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语文教学中的礼仪教育:从“相加”到“相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easehe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培智学生由于存在不同身心缺陷,因而身上表现出来的行为问题相对较多,诸如缺乏应有的是非观念,行为自觉性较差等。纠正培智儿童的不良行为,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培养其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对培智儿童尤为重要。语文教师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开展礼仪教育,在语文“生活化”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培智学生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语文教学与礼仪教育不可偏废,从“相加”到“相融”,使二者相得益彰,更具时代积极意义,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一、让文明礼仪之花绽放在语文课堂
  掀开特教语文课本,民族传统美德课文随处可见,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礼仪文化因素,巧妙运用语文的工具性,在课堂上引导培智生关注礼仪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文明礼仪意识。
  在《用餐礼仪记心间》一课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吃”、“说”生字词并正确读音,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谈谈“客人、大人、筷子”,渐次导出“客人来了,谁先入座?”“不用筷子怎样?”等关于礼仪知识的问题。针对培智生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特征,用图句结合的形式指导他们认读“文明用餐、乱翻菜、乱溅”等词汇,同时以影像呈现“不讲礼仪”的用餐场景,让他们对文明礼仪行为明辨是非、自我鉴别,激发习礼内生动力。在阅读环节利用阅读期待,鼓励培智生自读,用想象把课文情景化,身临其境体验别人称赞“好孩子”的快乐,促成情感迁移。最后,“说一说”练习中,让孩子说“好孩子”用餐时应该怎样做,通过教师及时小结,巩固礼仪知识“吃,要客人、大人先入座,不用筷子乱翻菜。说,声音要轻,口水不乱溅”。这节课,教师将生字词、生活经验和文明礼仪知识点紧紧联系起来,层层递进,最终让“用餐礼仪”成为知识的“生长点”。在语文课堂上渗透礼仪教育不应只是简单的“相加”,以“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问题,我们真正追求的是礼仪教育在语文天地中的横向融合,只有这样,礼仪之花才能绽放课堂,才能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二、孩子是被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
  情境教学法是实现特殊教育“生活化”、教材“生活化”的最好教学方法,鲜活的情境不仅调动了培智生的积极性,而且其直观形象的属性恰恰适合智力落后儿童的认知特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针对“生活化”教材内容再加工和文本拓展,巧妙地“糅合”礼仪教育知识点,走进文本情境中,让培智生亲身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对于智力缺陷儿童,丰富的情境体验最有助于他们理解并接受文明礼仪知识。体验的最有效途径是在接近生活实际的模拟情境中进行学习。因此,老师应该做有心人,善于寻找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运用于课堂,使礼仪教育建立在学生已知熟悉的情感体验基础上,由浅入深、依次递进地引出。《上下楼梯》一课中,本节知识点是“上楼”和“下楼”两个词语,教学目标让学生上下楼梯做到礼让有序。为此,教师先设计了“喜洋洋邀请你们乖乖上楼去”这个孩子们生活里耳熟能详的卡通动态教材,把抽象的语言知识直观地展示在课堂,具体、形象、鲜明的内容立即引来了孩子们的关注,引发学生对礼仪行为的共鸣。在认读“上楼”、“下楼”生字词和说句训练过程中,播放生活中上下楼的画面,将生活中礼让有序上下楼梯的场景带入教学中,用熟悉的人和事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了蠢蠢欲试的欲望。学生结合已有生活经验整合文本知识,自然而然形成一个基本概念:“上下楼梯也是一个礼仪的过程”。孩子是被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教师在教学最后环节又设计一个最贴近生活的模拟体验活动——“上楼找喜洋洋要礼物”,凭借活动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情不自禁”融入文明礼仪行为,文明礼仪意识得到强化,行为习惯得到固化,活动也是在体验真实的生活。
  三、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将还你一个奇迹
  从建构主义视角来理论,一切知识主体都是来自于已有的体验感受。所以说社会实践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其关键在于让学生通过活动养成礼仪行为习惯。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言外之意就是“实践出真知”,这是教育的一般规律,亘古不变。
  大力开展语文课堂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智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收获自信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大语文教育观。在《升国旗》一课中,教师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精心设计了“我是一名文明小旗手”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缩短了语文教学与礼仪教育的距离。主题活动以“礼”为主线:排队是遵守秩序之“礼”,衣着整齐是对国旗的尊重之“礼”,行队礼是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表现之“礼”。在体验性礼仪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用语文视角看待礼仪习俗,以中国人的姿态传承我国悠久传统礼仪美德,活动既完成了“升”与“旗”的感性认识,又获得了“礼”的经验。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将还你一个奇迹,我们不妨尝试改变教育方式,始终把“教”引导到自我教育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尝试、去发现、去生成。
  由于培智生先天不足,当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基本不可能有机会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再学习,因此,特殊教育始终应本着以培智生为中心,以他们将来能顺利融入社会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这点来说,礼仪教育无疑承载着更多的使命。教师应该关注语文背后蕴含的礼仪要素,秉承“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礼仪教育传承观,认真培养学生懂得礼仪的常识和做法,重视培养学生礼仪行为习惯。日积月累,将无形的文明礼仪精髓渗透于学科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其他文献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其作用不可忽视,然而长期以来,在传统译学的影响下,译者一直处于“隐身”的地位。随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出现,当代翻译理论将译者从幕后推向了
摘 要: 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视角解读翻译现象的学科,对于译品的长存现象也能够给予合理的解释。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分析了译品长存现象的合理性,论述了译者如何在翻译过程中经历选择与适应,能动地产出优质且可以长存的译品。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译品长存 翻译适应选择论  一、引言  生态翻译学作为发轫于中国本土的翻译研究范式,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光景,继西方两次主要的翻译研究转向(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
摘 要: 高职教师心理健康是高职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还关系到高职院校整体的教学质量。本文对高职教师中出现的几种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高职教师 心理健康 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技术和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高职教育开始快速发展。高职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在快速发展的高职教育工作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
摘 要: 本文从安恩本该关心奶牛的精神情感,但不理会奶牛厌烦集市这一细节入手,通过安恩和奶牛的细节描写还原安恩的真实心理,揭示奶牛与安恩的同一性。安恩只是想接近市井生活,享受人世的热闹,虽然这个要求卑微得不能再卑微,但善良的安恩害怕对别人造成打扰,自尊心极强的安恩害怕别人知道自己这一卑微的要求,受到别人的嘲笑和排斥,极力掩藏自己的孤独寂寞的精神伤疤和寻求精神慰藉的真实动机。  关键词: 《安恩与奶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新时代教育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从学情出发,改变过去旧教学模式,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变过去枯燥的课为充满活力、有兴趣的课。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地学习,玩中学,学中玩。我是一个上班四
中职学生的思想体系尚不完善,道德水平相对较低,责任意识相对较弱,需要中职院校积极开展德育,促进中职学生正确价值观体系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
目前,神经退行性疾病、脑卒中和脑癌这些疾病相当难治疗的原因在于许多药物无法穿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特别是一些已经明确了对脑细胞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神
摘 要: 课堂教学是老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知识、锤炼人格的主战场,导语是课堂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本文主要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入手,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设计和使用导语。  关键词: 导语设计 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是老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知识、锤炼人格的主战场,导语是课堂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个好的导语可以立即吸引学生的视听,集中学生注意力,因为
摘 要: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的日趋恶化,也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而且反过来会使语文教学更富有内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语文课文资源、采取多种教学段、开展实践活动来渗透环境教育,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环境教育 渗透方法  2013年12月,中国遭受严重的空气污染,厚厚的雾霾从北京趋近上海,大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常规的癌症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激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而化疗在癌症的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紫杉醇(PTX)和多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