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多媒体辅助手段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将多媒体技术恰当地应用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幼儿年龄出发,从幼儿思维特点出发,全方位地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使幼儿健康茁壮成长。
  关键词: 幼儿园 多媒体 辅助手段 运用
  把多媒体技术恰当地应用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改变了幼儿获取知识和交流的手段,并在优化教学、增强教学效果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丰富幼儿感性认识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增强幼儿的感性认识。如小班美术涂色活动“美丽的小鱼”中,主要目标是:“运用红黄绿三种颜色为小鱼涂色。”以往在教授涂色的美术课上,我们往往在图画纸上现场示范。为了使幼儿看得清楚,对范画的要求是保证画面尽量大,这样我们在涂色的时候就要涂大量面积,还要保证颜色均匀,要耗费大量时间,导致幼儿等待时间过长,占用了幼儿宝贵的作画时间。所以结合幼儿已掌初步握基本的涂色技能的现实,我们就可制作这样的课件:用鼠标点击红色,小鱼立即变成红鱼,点击黄色,小鱼立即变成黄鱼。点击绿色,小鱼立即变成绿鱼。方便快捷,且色彩鲜艳均匀,几秒钟解决了幼儿等待长的矛盾。几幅画面,既可以按顺序出现,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作任意选择、重复、组合或停顿,大大提高教学的灵活性,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则教师往往是画一张海底世界的图片呈现给幼儿,画面是静态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态的“海底世界”,各式各样的海底动物在水里遨游,自由嬉戏,千姿百态。同时配上活泼欢快的音乐,孩子们感觉到大海似乎就在他们身边。于是,他们也会用蠢蠢欲动的激情画出生动、鲜活、有生命的小鱼。
  我觉得,多媒体技术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应用产生的教学效果很明显。但是不能太过依赖多媒体,如果完全依赖多媒体,则孩子往往被画面吸引,对作品欣赏就很容易分心,对教师的示范也比较容易忽略。所以多媒体在教学中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只有与其他教学手段综合起来运用,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例如孩子在欣赏作品时,就应该避免出现画面;当孩子学技能时,可充分利用微机上的图画板功能,在课堂上现场示范以避免画面的干扰。示范时,既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又能节省时间。因此,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要合理恰当,要有助于孩子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从而激发出孩子创造的火花。
  二、运用多媒体,为幼儿营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氛围
  从小班开始,幼儿的语言发展重点就是故事,通过故事不仅能获得语言经验的积累,还能激发想象力,主动将生活与故事联系起来,从而将从故事中获得的语言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故事启动了孩子的语言思维,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说出故事中的话,用故事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故事语言丰富、感染力强,借助故事教学能有序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故事作为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如一节小班语言活动中,电脑上出现老虎的汽车公司,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孩子说:今天,老虎真高兴,它的汽车公司生意真好,给那么多小动物带来了方便。哎呀,老虎怎么有问题了,让我们帮帮老虎好吗?(单击问号)老虎问小朋友:“这些是交通工具吗?”我们回家去找找资料或问问爸爸妈妈再来告诉老虎好吗?(单击小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纲要》指出:“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寓教于乐,能增强语言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在幼儿的思维、语言、表演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上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老虎的汽车公司”这样的案例中,如果没有多媒体教学,幼儿只能在单一的画面中认识汽车,汽车的各种声音和形态就不能具体形象地展现小朋友面前,而多媒体不一样,给了幼儿不一样的视听感受,通过看一看、听一听的过程,增强了这节语言活动的趣味性,充分使用多媒体课件,以文字、声音、动画三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烘托、渲染语言欣赏的氛围,让小班幼儿在一种轻松、有趣的环境中进行语言活动。小班的年龄层次比较低,通过这种动画的方式容易吸引幼儿注意力,这对于静不下来的小班幼儿很重要,只要抓住他们的关注力,活动就可以顺利展开。
  三、运用多媒体,使科学知识趣味化、具体化、形象化
  幼儿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过程,不关心活动结果。《纲要》对教材的选择有这样一段话:教材的内容应源于幼儿现实生活。应彩云老师也曾说:“真正的教育是生活与生活的摩擦,教育要回归生活。”因此我选择了“奇妙的声音”这一题材作为本次活动内容。在活动一开始,利用多媒体播放生活中的声音,让幼儿用耳朵听一听、猜一猜,引导幼儿辨听来自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然后动手探索,根据小班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在第二环节,我为幼儿安排了动手探索,提供了塑料小瓶、小盆、黄豆等若干道具供幼儿动手操作。在这个活动环节,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自由宽松的活动气氛,引导幼儿敲敲、打打、拍拍、听听、摇摇,用各种办法让物体发出的不同声音。在自由探索过后,我就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
  在这节活动中,多媒体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媒体,把生活中的声音放给幼儿听,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认识。多媒体的运用,引导幼儿去听去猜去模仿,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使幼儿的理解和认识更深刻,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幼儿注意力,而且这些录音是不需要图片的,能够让幼儿更加专注地倾听,并进入教师所设计的环节中。
  利用多媒体技术既能满足全体幼儿学习交流与动手操作的需要,又能给幼儿带来全新的视听享受,强化教学效果。幼儿通过观察、探求、操作、感知和体验,有效提高了观察力、注意力、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体会.方法: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2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23例患者症状消失、脑脊液化验基本正常,
我院是肿瘤专科医院,我科是乳腺内科患者化疗药物品种较多,新辅助药物也较多,病区护士严格执行医生医嘱分批分时段进行化疗,对住院病人静脉化疗前以及化疗中进行辅助药物以及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班级如何直接影响到班级的班风、学风,甚至整个学校的校容、校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主任应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1.要充分了解学生,对症下药  要管理好班集体,了解学生至关重要。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胆小,不妨鼓励他们,要求他们思想放开,多与班上其他同学交往。有的学生父母去世,不妨在生活上关爱他们、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专案改善在降低经 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1月护理专案改善前灭菌处理的43216件无菌菌包划入对照组,将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0月护理专案改善后灭菌处理的45123件无菌包划入研究组;分别统计出各组湿包的数量,对比分析两组出现湿包的概率。结果 对照组的湿包发生率0.48‰,研究组的湿包发生率0.11‰,研究组明
第一部分:主动免疫AT1受体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AT1)受体细胞外不同肽段主动免疫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对血压及心脏、肾脏功能的影
目的 通过观察并分析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研究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及临床推广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204例产妇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其均
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寄予过高期望,甚至有拔苗助长之势。因此,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如何开展才能得到家长认可?这是摆在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我园从转变家长观念入手,促进家园教育同步进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聘请小学教师来园讲座,使家长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  针对部分家长急于让幼儿多学知识、盲目学特长的思想,我园聘请了小学低年级教师来园为家长讲座。小学教师用实例讲解了学龄前幼儿
期刊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依从性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哮喘患儿,均行雾化吸入治疗,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随机分成2组:常规护
目的:研究早期空肠内营养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中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就诊的50例肝胆外科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对早产儿的临床常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促进今后的护理工作.方法:选取石阡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份到2018年1月份的28名早产儿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