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光伏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继3月份美国宣布对我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249.96%的惩罚性反倾销关税后,9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对中国光伏组件、电池、硅片等产品涉嫌倾销一事展开调查。这意味着,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市场与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间,一场涉及贸易额超千亿元的诉讼战已经打响。在这场生死存亡的危机面前,凸显出的是中国光伏业产业过剩现状以及低端竞争的局面,光伏产业重新崛起任重道远。
9月11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副部长级)崇泉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德国、欧盟及法国,围绕中欧光伏争端,阐述中方立场,尽最大努力维护中国企业利益。“怀着诚意去,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媒体表示。
政府的斡旋对解决此事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尚不得而知,企业层面已开始了积极应诉。对于面临灭顶之灾的中国光伏业来说,这是一场悬崖边上的战役。
被逼到了悬崖边上
就在默克尔笑盈盈前脚带走大笔合同时,欧盟后脚就跨进来,对中国光伏产业举起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反倾销“大棒”。近10多年来,尽管中国遭遇了世界最多的双反调查,但像欧盟这样变脸之快、配合默契的,可谓世所罕见。它再一次证实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生意场上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欧盟委员会在公告中称,本次反倾销调查的产品包括晶体硅光伏组件、电池片和硅片,范围较之前美国“双反”有所扩大,国内将有数百家企业牵涉其中。按照反倾销程序,欧盟会根据企业规模、出口情况、出口金额等选取抽样企业,对其调查并给予单独的反倾销税。
这对我国企业影响有多大?据悉,中国的光伏产品90%出口海外,其中,欧盟市场占了60%,美国占据了10%。中国商务部网站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对欧盟的光伏产品出口额高达204亿美元。因此,如果说美国的举动对中国光伏产业是“伤筋”的话,那么,欧盟的作为无疑是“动骨”。有专家指出,此次反倾销调查申请范围涵盖来自中国的全部太阳能产品,总量近万亿元。欧盟反倾销一旦成立,不仅中国光伏企业将失去超200亿美元的出口额,而且会造成超过3500亿元的产值损失。这无疑也暴露出我国光伏产业严重依赖出口的软肋。
因此,在欧盟委员会作出针对中国光伏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的决定后,从企业到协会,再到商务部,都发出了一致的声音:强烈关注、强烈反对。
“如果欧盟对我国光伏企业征收反倾销税,中国光伏企业将失去占总销量65%至75%的市场,遭受灭顶之灾。而且这还会引发大量企业倒闭、人员失业、银行信贷受损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残酷的现实,呈现在英利等四家光伏企业向商务部提交的一份名为《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将重创我国光伏产业》的文件中。
危机早已在内部潜藏
危机不仅仅来自国际威胁,中国光伏产业自身也正经历着寒冬。
在过去几年里,瞄准欧美市场需求,中国光伏产业高速增长。2008年,我国前十位最大的光伏企业产能占全球的30%;在2010年,这一数字变成了50%;在2012年更是达到了63%。据统计,2010年96%的光伏产品出口,2011年则是88%的产品出口。
因为经济形势的缘故,近年来欧盟各国普遍减少了对光伏用户的补贴,随之受到影响的就是中国的光伏企业。为了在这个市场中还能立足,光伏企业只好祭出价格战这个利器,由此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国内光伏企业的经营收益明显恶化。
在美上市光伏企业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英利新能源亏损额高达1.4亿美元;天合光能净亏损1.2亿美元;赛维LDK年净亏损额为10.8亿美元,负债总额266.76亿美元;大全新能源净亏损2080万美元;尚德推迟报表,截至一季度负债总额为3.6亿美元。而国内光伏产业上市公司的成绩单也不好看。据统计,今年上半年,69家A股光伏概念上市公司中,有21家净利润为负,占总数的30.43%,累计亏损规模达19.34亿元。
因此,针对光伏产业的欧美反倾销调查只是让危机提前了而已。
企业应积极应诉
曾在轮胎特保案中代表中国企业去美国应诉的律师杨晨告诉媒体,反倾销调查一经立案就意味着进入法律程序,除非申请人撤诉,一般不会半途终止调查。
杨晨认为,由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跟中国在光伏业上的相互依赖性很强,所以有可能在中国政府的斡旋之下,最终因为欧盟公共利益的因素,欧盟方面不对中国企业征收反倾销税。但“这只是有可能”。他举例说,2009年轮胎特保案中,当时中国方面也觉得,美国人特别需要进口中国的轮胎,有很多人乐观地认为,美国不会对中国轮胎征收反倾销税。但结果却是,美国对中国轮胎行业征收了3年的高达25%的惩罚性关税。杨晨认为,“此次光伏行业遭受反倾销调查,企业一定不能心存侥幸,而应积极应诉。”
杨晨已经和十几家光伏企业签订了代理合同,帮助这些企业应对欧盟反倾销调查。
杨晨认为这些企业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企业只有积极应诉才能给自己争取更大的机会。
“一旦欧盟确定对中国企业征收反倾销税,应诉和非应诉的企业的税率是不同的。”杨晨说。
在这一点上,欧盟和美国的做法一样。5月17日,美国商务部作出针对中国光伏电池征收反倾销税决定时,针对应诉企业的税率是31.14%,而针对非应诉企业的税率则高达249.96%。
杨晨提醒道,反倾销案件的应诉成本并不高。如果企业不单独应诉,那么基本不需要聘请律师,只需要填写相关问卷即可。所以建议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去积极应诉。
如果在政府斡旋和企业积极应诉的基础上,欧盟仍最终裁定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反倾销税,中国企业方面还可以怎么补救?
“中国企业可以上诉至欧盟法院。如果欧盟法院的裁决仍支持征收反倾销税,则可以继续上诉到欧盟上诉法院。政府方面也可同步申请在WTO的框架下解决争端。”杨晨补充道。
开辟国内市场是关键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必须意识到的问题是,中国光伏业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但这个过剩是相对的,因为以往中国光伏产业主要的需求地在国外,而国外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产能相对过剩。那么无论欧盟是否对光伏企业征收反倾销税,拯救中国光伏业的根本方法还是建立国内的光伏市场,摆脱被外需牵着鼻子走的局面。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光伏总装机量仅为3.6吉瓦(1吉瓦=1亿瓦),欧盟的累积装机量为51.3吉瓦。而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透露,随着全国大小城市都发展光伏产业,中国目前光伏电池的产能大约是40吉瓦。
随之而来的一个疑问是,为何此前国内的光伏需求市场未能建立?
“主要是光伏发电价格高,而中国电价的上涨比较难;国家对光伏产业的补贴又主要在中端设备而非终端利用上,导致整个市场需求未被激发。”林伯强说。
林伯强透露,在欧洲,光伏行业也是在政府的补贴之下发展起来的。且欧洲补贴主要在光伏利用环节,即补贴电价。
“中国应该效仿欧盟的做法,多建终端的光伏发电站,同时把对光伏产业的补贴主要提供给用户,解决光伏发电价格高的问题,从而消化中国光伏业扩张的产能。”林伯强说
一个可喜的信息是,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反倾销调查后,《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对装机量目标再次作出了调整,由21吉瓦调整到40吉瓦,这个数字和孟宪淦预计的行业产能一致。
然而,“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目标最终实现,仍需要3年时间。有很多中小企业担心,如果欧盟反倾销税确定征收,他们或许赶不上政策东风而倒闭。
“但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政府也不应过多干涉企业正常的淘汰更新。相反,这或许是一个行业洗牌和提高竞争力的机会。”林伯强说。
本刊据《每日经济新闻》、《法治周末》等整理
继3月份美国宣布对我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249.96%的惩罚性反倾销关税后,9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对中国光伏组件、电池、硅片等产品涉嫌倾销一事展开调查。这意味着,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市场与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间,一场涉及贸易额超千亿元的诉讼战已经打响。在这场生死存亡的危机面前,凸显出的是中国光伏业产业过剩现状以及低端竞争的局面,光伏产业重新崛起任重道远。
9月11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副部长级)崇泉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德国、欧盟及法国,围绕中欧光伏争端,阐述中方立场,尽最大努力维护中国企业利益。“怀着诚意去,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媒体表示。
政府的斡旋对解决此事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尚不得而知,企业层面已开始了积极应诉。对于面临灭顶之灾的中国光伏业来说,这是一场悬崖边上的战役。
被逼到了悬崖边上
就在默克尔笑盈盈前脚带走大笔合同时,欧盟后脚就跨进来,对中国光伏产业举起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反倾销“大棒”。近10多年来,尽管中国遭遇了世界最多的双反调查,但像欧盟这样变脸之快、配合默契的,可谓世所罕见。它再一次证实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生意场上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欧盟委员会在公告中称,本次反倾销调查的产品包括晶体硅光伏组件、电池片和硅片,范围较之前美国“双反”有所扩大,国内将有数百家企业牵涉其中。按照反倾销程序,欧盟会根据企业规模、出口情况、出口金额等选取抽样企业,对其调查并给予单独的反倾销税。
这对我国企业影响有多大?据悉,中国的光伏产品90%出口海外,其中,欧盟市场占了60%,美国占据了10%。中国商务部网站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对欧盟的光伏产品出口额高达204亿美元。因此,如果说美国的举动对中国光伏产业是“伤筋”的话,那么,欧盟的作为无疑是“动骨”。有专家指出,此次反倾销调查申请范围涵盖来自中国的全部太阳能产品,总量近万亿元。欧盟反倾销一旦成立,不仅中国光伏企业将失去超200亿美元的出口额,而且会造成超过3500亿元的产值损失。这无疑也暴露出我国光伏产业严重依赖出口的软肋。
因此,在欧盟委员会作出针对中国光伏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的决定后,从企业到协会,再到商务部,都发出了一致的声音:强烈关注、强烈反对。
“如果欧盟对我国光伏企业征收反倾销税,中国光伏企业将失去占总销量65%至75%的市场,遭受灭顶之灾。而且这还会引发大量企业倒闭、人员失业、银行信贷受损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残酷的现实,呈现在英利等四家光伏企业向商务部提交的一份名为《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将重创我国光伏产业》的文件中。
危机早已在内部潜藏
危机不仅仅来自国际威胁,中国光伏产业自身也正经历着寒冬。
在过去几年里,瞄准欧美市场需求,中国光伏产业高速增长。2008年,我国前十位最大的光伏企业产能占全球的30%;在2010年,这一数字变成了50%;在2012年更是达到了63%。据统计,2010年96%的光伏产品出口,2011年则是88%的产品出口。
因为经济形势的缘故,近年来欧盟各国普遍减少了对光伏用户的补贴,随之受到影响的就是中国的光伏企业。为了在这个市场中还能立足,光伏企业只好祭出价格战这个利器,由此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国内光伏企业的经营收益明显恶化。
在美上市光伏企业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英利新能源亏损额高达1.4亿美元;天合光能净亏损1.2亿美元;赛维LDK年净亏损额为10.8亿美元,负债总额266.76亿美元;大全新能源净亏损2080万美元;尚德推迟报表,截至一季度负债总额为3.6亿美元。而国内光伏产业上市公司的成绩单也不好看。据统计,今年上半年,69家A股光伏概念上市公司中,有21家净利润为负,占总数的30.43%,累计亏损规模达19.34亿元。
因此,针对光伏产业的欧美反倾销调查只是让危机提前了而已。
企业应积极应诉
曾在轮胎特保案中代表中国企业去美国应诉的律师杨晨告诉媒体,反倾销调查一经立案就意味着进入法律程序,除非申请人撤诉,一般不会半途终止调查。
杨晨认为,由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跟中国在光伏业上的相互依赖性很强,所以有可能在中国政府的斡旋之下,最终因为欧盟公共利益的因素,欧盟方面不对中国企业征收反倾销税。但“这只是有可能”。他举例说,2009年轮胎特保案中,当时中国方面也觉得,美国人特别需要进口中国的轮胎,有很多人乐观地认为,美国不会对中国轮胎征收反倾销税。但结果却是,美国对中国轮胎行业征收了3年的高达25%的惩罚性关税。杨晨认为,“此次光伏行业遭受反倾销调查,企业一定不能心存侥幸,而应积极应诉。”
杨晨已经和十几家光伏企业签订了代理合同,帮助这些企业应对欧盟反倾销调查。
杨晨认为这些企业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企业只有积极应诉才能给自己争取更大的机会。
“一旦欧盟确定对中国企业征收反倾销税,应诉和非应诉的企业的税率是不同的。”杨晨说。
在这一点上,欧盟和美国的做法一样。5月17日,美国商务部作出针对中国光伏电池征收反倾销税决定时,针对应诉企业的税率是31.14%,而针对非应诉企业的税率则高达249.96%。
杨晨提醒道,反倾销案件的应诉成本并不高。如果企业不单独应诉,那么基本不需要聘请律师,只需要填写相关问卷即可。所以建议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去积极应诉。
如果在政府斡旋和企业积极应诉的基础上,欧盟仍最终裁定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反倾销税,中国企业方面还可以怎么补救?
“中国企业可以上诉至欧盟法院。如果欧盟法院的裁决仍支持征收反倾销税,则可以继续上诉到欧盟上诉法院。政府方面也可同步申请在WTO的框架下解决争端。”杨晨补充道。
开辟国内市场是关键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必须意识到的问题是,中国光伏业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但这个过剩是相对的,因为以往中国光伏产业主要的需求地在国外,而国外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产能相对过剩。那么无论欧盟是否对光伏企业征收反倾销税,拯救中国光伏业的根本方法还是建立国内的光伏市场,摆脱被外需牵着鼻子走的局面。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光伏总装机量仅为3.6吉瓦(1吉瓦=1亿瓦),欧盟的累积装机量为51.3吉瓦。而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透露,随着全国大小城市都发展光伏产业,中国目前光伏电池的产能大约是40吉瓦。
随之而来的一个疑问是,为何此前国内的光伏需求市场未能建立?
“主要是光伏发电价格高,而中国电价的上涨比较难;国家对光伏产业的补贴又主要在中端设备而非终端利用上,导致整个市场需求未被激发。”林伯强说。
林伯强透露,在欧洲,光伏行业也是在政府的补贴之下发展起来的。且欧洲补贴主要在光伏利用环节,即补贴电价。
“中国应该效仿欧盟的做法,多建终端的光伏发电站,同时把对光伏产业的补贴主要提供给用户,解决光伏发电价格高的问题,从而消化中国光伏业扩张的产能。”林伯强说
一个可喜的信息是,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反倾销调查后,《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对装机量目标再次作出了调整,由21吉瓦调整到40吉瓦,这个数字和孟宪淦预计的行业产能一致。
然而,“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目标最终实现,仍需要3年时间。有很多中小企业担心,如果欧盟反倾销税确定征收,他们或许赶不上政策东风而倒闭。
“但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政府也不应过多干涉企业正常的淘汰更新。相反,这或许是一个行业洗牌和提高竞争力的机会。”林伯强说。
本刊据《每日经济新闻》、《法治周末》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