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主体性德育对学生的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tin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中主体性德育的内涵
  高中主体性德育是高中阶段培养和发展学生道德主体性的教育,而不是简单培养道德主体的教育。主体性德育要培养具有道德能动性、意志自由的道德人格。它要激发学生的自我需求、自我教育,培养他们面对道德情境、道德问题时作出自觉的理性思考、判断和选择的能力,积极主动地践行道德,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及其结果负责。
  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追求的主体性德育,必然要求作为实体的整个学校教育具有主体性,表现出独立自主的人格特性。缺乏独立自主创新的道德教育思想和行为的教育者是难以培养出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的。对此,主体性道德教育概念应包含两种含义,即主体性道德教育是以学校道德教育主体性的实现为保证,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性的教育。道德主体是指教育对象在其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能自觉地摆脱单纯服从的被动状态,并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走向对道德规范的内化,变成能主动创造新的道德风尚和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其核心是个体在道德实践中的理性思考能力及在此基础上的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高中主体性德育的原则
  从道德主体性的核心——理性的道德思维能力出发,道德教育过程应该把握以下两个原则:
  其一,要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层次性。
  教育的有效性依赖于外部要求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吻合程度。传统德育因耳提面命式“灌输”倍受指责。但造成“灌输”的根源并不在体现外在要求的德育内容本身,而在于内容与学生心理发展的不适应,以致于代表社会意志与规范的教师有意无意地采取“灌输”的教育方式。因此,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关键在于重视学生是“道德实践主体”这一事实,并根据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与规律确定内容。
  其二,道德问题的选择要求客观开放,以启迪思维。
  在传统德育中,学生被视为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无条件认同者与遵从者,他们既无权质疑,更无权尝试提出新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他们能做的只有接受学校规定的各种“美德”。与此相应,学校、教师、教材被赋予一种至尊地位。教材以居高临下的不容置疑的语气记载着各种教条与信条,它们同教师一样被视为代表社会意志的道德权威和永远正确的价值理念。
  道德教育要尽可能丰富地涉及现代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易对人们价值观产生影响的新问题,在表述上要大量应用具体书例和数据、图片等。要注意用事实说话,避免比较绝对的用语。而对于那些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或合理的道德取向,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亲切的语言道来,让学生经由开放式的价值澄清过程而最终“自由地”得出正确的或合理的结论。
  三、“主动参与”活动育人模式
  活动在个体主体性发展中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以求知知更行”。以活动形式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内化,是被无数事例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活动德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创建“主动参与”活动德育模式,要求教师要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育理念,尊重、鼓励学生的各种自觉的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大胆地交给学生。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以主人翁的身份和态度,去设计以“活动德育”这一主题为红线,以不同年级道德培养目标为要求的班组活动和社会活动方案,并依照这些方案去开展活动,使道德教育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充满了主动探求的愉悦,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成功,培养自强,实现“知、情、行、意”的有机统一。
  操作中须贯彻以下几项基本要求:参与活动的广泛性。凡是适合全体学生参加的活动,尽可能使每位同学都参与。如军训活动,体育周、艺术周等群体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活动形式的主体性。在指导思想上要始终把学生看作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学生当作选择、决策、行动的责任主体来对待,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来。德育活动应注意开发多种活动项目,目的是使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使学生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成为可能。如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活动中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要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和有效径。
  构建“自主讨论式”主题班会课模式,要求教师由导演的角色转变或活动前指导,活动中引导、活动后点拨的角色,把活动的整个过程还给学生。真正实现主题班会课由教师上好剧本学生表演的“木偶型”转为教师点拨、引导下的学生自己设计、自己主持、自己辨析明理、自己内化行为的“自我教育”型德育活动模式。小组讨论时的编组应注意把思想认识水平不同的学生编成一组,使他们有充分机会接触不同于自己的认识水平的道德判断,相互启发和触动自己原有的道德经验结构,产生心理上的不满足,以达到要求改变自己原有道德经验结构的目的。教师在整个程中,充当的是循循善诱的引导着,通过“引入性提问”、“深入性提问”等教育策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治辩,引导学生探究自身主张的逻辑,揭示学生观念中的矛盾焦点,充分展示每一观念的不同价值取向,让学生在辨析当中领悟恰当的价值观念,构建新的人格。同时,教师还应善于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考虑他人的意见,协调与他人的分歧,不断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
其他文献
当前教育已进入了一个信息共享、平等竞争和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学生需要掌握多种知识技能,更需要养成主动探究知识技能的习惯,具备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支配资源能力、高情商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这正是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呼唤。基于以上认识,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小学生的整体信息素养,成了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讨论的重点。下面把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现状已不能适应农业技术人才市场的需要,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其中一些学校此专业已趋萎缩,甚至一些学校已取消畜牧兽医专业。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急需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劳动者,笔者对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出有关畜牧兽医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仅供同行及
本研究确定了适合雅安市城市化与环境耦合评价的参评指标,在参考了国家标准值和国内良好特色城市现状值,结合该市实际,构造了雅安市各项指标对应的标准值,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协
兴趣、品质、性格、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是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智力因素是人脑功能的表现,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直接渗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人智慧高低的最重要的表现。而非智力因素就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性格、自信心、价值观等等。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和促
期刊
唐山市是我国沿海重工业城市,河北省经济中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登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如何通过加强企业登记管理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登记管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登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理论与发展,简单介绍了各地企业登记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将人力资源供需平衡理论运用于唐山市企业登记管理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分析
“有效教学”作为一个教学论的概念被提出来虽然是晚近的事情,但我们宁愿在更宽泛的意义上使用“有效教学”。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
期刊
延迟退休政策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过程中作用明显,同时为人力资本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契机。我国老龄化形势尤为严峻,延迟退休政策出台迫在眉睫,但退休制度改革既要注重宏观统筹
1、开发工具  目前,在系统开发的工程中,大家都注意到了分页的重要性,因为不论是对于系统中的登录人员信息,还是产品或者其他信息,都存在数据量、信息量大的问题,因而,采用分页形式对信息进行分页展示,也是势在必行。在分页技术发展的同时,相应的分页的开发工具也逐渐健全,出现了一批很实用的分页的开发工具。比如页面设计方面有JSP技术,ASP技术.net技术等,数据库方面有Mysql技术,SQL 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