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5.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166-01
语文是小学教育一门基础课程,也是让学生一生受益不尽的课程。从语文学科的属性来看,其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其重要属性是人文性。语文是人的生命活力,语文教育对促进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它首先是语言、书和活生生的人与人的关系。”这是他对教育,特别是对语文教育本质的表达,揭示了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关系。语文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以适应和改造自然和社会。鉴于以上,我个人认为语文教育,首先就应当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整体、协调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应当优先发展听、说能力。 张志公先生曾经作过这样的比喻:“语言首先是口耳之事,因此,练口耳是基础。”“过去教语言,往往忽略口、耳,只注意手、眼,这是砍掉植物的根而希望它开花的办法,充其量这叫插瓶,也许开两朵花,然而开不多也开不久。”这话非常形象的指出听、说训练是语文教育的基础,是根基所在。
听话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迅速接受的能力,即语音的感知力,语义的理解力,语言的品评力,语感的审美力。小学生经过学拼音的阶段,对语音的感知力较强,听别的同学读课文时,能对读错的字音做出迅速反应,所以听话教学的重点可以偏向语义的理解力、语言的品评力、语感的审美力。我平时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向学生渗透听话的技巧。如:专心静听,带情倾听,积极反馈,释读体态语。这些技巧可以运用在不同的听话场合:听别的同学朗读课文,就一定要专心静听,发现有何不妥,听完之后就要积极反馈,以免大家再犯类似错误。朗诵古诗、竞选班干部的演讲则声情并茂,能激起我们强烈的情感共鸣。此时,我们不但要带情倾听,还要学会释读体态语,领会讲话者的意向,体会讲话者的情感。为了提高学生听话能力,我经常运用多种训练方法,下面就我平常运用最多的两种方法具体说说。第一种是记忆性听说。教学完课文《小虾》(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我又补充了描写昆虫的《蟋蟀》,读过两遍之后,让学生说说刚刚都听到了哪些内容,或者说说听了这篇文章后心里的感受。因为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听起来特别认真,说起来津津有味。第二种是听问式听说。如《渔夫的故事》很能吸引学生,我在讲完这个故事之后,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回答:渔夫共撒了几次网?第几次拉拢网时得到一个瓶子?魔鬼对他说了什么?他怎样把魔鬼骗进瓶里去的?这故事说明了什么?这些带有明确目的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听话能力效果非常明显。
说话能力是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能力。加强说话能力训练,能带动学生听、读、写方面的提高。学生虽然时刻都在用语言表达,但是只有在语文课堂上才会主动说普通话,可见说话训练还真是农村语文教学的难点。农村学生都讲方言土语,所以加强学生说普通话的意识,成为说话训练的头等大事。语文教学中,只要是需要开口说话的地方,我都要求学生尽量使用普通话。课下与学生谈心,我也有意识引导学生说普通话。有的同学知道方言土语的意思,却不知道该用普通话中何字来表达怎么办?老师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并注意发现班级中语音较规范的学生榜样,鼓励他们以点带面,以面带面。我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方式方法比较灵活。如把听、说能力结合起来训练,方法有交谈、问答、讲故事、辩论等等。交谈、问答每时每刻都发生在师生之间,所以运用起来比较自由、广泛。讲故事则精选一些思想性强、趣味性浓、艺术性高的故事,鼓励学生们走上讲台,讲给同学们听。辩论会的辩题常来自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如《打“小报告”好不好》、《骑自行车上学对不对》等等。辩论会上,学生要想发表观点,就必须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否则难以找到切入点,实践证明辩论对于训练学生听、说能力效果非常明显。再如把“说”与“写”两种能力结合起来,方法有口头作文、看图说话。这种训练方法对于会说不爱写的学生特别有效果。我总是精选一些图画精美 、色彩鲜艳、主题明确的图画让学生先观察、再口头表达。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总是先准备好,那就趁机让他们先说,老师热情的表扬让他们很激动,老师则打铁趁热,让他们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因为他们刚得到表扬,有动力,写起来效果比平时好得多。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能力是小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应当优先考虑这两项能力的训练。只有关注学生听、说能力全面发展,才能让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语文是小学教育一门基础课程,也是让学生一生受益不尽的课程。从语文学科的属性来看,其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其重要属性是人文性。语文是人的生命活力,语文教育对促进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它首先是语言、书和活生生的人与人的关系。”这是他对教育,特别是对语文教育本质的表达,揭示了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关系。语文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以适应和改造自然和社会。鉴于以上,我个人认为语文教育,首先就应当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整体、协调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应当优先发展听、说能力。 张志公先生曾经作过这样的比喻:“语言首先是口耳之事,因此,练口耳是基础。”“过去教语言,往往忽略口、耳,只注意手、眼,这是砍掉植物的根而希望它开花的办法,充其量这叫插瓶,也许开两朵花,然而开不多也开不久。”这话非常形象的指出听、说训练是语文教育的基础,是根基所在。
听话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迅速接受的能力,即语音的感知力,语义的理解力,语言的品评力,语感的审美力。小学生经过学拼音的阶段,对语音的感知力较强,听别的同学读课文时,能对读错的字音做出迅速反应,所以听话教学的重点可以偏向语义的理解力、语言的品评力、语感的审美力。我平时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向学生渗透听话的技巧。如:专心静听,带情倾听,积极反馈,释读体态语。这些技巧可以运用在不同的听话场合:听别的同学朗读课文,就一定要专心静听,发现有何不妥,听完之后就要积极反馈,以免大家再犯类似错误。朗诵古诗、竞选班干部的演讲则声情并茂,能激起我们强烈的情感共鸣。此时,我们不但要带情倾听,还要学会释读体态语,领会讲话者的意向,体会讲话者的情感。为了提高学生听话能力,我经常运用多种训练方法,下面就我平常运用最多的两种方法具体说说。第一种是记忆性听说。教学完课文《小虾》(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我又补充了描写昆虫的《蟋蟀》,读过两遍之后,让学生说说刚刚都听到了哪些内容,或者说说听了这篇文章后心里的感受。因为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听起来特别认真,说起来津津有味。第二种是听问式听说。如《渔夫的故事》很能吸引学生,我在讲完这个故事之后,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回答:渔夫共撒了几次网?第几次拉拢网时得到一个瓶子?魔鬼对他说了什么?他怎样把魔鬼骗进瓶里去的?这故事说明了什么?这些带有明确目的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听话能力效果非常明显。
说话能力是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能力。加强说话能力训练,能带动学生听、读、写方面的提高。学生虽然时刻都在用语言表达,但是只有在语文课堂上才会主动说普通话,可见说话训练还真是农村语文教学的难点。农村学生都讲方言土语,所以加强学生说普通话的意识,成为说话训练的头等大事。语文教学中,只要是需要开口说话的地方,我都要求学生尽量使用普通话。课下与学生谈心,我也有意识引导学生说普通话。有的同学知道方言土语的意思,却不知道该用普通话中何字来表达怎么办?老师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并注意发现班级中语音较规范的学生榜样,鼓励他们以点带面,以面带面。我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方式方法比较灵活。如把听、说能力结合起来训练,方法有交谈、问答、讲故事、辩论等等。交谈、问答每时每刻都发生在师生之间,所以运用起来比较自由、广泛。讲故事则精选一些思想性强、趣味性浓、艺术性高的故事,鼓励学生们走上讲台,讲给同学们听。辩论会的辩题常来自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如《打“小报告”好不好》、《骑自行车上学对不对》等等。辩论会上,学生要想发表观点,就必须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否则难以找到切入点,实践证明辩论对于训练学生听、说能力效果非常明显。再如把“说”与“写”两种能力结合起来,方法有口头作文、看图说话。这种训练方法对于会说不爱写的学生特别有效果。我总是精选一些图画精美 、色彩鲜艳、主题明确的图画让学生先观察、再口头表达。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总是先准备好,那就趁机让他们先说,老师热情的表扬让他们很激动,老师则打铁趁热,让他们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因为他们刚得到表扬,有动力,写起来效果比平时好得多。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能力是小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应当优先考虑这两项能力的训练。只有关注学生听、说能力全面发展,才能让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