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来源 :旅游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85695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高能耗、低利润水平已经成为当前酒店业经营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但我国在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方面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本文以广东省星级酒店为例,就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了影响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5个主要因子,即“节能管理”、“经济因素”、“外在环境”、“信息交流”和“政府政策”,构建了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模型。该研究对推动酒店业节能减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酒店;节能减排;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3—0035—06
  
  1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种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我国酒店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据2008年中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星级酒店数量达到了14099家,拥有客房159.14万间,拥有床位293.48万张,其中包括五星级432家,四星级1821家,三星级5712家,二星级5616家,一星级518家,非星级住宿业单元达30万家以上,酒店业已成为旅游业中的支柱产业。然而,从酒店资源消耗分析来看,目前我国酒店业的产品服务系统仍属于“资源—产品—废物”这种传统的线性开放式经济运行模式,显示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作为为顾客提供休闲与工作场所的家外之家,酒店所创造的舒适、便利,甚至奢华程度与巨大的能源消耗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四星级酒店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消耗的电能达100~—200kw/h,是普通民用建筑能耗的20倍;人均用水量是当地居民的5~8倍;酒店客人平均每天产生3.6~12kg垃圾,是当地居民的3~10倍,酒店业的高能耗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我国酒店能耗状况普遍高于国外发达国家。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酒店仅电耗的平均值就高于发达国家的25%左右。
  近年来,随着煤、电、油、水等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酒店业的能耗成本也不断上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节能减排、降低成本负担成为酒店立足市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面对油荒、电荒、水荒等能源危机的不断出现,酒店业作为城市发展水平的代表之一,推行节能减排对于提升酒店行业整体形象、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国关于酒店节能减排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CNKI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搜索,发现篇名中包含“酒店、饭店或宾馆节能”字样的文献从1987年至2008年共158篇。剔除重复和关联性不大的文献后,得到132篇与酒店节能有关的文献。对其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发现,酒店业节能的研究文献从2005年开始出现了激增的趋势,这与2005年以来我国开始重视绿色酒店以及循环经济的推广与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见图1)。进一步对这些文献的研究主题进行分类显示,对酒店节能的研究多局限于具体的节能设备与技术应用的介绍,如楼宇控制、智能化系统技术、暖通空调节能、照明灯具节能等,占文章总数的62%,其次为节能管理(27%)和建筑节能(7%)方面的研究。且文章多发表在建筑、能源类的杂志上。而从酒店管理角度对酒店业节能进行研究,且在旅游类重要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少之又少,定量研究的文章则几乎没有。为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运用,本文以广东省星级酒店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就目前我国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发现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酒店业节能减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做出贡献。
  
  2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2.1 确定评价指标与调查问卷
  节能减排在酒店业的推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较全面、真实地反映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各方面影响因素所起的作用,本研究测量指标的确定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实验性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国内外相关文献中提取与酒店业节能减排影响因素相关的指标。其次,请全国不同高校从事酒店管理研究的5位专家就测量指标可能产生的歧义、语言表达的清晰性提出建议,并请他们就可能遗漏的内容进行补充。然后,随机选择了4家不同类型的酒店进行实验性调研,并与8名受访者进行深入访谈,其中受访者包括了这4家酒店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或工程总监,请他们对指标的结构、可读性、歧义和完整性提出意见。最后,根据酒店高管反馈的意见,进一步对指标进行修改,并最终确定了18个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问卷内容共涉及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被访者和所在酒店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影响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18个测量指标,每个测量指标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尺度进行测量,其中1表示“完全不同意”,2表示“不太同意”,3表示“不清楚”,4表示“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具体测量指标见表1。
  
  
  2.2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本次研究的抽样调查于2009年7~9月进行,主要选取广东省的部分星级酒店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问卷与当面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面向酒店的部门总监或经理级以上高层管理人员,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32份,其中有效问卷123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8%和93%。此次抽样调查样本的涵盖面非常广,在地域上,覆盖了广东省的17个市,占广东省全部地级市的81%(见图2);在酒店星级上,5个星级的酒店类型都有所涉及,三星级以上酒店占调查比例的90%;在酒店规模上,既包括连锁经营酒店,也包括单体酒店。因此,所选样本能够基本代表广东省星级酒店的情况。
  
  2.3 数据分析
  在统计分析中,某些变量所代表的指标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独立地发生作用,而是相互影响的。在本次研究中,为了避免变量间的相关性造成的所提供信息的部分重叠,将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来简化指标结构、浓缩信息,从而使分析的问题更直观、有效。本文的数据分析使用SPSSl6.0软件进行。
  2.3.1 因子检验与剔除
  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是各指标间必须具有相关性,否则各指标间没有共享信息,就没有公因子可以提取。本研究首先采用KMO检验法和Bartlett球形检验法对18个指标的合适性进行检验。KMO值在0~1之间,大于0.7时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KMO值越接近1,表明变量间的共同因子越多,原有变量越适合作因子分析。通过计算得到本研究的KMO值为0.728,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569.696。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达到了显著(Sig=0.000),可见这18个指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本研究采用主成分提取法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进行了2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在第一次分析 中,将18个指标全部纳入分析,提取出6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3.270%。其中,“对政府的节能政策和节能立法不了解”、“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能够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酒店节能管理专业人才严重匮乏”3个指标的因子载荷低于0.5,说明这3个指标与各个公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较低。为了提高因子分析的效用,在第二次因子分析中剔除了这3个指标,将余下的15个指标进行分析,得KMO值为0.757,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470.839,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达到了显著(Sig=0.000),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4.209%(表2)。
  
  2.3.2因子变量的命名解释
  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以及各公因子所含变量的共性对因子进行命名。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在酒店节能考核、节能培训、节能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载荷均较高,反映了酒店节能观念的转变和节能做法的实施在推广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可命名为“节能管理”。第二个因子主要集中在购买节能设备的成本、酒店节能融资、节能资金三个方面,共同反映了酒店实施节能减排面临的经济因素,可命名为“经济因素”。第三个因子既包括“社会上节能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少”、“市场上提供的节能设备情况”,还包括“顾客对酒店节能的配合情况”,从一个较广的层面综合反映了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外在环境影响,可命名为“外在环境”。第四个因子主要反映了节能信息在酒店之间的交流情况和行业组织在节能信息交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将其命名为“信息交流”。第五个因子主要是从政府的角度反映了国家的节能财税优惠政策及对酒店能源浪费和排污的惩罚力度在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中的影响,可命名为“政府政策”。
  
  3 结论与探讨
  
  3.1 各酒店的节能意识有了显著提高,节能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节能管理这一因子的评价较高,均在4.00左右。在这5个因素中,对“节能减排是酒店经常研究、布置的工作之一”这一因素的认同度最高,达到了4.48,对“员工了解酒店的节能工作和计划”这一因素的认同相对较低,为3.96。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各酒店对节能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已经不再把节能作为一种成本、一种负担,而是本着“节约的就是利润”的理念把节能看做是提高酒店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节能管理方面,各个酒店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节能管理模式。结合访谈内容发现,各酒店的节能管理工作都还不尽完善,从节能工作的布置、节能培训到节能考核、节能监督以及全员节能意识的培养,仍有可挖掘的潜力。
  为了验证因子分析效果,以Cronbach's a(克朗巴哈系数)为信度指标,对所提取的公因子进行信度分析。一般克朗巴哈系数大于0.5就意味着评估项目有较高的相关性,内在信度较高。此次调查问卷总体和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13~0O.791之间,说明此次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好,达到了信度要求。
  
  3.2 节能成本过高是制约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关键原因
  在节能的经济因素中,被调查者对“节能技术和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的成本较高”这一因素的认同度最高,达到了4.20。众所周知,先进的节能设备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材质也较好,与普通的能耗设备相比,费用高也无可厚非。但在“节能设施设备改造的成本高”(4.20)和“酒店节能融资比较困难,融资渠道少”(3.72)等因素认同度较高的背景下,调查者对“资金缺乏是酒店实施节能减排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一因素的认同度却没有达到很高的比例,仅为3.60,其中的内在原因值得我们探究。
  
  结合访谈的内容,我们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酒店作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在选择节能设备时往往不只看重节能效果这一个因素,还会综合节能设备投资回收期的长短、引进节能设备的便利程度等因素来进行选择,只有当使用节能产品的成本利润率远远高于使用非节能产品的成本利润率时,酒店才会引进节能产品;否则,即使酒店有充足的资金,也不会投入到节能产品的购买与使用中去。因此,节能成本过高是制约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关键原因。
  
  3.3 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市场环境还不成熟
  面对节能减排推广的外在环境,被调查者对“节能信息的传播渠道如节能咨询、中介机构较少”这一因素的认同度较高,达到了3.94。结合访谈内容,笔者发现节能信息传播不对称是制约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面对各种节能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酒店业由于节能改造工作起步较晚,经验积累少,加之酒店节能管理人才严重匮乏,工程技术力量薄弱,致使很多酒店在选择节能设备时不能作出科学的比较,选择最适合酒店实际情况的新技术、新方法,很多酒店盲目上马节能设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却没有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酒店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此外,值得我们思考的一点是:被调查者对“顾客不积极配合酒店的节能工作”这一因素的认同仍占到了一定比例,其均值达到了3.50。由于酒店节能需要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让渡其舒适消费或奢华消费的价值,因此顾客的配合与支持是影响酒店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因素之一。发达国家酒店业从环保角度考虑普遍不提供客房一次性用品,而是客人自带,在我国也曾有酒店倡导取消客房6小件的做法,但却因为暂时得不到客人的支持与响应而搁浅。这说明我国酒店业的绿色消费环境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还有待提高。绿色消费环境的建立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不断努力。
  
  3.4 行业组织在酒店节能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有待加强
  节能信息交流因子中,被调查者对“酒店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节能信息、经验的交流”这一因素的认同度较高,达到了3.73。各类型酒店及酒店集团内部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节能信息、经验的交流,对于加快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步伐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与此同时,被调查者对“行业组织对酒店的节能宣传与推广提供了很大帮助”这一因素的认同度却较低,仅为3.18,足以说明酒店行业组织在推广节能减排方面所起的作用还很小。一个酒店自身收集节能信息、开发节能技术的力量有限,但酒店行业组织作为连接组织内成员的桥梁,如果能加大节能技术推广和服务的力度,为酒店之间、酒店与节能企业之间搭建起节能信息沟通的平台,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
  
  3.5 节能减排在酒店业的推广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引导
  被调查者对“国家的财税优惠政策没有吸引力,很难调动酒店节能减排的积极性”这一因素上的认同度较高,达到了3.64,而在“政府对酒店能源 浪费及排污的惩罚力度不够”这一因素上的认同度较低,刚超过3.00。出现这种现象我们不排除大多数酒店在经营过程中都希望得到更多的优惠,承担更少的责任,所以在做问卷时多只从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从社会的角度考虑政府推行惩罚措施的必要性。
  国内外实践表明,节能减排在很多方面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引导。加之我国酒店业把节能减排作为一种管理战略纳入酒店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且在承担高额的节能设备成本方面也面临很大困难,所以国家应该加大对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财税支持力度,建立有效的节能减排激励机制。同时,制定与酒店业节能有关的法律、法规,使酒店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寻,为酒店业节能减排的推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6 节能管理人才严重匮乏是制约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瓶颈
  酒店节能管理人才是集节能管理与节能技术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有丰富的酒店管理经验,又要有过硬的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在前面的因子分析过程中,由于“酒店节能管理专业人才严重匮乏”这一变量与各个公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较低,所以笔者把这个因素剔除了。但在访谈过程中发现酒店工程总监或经理们都一致认同酒店的节能管理人才匮乏,而其他部门的总监、经理或总经理对这一因素的认同度却较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很多高层管理者对节能管理人才的素质了解不全面,把节能管理人才与一般的管理人才等同。而酒店的工程总监与经理们需要对酒店节能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节能设备选型、节能新技术运用与推广等方面做出决策与管理,因此在酒店节能过程中他们深刻体会到节能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性。节能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导致酒店业在节能管理制度上存在严重漏洞,能源审计、计量、统计和分析工作的分配极其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瓶颈。4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模型
  因子变量的方差贡献是衡量因子重要程度的指标,根据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我们可以看出,影响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因子的重要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节能管理”(19.801%)、“经济因素”(14.301%)、“外在环境”(11.796%)、“信息交流”(9.826%)、“政府政策”(8.485%)。其中,“外在环境”、“信息交流”、“政府政策”3个因子共同构成了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环境因素。结合访谈内容,我们可以构建出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模型(图3)。
  节能减排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涉及酒店的各个部门以及整体的社会节能环境。酒店节能的各因子对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分别产生着不同影响,酒店的节能管理水平是实现酒店业节能减排的内在保障因素;酒店作为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本质决定了经济因素必然成为酒店推广节能减排的关键因素;外部节能环境的建立是酒店推广节能减排的重要推动因素。同时,“节能管理”、“经济因素”、“节能环境”三大因素之间又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节能减排在我国酒店业中的推广。节能管理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节能产品的使用和维护,而酒店管理人员节能观念的认知不仅对节能信息传播与交流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还有助于引导顾客树立绿色消费的理念;有效的节能减排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酒店分担高额的节能设备成本,调动酒店节能减排的积极性;节能信息的畅通交流则有助于不断提高酒店的节能管理水平。
  
  5 研究局限及展望
  
  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本文突出的价值在于首次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对于推动酒店业节能减排的理论研究,促进酒店业节能减排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鉴于笔者的能力、研究时间和资源所限,本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第一,本次研究只调查了广东省的部分星级酒店,因此研究结果(例如各酒店的节能观念已经有了很大转变)是否在非星级酒店或在其他地区(例如欠发达地区)也适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第二,由于以前没有学者通过定量的方法来研究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所以本研究在设计量表时没有可参考的标准,使用问卷的信度、效度虽然达到了研究所需的标准,但与一些成熟的研究领域,如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研究相比,所用问卷的信度、效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虽然旅游学界对于旅游业的“敏感性”早有关注,但是对其进行专题讨论的论著依旧寥寥,近年来,突发事件给旅游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引起了人们对此的更多关注。文章旨在结合旅游产业的实践,重点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讨论“敏感性”与“脆弱性”差异,旅游业危机的二层面三维度的衡量原则.以期促进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认知的深化.从而揭示危机管理研究对旅游管理学与旅游市场营销学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敏感性;旅游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牧民因旅游开发搬迁定居参与旅游业,是中国西部地区旅游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常见模式。本文选择新疆两处重要生态旅游区为实证点,研究了牧民对政府实施的定居工程及参与旅游的态度。研究发现,牧民在定居工程和参与旅游态度上总体水平为良下,各类因子中社会福利和生活便利程度因子态度水平较高,而定居后新生产方式的认同水平较低。比较分析了牧民属性特征对各因子水平的影响,发现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
期刊
[摘要]政治结构决定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前提条件,研究政治结构对社区参与的影响方式是真正实现社区参与的基础工作。文章通过研究浙江省永嘉县境内的楠溪江古村落群发现;当前中国的政治制度在普通乡村旅游社区中的实践形态表明,由于村民的无政治状态,政治制度未能改变村两委与社区利益相脱离的现状;而在乡村社区中,由于权力一利益结构网的存在,大多数村民担心其维权行为会使其社会生存环境恶化,所以,除非生存资源遭受侵
期刊
[摘要]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科学叙事和人文叙事两种知识创造模式,旅游研究应该改变片面追求“科学化”、“客观性”的现状,而对人文关怀取向的旅游研究加以重视。由于旅游不仅具有经济价值与审美价值,还有伦理价值,旅游伦理研究理应是人文叙事知识创造模式的表现形式之一。文章从旅游伦理研究的时代背景、现实问题、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认为这一新研究范式将改变以往只注重旅游的“事实”方面而
期刊
发展旅游与改善民生 马耀峰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反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为我国旅游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产业和事业发展已融入国家战略行为,把旅游业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旅游将迎来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目标定位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产
期刊
[摘要]以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为基础,应用web 2.0技术形成的社交网络服务(SNS)网站,是近年来热门的新兴网站形式。SMS网站因信息的可信程度较高,使其网络流量和广告营收都迅速增加。本研究于2009年11月25~31日共计6天。3位研究员搜集两岸十家SNS网站资料,比较两岸网站营销机能差异和n51个置入性营销案置入媒介与置入形态的相关性,从旅游营
期刊
[摘要]旅游公共服务研究是我国旅游发展现阶段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全国首个城市为单位建设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桂林为例,从旅游公共服务概念与体系分析着手,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基于供需双方感知评价对旅游公共服务内容、质量、体系构建及发展期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亟待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监控与安全救助系统完备与否成为旅游公共服务优劣的关键测评点;交通服务仍然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期刊
罗明义:旅游业的民生功能探讨  崔凤军:民生“八字” “乐”在其中  马波:旅游与民生:从抽象到具象  肖 飞:有尊严地生活是旅游民生的重要特征  朱国兴:发展旅游关注民生  范业正:从生活福利与旅游富民看旅游民生    旅游业的民生功能探讨  罗明义    2009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一个显著的亮点,就是从民生角度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
期刊
[摘要]旅游企业的高速成长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与集约化发展的基础,对旅游上市公司进行成长性评价研究,有利于洞察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态势。本文基于突变级数法,利用财务信息,从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和现金实力4个方面构建成长性评价体系,对17家旅游上市公司2006~2008年问的成长性进行了排序和评价,并从4个方面出发讨论旅游上市公司成长过程中的规律。结果显示:我国旅游上市公司中,景点类成长性
期刊
[摘要]文章以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为案例,通过对上海世博会的405名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大型节事中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并验证了志愿者参与动机与岗位服务满足感之间的关系。主成分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志愿者的参与动机有学习动机、职业取向、价值观取向、社会交往动机和公民责任5个因子;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结果显示,学习动机和价值观取向因子在不同程度上对志愿者的岗位服务满足感产生正影响,大型节事的组织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