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方式;存在问题;改革思路
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成为各高校的的必修课。与过去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实现了走进学生课堂和单独设课的目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和它并没有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头脑中,更不用说,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了。鉴于此,为了改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态度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必须要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
1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及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从表面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不足,学习知识太刻板,缺乏创新精神。但是,我们深究其因,就会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随着多年的教学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材版本也逐渐增多,但是,教材的主要内容并没有本质的改变。多年来教科书的体系依旧是由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几部分组成。教材内容的模式也依旧是“原理+方法论”。它并没有随着时代和历史的进步而添加新的内容,也没有增加一些对当代问题的思考。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内容并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除了原来一些最基本的原理,内容创新不足,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内容与社会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当代大学生感觉哲学原理抽象、枯燥。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并不能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学习它并没有实际意义。
1.2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高校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直沿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一直以来都是以老师为中心,主要是由老师主导着课堂,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直接告诉学生,随后讲解其方法论。在课堂中老师并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缺乏并要的引导和启发。因为一些哲学原理比较抽象,老师基本采用“我讲你记,课下机械背诵”的方式,将学生的背诵效果看成对哲学原理的掌握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教师开始使用多媒体课件,但是很遗憾,老师的教学内容并没有丰富,只是将以前的板书打在屏幕上,照本宣科的读。大学课堂,老师自顾自的讲并不会注意学生的动向,有的学生便会在哲学课上看课外书,睡觉。老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但没有让学生们理解和内化马克思哲学原理,反而让大部分学生感觉马克思哲学原理枯燥乏味,用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它。
1.3 教学考核方式单一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學原理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闭卷考试方式是典型的应试考试方式,要求标准化,统一化的答案,不存在一题多解,它抹杀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倡的批判精神。在这种考试方式面前,学生们日常可以不用去上课,在考试之前将老师画的重点死记硬背下来就可以了。这种只要记熟重点就可获得高分的评价无法考核大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和理论应用能力,更不能体现学生的创造力,也不利于个性化发展。这种考核方式最终只会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人,致使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脱节,思维僵化,并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4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
大部分学生不重视哲学这门课程,认为哲学原理是枯燥无味的,其内容空洞并没有实际意义。由于学生并没有对哲学课程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态度,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再加之,大学的课堂老师采用点名考勤的方式记分,学生们为了出勤率被迫去学习。马克思哲学授课并没有突出其实践性,老师也没有引导学生把哲学理论与实际结合,使学生感觉马克思哲学所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是空谈,更加感觉哲学课枯燥,反感。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的走入学生的头脑,走进他们的生活谈何容易。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思路
2.1 实现教学内容的突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丰富教学内容,灵活的处理教材,在讲解时要选取适量的实际事例来体现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老师要紧随时代的脚步,掌握实时动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去解释现实社会中的变化。通过对时事的分析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兴趣,提高他们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通过对社会中不合理现象的批判中升华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2.2 实现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授课过程中要改变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让学会充分的参与到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论证的方式来将哲学原理告诉同学们,也可以就一个原理让学生们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们自主掌握。对于一些简单的章节也可以有学生们课下准备,课上自己讲解学习,老师在一旁指导。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思路,让他们从哲学的学习中体验思辨的快乐,在哲学的批判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
2.3 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我们应该摒弃标准答案的应试考核方式,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考核应该更加重视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期末考试的考核中,我们考核题目的设置不应该只限于选择题和简答题等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应该增加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论证题。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对原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加材料分析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要真正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人们认识生活和改变生活的能力,我们就要直面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用创新、批判的精神去更新当代教师的教学理念,去改革我们的教学方法。让哲学的知识进入学生的头脑,走进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陈伟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09(3):98-100.
[2]徐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8,25(1):126-128.
[3]刘云涛,刘春玲.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问题[J].学理论,2012(6):163-164.
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成为各高校的的必修课。与过去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实现了走进学生课堂和单独设课的目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和它并没有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头脑中,更不用说,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了。鉴于此,为了改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态度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必须要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
1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及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从表面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不足,学习知识太刻板,缺乏创新精神。但是,我们深究其因,就会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随着多年的教学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材版本也逐渐增多,但是,教材的主要内容并没有本质的改变。多年来教科书的体系依旧是由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几部分组成。教材内容的模式也依旧是“原理+方法论”。它并没有随着时代和历史的进步而添加新的内容,也没有增加一些对当代问题的思考。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内容并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除了原来一些最基本的原理,内容创新不足,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内容与社会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当代大学生感觉哲学原理抽象、枯燥。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并不能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学习它并没有实际意义。
1.2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高校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直沿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一直以来都是以老师为中心,主要是由老师主导着课堂,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直接告诉学生,随后讲解其方法论。在课堂中老师并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缺乏并要的引导和启发。因为一些哲学原理比较抽象,老师基本采用“我讲你记,课下机械背诵”的方式,将学生的背诵效果看成对哲学原理的掌握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教师开始使用多媒体课件,但是很遗憾,老师的教学内容并没有丰富,只是将以前的板书打在屏幕上,照本宣科的读。大学课堂,老师自顾自的讲并不会注意学生的动向,有的学生便会在哲学课上看课外书,睡觉。老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但没有让学生们理解和内化马克思哲学原理,反而让大部分学生感觉马克思哲学原理枯燥乏味,用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它。
1.3 教学考核方式单一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學原理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闭卷考试方式是典型的应试考试方式,要求标准化,统一化的答案,不存在一题多解,它抹杀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倡的批判精神。在这种考试方式面前,学生们日常可以不用去上课,在考试之前将老师画的重点死记硬背下来就可以了。这种只要记熟重点就可获得高分的评价无法考核大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和理论应用能力,更不能体现学生的创造力,也不利于个性化发展。这种考核方式最终只会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人,致使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脱节,思维僵化,并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4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
大部分学生不重视哲学这门课程,认为哲学原理是枯燥无味的,其内容空洞并没有实际意义。由于学生并没有对哲学课程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态度,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再加之,大学的课堂老师采用点名考勤的方式记分,学生们为了出勤率被迫去学习。马克思哲学授课并没有突出其实践性,老师也没有引导学生把哲学理论与实际结合,使学生感觉马克思哲学所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是空谈,更加感觉哲学课枯燥,反感。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的走入学生的头脑,走进他们的生活谈何容易。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思路
2.1 实现教学内容的突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丰富教学内容,灵活的处理教材,在讲解时要选取适量的实际事例来体现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老师要紧随时代的脚步,掌握实时动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去解释现实社会中的变化。通过对时事的分析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兴趣,提高他们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通过对社会中不合理现象的批判中升华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2.2 实现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授课过程中要改变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让学会充分的参与到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论证的方式来将哲学原理告诉同学们,也可以就一个原理让学生们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们自主掌握。对于一些简单的章节也可以有学生们课下准备,课上自己讲解学习,老师在一旁指导。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思路,让他们从哲学的学习中体验思辨的快乐,在哲学的批判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
2.3 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我们应该摒弃标准答案的应试考核方式,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考核应该更加重视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期末考试的考核中,我们考核题目的设置不应该只限于选择题和简答题等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应该增加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论证题。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对原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加材料分析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要真正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人们认识生活和改变生活的能力,我们就要直面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用创新、批判的精神去更新当代教师的教学理念,去改革我们的教学方法。让哲学的知识进入学生的头脑,走进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陈伟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09(3):98-100.
[2]徐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8,25(1):126-128.
[3]刘云涛,刘春玲.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问题[J].学理论,2012(6):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