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使用多媒体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俨然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时尚,无尘课堂也被冠以高效课堂的美名,甚至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比赛更是把使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项基本功来要求。诚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展示一段优美的文字、一组绚丽的图片,播放一段精彩的视频、一段悦耳的音乐,营造出一种由文字、形象、色彩、声音等组成的综合氛围,自然会使学生眼前一亮会心一笑。但是,看过笑过之后又会怎样呢?恐怕很多时候只是过眼烟云一笑而过,很难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痕迹。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有点类似于做演示实验。
囿于教学内容的需要和教学场地的限制,理、化、生等学科经常要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做演示实验的目的是重现已被前辈科学巨匠发现的科学现象,验证他们已归纳总结出的科学规律。做演示实验的流程很简单,那就是教师做,学生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现象和结论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没有必要再花大量的精力去重新探索,只须教师在课堂上操作演示一遍,让学生看清这些现象,记准这些结论,然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用这些钥匙去解决一个个生活难题。可见,演示实验的基点是科学性,终点是应用性。
语文课堂教学能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至于科学性和应用性,既不是它的基本特点,也不是它的根本任务。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生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千篇一律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达到这些目的吗?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其实也是一种演示。为了制作一个“完美”的课件,语文教师往往要查阅和占有大量的备课资料,从课内到课外,从文字到动画,从图片到视频,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有些“重量级”的课件甚至要集全组之力,动用大量的教学资源,千锤百炼,反复打磨,力求尽善尽美。在课堂上使用的时候,无非是按照自己设计好的套路,一步一步地点击鼠标,一环一环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的过程变成了操作和演示课件的过程,教学活动的主体仍然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学生学习的方式仍然是被动地接受而不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显然,这种做法是与新课改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当然,教师在课前必须充分细致地备课,全面深入地研究文本,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是学生表演的舞台,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的表演存在很多不可预知的不确定因素;课堂也是师生交流和对话的窗口,沟通应该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所以,教师课前准备的教案、学案、课件更多的是集中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个人智慧,顶多只能作为一种教学草案或预案,绝不能视作照本宣科的唯一方案。特别是多媒体课,你那大段大段的文字学生看得完吗?即便看完了能接受吗?即便能接受有他自己独到的理解吗?你那成组成组的图片和成段成段的音乐就能让学生迅速进入教学情境吗?即使进入了,是他主动进入的还是被动进入的?你那“环环相扣完美无瑕”的教学流程能依次按时实现吗?如果学生的想法与你的想法大相径庭,你会漠视学生的智慧而坚持己见吗?如果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对问题的表述与你设定的“标准答案”不太吻合,你还会自以为是而点击出自己的“标准答案”吗?如果中间环节耗时过长,你还会“执著”地匆匆地点击完后面的幻灯片才下课吗?艺术上讲究留白,我想我们备课也应该有点留白意识,上课就更应该有点留白意识。显然上述程序化的流水线式的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二.所以我觉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与其让教师倾情演示,还不如让学生尽情展示。
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最基本的还是读、说、演、写。首先是声情并茂地读。朗读是学习语文的第一要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堂应该书声琅琅,满屋书香。特别是诗歌和散文,教师要鼓励学生不厌其烦地朗读。从形式上,可学生范读、分角色朗读、分组朗读、集体朗读;从效果上,可音读、意读、情读、美读。也许,学生的朗读不及磁带或音频那么“标准”,但只要他能读出情感,读出个性,读出美感,他的展示就是富有成效的。比如学习《离骚》《再别康桥》《赤壁赋》《荷塘月色》这些诗文,如果课堂上学生读得如醉如痴有棱有角,肯定要比教师煞费苦心地演示课件效果好。其次是畅所欲言。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研究文本,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以及思想积淀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发言的形式可不拘一格,或自陈己见自圆其说,或相互讨论共同分享,或集中辩论各执一词。在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让大家各抒己见求同存异。你说《鸿门宴》中项羽多有妇人之仁,我看他一身英雄之气;你感觉《小狗包弟》中巴金在批判十年浩劫,我理解他在解剖自我灵魂。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出不同的声音。“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的奇思妙想奇谈怪论有时也能激活教师的思维。第三是酣畅淋漓地演。语文课堂完全可以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学生对文本研究的空间有多大就决定了他表演的舞台有多大。学生可以表演课本剧。像《雷雨》、《哈姆莱特》这样的戏剧,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研读全剧,然后在课堂上分组表演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完全不必拘泥于课本上节选的内容。甚至像《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些小说,也可发动学生改编成课本剧,自导自演,换一种形式来把握小说的形象,挖掘小说的主题。学生也可以演唱诗词。像《短歌行》《雨巷》这样的经典诗歌,教师可以鼓励喜欢音乐的学生自己谱曲演唱。学生还可以即兴演讲。比如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我就安排两节课让学生演讲文中最精彩的部分,第一节课准备,第二节课上台展示。学生热情高涨,套用文中的话说,只要还有一个同学没有得到上台展示自己演讲才能的机会,我们就绝不会满足。第四是用文字记下思考的痕迹。学生可以点评课文,加注或旁批。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故都之秋》,我就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精彩描写语句进行评点。这是一项个性化的训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评点,然后集中展示,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可以写研究性学习报告。学习《包身工》,我给学生提供了四个研究课题(“包身工的一天”、“包身工制度”、《包身工》中的修辞手法、包身工现象与打工妹现象比较),分组进行讨论研究,每一小组推荐一份结题报告进行集中展示。学习《孔雀东南飞》,我给学生提供了五个研究课题,分别是“刘兰芝为什么被遣”、“刘兰芝被遣回家后为什么仍备受青睐”、“焦仲卿有没有反抗精神”、“从焦刘爱情悲剧透视中国古代妇女的生存状况”、“爱情悲剧大扫描”。学生还可以写读后感。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类文章,学生读后一定感触颇多,这时要提醒学生及时记录下来,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在适当的场合传递给他人,展示给他人。
有人说,新课程改革压缩了课时,扩展了容量,不使用多媒体就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果真如此吗?教师把课件演示完了就等于教学结束了吗?况且,每一堂课都要把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答完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吗?我想,如果我们甘于退居幕后而让学生走向前台,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导权和主动权,让学生从自身的实际状况出发,提出他们的问题,亮出他们的观点,那么我们师生不都获得了一种精神解放吗?也许他们的问题还略显稚气,也许他们的观点还难免偏激,但毕竟这是他们自己的学习成果,不是别人强加给他们的。假以时日,他们收获的必定是较高的语文素养和较强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当然,我们也不必因噎废食,认为多媒体教学一无是处。用还是不用,多用还是少用,要视具体的文本而论,当用则用,不当用坚决不用,千万别让多媒体成为教学的门面,更不要让多媒体成为教学的绳索。其实,相信学生就是相信自己,不相信学生也就是不相信自己。是教师独自演示快乐,还是全体学生各自展示快乐,对此执教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付志华,教师,现居湖北浠水。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有点类似于做演示实验。
囿于教学内容的需要和教学场地的限制,理、化、生等学科经常要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做演示实验的目的是重现已被前辈科学巨匠发现的科学现象,验证他们已归纳总结出的科学规律。做演示实验的流程很简单,那就是教师做,学生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现象和结论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没有必要再花大量的精力去重新探索,只须教师在课堂上操作演示一遍,让学生看清这些现象,记准这些结论,然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用这些钥匙去解决一个个生活难题。可见,演示实验的基点是科学性,终点是应用性。
语文课堂教学能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至于科学性和应用性,既不是它的基本特点,也不是它的根本任务。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生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千篇一律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达到这些目的吗?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其实也是一种演示。为了制作一个“完美”的课件,语文教师往往要查阅和占有大量的备课资料,从课内到课外,从文字到动画,从图片到视频,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有些“重量级”的课件甚至要集全组之力,动用大量的教学资源,千锤百炼,反复打磨,力求尽善尽美。在课堂上使用的时候,无非是按照自己设计好的套路,一步一步地点击鼠标,一环一环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的过程变成了操作和演示课件的过程,教学活动的主体仍然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学生学习的方式仍然是被动地接受而不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显然,这种做法是与新课改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当然,教师在课前必须充分细致地备课,全面深入地研究文本,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是学生表演的舞台,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的表演存在很多不可预知的不确定因素;课堂也是师生交流和对话的窗口,沟通应该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所以,教师课前准备的教案、学案、课件更多的是集中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个人智慧,顶多只能作为一种教学草案或预案,绝不能视作照本宣科的唯一方案。特别是多媒体课,你那大段大段的文字学生看得完吗?即便看完了能接受吗?即便能接受有他自己独到的理解吗?你那成组成组的图片和成段成段的音乐就能让学生迅速进入教学情境吗?即使进入了,是他主动进入的还是被动进入的?你那“环环相扣完美无瑕”的教学流程能依次按时实现吗?如果学生的想法与你的想法大相径庭,你会漠视学生的智慧而坚持己见吗?如果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对问题的表述与你设定的“标准答案”不太吻合,你还会自以为是而点击出自己的“标准答案”吗?如果中间环节耗时过长,你还会“执著”地匆匆地点击完后面的幻灯片才下课吗?艺术上讲究留白,我想我们备课也应该有点留白意识,上课就更应该有点留白意识。显然上述程序化的流水线式的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二.所以我觉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与其让教师倾情演示,还不如让学生尽情展示。
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最基本的还是读、说、演、写。首先是声情并茂地读。朗读是学习语文的第一要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堂应该书声琅琅,满屋书香。特别是诗歌和散文,教师要鼓励学生不厌其烦地朗读。从形式上,可学生范读、分角色朗读、分组朗读、集体朗读;从效果上,可音读、意读、情读、美读。也许,学生的朗读不及磁带或音频那么“标准”,但只要他能读出情感,读出个性,读出美感,他的展示就是富有成效的。比如学习《离骚》《再别康桥》《赤壁赋》《荷塘月色》这些诗文,如果课堂上学生读得如醉如痴有棱有角,肯定要比教师煞费苦心地演示课件效果好。其次是畅所欲言。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研究文本,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以及思想积淀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发言的形式可不拘一格,或自陈己见自圆其说,或相互讨论共同分享,或集中辩论各执一词。在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让大家各抒己见求同存异。你说《鸿门宴》中项羽多有妇人之仁,我看他一身英雄之气;你感觉《小狗包弟》中巴金在批判十年浩劫,我理解他在解剖自我灵魂。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出不同的声音。“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的奇思妙想奇谈怪论有时也能激活教师的思维。第三是酣畅淋漓地演。语文课堂完全可以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学生对文本研究的空间有多大就决定了他表演的舞台有多大。学生可以表演课本剧。像《雷雨》、《哈姆莱特》这样的戏剧,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研读全剧,然后在课堂上分组表演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完全不必拘泥于课本上节选的内容。甚至像《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些小说,也可发动学生改编成课本剧,自导自演,换一种形式来把握小说的形象,挖掘小说的主题。学生也可以演唱诗词。像《短歌行》《雨巷》这样的经典诗歌,教师可以鼓励喜欢音乐的学生自己谱曲演唱。学生还可以即兴演讲。比如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我就安排两节课让学生演讲文中最精彩的部分,第一节课准备,第二节课上台展示。学生热情高涨,套用文中的话说,只要还有一个同学没有得到上台展示自己演讲才能的机会,我们就绝不会满足。第四是用文字记下思考的痕迹。学生可以点评课文,加注或旁批。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故都之秋》,我就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精彩描写语句进行评点。这是一项个性化的训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评点,然后集中展示,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可以写研究性学习报告。学习《包身工》,我给学生提供了四个研究课题(“包身工的一天”、“包身工制度”、《包身工》中的修辞手法、包身工现象与打工妹现象比较),分组进行讨论研究,每一小组推荐一份结题报告进行集中展示。学习《孔雀东南飞》,我给学生提供了五个研究课题,分别是“刘兰芝为什么被遣”、“刘兰芝被遣回家后为什么仍备受青睐”、“焦仲卿有没有反抗精神”、“从焦刘爱情悲剧透视中国古代妇女的生存状况”、“爱情悲剧大扫描”。学生还可以写读后感。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类文章,学生读后一定感触颇多,这时要提醒学生及时记录下来,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在适当的场合传递给他人,展示给他人。
有人说,新课程改革压缩了课时,扩展了容量,不使用多媒体就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果真如此吗?教师把课件演示完了就等于教学结束了吗?况且,每一堂课都要把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答完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吗?我想,如果我们甘于退居幕后而让学生走向前台,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导权和主动权,让学生从自身的实际状况出发,提出他们的问题,亮出他们的观点,那么我们师生不都获得了一种精神解放吗?也许他们的问题还略显稚气,也许他们的观点还难免偏激,但毕竟这是他们自己的学习成果,不是别人强加给他们的。假以时日,他们收获的必定是较高的语文素养和较强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当然,我们也不必因噎废食,认为多媒体教学一无是处。用还是不用,多用还是少用,要视具体的文本而论,当用则用,不当用坚决不用,千万别让多媒体成为教学的门面,更不要让多媒体成为教学的绳索。其实,相信学生就是相信自己,不相信学生也就是不相信自己。是教师独自演示快乐,还是全体学生各自展示快乐,对此执教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付志华,教师,现居湖北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