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走出学生作文陷入的应试怪圈,只有改进现有的作文教学,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有意地观察生活,并主动借鉴他人作品,学习写作方法,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智力背景;观察;借鉴;创造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重中之重”,虽然语文教师把整个身心都投入作文教学的实施和实践中,但结果却收效胜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些粗浅的认识。
一、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创造作文的智力背景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要发现和确立学生的各种能力、天才禀赋和个人爱好,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就是为掌握知识创造一个丰富而广阔的智力背景。”作文是一种综合的智力活动,小学生写作文,需要创造哪些智力背景?我们可以从作家浩然的观点里得到启发,浩然认为:“生产必需的东西叫做生产资料;生活必需的东西叫做生活资料;作学问必需的东西叫做学术资料。”这种资料来源于两条渠道:“第一条是社会生活渠道,第二条是书本知识的渠道。”对第一条渠道此处暂且存而不论,现仅就如何开掘第二条渠道谈一些想法。
首先要为学生创造有智力背景的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老话道出了读与写的紧密联系。可“万卷书”从何而来,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学校自然是寻求知识的摇篮,然而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是学生人均图书拥有量太低。这样枯竭的“源头”,“水”从何而来?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单靠“等”,应该立足“创”,万卷书也许太遥远,但百卷书、十卷书总是可以实现的。如让班内学生不重复地每人购买一本书,订阅一种报刊,一年下来就会有上百种。
二、实施开放式作文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开放式作文教学,并非单纯地指导学生写一篇作文,而是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社会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兴趣,让他们有感而发,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觉得有东西可写,写作便水到渠成。要想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完成作文,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训练:
1.引导学生有意观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作文过程最常见的模式,是由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四个阶段构成的。如何把这种单纯注重教师教的作文教学,转移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来呢?我认为应突出“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写后指导”的三个环节,在这三环节中,“写前指导”尤为重要。“写前指导”其实是让学生将平时积累的素材进行筛选,指导他们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实践或指导他们完成一定的活动,并强调活动的准备,活动的顺序、过程,活动的场面,人物表情以及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经历体验。
总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引导者,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去发现,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活动设计成学生喜欢参与、兴趣浓厚、活动后回味无穷的事。
2.指导学生主動地借鉴,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可以借鉴名人佳作,也可借鉴教师的“下水文”,还可借鉴优秀学生作文,总之,在阅读他人作品中,学习范文的布局谋篇、写作顺序、表达方式、开头、结尾等。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尽可能多地提供“范例”,“范例”应是既接近于学生,又高于学生的作文水平。由于学生是带着“人家是怎样写的”心理来阅读,他们会主动地去发现,找出规律。如,小学课本中《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了作者的写作顺序,将小兴安岭的景色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来描写,他们便会模仿写《美丽的家乡》《美丽的校园》,文笔流畅,表述有序,有了内在动力,才会有所创造。
3.倡导学生有所为而作,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
“我为什么要写作文,我写作文是给谁看的?”对这一问题,也许至今我们也不能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因为学生为老师而作文,老师为完成教材上规定的内容教作文的现象由来已久,这种“任务式”的教学带来的结果是“要我作”而不是“我要作”,使学生作文长期处于被动局面。高尔基说过:“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动机更重要,更珍奇了。”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写作活动总是从一定的写作动机出发,并指向一定的写作目的。动机是写作活动的原因,目的是写作活动的结果。但是,写作目的又常常是引起写作动机的诱因,对写作动机的激发、维持起支配和调节作用。可见让学生有所为而作,是解决“为什么写”问题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用笔参与交际。
学生面向实际,以一定的对象而写作,以传递思想、交流信息为根本目的,有助于培养学生作文的对象观与目的观,有利于作文动机的激发和作文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创造作文的智力背景,实施开放式作文教学,说到底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服务的。在作文教学这个大系统里,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只是一个小系统,属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让学生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德胜.改进作方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J].甘肃教育,2011(4).
[2]刘世邦.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6(6).
关键词:作文教学;智力背景;观察;借鉴;创造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重中之重”,虽然语文教师把整个身心都投入作文教学的实施和实践中,但结果却收效胜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些粗浅的认识。
一、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创造作文的智力背景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要发现和确立学生的各种能力、天才禀赋和个人爱好,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就是为掌握知识创造一个丰富而广阔的智力背景。”作文是一种综合的智力活动,小学生写作文,需要创造哪些智力背景?我们可以从作家浩然的观点里得到启发,浩然认为:“生产必需的东西叫做生产资料;生活必需的东西叫做生活资料;作学问必需的东西叫做学术资料。”这种资料来源于两条渠道:“第一条是社会生活渠道,第二条是书本知识的渠道。”对第一条渠道此处暂且存而不论,现仅就如何开掘第二条渠道谈一些想法。
首先要为学生创造有智力背景的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老话道出了读与写的紧密联系。可“万卷书”从何而来,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学校自然是寻求知识的摇篮,然而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是学生人均图书拥有量太低。这样枯竭的“源头”,“水”从何而来?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单靠“等”,应该立足“创”,万卷书也许太遥远,但百卷书、十卷书总是可以实现的。如让班内学生不重复地每人购买一本书,订阅一种报刊,一年下来就会有上百种。
二、实施开放式作文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开放式作文教学,并非单纯地指导学生写一篇作文,而是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社会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兴趣,让他们有感而发,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觉得有东西可写,写作便水到渠成。要想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完成作文,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训练:
1.引导学生有意观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作文过程最常见的模式,是由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四个阶段构成的。如何把这种单纯注重教师教的作文教学,转移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来呢?我认为应突出“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写后指导”的三个环节,在这三环节中,“写前指导”尤为重要。“写前指导”其实是让学生将平时积累的素材进行筛选,指导他们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实践或指导他们完成一定的活动,并强调活动的准备,活动的顺序、过程,活动的场面,人物表情以及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经历体验。
总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引导者,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去发现,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活动设计成学生喜欢参与、兴趣浓厚、活动后回味无穷的事。
2.指导学生主動地借鉴,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可以借鉴名人佳作,也可借鉴教师的“下水文”,还可借鉴优秀学生作文,总之,在阅读他人作品中,学习范文的布局谋篇、写作顺序、表达方式、开头、结尾等。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尽可能多地提供“范例”,“范例”应是既接近于学生,又高于学生的作文水平。由于学生是带着“人家是怎样写的”心理来阅读,他们会主动地去发现,找出规律。如,小学课本中《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了作者的写作顺序,将小兴安岭的景色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来描写,他们便会模仿写《美丽的家乡》《美丽的校园》,文笔流畅,表述有序,有了内在动力,才会有所创造。
3.倡导学生有所为而作,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
“我为什么要写作文,我写作文是给谁看的?”对这一问题,也许至今我们也不能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因为学生为老师而作文,老师为完成教材上规定的内容教作文的现象由来已久,这种“任务式”的教学带来的结果是“要我作”而不是“我要作”,使学生作文长期处于被动局面。高尔基说过:“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动机更重要,更珍奇了。”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写作活动总是从一定的写作动机出发,并指向一定的写作目的。动机是写作活动的原因,目的是写作活动的结果。但是,写作目的又常常是引起写作动机的诱因,对写作动机的激发、维持起支配和调节作用。可见让学生有所为而作,是解决“为什么写”问题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用笔参与交际。
学生面向实际,以一定的对象而写作,以传递思想、交流信息为根本目的,有助于培养学生作文的对象观与目的观,有利于作文动机的激发和作文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创造作文的智力背景,实施开放式作文教学,说到底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服务的。在作文教学这个大系统里,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只是一个小系统,属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让学生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德胜.改进作方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J].甘肃教育,2011(4).
[2]刘世邦.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