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讲述了燕京大学鲜为人知的往事。燕京大学乃北大文理科、清华工程科前身,中国教会学校之首。它不仅是一座学府,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一段传奇,而且,这段传奇溢满了风骨。
说燕京大学不能不说司徒雷登,说司徒雷登不能不说毛主席的《别了,司徒雷登》。一篇文字能够影响千万人对于一个人的看法,甚至是决定了这个人的历史地位,实在令人感慨。然而,当剔除先入为主的见解,去追寻司徒雷登所走过的足迹,去厘清他人生的大事,也许你所得出的司徒雷登会是另外一番样子。
是他一手缔造了燕京教育的奇迹: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烂摊子”一跃成为中国乃至国际知名的一流综合性大学;为中国各个领域培育了不少顶尖人物:在两院院士当中,燕大学生多达52人;1979年邓小平访美,21人的代表团中包含了7名燕京人——原来他是一个谦谦君子,并不如我想象中的资本家走狗的形象,他的出任大使也有其身不由己的苦衷。
很多时候,一个人在历史面前,几乎没有选择的可能,而后来者往往只是把责任都叠加在当事人身上,其背后的人呢,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呢?陈远说司徒雷登是燕京大学的灵魂,所指的不仅是他把燕京从一所不知名的大学锻造成为世界知名学府的功绩;更是这所学校有了司徒雷登的印记,他的那一份包容、谦和与律己已然深深地刻写在燕京学子的灵魂里。
“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作者在书中发出这样的感叹!
司徒雷登走了,燕京大学也走了,那些讲故事的老人,大多都不在了……有多少事,有多少故事,就如此湮灭?
历史的惯性是巨大的,时间隔离到足够长的旅程时,政治才能给当时的人事、真相让出更多的空间。民国的人事成为了时下热门的一个话题,则不仅仅是人们怀旧心理的高涨,任何时候,怀旧的人还是怀旧,不怀旧还是不怀旧;只是有了足够的时间距离,有些东西才不成为禁区,也才有了言说甚至评判的空间,而这些评说是极有意义的。官方和民间,官方因为其所处的境地必有限制,而民间因为其疏离的态度往往能获得相对的自由,外界的影响会少一些,获得真实也就多一些;然而也因为其个人色彩的浓厚,往往对历史的描述有了个人的喜好,也会损害那一份真实和客观。
陈远不事雕琢,原汁原味地将被采访者的记忆道出,在一个个远去或者老去的回忆者那里,他们讲述的,有些人,有些事似乎并不如我们了解的那样……这是一次对自我历史知识的补缺拾遗,也是一次悠长淡远的回望之旅,读其文想见其人,由其人遥接其性情风骨,不亦快哉!
当年读陈远的《斯人不在》就感怀于他的文字,那些逝去的老人,那些逝去的事,或大或小,已然成为历史的陈迹。陈远的文字恰到好处,他是学者,文字没有那股子高涨的热情,稍微弄不好就过了;他很沉静,浸泡在那些回忆里,一边写一边体会,文字有种如水的顺畅。他力求做到如实的叙述,第一手的文字和图画,即使侧记也显得客观平实,但绝不是说他的文字里没有一份情感,只是说这份情感是节制的,文字也是节制的。陈远一定是个怀旧的人,他有那么多关于过往人事的追忆和叙述,他似乎有这种偏好,也有这份叙说历史的平静,所以文字既让人感怀也不让人纠结。
“不仅仅是为了怀念,更重要的是,燕京大学的存在时期,正是中国发生天翻地覆的大变化的时期,燕京人对于学生时代以及相关背景的回忆,可以为中国现当代政治、文化以及学术演进提供更多的佐证。”这是一份资料,一份教育的历史,一份可以让我们时时回望并且思考教育走向的历史,燕京的兴衰也理应引起我们的一份思考与追问。那些老去的,那些已为陈迹的旧事并不如烟,也不应如烟。
(编辑 雷虎 [email protected])
说燕京大学不能不说司徒雷登,说司徒雷登不能不说毛主席的《别了,司徒雷登》。一篇文字能够影响千万人对于一个人的看法,甚至是决定了这个人的历史地位,实在令人感慨。然而,当剔除先入为主的见解,去追寻司徒雷登所走过的足迹,去厘清他人生的大事,也许你所得出的司徒雷登会是另外一番样子。
是他一手缔造了燕京教育的奇迹: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烂摊子”一跃成为中国乃至国际知名的一流综合性大学;为中国各个领域培育了不少顶尖人物:在两院院士当中,燕大学生多达52人;1979年邓小平访美,21人的代表团中包含了7名燕京人——原来他是一个谦谦君子,并不如我想象中的资本家走狗的形象,他的出任大使也有其身不由己的苦衷。
很多时候,一个人在历史面前,几乎没有选择的可能,而后来者往往只是把责任都叠加在当事人身上,其背后的人呢,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呢?陈远说司徒雷登是燕京大学的灵魂,所指的不仅是他把燕京从一所不知名的大学锻造成为世界知名学府的功绩;更是这所学校有了司徒雷登的印记,他的那一份包容、谦和与律己已然深深地刻写在燕京学子的灵魂里。
“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作者在书中发出这样的感叹!
司徒雷登走了,燕京大学也走了,那些讲故事的老人,大多都不在了……有多少事,有多少故事,就如此湮灭?
历史的惯性是巨大的,时间隔离到足够长的旅程时,政治才能给当时的人事、真相让出更多的空间。民国的人事成为了时下热门的一个话题,则不仅仅是人们怀旧心理的高涨,任何时候,怀旧的人还是怀旧,不怀旧还是不怀旧;只是有了足够的时间距离,有些东西才不成为禁区,也才有了言说甚至评判的空间,而这些评说是极有意义的。官方和民间,官方因为其所处的境地必有限制,而民间因为其疏离的态度往往能获得相对的自由,外界的影响会少一些,获得真实也就多一些;然而也因为其个人色彩的浓厚,往往对历史的描述有了个人的喜好,也会损害那一份真实和客观。
陈远不事雕琢,原汁原味地将被采访者的记忆道出,在一个个远去或者老去的回忆者那里,他们讲述的,有些人,有些事似乎并不如我们了解的那样……这是一次对自我历史知识的补缺拾遗,也是一次悠长淡远的回望之旅,读其文想见其人,由其人遥接其性情风骨,不亦快哉!
当年读陈远的《斯人不在》就感怀于他的文字,那些逝去的老人,那些逝去的事,或大或小,已然成为历史的陈迹。陈远的文字恰到好处,他是学者,文字没有那股子高涨的热情,稍微弄不好就过了;他很沉静,浸泡在那些回忆里,一边写一边体会,文字有种如水的顺畅。他力求做到如实的叙述,第一手的文字和图画,即使侧记也显得客观平实,但绝不是说他的文字里没有一份情感,只是说这份情感是节制的,文字也是节制的。陈远一定是个怀旧的人,他有那么多关于过往人事的追忆和叙述,他似乎有这种偏好,也有这份叙说历史的平静,所以文字既让人感怀也不让人纠结。
“不仅仅是为了怀念,更重要的是,燕京大学的存在时期,正是中国发生天翻地覆的大变化的时期,燕京人对于学生时代以及相关背景的回忆,可以为中国现当代政治、文化以及学术演进提供更多的佐证。”这是一份资料,一份教育的历史,一份可以让我们时时回望并且思考教育走向的历史,燕京的兴衰也理应引起我们的一份思考与追问。那些老去的,那些已为陈迹的旧事并不如烟,也不应如烟。
(编辑 雷虎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