都不否认教化的作用,都承认人性的可塑性。不论是迷失了善的本性的人,还是先天性恶之人,都可改造使之成为君子乃至“圣人”。他们提出的性善性恶的主张,虽然理论基础不同,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理论体系所追寻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治世的思想理论,从而实现天下一统,社会安定,走向王道的理想社会。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台中学(723000)
其他文献
《赤壁赋》是苏教版必修一中的一篇重要文言文。一提到《赤壁赋》,教师们都会想到要知人论世,即要联系“乌台诗案”,认为即使是“乌台诗案”这样的挫折也压不跨苏轼的精神支柱。因为苏轼的乐观开朗、豁达通脱、狂放不羁、潇洒超脱是天生的,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但笔者以为,这些并非天生的,而是在身处逆境、心有悲情时不断超脱和化解中养成的、练就的。试看看《赤壁赋》一文中的四种悲情意蕴。  一、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而不
期刊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悟名家名篇在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共同特质,并加以模仿,对于写作初学者来说这种“人格”训练是很有效的,只有借鉴,经过内化才有可能创新。但是作文教学如果陷入“模式化”的僵局,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写作思维的创新,严重背离写作教学要求学生“力求彰显个性、创意表达”的初衷。  一、套用模式,弄巧成拙  聚焦日常写作教学,作文模式化的现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期刊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亲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2017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的形式仍是材料作文,材料从日常生活切入,也就为考生提供了更多写作的空间。从考场作文来看,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看似有车,实则无车;低幼化严重,泛泛而谈,缺少细节描写和场景描写;绝大部分记叙文构思单一,不是坐在爸妈爷奶车上,看到亲人的白发倍感
期刊
【设想背景】  由于对历史知识的匮乏,学生普遍被那些为迎合观众低俗心理而粗制滥造、肆意篡改史实的民间小说或电视剧迷乱了双眼。小说或电视剧的描述不仅与历史有相当差距,而且常有错误与故意虚构,因而在社会传统认知上造成不正确的印象。本堂课旨在培养学生读“史”的求真意识、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引导学生区别《三国演义》中的鲁肃和《资治通鉴》中的鲁肃其
期刊
阅读是基础阶段学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一条路径。高中阶段学业繁重,加之泛读让阅读的收效大大降低。为此,高中语文阅读必须采取有效策略,将课内外的阅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围绕课内教材、放眼关联的课外资源、整合反思、读写结合,才能在长期的积累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阅读提升自身文学素养,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并形成写作直觉和能力。  《鸿门宴》是苏教版必修三“寻觅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学出现了许多新模式和新局面。但很多高中生仍习惯于台下听课,被动学语文,且绝大多数学生被其他学科的作业压得透不过气来,语文学习空间大受打压,语文学习效果较差。日常教学未能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每次上语文课,学生犹如饭店聚餐,不必事前准备,只等服务员上菜,然后吃喝一顿,吃完走人。只顾课堂“享受”而不管前后“付出”,这样学语文太被动了,学生不应只享受“大餐”(听课
期刊
当前,高中作文教学普遍陷入了一种困境,作文就好似堆积货物的“仓库”,素材简单堆积的现象很普遍,假话、空话、套话遍地,很难有真情实感的流露。  一、堆砌素材的三种典型  1.堆砌历代“古人”  每次一出作文题,学生一下子想到的并不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却是不约而同地把眼光放到“古人”身上。某学生在习作《心灵的选择》的第一段写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
期刊
情感教育不但有助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进而提升教学效果。而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本身就有很丰富的情感,因此,通过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教育就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过于重视,很少想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最大程度地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使语文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成为对学生进行
期刊
散文是情思的浓缩,每一篇散文,都浓缩着作者强烈的感情。史铁生的《合欢树》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一篇经典散文。这篇文章的语言淡雅、朴素,却在字里行间潜藏着深刻隽永的真情。如何在平淡的语言中发掘出刻骨深情,是本文教学的重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紧扣文章语言的“矛盾处”,层层剖析,细细品味,发掘出深切的母爱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悲痛之情。课堂采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个性展示等形式,由学生主导课堂
期刊
柯灵的《乡土情结》中大量引用诗词和名言,为文章增色不少,细读这些引用内容,可以形成一个清晰的思维链条,对文本主旨的树立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开首便引用王维的诗句,渲染了浓重的乡思情绪,文本展开后,由古诗开始串联,到现代名言、俗语的不断强化,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情感启迪。这些古诗和名言,不仅有力支撑了作者的观点,也给读者带来了文学教育,提升了阅读品味。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围绕古诗和名言展开,以成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