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要联系实际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沙弥说:“师傅,早起晚睡,打坐念经,自忖再没有比我更用 功的了,为什么总无法开悟?”
   禅师说:“你一天到晚用功,怎么会开悟?”
   小沙弥说:“难道不用功就可以开悟吗?”
   禅师说:“修行如弹琴,弦太松,弹不出声音;弦太紧,又会断裂。你绷紧了用功的弦,却没有留下思考的时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生命,因思考而灵动,人生,因思考而充盈。思考促使我们去发现,帮助我们去创造,让我们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有着更深的感悟,指引我们更好地生活。
   议论文写作,重在以理服人。论理时一定要深析本质,一语中的,力求议论透彻、深刻。另外,要善于运用多种议论手法,让议论充实而有说服力。比起空洞的泛泛之论,植根于现实的议论更能震撼人心。写作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一针见血地直击社会之弊,让人感到切肤之痛,才能让读者有深切的领悟。
  病文展示
  学贵有思
   早起晚睡打坐念经的小沙弥用功至极却没有开悟,何也?禅师道:修行如弹琴,弦松无音,弦紧断裂。只绷紧用功的弦未必开悟,唯有将用功与思考结合起来,方能奏出这世间最悠扬的琴音。只有正确地处理学与思的关系,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知识,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上风,立于不败之地。(尾句过于繁冗,可以删去。首段论点力求鲜明有力、言简意赅,给人掷地有声之感,具体的析理宜在下段展开。)
   波尔克曾说:“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诚然,我们要追求博学,但随着学问日益深厚,我们更要警醒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当十九世纪物理学的大厦落成时,如果物理学家们没有对当时“真理”的思考,就不会有量子力学的诞生。知识与文明的发展,正是建立在人们对原有知识一次次的思考上。因而,我们不仅要广泛学习,博古通今,更要在学习中有所思考,以思想之槌,击学习之鼓,奏响文明发展的灿烂乐章。(学与思的关系论述不够充分,导致事例的衔接突兀,逻辑性较差,可以将事例后的理论提至事例前。)
   谈及学与思,我们一定会想到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诚然学富五车令人敬仰,但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科学地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唯有做到学习与思考双管齐下,才能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人。(此段对孔子的名言进行了拓展解读,论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相辅相成,不可顾此失彼。但由于本段只有一句名言支撐,导致论理上不够充分,过于单薄。)
   思考是将学习的知识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的过程,是真正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过程。请记住伏尔泰的话:“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知道的很多;而当你读书越多,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还很少,从而更加努力。”只有勤于学习,并能深入思考,方能真正学有所得。(伏尔泰的后半句话与文意内容不符,对名言的引用一定要恰如其分,切忌望文生义。)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小沙弥又何尝不是现世镜像的我们?修行如弹琴,弦过松过紧都不能弹出声音,须在用功外留下思考的空间,方能奏出人世间最悠扬的音乐!(结尾收束过于仓促,文章的道理和事例缺少感召力和震撼力,给人隔靴搔痒、坐而论道的感觉。最好能结合当下实际,上升到时代通弊,文章的议论会更具说服力。)
  升格指导
  文中多处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警句,颇具文学底蕴。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将学与思的抽象关系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论理详实。所选事例鲜明有力,论述辩证而透彻。但是文中的议论浮于浅层说理和名人事例,流于俗套,无法给人醍醐灌顶之感。若能升至时代高度,高屋建瓴地针砭时弊,议论则更见深度和力度。
  升格佳作
  学思相随,开悟人生
  (论点鲜明,与人生相接,意蕴更为深邃。)
  一考生
   早起晚睡打坐念经的小沙弥用功至极却没有开悟,何也?禅师道:修行如弹琴,弦松无音,弦紧断裂。只绷紧用功的弦未必开悟,唯有将用功与思考相结合,方能奏出人世间最悠扬的乐音。(设问开篇,以果溯因,简明有力地点出思考之于用功的重要性。)
   波尔克说:“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诚然,我们要追求博学,但随着学问的日益深厚,我们更要时刻警醒自己——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知识与文明的发展,正是建立在人们对原有知识一次次的思考上。当十九世纪物理学的大厦落成时,如果没有物理学家们对当时“真理”的思考,就不会有量子力学的诞生。因而,我们不仅要广泛学习、博古通今,更要在学习中思考,以思想之槌,勤击学习之鼓,奏响文明发展的灿烂乐章。(由波尔克的形象比喻,引出思考对知识对文明的有益促进,进而以量子力学为具体实例,印证思考对于时代的贡献。)
   谈及学与思,我们一定会想到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诚然学富五车令人敬仰,但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科学地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在知识之渊中,学,是向潭内灌水,而思,恰似滤器。学而不思,所得只能是一潭死水,唯有学中有思,方得源头活水,学习乃得清渠!(本段引用论证侧重论证学与思的割裂之弊,比喻论证又将学与思合二为一,论证学思结合的必要,分而后合,论证逻辑严密。)
   反观当下,我们身处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习惯了充当知识接收者的角色,所有的疑难杂症在“度娘”、谷歌的无所不知下无处遁形。人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时代的便利,任形形色色无穷无尽的信息充溢我们的大脑。殊不知,与之相悖的,我们的思考却在逐步退化。人们整日疲于肢体的勤劳,感叹时光匆匆,无暇也无意去进行深入的思考。当思考的功能被机器替代,站在生物链顶端的人类还有什么优势可言?(立足于时代特点,将信息的繁杂与思考的缺失相对照,向人们揭示人类于不知不觉中被动失去思考的常态,展示人类失去思考的可怕后果,让人们有触目惊心之感,深切认识到思考的紧迫和必须。)
   站在孔林门前的老柏树下,我不禁遐想:假如孔圣人置身当下,面对网络上“浩如烟海”的电子书,以及书店里“铺天盖地”的纸质书,他一定不会被琳琅满目的知识所裹挟,他一定会奉行“吾道一以贯之”的宗旨,在知识的繁空中闪耀思考的光芒。或许他还会与论道者们建立一个微信群,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共同探讨人生问题……(打破时空的界限,突发奇想,假想孔子生活于当世的做法,为人们指明方向。)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小沙弥又何尝不是现世镜像的我们?况吾与子共处信息之汪洋,浊浪涌,清流掩,万望诸君务必驭好学习之舟,扬起思考之帆,把好知识之舵,走好人生之路!
   修行如弹琴,弦过松过紧都不能弹出声音,须在用功外留下思考的空间,方能奏出人世间最悠扬的乐音!(首尾回环呼应,并与材料再次进行了照应,仿照苏轼《赤壁赋》的语句形式,升华了论点,激人奋进!)
  升格点评
   议论文的写作,不单要议论充分,更要议论深刻,给人以震撼,如针芒,刺破顽疾,让人真心信服。升格后的文章思考的不是一人一事的问题,而是关乎整个时代、整个人类的问题,思想层面上更为深刻。
其他文献
美文引路  我的母亲  季羡林  我是一个最爱母亲的人,却又是一个享受母爱最少的人。我六岁离开母亲,以后有两次短暂的会面,都是由于回家奔丧。最后一次是分离八年以后,又回家奔丧。这次奔的却是母亲的丧。回到老家,母亲已经躺在棺材里,连遗容都没能见上。从此,人天永隔,连回忆里母亲的面影都变得迷离模糊,连在梦中都见不到母亲的真面目了。这样的梦,我生平不知已有多少次。直到耄耋之后,我仍然频频梦到面目不清的母
期刊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们迎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农民丰收节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让农民享受丰收喜悦,感受乡村振兴魅力,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添彩。   秋分时节,五谷丰登,硕果飘香,是享受丰收喜悦的美好季节。农民是丰收节的“主角”,只有真正把农民组织起来,实现农民的节日农民乐,才能使农民丰收节实至名归。乡村振兴,既为农民喝彩,也要依靠农民。把累累硕果转化为真金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在这二十四个节气里,流淌着中国最古老的文化,正是在这源远流长的文化中,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铸就了世代传承的文化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以上文字给你怎样的启发和触动?请从二十四节气中,任选一个作为题目,写一篇散文。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不要套作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国王收到了一份礼物——两只威武的猎鹰。国王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猛禽,便把它们交给自己的首席驯鹰人进行训练。几个月过去了,一只猎鹰已能展翅飞翔,另一只却没有半点动静,从来到王宫的那天起就待在枝头纹丝不动。国王召集了各方兽医和术士,命他们设法让这只猎鹰飞起来,但所有人都无功而返。国王命人去找熟悉野外环境的农夫进宫。第二天早晨,国王看见那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的一生要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许多当时不以为意的事情,在過了许多年以后,身处特定的场景时,又会回想起来。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那样的清晰,仿佛昨日,但感受比发生时要深得多。   请以“又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期刊
那是一条被很多人寻找的河流。   人们盼望着,寻找着,终于发现了小河的一丝踪迹:在山谷的尽头。雾气弥漫的山谷,是风来的方向。风中携带着水汽,却从未有人找到那水汽尽头的河流。   我在这惬意的环境下徜徉,远方的树木随风声发出沙沙的声响。越往前走,雾气越浓郁。慢慢拨开山谷口的树叶和雾气,我发现一条小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空气清新,鸟鸣声清脆响亮,泉水在叮咚作响,树木在抽枝发芽…
期刊
文题呈现  当今社会,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即“时间就是金钱”。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外食品“快餐”频频亮相,与之相伴相生的各种“文学快餐”也应运而生:一幕幕《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电视连续剧取代了原汁原味的经典原著;中外名著被“缩写”得面目全非;为了附庸风雅、彰显才气,人们不诵读名篇,却又随意撷取古诗词名句……   你是怎样看待这一“文学快餐”现象的?可就其中一种或几种现象议论、说理,表达你对这
期刊
在这千姿百态的浮世中,我们总会在无端的狂热中迷失方向,又在所谓的躁动中迷失自我。要想在这浮世中寻一隅安康,便要学会宁心静气,寻找内心真正的安宁,此之谓“真功夫”。   追求自身的高洁,用淡泊的心怀看待世事。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而受到无中生有的诽谤。在芙蓉楼送别挚友辛渐时,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明自己的心志。自己内心纯洁就不会害怕别人的恶意诋毁,拥有淡泊的情怀,浮世明理便如浮云般不辱
期刊
桃花开了,女子要出嫁了,这个女子不一定倾国倾城,但她这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刻,只有桃花堪比。   或许是在桃花初开的季节里,那位姑娘要出嫁了。带着满腔的柔情蜜意,载着他人热烈而真诚的祝福,她欢欢喜喜地出嫁了。此刻,一旁的桃树正如一朵粉色的云,摇着满树的甜蜜送姑娘出嫁。看看桃花,再看看姑娘,真的是一个赛一个娇俏动人。   《桃夭》的祝福语定格了古人之于幸福家庭的美好愿景。全文仅48字,其中30个字是重复
期刊
【阅读训练一】  时 光  ◎冯骥才  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然而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它短促、有限、性急,你在后边追它,却始终抓不到它飘举的衣袂。它飞也似的向着年的终点扎去。等到你真的将它超越,年已经过去,那一大片时光便留在过往不复的岁月里了。  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