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艺术创新观念之思考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3月3—18日,华中师范大学TianKong合唱团成功赴美巡演,实现了她们国际舞台展示中国合唱魅力的愿望,赢得美国合唱音乐界的广泛而高度赞扬。她们精湛的演唱轰动“ACDA(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2011国际年会”,展示了中国大学合唱的艺术水平。美国多边文化交流协会的负责人称赞:“ACDA参会专家们看过你们的演出后,一致认为Tiankong是中国的最佳文化大使。”
  TianKong之歌唱响ACDA
  富丽堂皇的芝加哥交响乐团音乐厅是世界顶级的音乐厅。3月9日至12日在那里举行的ACDA,汇聚了美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指挥家、音乐总监、音乐录音师、影像乐谱出版商、各种文化交流协会,世界各地的合唱协会和组织领导人,近万人与会。当地时间3月11日上午,TianKong合唱团登上芝加哥交响音乐厅。身着咖啡色系演出服的姑娘们显得格外优雅而自信,她们一出场就赢得了台下2500名观众热烈的掌声。
  音乐会上,Tiankong合唱团以作曲家柯达伊的《Chid’amor Sente(爱的使者)》开场,充分表现西方合唱审美情趣与TianKong纯美音色的融合之美。接下来演唱了《天湖·纳木错》(曹光平曲),这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合唱作品之一。演唱一开始,姑娘们分布于舞台各个角落,然后随着歌声“漫步”变换队形,散开、转身、环绕、合拢,最后转身面朝后台,走上高高的台阶,以朝圣般的圣洁姿态向往天灵。正是在这种“飘移”中,合唱团在展现出层次丰富、色彩多变的声音效果的同时,营造了与作品情感十分贴切的舞台视觉效果,使听觉和视觉达到完美的融合,更加充分而细腻地表达出了作品音乐美感和情感内涵。《工尺谱游戏》?穴黄汛舫曲?雪是Tiankong合唱团首唱作品之一,在该作品演绎中,活泼甜美的音色配以错落有致的声部行进,给人以跳跃、流畅之美。当音乐会最后一首歌曲《春天来了》响彻整个音乐厅时,在场观众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感动,曲音刚落,全场起立,潮水般的掌声涌向舞台上的Tiankong合唱团。指挥田晓宝带着姑娘们6次谢幕行礼,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久久不息。音乐会结束后,许多艺术家、学者、教授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与指挥和团员热情握手、拥抱。当天下午,合唱团在本届ACDA另一个主会场——罗斯福大学音乐厅献唱并再次造成轰动性效果。
  在访美的短短16天里,Tiankong合唱团汇聚近30首中国传统民歌合唱作品和现代合唱作品,分别于芝加哥、华盛顿、旧金山等地成功举办“中国合唱之夜”“纯美之声”等8场合唱音乐会,交流访问旧金山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迪克森大学和奥古斯坦纳大学等多所知名学府。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中国的、穿越传统与现代的合唱音乐,乘着Tiankong纯美之歌,久久回荡在人们心中。
  TianKong艺术创新实践之思考
  Tiankong合唱团作为美国ACDA年会邀请到的中国大陆“第一团”,其魅力之处究竟在何处?是怎样的“独特性”造就了Tiankong成功?合唱团2003年成立之初,就已经植入强烈合唱创新个性观念:西方高度和谐与中国歌唱审美结合之声。八年发展历程的不断凝练,特别是这次ACDA的音乐会实践,综合国内外专家和观众听众关于Tiankong演唱的评论,汇集以下几点思考。
  1.合唱艺术的个性绽放特色
  Tiankong合唱团访美演出,无论是面向合唱艺术的专家,还是面对美国市民,其音乐会表演都得到“艺术个性突出”的高度肯定。
  Tiankong独特的艺术个性由多种元素构成:纯美、清澈、干净的声音引人入胜;独特、典雅的服装凸显柔和与轻盈的中国女性之美;表演中体态、手势的优美变化,更增添合唱艺术的感染力;演员在舞台上站位的变动,使表演在视觉上更有冲击力。这些都具有极强的Tiankong创新个性。
  2.“纯美之声”之追寻
  合唱团是指挥表达音乐理念的艺术载体;而指挥总是寻求用某种特定的声音来表达心中“美”的理想。可以说,指挥家“音乐美”的理念决定了合唱团整体的演唱风格和声音特点。
  音乐评论家普遍认为:“Tiankong合唱团”的演唱具有声音清澈、清亮、透明、干净、纯正的特点。在纯净的音响中,始终保持声部之间——尤其是高低声部之间——高度的和谐,并且能够把这种和谐赋予透明、纯净声音色彩。在处理声音过程中,还非常注意声音的力度变化乃至于字、词的音韵发声,从而使清澈、纯美的声音更加富有张力和弹性,也更加具有了艺术表现性。
  3.贴切而新颖的舞台表演
  西方的传统合唱,起源和成形于教堂唱诗。尤其是教堂的圣咏歌唱,非常讲究多声部的整齐一律,达到音响上的和谐之美,从而通过深厚的和谐来表达对宗教无限崇高的情愫。因此,国外合唱演员一般都按照歌者的声部排列,并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演唱模式。这种宗教性的演唱模式具有极佳的秩序感和精准性,听众可以根据各个声部音响的高低来划分为不同的“听觉空间”。因此,在单声部音响效果和谐统一的同时,各声部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而“Tiankong”八年的演唱历程,以演员舞台站位调度,形成具有多种形式的排列组合、富于变化的舞台表演风格。这种Tiankong舞台表演既追求最大程度的音响和谐,又关注声部之间“和谐”的对比,更贴切于音乐作品的内涵本身。Tiankong在演唱《工尺谱游戏》和《天湖·纳木错》等作品时,“动态的和声、游走的共鸣”体现“和谐”的审美效果,指挥成为演唱者中的一员直接参与作品表演,与演员一起“游走”在舞台上。其表演形式既具有明显的“后现代声乐艺术”的“开放性”、“无边界性”特点,又符合了藏族同胞在生活中转山转水、崇拜圣灵的真实心境。把“封闭、固定”的舞台转化为“开放、无边界、自由”的舞台,这是Tiankong的大胆尝试,更是一次震撼人心的尝试,是在探索突破指挥概念与合唱的传统艺术审美范畴。
  4.直指人心的音乐情感表达
  “Tiankong”所演唱的合唱作品,几乎囊括中外各种风格。而在演唱的中国合唱曲目中,又有民族、宗教、情感上的细致区别,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自如驾驭多风格的演唱曲目的同时,Tiankong有别于其他合唱团体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音乐深处的情感表达。
  尽管当代世界合唱艺术的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从本届芝加哥“ACDA”参演的近30个来自美国及世界各地合唱团的演唱特点来说,西方传统合唱仍居主流的地位。在Tiankong访美的每场音乐会中。不论美国人、欧洲人,还是华人,大家无不对Tiankong音乐的情感表达给予极高的评价:你们的音乐唱到我们心里去了,我们被你们真挚动人演唱的情感所感动!
  在多声部合唱表现中,Tiankong的音乐以“和谐”为最高的审美标准,以细腻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达”为核心,通过乐句的流畅、声部层次清晰变化和节奏与速度的把握等音乐结构的完美体现,突显出“Tiankong”独特的音乐情感魅力。
  大学生合唱团独特价值之思考
  1.文化传承与传播每个国家的合唱音乐都充满本民族民间的元素和旋律,它们被溶于多声部合唱之中,比如美国黑人灵歌、意大利牧歌、法国尚松以及中国的侗族大歌、保加利亚的民间合唱都鲜明地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特质。今天的中国大学合唱,在歌唱和音乐表演实践中,体现了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民族认同感的培养,当《龙船调》、《五月蝉歌》、《三十里铺》、《牧歌》、《远方客人请你留下来》的歌声响起,无论你身在何方,都会感到亲切和温暖以及自豪感,这就是合唱的文化传承价值——国家民族认同感。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上讲话中曾提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我想,Tiankong价值表现:一方面是大学生合唱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民族民间音乐元素文化的学习、传唱了解方式之一,它造就未来人才精神内涵中的中国民族性。另一方面,大学生合唱是运用艺术的形式,特别是世界共同的艺术形式——合唱,介绍和宣传中国的民族文化,展示具有鲜明个性的音乐风格,从感性方面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它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的影响力。这一点Tiankong合唱团ACDA演出已可证明。
  2.世界青年交流的新平台当今世界各国的政府首脑都认为未来是青年的。在ACDA年会期间,ACDA主席专门邀请十多个国家指挥(本人有幸受邀参加)一起开会,讨论美国新一代指挥家的培养,强调各国合唱艺术的交流,以促进美国与世界各国合唱的青年指挥艺术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是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在未来的实力形象和发展标志,有远见的国家都在努力做这件事情——展开大学艺术教育的世界性交流。我国现在提出大学教育国际化的理念,在一个侧面体现出这种趋势和价值。当我们在芝加哥演唱The Battle of Jericho 和《春天来了》(张朝曲)时,当我们在旧金山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奥古斯坦那大学与美国大学生共同演唱、交流对话时,那种直达人心的质朴情感,感受至深……这就是艺术交流,最直接的人与人心灵的交流。
  这次Tiankong在旧金山州立大学访美,受到旧金山总领事的表彰书和教育参赞的赞扬,在芝加哥?熏杨总领事率总领馆全体光临“中国合唱之夜”音乐会,同时,国务院新闻网主页、外交部网站主页、新华社新闻网主页、国家汉办网主页、人民网等国家政府网站频频关注一个小小的Tiankong合唱团访美—一个非官方性质的大学生艺术团。为什么?我认为,一是Tiankong艺术表演得到世界合唱艺术专家和美国主流媒体的肯定,华人的赞扬,为国争了光,而更重要是说明我国对未来青年培养的重视,表达对世界未来的和平愿望。这确是一个世界交流的新平台。
  
  田晓宝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Tiankong合唱团艺术总监、指挥
  (责任编辑张宁)
其他文献
五年前,在音乐界的媒体上看到“中国当代音乐学研究专家论坛”在南京举办的消息,当时便期待能尽快出现一部涵括我国现代音乐学术发展详细状况的著作。近期阅读了由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当代音乐学”课题组集体撰著的《中国当代音乐学》一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ISBN 7-103-03191-6,定价:60.00元),感觉愿望得以实现。  这部封面标注为“中国出版集团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江苏省哲学
现代意义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发轫于叶伯和著《中国音乐史》(上卷,1922),此后,童婓《中乐寻源》(1926)、郑觐文《中国音乐史》(1929)、许之衡《中国音乐小史》(1931)、缪天瑞《中国音乐史话》(1931)、孔德《外族音乐流传中国史》(1934)、王光祈《中国音乐史》(1934)、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1935)、萧友梅《旧乐沿革》(编写于1938年)等音乐史著作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代
2008年12月5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人民音乐》编辑部承办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音乐发展回顾与反思”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召开。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徐沛东、《人民音乐》编辑部成员及有关方面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人民音乐》编辑部主编王次炤主持。他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音乐在各个领域发展都非常迅速,在创作、表演、理论、教育等方面,都是30年前所不能比的,这同改革开放30
维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国传统音乐学家,新中国音乐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2010年10月30日至31日,由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音乐学系主办的庆祝董维松教授80华诞暨中国传统音乐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京民大厦三层大会议室隆重举行。整个庆祝活动主要包括开幕式、传统音乐学学术研讨会、学生戏曲唱段演唱会、河北梆子学术研讨会以及闭幕式五个部分组成。   10月30日上午,庆祝仪式拉开序幕,一段简短的视
去年诺贝尔文学获奖者奥罕·帕穆克的作品《雪》的扉页上,“音乐会中的一声枪响”醒目的题词,使我联想到《和平友谊进行曲》——郑律成作品音乐会”,2008年是郑律成90诞辰之年,找出一篇老文章《请教郑律成》,重读后又有了新的感触。    请教郑律成    郑律成1918年出生于朝鲜光州,原名叫富恩,因为立志成为一名音乐家,后改名为“律成”。1933年郑律成在父亲去世后来到中国,先是在南京“朝鲜革命干部学
2011年7月15—17日,由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主办,国家艺术科学基金项目“蒙古族短调民歌研究”、国家艺术科学基金项目“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内蒙古大学文科“蒙古族传统音乐基础资源的调查研究及开发利用”创新团队、中国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会、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共同承办的“中国·蒙古族民歌艺术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隆重召开。来自区内外的140余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提交论文129篇,其中
祖荣先生今年已经八十三岁高龄了。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丝毫没有人到暮年的感觉,心态依然年轻,依然像过去一样东奔西走,步履稳健,思路敏捷,笔耕不停,去年又创作了《第十九交响曲》。  人们常说,要写出好作品,除了才华与机会,重要的是要有好心态。要一心专注,要甘于寂寞,要能沉得下去,要有坚忍的毅力。要修炼到这种境界真是谈何容易!像郭先生 ,不是三年五年的寂寞,而是淡泊了一辈子。从1946年写第一首曲子起,
本刊讯 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9年12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致电,向中国音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闭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新当选的音协主席赵季平同志及新一届主席团表示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出席会议。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出席大会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强调广大音乐工作者要紧跟时代前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际传统音乐学会木卡姆学科组共同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承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新疆艺术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协办的“第六届国际木卡姆研讨会”于2006年9月25日至29日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举行,来自9个国家的75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2005年11月25日,“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
2月8日至16日,由新西兰作曲家协会与维多利亚大学联合主办的“亚洲太平洋音乐节”在美丽的新西兰首都惠灵顿隆重举行。这是在新西兰举办的第二次“亚太音乐节”。上一次是在1992年末举行的。笔者有幸两次都应邀赴会恭逢其盛,感受良多,与上次在此地相识的许多老朋友再度重逢,更是不亦乐乎!上次应邀出席的中国大陆代表只有两人(另一位是何训田),而这次中国大陆赴会的则有七人之多,其中除了五位作曲家(秦文琛、邹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