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在工作面前,他是“舍小家顾大家”的“拼命三郎”,常常加班至深夜,长期无周末;在困难面前,他是办法总比困难多的“智多星”,带领干部职工排忧解难,服务民生;在群众面前,他是说得出、做得到、靠得住的实干家,情系群众,为民谋利;在荣誉面前,他悄然收起证书,继续埋头苦干,他总说:“工作是大家做的,荣誉应该属于集体。”他,就是中共广西东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东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个人获得者牙启明。
地处桂西北山区的东兰县,总面积2415平方公里,辖5个镇9个乡147个村民委2个社区,2011年底总人口30.1万人,是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除占小部分的国家干部和企业工人已购买或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外,仍有20多万城乡居民的养老无任何保障,这一直是困扰当地政府的一件大事。2011年9月,通过多方争取,东兰县被列为全区第三批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之一。面对全县群众都将逐步告别“养儿防老”的旧模式,欣喜迈入“养老不犯愁”的新时代这件大喜事,知道的人都欣喜不已,而牙启明却始终眉头紧锁。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也是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如何以最高效率、最快速度将这项惠民政策落实好,早日实现全覆盖,是压在他心里的一块大石头。
办法总比困难多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既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敏感性、复杂性的特点。一个地区的发展看农村,农村的发展看农民,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旦建立并有效运行,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完整性,更在于为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这些牙启明都深深明白,但是这位土生土长,并在这里工作了近20年的人社部门一把手更深知,全县5.4万农户近27万农村人口居住在千山万弄之中,提起养老保险,除了一部分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略知一二外,绝大部分群众基本上无从知晓,要在没有任何参考经验和借鉴做法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将这一民生工程惠及全县老百姓绝非易事。
“办法总比困难多”、“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牙启明经常跟他的同事们这样说,他也是这样做的。面对可以预知和不可预知的重重困难,想到这个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贫困县农民将全部实现“老有所养”,牙启明浑身来劲,身先士卒。他积极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深入村屯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措施,以“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干劲和工作精神,进村入户,积极宣讲新农保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农民算多缴费多受益的“经济账”,算个人缴费与财政补贴的“实惠账”,算子女缴费和父母受益的“亲情账”,增强了群众参保的积极性。
先重宣传后重经办
为扎实推进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牙启明和同志们在广泛调研、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先重宣传后重经办”、“层层试点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他们多方协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以及编发简报、印发宣传材料、悬挂横幅和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解释新农保政策。在牙启明的组织下,该县召开了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动员大会、举行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发放仪式,邀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到场作动员,现场为部分60岁以上城乡居民发放基础养老金,并通过市、县电视台轮番报道,在全县群众中引起了轰动,达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牙启明要求该县各包村领导、乡镇村干部、乡镇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宣传讲解新农保政策,帮助群众细算参保账,让参保对象真正了解参保政策,认识到参保的好处,激发群众参保的积极性。据统计,仅2012年上半年,东兰县就组织各级干部5000多人次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工作,发放宣传手册4万余份,发放宣传单12万余张。而在这支庞大的宣传队伍中,人们总是能看到那个和蔼可亲、谈笑风生的人社局长身影。群众都说:“牙局长跟我们聊得亲,帮我们把账算得明,我们听他的……”其实群众们不知道的是,新农保只是牙启明工作的一部分,白天下乡入户宣传政策回来,晚上他还要回办公室加班,经常熬得很晚。
群众的事得想方设法办
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取得预期的效果,让广大城乡居民真正享受到参保实惠,牙启明经常深入村屯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与新农保工作政策结合起来,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制定出了一系列效果显著的工作措施:一是通过农事村办、农事船办平台,把办理新农保工作下移到村、到屯,在村屯设立新农保工作服务点。如在东兰县三石镇以农事村办、农事船办工作为平台,在村屯设立新农保工作站13个、工作服务点32个,极大地方便了参保群众。二是提供便民服务。要求各乡镇设立新农保工作公用电话,免费提供给群众作为联系外出务工亲人参加新农保的专用电话,在村级新农保工作站点指定一部手机(电话机)作为群众通知亲人参加新农保联系电话。据不完全统计,全县通过电话联系亲人参加新农保人数达6000多人。三是交流经验,互相促进。按照工作方案确定各阶段工作任务,对阶段工作任务完成好的乡镇进行通报表扬,并召开经验交流现场会,交流经验和做法,互相促进,带动整个工作全面发展。四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在全县任务确定之后,全局实行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包乡镇的工作方法;在各个乡镇实行乡镇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包屯、村民小组长包户的“四包”责任制。为了方便群众参保,他还与各乡镇经办人员签订责任状,要求经办人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必须坚持零误差,同时认真做到“证件齐全及时办、证件不齐帮着办、行动不便上门办”。
首创试行“村干部新农保”
“新农保工作不好做,肯定有各种难题,我们就是来解决难题的。”面对困难和问题,牙启明总是这样鼓舞干部们,而很多在别人看来非常棘手的问题,到了他手里就能迎刃而解。在新农保工作推进初期的宣传调研过程中,牙启明发现很多群众对政策认识不到位,理解不透彻,还存在偏见,部分农民对政策还存在质疑,参保缴费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在职或落选的村干部和退休但未满60周岁的村干部原来都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所参加村干养老保险统筹,如果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就存在与政策衔接不上的困惑。这些人思想不通,积极性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农保工作的开展。针对这一问题,牙启明及时向县里汇报,协调其他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关于在职村干部、退休村干部、不符合现行退休条件的离任村干部参加新农保的实施方案》,首创提出县财政为在职村干部参加新农保代缴参保费每人每年300元,为未满60周岁的退休村干部参加新农保代缴参保费每人每年100元的促进措施,为全县在职、不在职和退休的村干部2783人解决了参加新农保的问题,为推动群众参加新农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为提高补助标准,确实保障全县老年人老有所养,增强全县群众参保积极性,牙启明多次汇报协调,争取县政府的大力支持。该县在中央补助6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55元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县财政再给予每人每月补助5元。而且除了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发放的基础养老金以外,还对80周岁以上长寿老人实行养老补贴制度,其中80至8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再补贴80元,90至9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再补贴100元,10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再补贴120元,这些举措得到了群众的支持,有效地推进了全县的新农保工作。
保姆式服务方便群众
“多亏了人社局的干部们啊!”提起自己的参保过程,家住东兰镇巴拉村那么屯的韦成琼老人感慨万分。韦成琼老人今年85岁了,腿脚又不方便,一直没去办理参保手续。牙启明得知这一情况后,带领经办人员亲自上门办理,在首批基础养老金发放仪式上,韦大爷乐呵呵地说:“以前只听说城里人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现在咱们农民也能领取养老金,而且还可以领取80岁以上长寿老人补贴,过去是养儿防老,现在是政府出钱给咱们养老,以后的日子不用愁了!”
为了方便群众参保,牙启明要求,在办理过程中,要坚持做到零误差,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应保对象全部参保,并采取保姆式一条龙服务,做到“四到户”,即会议召开到户、政策宣传到户、宣传材料发放到户、上门服务到户。牙启明要求新农保工作人员要时时处处以群众满意为工作的出发点,积极探索,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在业务经办过程中,充分利用数码相机、彩色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和耗材免费为参保农民群众照相、打印相片、复印身份证和户口本等,形成从照相、复印资料到登记参保一条龙服务,切实为每个参保农民节约经费开支,缩短了办理时间。针对部分老年人无户口、无身份证而无法办理参保登记手续的情况,灵活应变,积极出面与派出所协调联系,为无户籍老人尽快办理待遇申领手续,认真做到“证件齐全及时办、证件不齐帮着办、行动不便上门办”的服务宗旨。同时,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认真解决好低收入家庭、孤寡老人等困难家庭和特殊群体无力参保的问题,严格落实财政补贴政策,切实增强参保能力,防止出现“保富不保贫”的现象,努力做到人人参保,不留死角,让符合条件的群众都享受国家惠民政策的好处。
“荣誉是大家的”
2013年初的东兰,冬雨靡靡,显得格外的冷,然而刚从各乡镇检查新农保工作回来的牙启明脸上却带着春天般的笑容。东兰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度喜人,已渐渐步入正轨。作为这项大民生工程的第一责任人,他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轻了些许。据统计,截至2012年12月,东兰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114978人,参保率100.37%,缴费779.72万元,缴费率100.55%;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54人,参保率105.73%,缴费11.335万元,缴费率107.63%;基础养老金发放人数36363人,发放率100%。东兰县的新农保、城居保参保率、缴费率和发放率均名列全市第一。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12年4月28日,河池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现场会在东兰县召开,东兰县在会上作典型经验介绍,各县市纷纷来东兰“取经”。2012年10月12日, 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重要讲话,中央领导李克强、回良玉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会上宣读“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个人”名单,牙启明作为河池市唯一一人赫然在列。
载誉归来,这既是对东兰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肯定,也是对牙启明辛勤工作的个人褒奖。然而这位待民如亲的局长却总说:“工作是大家做的,荣誉应该属于集体!”
悄悄收起荣誉证书,牙启明的工作车又奔波在东兰老区千山万弄的小道上,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任重而道远。
地处桂西北山区的东兰县,总面积2415平方公里,辖5个镇9个乡147个村民委2个社区,2011年底总人口30.1万人,是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除占小部分的国家干部和企业工人已购买或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外,仍有20多万城乡居民的养老无任何保障,这一直是困扰当地政府的一件大事。2011年9月,通过多方争取,东兰县被列为全区第三批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之一。面对全县群众都将逐步告别“养儿防老”的旧模式,欣喜迈入“养老不犯愁”的新时代这件大喜事,知道的人都欣喜不已,而牙启明却始终眉头紧锁。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也是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如何以最高效率、最快速度将这项惠民政策落实好,早日实现全覆盖,是压在他心里的一块大石头。
办法总比困难多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既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敏感性、复杂性的特点。一个地区的发展看农村,农村的发展看农民,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旦建立并有效运行,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完整性,更在于为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这些牙启明都深深明白,但是这位土生土长,并在这里工作了近20年的人社部门一把手更深知,全县5.4万农户近27万农村人口居住在千山万弄之中,提起养老保险,除了一部分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略知一二外,绝大部分群众基本上无从知晓,要在没有任何参考经验和借鉴做法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将这一民生工程惠及全县老百姓绝非易事。
“办法总比困难多”、“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牙启明经常跟他的同事们这样说,他也是这样做的。面对可以预知和不可预知的重重困难,想到这个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贫困县农民将全部实现“老有所养”,牙启明浑身来劲,身先士卒。他积极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深入村屯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措施,以“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干劲和工作精神,进村入户,积极宣讲新农保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农民算多缴费多受益的“经济账”,算个人缴费与财政补贴的“实惠账”,算子女缴费和父母受益的“亲情账”,增强了群众参保的积极性。
先重宣传后重经办
为扎实推进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牙启明和同志们在广泛调研、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先重宣传后重经办”、“层层试点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他们多方协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以及编发简报、印发宣传材料、悬挂横幅和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解释新农保政策。在牙启明的组织下,该县召开了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动员大会、举行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发放仪式,邀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到场作动员,现场为部分60岁以上城乡居民发放基础养老金,并通过市、县电视台轮番报道,在全县群众中引起了轰动,达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牙启明要求该县各包村领导、乡镇村干部、乡镇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宣传讲解新农保政策,帮助群众细算参保账,让参保对象真正了解参保政策,认识到参保的好处,激发群众参保的积极性。据统计,仅2012年上半年,东兰县就组织各级干部5000多人次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工作,发放宣传手册4万余份,发放宣传单12万余张。而在这支庞大的宣传队伍中,人们总是能看到那个和蔼可亲、谈笑风生的人社局长身影。群众都说:“牙局长跟我们聊得亲,帮我们把账算得明,我们听他的……”其实群众们不知道的是,新农保只是牙启明工作的一部分,白天下乡入户宣传政策回来,晚上他还要回办公室加班,经常熬得很晚。
群众的事得想方设法办
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取得预期的效果,让广大城乡居民真正享受到参保实惠,牙启明经常深入村屯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与新农保工作政策结合起来,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制定出了一系列效果显著的工作措施:一是通过农事村办、农事船办平台,把办理新农保工作下移到村、到屯,在村屯设立新农保工作服务点。如在东兰县三石镇以农事村办、农事船办工作为平台,在村屯设立新农保工作站13个、工作服务点32个,极大地方便了参保群众。二是提供便民服务。要求各乡镇设立新农保工作公用电话,免费提供给群众作为联系外出务工亲人参加新农保的专用电话,在村级新农保工作站点指定一部手机(电话机)作为群众通知亲人参加新农保联系电话。据不完全统计,全县通过电话联系亲人参加新农保人数达6000多人。三是交流经验,互相促进。按照工作方案确定各阶段工作任务,对阶段工作任务完成好的乡镇进行通报表扬,并召开经验交流现场会,交流经验和做法,互相促进,带动整个工作全面发展。四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在全县任务确定之后,全局实行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包乡镇的工作方法;在各个乡镇实行乡镇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包屯、村民小组长包户的“四包”责任制。为了方便群众参保,他还与各乡镇经办人员签订责任状,要求经办人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必须坚持零误差,同时认真做到“证件齐全及时办、证件不齐帮着办、行动不便上门办”。
首创试行“村干部新农保”
“新农保工作不好做,肯定有各种难题,我们就是来解决难题的。”面对困难和问题,牙启明总是这样鼓舞干部们,而很多在别人看来非常棘手的问题,到了他手里就能迎刃而解。在新农保工作推进初期的宣传调研过程中,牙启明发现很多群众对政策认识不到位,理解不透彻,还存在偏见,部分农民对政策还存在质疑,参保缴费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在职或落选的村干部和退休但未满60周岁的村干部原来都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所参加村干养老保险统筹,如果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就存在与政策衔接不上的困惑。这些人思想不通,积极性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农保工作的开展。针对这一问题,牙启明及时向县里汇报,协调其他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关于在职村干部、退休村干部、不符合现行退休条件的离任村干部参加新农保的实施方案》,首创提出县财政为在职村干部参加新农保代缴参保费每人每年300元,为未满60周岁的退休村干部参加新农保代缴参保费每人每年100元的促进措施,为全县在职、不在职和退休的村干部2783人解决了参加新农保的问题,为推动群众参加新农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为提高补助标准,确实保障全县老年人老有所养,增强全县群众参保积极性,牙启明多次汇报协调,争取县政府的大力支持。该县在中央补助6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55元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县财政再给予每人每月补助5元。而且除了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发放的基础养老金以外,还对80周岁以上长寿老人实行养老补贴制度,其中80至8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再补贴80元,90至9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再补贴100元,10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再补贴120元,这些举措得到了群众的支持,有效地推进了全县的新农保工作。
保姆式服务方便群众
“多亏了人社局的干部们啊!”提起自己的参保过程,家住东兰镇巴拉村那么屯的韦成琼老人感慨万分。韦成琼老人今年85岁了,腿脚又不方便,一直没去办理参保手续。牙启明得知这一情况后,带领经办人员亲自上门办理,在首批基础养老金发放仪式上,韦大爷乐呵呵地说:“以前只听说城里人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现在咱们农民也能领取养老金,而且还可以领取80岁以上长寿老人补贴,过去是养儿防老,现在是政府出钱给咱们养老,以后的日子不用愁了!”
为了方便群众参保,牙启明要求,在办理过程中,要坚持做到零误差,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应保对象全部参保,并采取保姆式一条龙服务,做到“四到户”,即会议召开到户、政策宣传到户、宣传材料发放到户、上门服务到户。牙启明要求新农保工作人员要时时处处以群众满意为工作的出发点,积极探索,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在业务经办过程中,充分利用数码相机、彩色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和耗材免费为参保农民群众照相、打印相片、复印身份证和户口本等,形成从照相、复印资料到登记参保一条龙服务,切实为每个参保农民节约经费开支,缩短了办理时间。针对部分老年人无户口、无身份证而无法办理参保登记手续的情况,灵活应变,积极出面与派出所协调联系,为无户籍老人尽快办理待遇申领手续,认真做到“证件齐全及时办、证件不齐帮着办、行动不便上门办”的服务宗旨。同时,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认真解决好低收入家庭、孤寡老人等困难家庭和特殊群体无力参保的问题,严格落实财政补贴政策,切实增强参保能力,防止出现“保富不保贫”的现象,努力做到人人参保,不留死角,让符合条件的群众都享受国家惠民政策的好处。
“荣誉是大家的”
2013年初的东兰,冬雨靡靡,显得格外的冷,然而刚从各乡镇检查新农保工作回来的牙启明脸上却带着春天般的笑容。东兰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度喜人,已渐渐步入正轨。作为这项大民生工程的第一责任人,他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轻了些许。据统计,截至2012年12月,东兰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114978人,参保率100.37%,缴费779.72万元,缴费率100.55%;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54人,参保率105.73%,缴费11.335万元,缴费率107.63%;基础养老金发放人数36363人,发放率100%。东兰县的新农保、城居保参保率、缴费率和发放率均名列全市第一。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12年4月28日,河池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现场会在东兰县召开,东兰县在会上作典型经验介绍,各县市纷纷来东兰“取经”。2012年10月12日, 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重要讲话,中央领导李克强、回良玉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会上宣读“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个人”名单,牙启明作为河池市唯一一人赫然在列。
载誉归来,这既是对东兰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肯定,也是对牙启明辛勤工作的个人褒奖。然而这位待民如亲的局长却总说:“工作是大家做的,荣誉应该属于集体!”
悄悄收起荣誉证书,牙启明的工作车又奔波在东兰老区千山万弄的小道上,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