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蟹鱼图》中的速度与力量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w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明代艺术家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方面都有建树。《蟹鱼图》是他的一幅绘画作品,图中,徐渭塑造了两个戏剧化的情景。通过对这幅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进行分析与鉴赏,探讨凝练的笔墨表现出的速度与力量。
  关键词:徐渭;《蟹鱼图》;速度;力量
  一、《蟹鱼图》与徐渭笔墨
  《蟹鱼图》(图1)是明代书画家徐渭的一幅纸本水墨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尺寸为28.7cm×98cm。画面布局自右侧起向左,取芦枝小叶芦花梢头为引,向左下及左横向延伸;取画幅横中、芦枝约居中处,绘蟹,以蟹钳芦于胸前,蟹趋向于画面左上,而身形八爪侧向延伸,于芦枝同向又略有变化;钳芦之交汇处,轻扫数笔,以绘波纹而有长叶横向而伸,其伸展之末向上,则为《蟹鱼图》之题款,题款约横中向上约三分之二,并未顶天,“钳芦何处去,输与海中神” ,署名为文长,落印天池山人。右下则为鉴藏印:茝盟审定。题款左右约为全画中,款下沿着水纹继续向左,纹平缓稍有急,余下画面取中,游鱼跃起,水花飞溅,跃而向上,胡须伸展,鱼鳍挺立,鱼尾激荡,鱼身侧向右上且藏于水中;水波为曲弧状,又有浪花飞沫萦绕。全画水平取中左下,竖三列为:“满纸寒鯹吹鬛风,素鳞飞出墨池空。生憎浮世多肉眼,谁解凡妆是白龙。”最右侧下方则署名渭宝,落印文长。
  徐渭《与两画史》有言,“奇峰绝壁,大水悬流,怪石苍松,幽人羽客”,透露了徐渭青睐的一种心境——挥洒豪放、独辟蹊径。观徐渭的绘画作品总觉之与众不同、另类奇特,“墨汁淋漓,烟岚满纸”在他的绘画与笔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大概自以为“旁溢”,则便更不受约束,无制于形,索性泼墨,下笔从意,任由伸展。《杂花图卷》《墨葡萄图》是其奔放风格的代表。《杂花图卷》墨韵生动柔中而带劲,挥洒自如潦草而有律;用笔任意点染,线条似浮似燥,苍茫茫气韵贯通。《墨葡萄图》藤萝任意,无需章法,层叶叠嶂泼墨,晕染自由,以饱含水分的泼墨写意法,点画葡萄枝叶,水墨酣畅。这便是徐渭,艺术语言挥洒淋漓、奔放豪迈,是一种狂野的写意,全不受物象的束缚。此后徐渭的作品影响和启发了后续的诸多画家,如朱耷、 扬州八怪、张大千、吴昌硕和齐白石等。齐白石曾叹:“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二、速度与力量
  观《蟹鱼图》,画面以各自的主体为中心,分为了蟹与鱼两个部分。一疏一密,一简一繁,一静中有飞疾,一动中凝一瞬。整个画面的行韵以芦草与水纹相连,又以蟹、鱼这两个主体动态的倾向趋势,形成一个回环,气流在画面中运转不息。笔者所谓“静中有飞疾,动中凝一瞬”的概括,从何而来?在两个相对独立的绘画部分里,我们逐一讨论。
  首先论《蟹鱼图》中的速度。对于速度的讨论主要围绕蟹鱼之蟹而展开。芦草一枝,落于水面,画面沉静,何来速度?正是这螃蟹悄然观察,发现这小小的芦草,便伸出大钳,稳稳地钳住了,这一钳便是速度之一。正是因为速度之快,因此没有半点波澜。我们能看到的,只是钳住的结果,芦草微动,水波微澜,一切发生于眨眼间,这个动作我们不曾看到就已经完成了。速度之二则更为精彩,首先化作蟹之形态,尤其以蟹爪的笔法体现。徐渭画蟹,体态多壮硕圆满,蟹爪或紧盘于身侧,或清晰伸展。而在《蟹鱼图》中,蟹身意胜于形,似半藏于水下,半露出水面,蟹身形如电,如同走马幻影仿佛要飞驰起来。“钳芦何处去,输于海中神”,小小的蟹速度再快,也未能逃脱徐渭的双眼,绘为情致,此为静中飞疾(图2)。
  再论力量,画面力量特征的体现,则主要在蟹鱼之鱼。这是一部激荡的乐章,“满纸飞腥”间充满了力量,鱼的力量分为这样两个层面。首先,鱼身型强壮,昂首挺胸,跃然而起;鱼尾叠影而现,用力拍击,水生飞花。其次,鱼跃弹跳的造型曲线为反弓,与大量的水纹浪花的弧线相反,在视觉中心浓墨的鱼与围绕四周层叠铺展的淡墨的水纹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张力充分对抗,因此才使得水花更为激荡,从而彰显气势。如此的力量,怎会是凡间一鱼所能拥有的呢?因此“生憎浮世多肉眼,谁解凡妆是白龙”,此鱼非鱼,是龙的化身,只是我们不能像徐渭那样,看到真相。在鱼跃腾龙的波涛中,此中一瞬被徐渭捕捉,绘为“动中凝一瞬”,这一瞬便是凝聚力量的一瞬(图3)。
  三、结语:狂想曲
  徐渭其人,生活在明代,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渔隐、金垒、山阴布衣、白鹇山人等。明代文学家、戏剧家、书画家。明代袁宏道在《徐文长传》中写道:“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徐渭命运坎坷,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屡试不中,曾屡屡自残欲辞于世,曾因杀妻而入狱。后世多闻其疯癫狂放却不知其一生坎坷,多闻其旷世奇才却不知缘由。气魄因其悲愤而生,幸寻得法,狂想鸣奏。
  徐渭寻找到的抒怀之法,正是诗文书画。在徐渭自己的心里,“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在此我们不必以任何的标准考证其中排序,但能確定书诗文画在他心中的重要位置。在书法方面徐渭多行书、草书,徐渭的线条强劲粗犷,舞蛇走虺,驰纵跳腾[1]。陶望龄评价徐渭:“诗文皆深契古法,而诗尤妙,其隽朗或不及孙太初,苍老阔大大过之。”[2]徐渭的杂剧奇作《四声猿》举世闻名,《狂鼓史渔阳三弄》被誉为“千古快谈”[3],酣畅淋漓。这与其书画之气魄浑然一体,而书画正是徐渭性情最真的视觉体现。
  观《蟹鱼图》,湖海之上,未见远山青云大浪,未见渔翁收网蓑衣,更未见战舰连连,将军重甲,而仅一蟹,又一鱼,兵甲神行,海中龙王。可谓凝神精微之至,游转天地之间。画中流淌的速度与力量之中,便是徐渭随性的狂想一曲。
  参考文献:
  [1]马洪.徐渭“吾书第一”臆解[J].书法艺术,1996(1):23-24.
  [2]刘玉龙,张文清.徐渭画史地位的历史构建[J].美术,2020(12):93-99.
  [3]戚世隽.《四声猿》发微[J].戏曲研究,1998(1):95-110.
  作者单位:
  马丹丹,天津美术学院壁画系。
  马良,天津美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
其他文献
摘 要:色彩在绘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是人类绘画艺术中的重要表现元素。随着绘画艺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色彩观念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良好的色彩观念可以帮助作者创作出更富有情感张力的作品,这对作品本身有着重要的意义。就色彩观念对绘画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绘画创作及欣赏提供更多的思路,以促进绘画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色彩观念;绘画;情感表达  色彩是艺
摘 要:中国绘画的写生传统古已有之,最早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自元代以降,中国绘画发生了由“师法自然”到“崇古”的转变,写生传统影响渐弱。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冲击、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康有为、徐悲鸿等人通过对中国画进行改良,重建了中国山水写生实践,使写生成为中国绘画的新风尚。  关键词:中国绘画;写生;科学主义  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写生雏形便已有之。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
摘 要: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书法艺术作为传统中国文化的核心,是我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我国本土艺术的生命力。通过分析传统语境下的书法艺术,论述了现代书法艺术的审美发展,探讨了传统书法在现代语境下的传承与创新,以进一步解读传统书法对于中国汉字文化的传承以及中华文明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书法;现代语境;传承;创新  一、传统语境下的书法艺术  “书,心画也。”这里的“书”是书籍之意,而非书
摘 要:在超现实主义流派中,比利时的勒内·马格利特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时常通过一种充满诗意的表现,或是使用交换、对立、并置等手法进行绘画创作,为观者带来一种奇特的观赏体验。比如云朵飘在房间里、巨大的国际象棋和树并立在一起、晴空下的街道却是黑暗的并且亮着路灯……他的绘画作品宛若谜语,令人浮想联翩。通过论述勒内·马格利特奇幻绘画风格的形成和作品的呈現方式,分析其作品的价值和画作所传达的隐喻内涵
摘 要:中国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传统,其所包含的内容多种多样,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艺术作为我国人民大众生活的重要内容,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我国的长期发展中,民间艺术已经彻底融入普罗大众的生活,体现着我国人民群众在长久生活中积攒的经验和智慧。如今民间艺术也凭借其各种元素逐渐融入中国画的创作,使中国画得到创新发展。  关键词:民间艺术;传统文化;
摘 要:从史前洞穴画到古典时期绘画再到印象主义绘画,艺术绘画中的迹象大部分是以写实为目的进而表达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艺术的解放,艺术的形式规则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丰富多彩的“迹”与“象”,再后来“象”的形态发生瓦解,“迹”与“象”混同,抽象主义便是如此。保罗·克利的画作直到今天仍然影响很多的艺术家,对当代的艺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结合具体事例对保罗·克利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分析其作品中的迹象符号,
摘 要:硬笔书法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产物与选择,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在很多师范生书写能力不足,所以在书法教学中加强硬笔书法教学十分必要与紧迫。为此,分析生活中的书法,阐述硬笔书法在师范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探讨硬笔书法的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以促进高校师范生硬笔书法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硬笔书法;书法教学;毛笔书法  一、生活中的书法  书法,一个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传统艺术。在我
摘 要: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到改革开放后社会的发展开始探寻,对李孝萱的作品进行时代解析,论述唐山大地震对李孝萱艺术创作的影响,以及李孝萱艺术语言的转变与艺术精神性表达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李孝萱;人物画;唐山大地震  李孝萱是当代水墨人物画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都市水墨人物画的先行者。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就以鲜明的艺术表现力与深刻的人文精神内涵,走上了一条关注生命本身以及关注整个社会发展
摘 要:臥游是南朝时期宗炳提出的美学概念,在后世文人阶层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欣赏活动。通过对卧游思想本身进行分析,结合中国山水画中的相关原理,对卧游作为一种行为的实现进行探讨。散点透视是中国山水画常用的空间表达形式,其具有视点可移动、视域广阔、视角统一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卧游中“游”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卧游;散点透视;艺术鉴赏  一、“卧游”一词的语义衍化  “卧游”一词最早出现于《文子》
摘 要:目前,美术专业课程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美术教师应该努力研究和开发适合新时代高校发展的美术课程,在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前提下,积极创建高校美术专业课程体系,努力探索其改革的思路及方法。从当代美术教育现状入手,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以及梳理其内在规律和转化条件,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对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优化地方综合性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和拓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