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Panel Data模型对上海市城市居民不同收入水平下用于食品、交通通讯、文教娱乐、衣着、居住、医疗保健、家庭用品及服务等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消费品,上海市城市居民不同收入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各不相同。总体而言,用于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交通通讯的边际消费倾向基本处于第二、第三位。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总体上排在第三位及以前。衣着的边际消费倾向基本保持在第四和第五位。居住问题是上海市城市居民需要考虑的排序第四、第五位的消费问题,但比衣着的边际消费倾向稍微小一些。家庭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总体上排序在第六位。医疗保健的边际消费倾向是所有消费品中最低的。最后,依据研究结论给出几点关于相关行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Panel Data模型;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3)05-0069-06
1 引言
上海市作为我国沿海城市,具有海岸带区域的典型特征一高人口素质、高人口密度和高产业集聚度。同时由于上海市对计划生育政策的高效执行,也使得上海具有非常显著的人口老龄化特征。上述人口特征影响并形成了上海市特有的居民消费结构,进而对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都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因此,动态跟踪研究上海市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特征,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将是非常必要的。
2 基本概念界定和消费结构分类
消费结构指一定时期消费者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对消费结构的分类,依据研究角度不同其分类也不同。如果按照消费的内容来进行分类则主要分为吃、穿、住、用、劳务等,甚至还可以再细分。囿于数据资料的易获得性以及问题研究的需要,本文将仅从消费的内容分类来进行研究。按照《上海市统计年鉴》关于消费品的分类,本研究中消费品将主要包括七大类,即食品、交通通讯、衣着、医疗保健、居住、文化教育及娱乐、家庭用品及服务。
3 文献简要回顾
关于上海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问题,学者们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了。从学者们关注的内容来看,基本都集中在上海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特征和变化趋势预测上。从研究方法来看,由于不同学者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方法也呈较丰富的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1)较多学者采用了扩展的线性支出模型研究上海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特征和消费趋势预测。(2)陆虹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上海市居民的消费结构问题。(3)田晖等运用增长率比较分析方法就上海市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进行了研究。(4)顾蓓青等根据上海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统计数据,对居民的八项消费支出进行因子分析,并对上海市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做出评价。(5)王领利用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统计数据,研究和分析了上海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增长率、消费结构变动度等经济参数。(6)邵民智尝试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0,2)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研究上海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上述诸研究均未关注上海市城市居民不同收入水平群体消费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等问题,也未见有学者运用Panel Data方法对上海市城市居民不同收入水平下消费结构特征进行的研究。而国内学者赵卫亚早在2003年就认识到Panel Data模型对上述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并采用Panel Data模型对中国城镇居民相应问题进行了研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上海市拥有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不同产业层级由于其科技含量、附加值等特性决定了其给就业者带来的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家庭收入水平不同是影响家庭消费结构的一大关键因素。自1999年到2010年期间,上海市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高端人才引进、人口老龄化等,使得城市居民从消费习惯、消费理念、消费方式等都不同于那些仅依靠城市化发展起来的城市居民,进而引致其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也呈现不同特征。
4 模型选择的依据
对上海市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显著影响的是:收入水平和诸多随时间变化的宏观因素。因此为了能够全面验证上海市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随时间变化和不同收入水平变化是否有显著变化,需要选择Panel Data样本,而只有Panel Data模型才具有同时研究同一时间不同收入水平和同等收入水平不同时间期间的变化的能力。本文将选择Panel Data模型进行上海市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问题研究。
5 模型的建立、参数估计与模型运行
(1)模型的建立
Panel Data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it=αit+xitβit+εit,i=1,2,…,n;t=1,2…,T (1)
其中xit为1×K向量,βit为K×1向量,K为解释变量个数。模型中的系数随着时间和个体的不同而改变,因而可以反映模型中被忽略的时间因素和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
①变系数模型。如果消费需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横截面的不同个体之间,即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则模型(1)可以表示为
yit=αi+xitβi +εit (2)
模型中截距系数αi,和斜率系数βi随着个体的不同都在改变,即用αi、βi共同反映模型中被忽略的潜变量的影响。
②变截距模型。在模型(2)中若再假定斜率系数是常数,则得到 yit=αi+xitβ+εit (3)
βi即潜变量影响所形成的个体之间的消费差异只反映在截距项的不同取值上。
③混合回归模型。在模型(3)中若假定截距和斜率系数都是常数,则得到
yit=α+xitβ+εit (4)
即模型中被忽略的潜变量(包括时间因素和个体因素)对截距和斜率系数都无影响,此时相当于将T个时期的横截面数据融合成一个“混合样本”(样本容量为nT)。
(2)模型的参数估计
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本研究收集到的数据主要来自相关年份的《上海统计年鉴》,具体包含的数据有:从1999年到2010年上海市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并按照收入水平分组数据,共分五组:低收入、中低收入、中等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水平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从1999年到2010年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及其构成值。并以1978年为基期,以上海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剔除通货膨胀因素。
②模型识别与参数估计。建立Panel Data模型时首先需要正确地设定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F检验来识别模型。在对模型识别之前,首先需要采用Hausman统计量检验来确定采用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还是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检验水平为0.05,x2/0.05(1)=3.84。有关Hausman需要的估计系数及标准误差省略,而检验结果是:除了医疗保健,各收入水平存在个体固定效应,所以要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并采用F统计量进行了模型应当采用变系数、变截距还是混合回归模型检验,详细过程省略。
经过计算,最终得到各种消费的参数估计模型的选择依据,按照总消费、食品、衣着、家庭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居住的顺序分别对应的模型选择依次为变截距、变系数、变截距、混合回归、变截距、变系数、混合回归、混合回归。
需要说明的是,对医疗保健采用的是SAS软件中默认的FGLS方法进行估计,而其他模型均直接采用Eviews进行估计。
6 上海市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特征实证分析
基于上文确定的各种模型及参数估计方程,以及为了分析不同收入水平居民对各种消费品的消费倾向,以正确判断收入水平影响下上海市城市居民的消费偏好,本文计算了从1999年到2010年上海市城市居民不同收入水平下的边际消费倾向,并排了序,结果见表1。
以下将对表1的结果进行实证分析。需要特别说明的是:2008年到2011年,由论文作者先后主持了上海海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金项目“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问题实证研究”,以及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实证研究”(2009JG023-BJB210)。两个项目在进行大量入户调研的基础上,获得了上海市城市居民不同收入水平消费偏好的第一手珍贵资料,下文的分析将部分采用这些资料中的信息。
(1)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
首先,随着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各收入群体对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呈现明显的递减态势,这一点与恩格尔定律相吻合。
其次,上海市城市居民用于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总体上是排在首位的。究其原因:第一是生存原因。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吃饭问题是人类生存的首要问题,上海市城市居民无论收入情况如何,最先需要考虑的必然是温饱问题。第二是消费观念原因。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居民综合素质高,接受先进消费理念的机会多、能力强,为了自身的营养和健康,在收入有所增加的情况下,首先倾向于对生态、无公害、绿色、健康食品的消费。第三是消费模式原因。由于上海市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紧张,原有食品家庭加工制作的模式逐渐被市场上加工的半成品、便利食品所替代。此外,由于上海市餐饮服务业相对比较发达,许多居民选择在外吃饭的几率增高。
(2)交通通讯的边际消费倾向
首先,上海市城市居民在交通通讯方面的边际消费倾向呈现下降一上升一再下降特征。主要原因在于:①低收入水平居民要解决吃饭问题必须外出打工。出行对这一群体而言具有刚性需求,再加上上海城市居民每次出行换乘各线路的累计费用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显得偏高。因此,其消费倾向仅次于对食品的消费。②中低收入群体已经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子女教育等更高层次消费需求会挤占交通通讯消费为其带来的满意。因此,中低收入群体的交通通讯边际消费倾向较低。③中高收入者,无论是自驾车还是公共交通给他带来的满意远远大于交通通讯的费用,所以其边际消费倾向较大。④高收入群体,其更倾向于休闲娱乐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所以,交通通讯给其带来的满意度要次于娱乐与食品消费,因而表现相对稍低的边际消费倾向。
其次,交通通讯的边际消费倾向的排序总体上处在第二、三位。究其原因:第一,上个世纪80、90年代起,上海市大规模老城区改造,使得中心城区人口向远郊扩散,打破了原有的居住格局,增加了城市居民的出行交通成本。第二,上海市大量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创业园区的布局与落户均倾向于远郊区县和新城区,增加了城市居民上班、出行的交通成本。第三,大量外来集聚人口、引进人才多数由于房价和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新城区建设等因素而分散寄居于近郊区和中心区边缘区域的新建居住小区。第四,私家轿车消费成为时尚,燃油材料等价格的快速上涨增加了交通成本。
另外,由于近些年通讯技术的日益成熟,硬件设备的成本日益降低,手机、固定电话、计算机、宽带网络已经很普遍,人们相互之间的沟通更多通过互联网、电话等途径实现,因而增加了通讯方面的支出。综合上述诸原因,上海市交通通讯的边际消费倾向排序总体处于第二、第三位。 (3)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
首先,上海市城市居民用于文教娱乐方面的边际消费倾向在由低收入水平向中高收入过渡过程中表现出持续下降,而到高收入群体,其边际消费倾向有一个突然的增加。其次,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总体上排序在第三位及以前。
对于中高收入及以下收入水平的居民,这主要是由于:第一,教育培训需求旺盛。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不仅落户上海的产业发展速度惊人,而且其优惠的人才吸引政策快速地集聚了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大量高端人才,这无疑为上海市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上海市城市居民及其子女为了抵御失业的风险,尽可能地花费更大支出用于文化教育培训。且居民收入水平越低,这种需求越显得旺盛。第二,教育培训国际化、产业化特征显著。上海市显著的国际化趋势引致了许多教育和培训项目在内容与费用上都与国际水平接轨,从而增加了城市居民在本领域的刚性消费支出。第三,教育成本冲淡文化娱乐开支。上海市城市居民家庭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普遍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这种增加的幅度远不及教育培训的成本增幅。且随着收入水平的递减,这一开支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持续增加。因而,总体表现出随着收入水平的递减而递增的边际消费倾向。
对高收入群体而言,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显示最高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他们追求文化教育的高端消费,由此引发的高层次跨国培训的开支很高。二是高收入阶层更多倾向于高档娱乐场所消费,这是普通大众所没有能力承受的,因此两方面加总形成了他们偏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三是高收入群体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其实质是以为发展业务而拓展人脉关系的目的居多,因而边际消费倾向居高。
(4)衣着的边际消费倾向
首先,上海市城市居民对衣着的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动规律,且相互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总体而言,低收入群体、中高收入群体都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中低及中等收入群体则有较低的边际消费倾向。衣着的边际消费倾向排序基本保持在第四和第五位。
究其原因:第一,由于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促使服装等制造业成本普遍上升,引致服装类商品物价大幅度提高,这对低收入群体而言压力偏大。服装又是具有刚性需求的必需品,因而边际消费倾向偏高。科技使得服装具有一定的耐用性,因而其边际消费倾向排在食品、交通之后。第二,随着消费多元化、需求个性化日益显著,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追求高品质、个性化时尚化的奢侈服装消费成为他们身份的象征和生活中集物质与精神追求于一体的必要消费品,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偏高。第三,对于中等及中低收入群体而言,在收入适度增加前提下,自身以及子女教育和发展等支出挤占部分对服装的消费,因而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5)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
上海市城市居民在居住方面的消费倾向总体特征是:中低及以上收入水平的群体,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持续递减。而低收入水平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则孤显最低。究其原因:第一,对低收入群体,上海市持续飙高的房价使得他们基本无望消费,他们索性选择仅居住在老公房或小阁楼里,因而对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小。第二,对于中低和中等收入家庭而言,首先,自身与子女教育和培训的需求较大,所以更倾向于选在比较中心的便利地带居住;其次,购买私家车对他们而言属于奢侈消费,因而在远郊买房的可能性较小,因为交通不便。所以他们宁愿选择在中心地带购买小户型、旧房居住。如此这一群体的居住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第三,由于远郊空气清新适宜居住,房价普遍低于中心城区,强有力的房产市场金融支撑政策,方便快捷的私家车购置增加出行便利,所以上海市中高及高收入群体一般都会选择在中心城区以外、中环以外的近郊或郊区区县居住,这些开支、以及贷款花未来的钱使得居住边际消费倾向不高。
另外,居住问题之所以成为上海市城市居民需要考虑的排序第四、第五位的消费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上海市房地产市场过于火热,房地产市场金融政策扶持力度过大,使得许多上海市居民出现以房养房、花未来钱现象,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在其现有总收入中的消费支出,所以边际消费倾向排序靠后。
(6)家庭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
首先,上海市城市居民家庭在家庭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消费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高收入群体却有个突降。究其原因:随着上海市步入信息化、现代化、电子化时代的大潮,中高收入及以下水平的城市居民倾向于这类高档耐用消费品,且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呈现边际消费倾向增加态势。而高收入群体则更倾向于能够带来较广泛人脉关系和业务范围的诸如文化与娱乐、交通通讯等商品和服务的消费,由此挤占了部分对家庭用品和服务的消费。
其次,家庭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总体上排序在第六。究其原因:尽管近些年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但家庭用品多数属于高档耐用品,新技术、新产品也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类商品的更新消费需求弹性较大,因而其边际消费倾向排序较后。
(7)医疗保健的边际消费倾向
首先,上海市城市居民医疗保健类边际消费倾向没有规律性的增长或下降趋势,但是总体特点是:低收入水平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而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医疗需求。中低收入者无论从营养摄入、身体锻炼、健康意识都远不及高收入群体,医疗需求高于高收入群体。第二是收入水平。城市居民看病虽有医疗政策可以享受,但还需要自己支付一定的医疗费用,这笔费用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显得较高。所以,显示出偏高的边际消费倾向。
另外,从边际消费倾向排序看,医疗保健排在最后。究其原因:低收入水平由于高昂的医疗费和收入制约,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消费而言,医疗消费是最不情愿的开支。而高收入水平由于比较注重身体保健、营养健康等,所以生病的几率减少,用于医疗的实际消费量不大。因而医疗保健的边际消费倾向排在最后。
7 几点启示 由“不同收入层次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排序表”中的测算结果可以综合评判出,上海市城市居民总体上边际消费倾向的顺序大体是:食品第一,交通通讯第二,文教娱乐第三,衣着第四,居住第五,家庭用品第六,医疗保健第七。基于这样的顺序,本文将获得以下几点对相关行业发展的启示:
(1)食品消费。鉴于收入水平变化趋势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的数量关系,上海市在食品、餐饮产业发展方面,要面向高收入水平群体更多开发和供应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绿色、无污染食品。而对低收入群体,考虑到其庞大的消费群体基数,是拉动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主力军,应当在大量低价食品、便利食品等餐饮方面给予倾斜和政策扶持。
(2)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首先基于上文中的测算表以及上海市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压力,建议:完善公共交通网络覆盖体系和人性化服务体系,增加短途小型公共交通车辆的使用和公交车运行时间的信息发布等服务,争取使中低收入者能够出行便利。降低公交转乘费用,建议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有公交换乘的累计费用以5元作为上限,充分发挥公交公共服务功能。同时在私人轿车市场调控方面鼓励高档小排量车型,限制中低档车型,因其庞大需求基数会对道路交通造成拥堵,以及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从教育培训角度看:应加大对教育培训行业的管理,规范运营,完善教育培训产业体系,以保障庞大的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和消费权益保障。对于娱乐而言,则倾向于增加高品质、内涵丰富的短期旅游以及城市夜生活场所,丰富居民文化。
(3)衣着、居住。关于衣着,面向高收入者,服装向高档的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方向发展,而对于中低收入者则更多向优质、耐用、低价的大众化方向倾斜。关于居住,从政府层面严把地价控制关,除了加大廉租房供应外,还应减少政府对商品房市场、租赁市场的干预。目的在于:①使高收入群体具有绝对购置住房、投资商品房的自由,减缓对不动产投资刚性需求的压力,也为廉租房分流出去一定数量需求群体。②大幅度增加不动产财产税,有效促进收入的二次分配,缩小收入差距。
(4)家庭用品及服务和医疗保健。家庭用品倾向于高新技术、新材料、环保节能、智能化产品的研发。为此,相关的科研政策、人力资源引进和培育、市场研究等都是必须先行的。而对于家庭服务,则更重要的是以从业人员素质提高、业务培训、行业规范及标准体系建设为首要任务。对于医疗保健,以加大宣传为主,引导广大居民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居民身体保健和强身健体的意识,尤其是诸如经济又便利的广场舞等活动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增强区域和谐与稳定,还能营造区域休闲文化氛围,可以有组织地积极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志雄.2009~2010上海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0.27-31.
[2]张效莉,等.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实证研究[R].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12.
[3]田晖.消费经济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48-52.
[4]田圣炳.“十一五”期间上海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J].消费经济,2006,22(1):34-37。
[5]陆虹.上海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统计研究,2000,(5):12-17.
[6]田晖,刁康.上海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与优化对策[J].经济问题,2004,(11):71|73.
[7]顾蓓青,徐晓岭.上海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数学理论与应用,2010,(3):13-15.
[8]王领.上海城市居民消费发展的实证研究[J].消费经济,2010,(4):31-34.
[9]邵民智.上海居民消费结构的灰色系统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1,(1):5-7.
[10]赵卫亚.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变系数Panel Data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1):50-54.
[11]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1-202.
[12]李子奈.高级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56-58.
[13]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56-258.
[14]张效莉,等.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问题实证研究[R].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10.
关键词: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Panel Data模型;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3)05-0069-06
1 引言
上海市作为我国沿海城市,具有海岸带区域的典型特征一高人口素质、高人口密度和高产业集聚度。同时由于上海市对计划生育政策的高效执行,也使得上海具有非常显著的人口老龄化特征。上述人口特征影响并形成了上海市特有的居民消费结构,进而对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都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因此,动态跟踪研究上海市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特征,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将是非常必要的。
2 基本概念界定和消费结构分类
消费结构指一定时期消费者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对消费结构的分类,依据研究角度不同其分类也不同。如果按照消费的内容来进行分类则主要分为吃、穿、住、用、劳务等,甚至还可以再细分。囿于数据资料的易获得性以及问题研究的需要,本文将仅从消费的内容分类来进行研究。按照《上海市统计年鉴》关于消费品的分类,本研究中消费品将主要包括七大类,即食品、交通通讯、衣着、医疗保健、居住、文化教育及娱乐、家庭用品及服务。
3 文献简要回顾
关于上海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问题,学者们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了。从学者们关注的内容来看,基本都集中在上海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特征和变化趋势预测上。从研究方法来看,由于不同学者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方法也呈较丰富的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1)较多学者采用了扩展的线性支出模型研究上海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特征和消费趋势预测。(2)陆虹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上海市居民的消费结构问题。(3)田晖等运用增长率比较分析方法就上海市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进行了研究。(4)顾蓓青等根据上海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统计数据,对居民的八项消费支出进行因子分析,并对上海市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做出评价。(5)王领利用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统计数据,研究和分析了上海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增长率、消费结构变动度等经济参数。(6)邵民智尝试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0,2)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研究上海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上述诸研究均未关注上海市城市居民不同收入水平群体消费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等问题,也未见有学者运用Panel Data方法对上海市城市居民不同收入水平下消费结构特征进行的研究。而国内学者赵卫亚早在2003年就认识到Panel Data模型对上述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并采用Panel Data模型对中国城镇居民相应问题进行了研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上海市拥有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不同产业层级由于其科技含量、附加值等特性决定了其给就业者带来的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家庭收入水平不同是影响家庭消费结构的一大关键因素。自1999年到2010年期间,上海市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高端人才引进、人口老龄化等,使得城市居民从消费习惯、消费理念、消费方式等都不同于那些仅依靠城市化发展起来的城市居民,进而引致其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也呈现不同特征。
4 模型选择的依据
对上海市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显著影响的是:收入水平和诸多随时间变化的宏观因素。因此为了能够全面验证上海市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随时间变化和不同收入水平变化是否有显著变化,需要选择Panel Data样本,而只有Panel Data模型才具有同时研究同一时间不同收入水平和同等收入水平不同时间期间的变化的能力。本文将选择Panel Data模型进行上海市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问题研究。
5 模型的建立、参数估计与模型运行
(1)模型的建立
Panel Data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it=αit+xitβit+εit,i=1,2,…,n;t=1,2…,T (1)
其中xit为1×K向量,βit为K×1向量,K为解释变量个数。模型中的系数随着时间和个体的不同而改变,因而可以反映模型中被忽略的时间因素和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
①变系数模型。如果消费需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横截面的不同个体之间,即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则模型(1)可以表示为
yit=αi+xitβi +εit (2)
模型中截距系数αi,和斜率系数βi随着个体的不同都在改变,即用αi、βi共同反映模型中被忽略的潜变量的影响。
②变截距模型。在模型(2)中若再假定斜率系数是常数,则得到 yit=αi+xitβ+εit (3)
βi即潜变量影响所形成的个体之间的消费差异只反映在截距项的不同取值上。
③混合回归模型。在模型(3)中若假定截距和斜率系数都是常数,则得到
yit=α+xitβ+εit (4)
即模型中被忽略的潜变量(包括时间因素和个体因素)对截距和斜率系数都无影响,此时相当于将T个时期的横截面数据融合成一个“混合样本”(样本容量为nT)。
(2)模型的参数估计
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本研究收集到的数据主要来自相关年份的《上海统计年鉴》,具体包含的数据有:从1999年到2010年上海市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并按照收入水平分组数据,共分五组:低收入、中低收入、中等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水平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从1999年到2010年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及其构成值。并以1978年为基期,以上海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剔除通货膨胀因素。
②模型识别与参数估计。建立Panel Data模型时首先需要正确地设定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F检验来识别模型。在对模型识别之前,首先需要采用Hausman统计量检验来确定采用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还是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检验水平为0.05,x2/0.05(1)=3.84。有关Hausman需要的估计系数及标准误差省略,而检验结果是:除了医疗保健,各收入水平存在个体固定效应,所以要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并采用F统计量进行了模型应当采用变系数、变截距还是混合回归模型检验,详细过程省略。
经过计算,最终得到各种消费的参数估计模型的选择依据,按照总消费、食品、衣着、家庭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居住的顺序分别对应的模型选择依次为变截距、变系数、变截距、混合回归、变截距、变系数、混合回归、混合回归。
需要说明的是,对医疗保健采用的是SAS软件中默认的FGLS方法进行估计,而其他模型均直接采用Eviews进行估计。
6 上海市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特征实证分析
基于上文确定的各种模型及参数估计方程,以及为了分析不同收入水平居民对各种消费品的消费倾向,以正确判断收入水平影响下上海市城市居民的消费偏好,本文计算了从1999年到2010年上海市城市居民不同收入水平下的边际消费倾向,并排了序,结果见表1。
以下将对表1的结果进行实证分析。需要特别说明的是:2008年到2011年,由论文作者先后主持了上海海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金项目“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问题实证研究”,以及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实证研究”(2009JG023-BJB210)。两个项目在进行大量入户调研的基础上,获得了上海市城市居民不同收入水平消费偏好的第一手珍贵资料,下文的分析将部分采用这些资料中的信息。
(1)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
首先,随着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各收入群体对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呈现明显的递减态势,这一点与恩格尔定律相吻合。
其次,上海市城市居民用于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总体上是排在首位的。究其原因:第一是生存原因。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吃饭问题是人类生存的首要问题,上海市城市居民无论收入情况如何,最先需要考虑的必然是温饱问题。第二是消费观念原因。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居民综合素质高,接受先进消费理念的机会多、能力强,为了自身的营养和健康,在收入有所增加的情况下,首先倾向于对生态、无公害、绿色、健康食品的消费。第三是消费模式原因。由于上海市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紧张,原有食品家庭加工制作的模式逐渐被市场上加工的半成品、便利食品所替代。此外,由于上海市餐饮服务业相对比较发达,许多居民选择在外吃饭的几率增高。
(2)交通通讯的边际消费倾向
首先,上海市城市居民在交通通讯方面的边际消费倾向呈现下降一上升一再下降特征。主要原因在于:①低收入水平居民要解决吃饭问题必须外出打工。出行对这一群体而言具有刚性需求,再加上上海城市居民每次出行换乘各线路的累计费用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显得偏高。因此,其消费倾向仅次于对食品的消费。②中低收入群体已经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子女教育等更高层次消费需求会挤占交通通讯消费为其带来的满意。因此,中低收入群体的交通通讯边际消费倾向较低。③中高收入者,无论是自驾车还是公共交通给他带来的满意远远大于交通通讯的费用,所以其边际消费倾向较大。④高收入群体,其更倾向于休闲娱乐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所以,交通通讯给其带来的满意度要次于娱乐与食品消费,因而表现相对稍低的边际消费倾向。
其次,交通通讯的边际消费倾向的排序总体上处在第二、三位。究其原因:第一,上个世纪80、90年代起,上海市大规模老城区改造,使得中心城区人口向远郊扩散,打破了原有的居住格局,增加了城市居民的出行交通成本。第二,上海市大量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创业园区的布局与落户均倾向于远郊区县和新城区,增加了城市居民上班、出行的交通成本。第三,大量外来集聚人口、引进人才多数由于房价和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新城区建设等因素而分散寄居于近郊区和中心区边缘区域的新建居住小区。第四,私家轿车消费成为时尚,燃油材料等价格的快速上涨增加了交通成本。
另外,由于近些年通讯技术的日益成熟,硬件设备的成本日益降低,手机、固定电话、计算机、宽带网络已经很普遍,人们相互之间的沟通更多通过互联网、电话等途径实现,因而增加了通讯方面的支出。综合上述诸原因,上海市交通通讯的边际消费倾向排序总体处于第二、第三位。 (3)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
首先,上海市城市居民用于文教娱乐方面的边际消费倾向在由低收入水平向中高收入过渡过程中表现出持续下降,而到高收入群体,其边际消费倾向有一个突然的增加。其次,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总体上排序在第三位及以前。
对于中高收入及以下收入水平的居民,这主要是由于:第一,教育培训需求旺盛。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不仅落户上海的产业发展速度惊人,而且其优惠的人才吸引政策快速地集聚了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大量高端人才,这无疑为上海市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上海市城市居民及其子女为了抵御失业的风险,尽可能地花费更大支出用于文化教育培训。且居民收入水平越低,这种需求越显得旺盛。第二,教育培训国际化、产业化特征显著。上海市显著的国际化趋势引致了许多教育和培训项目在内容与费用上都与国际水平接轨,从而增加了城市居民在本领域的刚性消费支出。第三,教育成本冲淡文化娱乐开支。上海市城市居民家庭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普遍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这种增加的幅度远不及教育培训的成本增幅。且随着收入水平的递减,这一开支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持续增加。因而,总体表现出随着收入水平的递减而递增的边际消费倾向。
对高收入群体而言,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显示最高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他们追求文化教育的高端消费,由此引发的高层次跨国培训的开支很高。二是高收入阶层更多倾向于高档娱乐场所消费,这是普通大众所没有能力承受的,因此两方面加总形成了他们偏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三是高收入群体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其实质是以为发展业务而拓展人脉关系的目的居多,因而边际消费倾向居高。
(4)衣着的边际消费倾向
首先,上海市城市居民对衣着的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动规律,且相互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总体而言,低收入群体、中高收入群体都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中低及中等收入群体则有较低的边际消费倾向。衣着的边际消费倾向排序基本保持在第四和第五位。
究其原因:第一,由于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促使服装等制造业成本普遍上升,引致服装类商品物价大幅度提高,这对低收入群体而言压力偏大。服装又是具有刚性需求的必需品,因而边际消费倾向偏高。科技使得服装具有一定的耐用性,因而其边际消费倾向排在食品、交通之后。第二,随着消费多元化、需求个性化日益显著,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追求高品质、个性化时尚化的奢侈服装消费成为他们身份的象征和生活中集物质与精神追求于一体的必要消费品,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偏高。第三,对于中等及中低收入群体而言,在收入适度增加前提下,自身以及子女教育和发展等支出挤占部分对服装的消费,因而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5)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
上海市城市居民在居住方面的消费倾向总体特征是:中低及以上收入水平的群体,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持续递减。而低收入水平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则孤显最低。究其原因:第一,对低收入群体,上海市持续飙高的房价使得他们基本无望消费,他们索性选择仅居住在老公房或小阁楼里,因而对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小。第二,对于中低和中等收入家庭而言,首先,自身与子女教育和培训的需求较大,所以更倾向于选在比较中心的便利地带居住;其次,购买私家车对他们而言属于奢侈消费,因而在远郊买房的可能性较小,因为交通不便。所以他们宁愿选择在中心地带购买小户型、旧房居住。如此这一群体的居住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第三,由于远郊空气清新适宜居住,房价普遍低于中心城区,强有力的房产市场金融支撑政策,方便快捷的私家车购置增加出行便利,所以上海市中高及高收入群体一般都会选择在中心城区以外、中环以外的近郊或郊区区县居住,这些开支、以及贷款花未来的钱使得居住边际消费倾向不高。
另外,居住问题之所以成为上海市城市居民需要考虑的排序第四、第五位的消费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上海市房地产市场过于火热,房地产市场金融政策扶持力度过大,使得许多上海市居民出现以房养房、花未来钱现象,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在其现有总收入中的消费支出,所以边际消费倾向排序靠后。
(6)家庭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
首先,上海市城市居民家庭在家庭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消费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高收入群体却有个突降。究其原因:随着上海市步入信息化、现代化、电子化时代的大潮,中高收入及以下水平的城市居民倾向于这类高档耐用消费品,且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呈现边际消费倾向增加态势。而高收入群体则更倾向于能够带来较广泛人脉关系和业务范围的诸如文化与娱乐、交通通讯等商品和服务的消费,由此挤占了部分对家庭用品和服务的消费。
其次,家庭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总体上排序在第六。究其原因:尽管近些年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但家庭用品多数属于高档耐用品,新技术、新产品也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类商品的更新消费需求弹性较大,因而其边际消费倾向排序较后。
(7)医疗保健的边际消费倾向
首先,上海市城市居民医疗保健类边际消费倾向没有规律性的增长或下降趋势,但是总体特点是:低收入水平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而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医疗需求。中低收入者无论从营养摄入、身体锻炼、健康意识都远不及高收入群体,医疗需求高于高收入群体。第二是收入水平。城市居民看病虽有医疗政策可以享受,但还需要自己支付一定的医疗费用,这笔费用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显得较高。所以,显示出偏高的边际消费倾向。
另外,从边际消费倾向排序看,医疗保健排在最后。究其原因:低收入水平由于高昂的医疗费和收入制约,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消费而言,医疗消费是最不情愿的开支。而高收入水平由于比较注重身体保健、营养健康等,所以生病的几率减少,用于医疗的实际消费量不大。因而医疗保健的边际消费倾向排在最后。
7 几点启示 由“不同收入层次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排序表”中的测算结果可以综合评判出,上海市城市居民总体上边际消费倾向的顺序大体是:食品第一,交通通讯第二,文教娱乐第三,衣着第四,居住第五,家庭用品第六,医疗保健第七。基于这样的顺序,本文将获得以下几点对相关行业发展的启示:
(1)食品消费。鉴于收入水平变化趋势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的数量关系,上海市在食品、餐饮产业发展方面,要面向高收入水平群体更多开发和供应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绿色、无污染食品。而对低收入群体,考虑到其庞大的消费群体基数,是拉动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主力军,应当在大量低价食品、便利食品等餐饮方面给予倾斜和政策扶持。
(2)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首先基于上文中的测算表以及上海市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压力,建议:完善公共交通网络覆盖体系和人性化服务体系,增加短途小型公共交通车辆的使用和公交车运行时间的信息发布等服务,争取使中低收入者能够出行便利。降低公交转乘费用,建议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有公交换乘的累计费用以5元作为上限,充分发挥公交公共服务功能。同时在私人轿车市场调控方面鼓励高档小排量车型,限制中低档车型,因其庞大需求基数会对道路交通造成拥堵,以及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从教育培训角度看:应加大对教育培训行业的管理,规范运营,完善教育培训产业体系,以保障庞大的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和消费权益保障。对于娱乐而言,则倾向于增加高品质、内涵丰富的短期旅游以及城市夜生活场所,丰富居民文化。
(3)衣着、居住。关于衣着,面向高收入者,服装向高档的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方向发展,而对于中低收入者则更多向优质、耐用、低价的大众化方向倾斜。关于居住,从政府层面严把地价控制关,除了加大廉租房供应外,还应减少政府对商品房市场、租赁市场的干预。目的在于:①使高收入群体具有绝对购置住房、投资商品房的自由,减缓对不动产投资刚性需求的压力,也为廉租房分流出去一定数量需求群体。②大幅度增加不动产财产税,有效促进收入的二次分配,缩小收入差距。
(4)家庭用品及服务和医疗保健。家庭用品倾向于高新技术、新材料、环保节能、智能化产品的研发。为此,相关的科研政策、人力资源引进和培育、市场研究等都是必须先行的。而对于家庭服务,则更重要的是以从业人员素质提高、业务培训、行业规范及标准体系建设为首要任务。对于医疗保健,以加大宣传为主,引导广大居民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居民身体保健和强身健体的意识,尤其是诸如经济又便利的广场舞等活动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增强区域和谐与稳定,还能营造区域休闲文化氛围,可以有组织地积极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志雄.2009~2010上海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0.27-31.
[2]张效莉,等.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实证研究[R].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12.
[3]田晖.消费经济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48-52.
[4]田圣炳.“十一五”期间上海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J].消费经济,2006,22(1):34-37。
[5]陆虹.上海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统计研究,2000,(5):12-17.
[6]田晖,刁康.上海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与优化对策[J].经济问题,2004,(11):71|73.
[7]顾蓓青,徐晓岭.上海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数学理论与应用,2010,(3):13-15.
[8]王领.上海城市居民消费发展的实证研究[J].消费经济,2010,(4):31-34.
[9]邵民智.上海居民消费结构的灰色系统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1,(1):5-7.
[10]赵卫亚.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变系数Panel Data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1):50-54.
[11]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1-202.
[12]李子奈.高级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56-58.
[13]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56-258.
[14]张效莉,等.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问题实证研究[R].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