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占有较大的比重。从低年级20以内整数加减法、乘法口诀到中年级的两位数整数乘除法,再到高年级小数、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纯粹的计算教学贯穿了整个小学数学教材。另外,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三大领域,都与计算密不可分。从质上看,计算在训练学生缜密的思维、严谨的态度、快速的反应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问题;习惯;能力
中图分类号:B01,A,K89,Q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88-01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在教学工作中,笔者做了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
一、发现问题,改变学生认识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笔者首先在学生中开展了一项活动:让学生自己搜集计算中经常要犯的错误,以两个周时间为准,可以每位同学自己进行,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一起找,两周后上交错题记录,包括出错原因,看谁找得认真,错因找得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也就把问题抖落了出来:1.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6与0,1和7写得模棱两可;2.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等;3.计算时不打草稿;4.一位数加、减、乘、除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5.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
从一些学生的计算错误来看,“粗心”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方面是个自然成长过程,第二方面则可以采取相应方法进行培养,所以在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出来,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做题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在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1.看:就是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点:①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②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③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2.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
3.算: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
4.查:就是认真演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檢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
三、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切实打好基础
口算是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1.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率和速度,笔者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有意识地让学生记一些特殊数学的组合,如,和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73和27,98和2等);积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25×4,125×8等)。
2.每堂课上安排练习。每节数学课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本(口算天天练),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种形式变换练。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四、加强估算教学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可以让学生看计算结果的末一位,如个位是3和8,结果的个位相加就肯定是1,相乘就一定是4,如13×26积不可能是两位数等等。
总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小静.让思维之“花”在认知探究中尽情“绽放”——小学生数学能动思维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2017(4).
[2]潘平.让思维之花尽情绽放[J].现代阅读:教育版(24):318.
关键词问题;习惯;能力
中图分类号:B01,A,K89,Q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88-01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在教学工作中,笔者做了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
一、发现问题,改变学生认识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笔者首先在学生中开展了一项活动:让学生自己搜集计算中经常要犯的错误,以两个周时间为准,可以每位同学自己进行,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一起找,两周后上交错题记录,包括出错原因,看谁找得认真,错因找得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也就把问题抖落了出来:1.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6与0,1和7写得模棱两可;2.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等;3.计算时不打草稿;4.一位数加、减、乘、除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5.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
从一些学生的计算错误来看,“粗心”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方面是个自然成长过程,第二方面则可以采取相应方法进行培养,所以在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出来,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做题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在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1.看:就是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点:①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②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③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2.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
3.算: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
4.查:就是认真演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檢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
三、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切实打好基础
口算是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1.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率和速度,笔者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有意识地让学生记一些特殊数学的组合,如,和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73和27,98和2等);积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25×4,125×8等)。
2.每堂课上安排练习。每节数学课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本(口算天天练),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种形式变换练。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四、加强估算教学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可以让学生看计算结果的末一位,如个位是3和8,结果的个位相加就肯定是1,相乘就一定是4,如13×26积不可能是两位数等等。
总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小静.让思维之“花”在认知探究中尽情“绽放”——小学生数学能动思维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2017(4).
[2]潘平.让思维之花尽情绽放[J].现代阅读:教育版(2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