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机器人分娩”时人们的反应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123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卡夫卡的《变形记》中那只不能被人们接受的异形虫子,隐喻了现代主义社会或工业时代,被功利主义物质主义侵蚀了的人们的冷漠与无情,这是那个时代人与异形相处的关系,这是卡夫卡对一个时代的思考和预见,由此,卡夫卡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当平田织佐将《变形记》中的虫子置换成“机器人”作为话剧给人展示时,也许这也包含了对下一个时代的预见,而这必定会引来太多关于人性关于未来的思考。
  我们做一个机器人并且赋予它分娩行为,繁衍是动物特有的功能,分娩是繁衍过程中重要的一步,尤其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着各种各样的生殖崇拜。
  【关键词】交互装置;人工智能;分娩;机器人;生物
  1.由平田织佐《变形记》话剧引起的想法
  平田织佐改编了卡夫卡《变形记》中主人公的形象,用机器人代替了原本的虫子,在几百年前卡夫卡对于人类与异类相处的关系的预言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利用真实的机器人作为演员去表现了假设的未来生活中人们与机器人相处的情况,增加了话剧的表现力,同时也让观者的感受能够更加真实,将话剧讨论的问题往更深的层次去推进,探讨了在以后的生活中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人与机器人的界限到底在哪?
  而由这个话剧中得出的一些理念,让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当人的身体不再能够定义人本身的话,那人的定义是什么?机器人的定义又是什么样的?在以后人能够接受机器人和人是一样的生物并且一起生活么?
  2.机器人研究的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神经网络研究工作,弗雷格以及罗素和怀海特在数理逻辑上的工作以及图灵的计算理论。
  1950年底一台神经网络计算机(SNARC)出世,主要的核心理论就是这些,尤其是图灵测试的出现,就是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方法去测试这个机器是否是一个人工智能的产物。
  21世纪,机器人的研究已经进入了视觉研究的过程。也就是让机器人来判别所勘测到的事物,就像人的眼睛一样去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因为人们希望能够制造出更多智能的机器来帮助他们去做一些高难度不好实现的事情。而人工智能主要就是基于人的思维及习惯去设计制造的,很快机器人的程序中也就会带着感情色彩。
  从《银翼杀手》到《她》再到《机械姬》,很多电影中也都描写到了未来人们生活的状况。是与人工智能一起生活,而这些科技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主要就是以享受生活为主。但是虽然未来的科技非常的智能,人们还是希望在他智能的同时为自己所用,而不是一个有着自我意识的生物体。
  就在2015年日本大阪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的专家石黑浩就制造了一個与真人酷似的机器人女性,不管是皮肤还是整体的造型看上去都接近了真人。这个机器人已经可以做出开心、生气等表情,甚至可以替代石黑浩去参加一些会议。可以说机器人的到来将会改变人们很多的生活方式,并且很可能会重新定义“人”的含义。
  3.探索现在人们对“机器人分娩”未来语境的反映
  3.1《原点》理念的核心
  而我在这次的设计中给我的作品所设定的未来语境是“当机器人可以自我分娩”。“分娩”就字面上来说,特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的这段时期和过程。而分娩这个过程是一个新生命诞生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虽然说每种物种的分娩的方式不同,但是这是生物所共有的一个特点,可以说这是一种象征着生物的符号。而从深层意义上来说,分娩是作为生物的一种证明,生物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反应,能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并且,生物能够呼吸,能够排出体内无用的物质,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
  而如果当机器人可以自我“分娩”的时候,它也就成了意义上的“生物”是一种新的物种。而在这中未来语境下,人们的态度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3.2展览现场给人们带来的想法
  当把装置做出来摆放在现场与人互动时,人们总会产生很多的想法,因为在特定的氛围下人们的想法才更接近我所想要的方向。一开始我想到了三种想法,分别是:恐惧、接受、想要驱逐。而且在自己主管的人始终我会觉得稍微年长的人可能会越来越不能接受机器人的存在,更不要说是可以对你的行为作出反应的机器人。在《代际生存体验对艺术设计的影响》中也看到过80年代以前的人的思想相对比较传统和保守,当时他们的思想大多都是惧怕新事物,害怕改变。
  但当我在现场采访了很多人之后发现,年纪稍微大的人里面很多人觉得这个很有意思;中年人觉得这个很危险看上去,而且触角还可以动觉得很排斥;年轻人也就是觉得看上去比较好看,觉得能互动是很新鲜的;小孩子却觉得这个看上去很可怕,一直拉着父母观看者这个看起来巨大的但又有着柔软外观的“异类”。这之中有一些是在我预料猜测之中,但也有很多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比方说在观看的人中,女性普遍比男性更加喜欢这个装置,因为它看上去是非常柔软并且散发出温暖光芒的物体,很多女性喜欢去触摸它,虽然在做动作的时候力度有点大,但是还是喜欢去接触它。
  4.总结
  而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的装置想表达的想法可能很直接,就是当一个真的这种生物体出现在你的面前时,你的真实反映到底是什么。而我其实只是做了一个这样的装置而已,并没有那么智能的系统,也没有真的分娩了新的机器人,但是我模拟了那种形式那种状态,从而可以激发出人们的一些想法,我个人比较倾向接受这个新生物的,我觉得一直处于恐惧中也不是办法,每天揣揣不安还不如直接的面对这个新物种,去了解他然后与之协商生活在这个环境中。而反抗引起战争的话也是不太明智的,因为人只是这个星球上的一个物种,没有权利去决定一个新的物种出现后就要消失,也没有权利去引发战争来掩盖自己的恐惧,而使得整个环境中的生物都受到了伤害。
  参考文献:
  [1]《寻常物的嬗变》阿瑟·丹托,2012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2]《艺术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代际生存体验对艺术设计的影响》赵明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影响,声乐教学受到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加深。声乐教学作为一门复杂的课程,虽然很抽象,但却综合了多门学科。并且开展声音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追求美、实现美的能力。所以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审美意识,这样才可以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习需求。  【关键词】声乐教学;审美意识;培养  就声乐艺术而言,其拥有一定的表演性与综合性。所以,提升学生审美意识,才
期刊
【摘要】从年代与主题分布两方面来分析中国远程教育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显示,在2006-2012年是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兴盛时期。国内较多研究数字版权保护在网上教育的应用,高校远程教育知识产权保护、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现状、问题以及发展前景,关于网络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在此基础上,梳理中国远程教育知识产权问题的研究现状,指出国内学者应该在新的互联网技术下加强保护远程教育应用中的知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大众艺术时代来临,舞蹈教育快速普及,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舞蹈教育,在传统教学中只作物辅助音乐专业而设置的基本形体课,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就业的需要。本文依据高职舞蹈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高职音演专业舞蹈教育的一些问题,明晰了高职院校音演专业舞蹈教育的改革方向,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鍵词】高职;音乐表演;舞蹈教育;教学改革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当今教育理念有了极大的创新与变革,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初中美术教育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方略进行分析,以期为推动我国初中美术教育良性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育;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当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创新需求,初中美术教育迎合时代发展需求,在新课改影响下,踏上提升全民创新素质教育新纪元
期刊
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苏州园林历史悠久,造园技艺之精湛、艺术格调之雅逸无与伦比。但一直以来,苏州园林给人的感觉就是苏州对外开放的历史上遗存下来的几个园林,以“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园林已是登峰造极之作,不可逾越。  改革开放后,苏州园林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时机,各地开始兴建苏式园林,苏州园林艺术得到推广,在宾馆、办公楼、居住区、别墅庭院等场所广泛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新建的传统园林中不乏优
期刊
(一)爱情  《边城》最主要的故事线索,就是翠翠和傩送的爱情。“爱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男女相爱的感情”,而“爱”又意为“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像平日里我们常会对亲人说“我爱你”,这种爱是基于血脉的深厚感情。那于朋友呢?我也会对我的好姐妹说“爱”。因此我认为,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爱,只有当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深刻到就像一家人一样时才可以称得上是“爱”。这样一来,我反而不认为翠翠与傩送之间产生了
期刊
【摘要】中国的脸谱艺术设计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种文化元素不仅表现在丰富的将神层面,更多的表现为京剧脸谱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设计沉淀物。  【关键词】脸谱艺术;传统文化;现代设计;发展传播  一、脸谱的历史艺术背景  脸谱,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是汉族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用各种颜色在演员面部所勾画行成的特殊谱式图案。起源于历史上的“代面
期刊
【摘要】我们都知道,语言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它是人们有史以来劳动、生活、交流中形成的非物质文化产物,没有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一个空洞无意义的单纯叙述,无法实现人们正常的社会交际。因此中国初中生在没有学习母语的环境中学习,就要要求教师在教授英语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技能,不能机械地传授语调、语法等,而且要使学生熟知英语所依附的英语文化,最终能与外国人不仅在语法上达成无障碍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同时,人们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体现了人们的时代精神以及当下人们的审美趣味,必须要从内在精神上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审美精神,要真正的实现人与社会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对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来说,要想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就必须要從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的时代背景以及传统文化,积极的
期刊
油畫《巅》一  油画《巅》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