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家港市江帆小学是张家港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系拆迁户安置小区的配套小学,地处城郊结合部,于2013年9月正式扬帆启航。它属于三“新”小学——学校新,从无到有,完全新建;教师新,新旧教师比接近1:1,平均年龄28周岁;学生新,户籍地分布广泛,目前学生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属于10个不同的民族。
地处城郊结合部、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原住民”学生接近一半,我一直在思考:从小县城、乡村地带旁、长江边出发的“江帆号”如何驶向宽广辽阔的国际大海洋?
让学生充分实践与体验
江帆小学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家庭背景、行为方式各不相同,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学校的责任与担当。
1.小网球大成长
2013年9月25日,江帆小学建校尚未满月,世界斯诺克球星丁俊晖、世界斯诺克主席杰森·弗格森等来到学校,捐赠了四张少儿美式台球桌,并现场指导学生打台球。这是江帆小学的孩子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职业球员,怯生生又无限向往。
国际球员进校园活动打开了江帆小学通往国际舞台的一扇窗。恰逢学校附近即将建成中国网球学院张家港分院,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引发了江帆小学的体育梦想,网球、少儿美式台球两个体育项目落户江帆小学——全校各年级各班每周一节网球课,“少年宫”活动每周一节台球课,由专业教练进行免费教学。
如何让小网球写出大文章?全校师生围绕网球“Tennis”的首字母提炼江帆网球精神,设计网球吉祥物“一帆”,以“小网球大成长”为项目开展统整学习、跨界融合。学校少儿网球队出征“京山杯”全国小学生趣味网球大赛总决赛,喜获第六名;40多位学生在国际男子职业网球挑战赛张家港站赛事中担任球童;多名学生入选江苏省体校网球队,与世界各地的网球小队员切磋球艺。
2018年10月19日,斯诺克冠军球员再次来到江帆小学,向孩子们普及斯诺克台球文化,此时的江帆学子已是落落大方、彬彬有礼。
2.结交国外伙伴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见多识广、学贯中西的教师必不可少。
为了促进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升国际视野和综合素质,自建校起,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不同学科的教师出国培训,每次为期近一个月。回国后,这些教师与全校教师分享学习收获,促进大家取长补短。
为了扎实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发展步伐,主动融合全域国际化发展进程,张家港市教育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学校引进外籍教师。自2015年起,江帆小学的校园里每周都有固定的外教为学生上课。学生从好奇到好问,从生疏到融合,英语听力、口语交际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3.让校园成为学生喜欢的样子
学校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素质、优秀的品质。比如“爱护绿化”“节能环保”“优雅用餐”等随处可见的温馨提示语,唤醒着孩子们内心深处的美德;“金色舞台梦想秀”点燃了孩子们追梦的热情;“美行美心”行动,鼓励孩子们用力所能及的小行动参与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成为校园的主人。
每位教师都在成长
1.文化认同,心中有阳光
自建校起,每年学校都会设定一个文化主题,如2015“课程建设文化年”,2016“书香建设文化年”,2017“制度建设文化年”,2018“优质学校开启年”,2019“精细管理文化年”。围绕这些文化主题,大家系统谋划、有效跟进,以长跑的姿态、清醒且自律的方式调整好教学的节奏与步态。
文化認同让各美其美的人拥有了向心力和凝聚力。“打开自己,映照他人”“让自己成为正能量的中心”“让自己成为别人的重要他人”“风动、帆动、行动”……一句句始于原创、颇具内涵的“江帆格言”成为了教师们的思想领跑者,引领大家会创新、能实践、善分享。这个过程既是提升个体思考能力的过程,更是学校文化聚向的过程。
2.扁平管理,脚下有力量
每学年初,全体教师自由组合、自主申报,形成观察小组;每个小组执勤两周,每天以“我是校长”的眼光去观察校园,捕捉亮点,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参与学校同期的行政例会,在两周一次的全体教师会议上作“我是校长微观察”报告。各个组的微观察报告视角不同、方式多样,既是微经验发布会,也是微问题解决会,而每一次报告会后的即兴点评更是充满向上生长的力量。
目前,“我是校长微观察”已进行到第十三季,观察从最初的散点慢慢聚焦到一个年级、一个班级乃至于某一个人。每个人都是校长,每位老师都在成长。
3.对话讨论,行动有方向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我眼中的国际教育”“软文化如何呈现”“阅读走向明亮那方”“我体验的国外教育”等主题,采用对话方式,不断地思考、深入地辩论,引领教师自觉关注实践中的问题。活动以项目化的形式开展,项目负责人可以调配学校所有的资源和人员。
为未来勾勒方向
课程是立德树人的载体,是培育核心素养的抓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如何让学校课程真正为学生服务?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优势,开发因地制宜的课程?如何从学科实施到课程创生?
1.适合自己
课程关系到学生的生长发育,学生的需求决定了课程的根本价值。学校开展系列研讨,通过不同层面的话题圈活动,大家达成了共识——课程,是一种生活;儿童,是课程生活的主角,由此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课程生长点。
2.发展自己
为了给学生提供丰富而适宜的生长养分,学校基于现实,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与教师的特长优势,编制了系列短而精、小而活的课程,并将其称为“一帆”微创意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强调对儿童创造、探索精神的关注,强调表现形式的童趣、独特、吸引力,课程的呈现方式既有静态的、物化的,更有动态的、人性化的。
3.成为自己
我们以课程的名义重新定义学校,创生课程文化标识“江帆号”,把整个学校当作一条扬帆远航的大船,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彼此连接、相互配合、深度呼应的课程集群。从散点状、以增减课程门类为主的1.0版,到条线形、以开发特色课程为重的2.0版,直至“鸟巢状”、以多维联动为标志的3.0版,“一帆”微创意课程体系的构建始终处于生长的状态中。而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大家始终坚持儿童的视角、课程的视野、文化的视域,让校园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聚集地,处处彰显其功能。
“我是百分百草根,理想是长满漫坡青草。因为是根,所以有漫坡青草的心。”江帆小学就是这样一所“百分百草根”学校,始终有着“漫坡青草”的心。“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各方力量的助力下,学校不断自我迭代、转型升级,大家声音同频、力量同步,不断讲述江帆故事,传播江帆声音。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乔可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