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悲”字了得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y11011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壁赋》是苏教版必修一中的一篇重要文言文。一提到《赤壁赋》,教师们都会想到要知人论世,即要联系“乌台诗案”,认为即使是“乌台诗案”这样的挫折也压不跨苏轼的精神支柱。因为苏轼的乐观开朗、豁达通脱、狂放不羁、潇洒超脱是天生的,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但笔者以为,这些并非天生的,而是在身处逆境、心有悲情时不断超脱和化解中养成的、练就的。试看看《赤壁赋》一文中的四种悲情意蕴。
  一、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而不可之悲感
  一个“乌台诗案”,让宋神宗恼怒不已,一纸诏书就把苏轼贬谪到了黄州。苏轼何其冤枉啊,简直比窦娥还冤。自己的诗文被何正臣、舒亶等人无限上纲,曲解附会,本无不臣之意和反朝之心的,偏偏就成了用语暗藏讥刺朝政。被贬黄州的苏轼,面对依然如故的政治险恶,未曾始料的生活困顿,心中的那种被冤屈之感,天涯沦落的悲苦孤寂之情与日俱增。胸中块垒如何排遣,那就去游山玩水吧。
  黄州赤壁景色优美。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静美,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之动美,还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之朦胧辽阔之美。面对如此美景,苏轼曾有那么一刻,产生羽化而登仙之幻觉。可是,这种幻觉也就只有那么一刻。很快,他就由乐而生悲,听着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洞箫声,不禁产生嫠妇之泣啊。可见,苏轼并没有从山水之乐中解脱出来。同样的遭遇,同样的心境,苏轼却没有柳宗元之幸,能找到知音西山,能从“恒惴栗”的心理状态中得以解脱。胸中块垒无法消释,冤情悲苦孤寂之情无从排解,苏轼的悲感油然而生。
  二、想忠君用世而不能之悲苦
  苏轼十六岁听母亲程氏教其汉书《范谤传》,就发誓长大了要做范谤(忠孝难两全时,选择辞母离家去济世振民)。可见,想忠君用世济世振民的思想是深入苏轼骨髓的,浸入苏轼血液的,渗入苏轼灵魂的。“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即是最好的明证。那美人当指贤明的君主吧,或者我们可以理解为苏轼殷切地希望宋神宗是一个贤明的国君。可事实上,尽管宋神宗欣赏苏轼的才气,不还是把苏轼贬谪到了黄州吗?那么强烈地渴求建功立业,渴求“致君尧舜上”,却被现实的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被贬到黄州的苏轼,离京城东京那样的遥远,真是“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啊。他那些远大理想不都成泡影了吗?无怪乎苏轼会发出凄凉悲苦的一声“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感叹。
  三、欲遗世独立却不可骤得悲恸
  苏轼深谙儒家思想,所以他正视人生。“大丈夫以天下为已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思想在他身上烙下深深的印迹。当“乌台诗案”像乌云一样莫名其妙降临到他身上时,他既不像屈原那样自沉泊罗江,用生命去殉自己的道与理想;也不像李商隐写下“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借贾谊抑郁而终的悲剧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怨气。而是想到在困厄中继续保持自己的独特人格——遗世独立,希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可是,伫立于滚滚东流的长江之畔的苏轼明白:“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好一个“托遗响于悲风”,此中真意,只有苏轼明白。貌似洒脱的托悲风中,包含了多少无奈、辛酸和悲恸啊。
  四、非吾所有,一毫莫取悲楚
  面对客人因凭吊历史人物曹操的兴亡而发出人生短促与变化无常的感慨时,苏子劝慰客人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子的这句话,译为现代汉语是:“况且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各有所属,假如不是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豪也不能获取。”这就有意思了,按照后文所写,只有以江上清风和山间明月为代表的大自然的宝藏是我们所共同享用的东西。试问,苏轼有多少东西是非他所有,却又很想获取的呢?他抛妻弃子来到了黄州,他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物質生活保障,这总是他想获取的吧。一个男人,连自己的妻子儿女的基本物质生活都无法保障,还谈什么治国平天下呢?他想忠君用世济世振民,也得有基本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后盾吧。1090年,苏轼任杭州知州,为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兴修水利,浚湖筑堤,终于在西湖留下了长长的生命堤坝——苏堤。这可谓是苏轼生命历程中济世振民的一个伟大工程。这一工程的完成,怎么离得开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后盾呢?他又何尝不想皇帝能重新任用他,让他能有一番作为呢……太多太多,都是非他所有,却又很想获取的东西。所以看似轻松潇洒的一句“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此中多少酸楚苦楚悲楚。
  总之,苏轼在《赤壁赋》中寄寓着自己从山水之乐中寻超脱而不可之悲感;想忠君用世而不能之悲苦;欲遗世独立却不可骤得之悲恸;非吾所有,一毫莫取的悲楚。这四重悲情,如余音绕梁,久久萦绕在这个大诗人耳际。苏轼就是苏轼,他在儒释道三家思想间游刃有余。所以,当他的儒家入世梦想遭遇挫折时,他总能借释道思想让自己峰回路转,让自己豁达、洒脱、潇洒、狂放不羁起来,吟上一句“寓身此世一尘沙”,只愿“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
其他文献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名著之一,集中体现了我国语言艺术的极高成就,其精炼简约的语言也构建起了《红楼梦》唯美的文学艺术境界。在《红楼梦》当中,最具女性之美的是林黛玉,她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主要的女性人物,体现出别具一格的语言特色。下面笔者以林黛玉的语言为例,来比对古文与现代文的差异性,让人们更好地体会出古文的音律之美、简约之美、意境之美,以及现代文的平实质朴之美。  一、林黛玉的语言特
期刊
写作素材是写作当中用来优化文章的优美字句、历史典故、诗词歌赋等材料,是写作的前提和保障。《红楼梦》是中华文坛中的至尊瑰宝,不但“文备众体”,而且入情入景,惊艳世人。品读《红楼梦》,不仅可以从中寻觅写作技巧,还可以从中汲取写作素材,积累连珠妙语,积淀哲理故事,凝练深邃思想,夯实写作素材的根基。因此,教师可以训练学生从《红楼梦》中收集写作素材,使学生学会捕捉优美文句,体悟具有深层含义的话语,进而品评、
期刊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作者忽然听到琵琶之声,忘却了回家的路。这是人与音乐的偶然相遇,正值作者被贬之际,郁郁不得志的内心被这美妙的琴声拨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这是士人与歌女的相遇。一个是仕途之路荆棘坎坷的士人,一个是流浪江湖孤单落魄的歌女,同是天涯沦落人。此刻作者感到自己就如同被商人抛弃的歌女一般,对国家忠心可鉴,却落
期刊
现当代诗歌在高中语文学习与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诗歌,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抽象含蓄、晦涩难懂的,尤其是情感,很多时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就增加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寻找最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以最简便的方法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是很有必要的。这里所说的现代诗歌教学的方法主要有因声求气(即朗读法)、因风起浪(即背景介绍法)和析句析字(即语境法)。  没有诗歌的
期刊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该阶段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与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理解古典诗词生动而凝练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与艺术修养。  一、古典诗词中的“炼字”现象  说起“炼字”,每一个高中生都不会陌生。  一是因为“炼字”是诸多古典诗词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它在诗词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我们常说的“诗眼”。比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中的
期刊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文体分类的专项写作训练较多,绝大多数是整体性的作文练笔,而对作文过程性的指导、作文局部的探讨还比较零散浮泛。作文中引用诗文这种问题也只是略有提及。在行文中灵活应用已经积累的古诗文资源及其相关拓展内容,这一类的策略指导还相当缺乏。古诗文及其拓展性诗句的直接引用,要与作文内容契合,不可牵强附会。引用的诗句文段或可补充内容,增加文学意蕴,或可支撑观点。直接引用古诗文的名言警句,按引用的
期刊
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指出,从阅读到领悟再到语言运用,就是读者对文本的接受与反应的过程。因此,阅读一般可以分为感知、欣赏、评价和反馈四个层面,课外阅读指导,就是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理性批判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思维空间上的拓展,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即把控学生的“初步感知—理解领悟—分析鉴赏—表达反馈”四个环节。据此,笔者针对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做了如下思考与实践。 
期刊
美国教育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在语文课堂上,有效的课堂提问,对于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都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作为上好语文课的重中之重。  一、课堂提问之“智”  在“激趣”中“启智”,并运用智力去“寻法”,这是“智趣”语文课堂所追求的目标。  1.科学性  问题
期刊
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应该是充满爱心的,富有情感的。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人。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其人文精神就蕴含在语文课程(包括教材)中。  一、感恩父母,学会孝敬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观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于我们最大
期刊
这是我第二次教《(论语)选读》,但我仍然在学生眼中看到了他们对孔老夫子的“不以为然”。那甚至带点儿鄙夷和不屑的神情,和上一批的学生似乎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终于,我很自责地说:“我感到自己很对不起孔子他老人家,因为我越是教得多,你们越是对他反感得强烈。”“90后”的学生很有自己的个性:“老师,您不用自责,我们从来没有对他产生过好感。”原来,无论是千年之前还是今时今日,孔丘毕竟还是孤独的。  两千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