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研究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已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概述,分析出了农业水利工程的控制重点,并对农业水利工程现存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升农业水利工程整体水平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存在现状;问题
一、前言
农业是中国国民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各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水利工程又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利工程的应用实效,是水利部门的重要责任。
二、概述
农业是中国国民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各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水利工程又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水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水利工程就是农业生产丰收的基础保障,可以说就是农业的命脉所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灌溉多采用渠灌方式,农业水利工程主要是以各类渠道为主构成农业灌溉的保障系统。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与不断地提高,在近几年,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在众多农产品的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其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与之相适应的设施农业灌溉技术也已形成规模,微观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已成为设施农业灌溉工程的主流。所以,农业水利工程包含了为各种农作物灌溉所用的相关设施,既有传统的渠灌工程,也有现代的节水工程。农灌工程设施的完好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灌溉的保障程度,做好农灌工程设施的管理工作自然就成为基层水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管理者的基本责任。由于农业水利工程服务于农业生产,并且基本都位于露天之下,受其自然因素与生产经营模式及管理体制的影响,工程实施发生不同形式的破坏或损毁是经常的,所以,管理好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做好保障,探寻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三、农业水利工程的控制重点
1.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实施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保障。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有利于解决农业面污染,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是一项革命性措施,必须摆在农村水利建设的突出位置。要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
2.努力提高农田灌排标准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对农田灌溉、排涝、降渍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加强对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今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切实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同时,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划研究,以利于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发挥更好的作用。
3.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
近年来,水污染带来的水环境恶化、水质破坏问题日益严重,水土流失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保护农村水资源,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越来越显得重要。
4.加快小城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随着农村城镇化、集镇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小城镇防洪排涝问题,特别是从抗御突发性暴雨受到的灾害影响来看,农村城镇的水利设施难以适应短历时暴雨的排涝要求,一旦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必将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四、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现存在的现状和问题
1.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60、70年代,大多过了工程的设计年限,设备老化,功能减退,漏水、渗水现象严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随着城市建设及工业区的快速发展,农田渠道损毁及断头现象时有发生,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灌溉难的现象。
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薄弱
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上,产权不明,水利设施维护管理责任没有得到细化与落实,农田水利工程运行起来困难重重。在一些地区,虽然已建立起农民用水户协会,但绝大多数没有注册,人员多为兼职,无办公場所和办公经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田水利的进一步发展。
3.农民积极性不高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民工进城打工,导致农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骤减。加之农民打工的收入远比在家务农收入要高很多,农业生产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导致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4.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尚未建立
当前,我国的基础水利建设融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国家投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尚未成形。水利设施资金来源基本上依靠政府,地方村级组织筹资渠道单一、筹资能力不强、责任意识缺乏,在基础农田水利建设中向村民集资困难,社会投资更无从谈起。
五、提升农业水利工程整体水平的策略
1.完善投入机制
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当坚持“谁受益、谁负担”的基本思想,具体实行上采取国家辅助、群众投劳以及收益单位进行管理的措施。首先可以采取“竞争立项、招标建设”的措施,以此作为水利建设组织的构成方式。主要优势在于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群众的全过程参与,确保参与者的积极性。其次,应当采取工程建设“两不修”的方式,也就是对于群众不同意的坚决不修,群众不参与也不修。再次,应当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实施竞争立项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群众意见统一的项目优先建设,用水户协会健全的地区优先建设。
2.工程建设过程的管理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承包商对质量有效管理是工程的核心部分。在施工前,承包商应对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实施全面、有效的培训,确保每一个工人都能够正确地进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并且根据工程的规划,定期对于质量实施评价和测定,每个月都应当召开总结汇报会议,确保能够掌控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与此同时,还应当制定出详细的、操作性较强的自我检测、自我复查以及终极检查体系。在实际施工中,通常可以采用施工小组、项目检测员以及总质量检测员来全面检测。规划单位对于施工质量也担负着重要职责,施工图纸已经递交施工单位之后,经检查发现需要修改时,需要立即将修改的通知以及规划图送交到施工单位的手中。
3.工程竣工后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的一个难点在于其分散在田间地头,所以不管是维护还是运营都较为困难。所以如果要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首先应当建立起责任到人、责权明细的有效管理机制。各个灌区管理处应当设置相应的工管、财务、供应以及后勤等相关科室。如果是一些骨干工程,应当配置专门的管理机构与人员编制,如果为一些重点工程,则应当交由乡镇水利站负责,其中管理所需要承担的经费应当由受益的乡镇财政来承担,如果是一些田间工程,则可以直接交给用水者协会来管理,也可以直接聘人来进行承包经营。
六、结束语
通过对农业水利工程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的开展有赖于对其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关人员应该从其客观实际出发,利用优势因素,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农业水利工程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李宗坤、孙明权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J].2010(20):35l-352.
[2] 霍加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112-113.
[3] 刘建明.探索新机制,谋求大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J].河北水利.2011(01):16-17.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存在现状;问题
一、前言
农业是中国国民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各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水利工程又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利工程的应用实效,是水利部门的重要责任。
二、概述
农业是中国国民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各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水利工程又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水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水利工程就是农业生产丰收的基础保障,可以说就是农业的命脉所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灌溉多采用渠灌方式,农业水利工程主要是以各类渠道为主构成农业灌溉的保障系统。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与不断地提高,在近几年,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在众多农产品的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其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与之相适应的设施农业灌溉技术也已形成规模,微观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已成为设施农业灌溉工程的主流。所以,农业水利工程包含了为各种农作物灌溉所用的相关设施,既有传统的渠灌工程,也有现代的节水工程。农灌工程设施的完好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灌溉的保障程度,做好农灌工程设施的管理工作自然就成为基层水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管理者的基本责任。由于农业水利工程服务于农业生产,并且基本都位于露天之下,受其自然因素与生产经营模式及管理体制的影响,工程实施发生不同形式的破坏或损毁是经常的,所以,管理好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做好保障,探寻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三、农业水利工程的控制重点
1.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实施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保障。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有利于解决农业面污染,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是一项革命性措施,必须摆在农村水利建设的突出位置。要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
2.努力提高农田灌排标准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对农田灌溉、排涝、降渍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加强对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今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切实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同时,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划研究,以利于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发挥更好的作用。
3.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
近年来,水污染带来的水环境恶化、水质破坏问题日益严重,水土流失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保护农村水资源,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越来越显得重要。
4.加快小城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随着农村城镇化、集镇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小城镇防洪排涝问题,特别是从抗御突发性暴雨受到的灾害影响来看,农村城镇的水利设施难以适应短历时暴雨的排涝要求,一旦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必将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四、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现存在的现状和问题
1.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60、70年代,大多过了工程的设计年限,设备老化,功能减退,漏水、渗水现象严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随着城市建设及工业区的快速发展,农田渠道损毁及断头现象时有发生,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灌溉难的现象。
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薄弱
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上,产权不明,水利设施维护管理责任没有得到细化与落实,农田水利工程运行起来困难重重。在一些地区,虽然已建立起农民用水户协会,但绝大多数没有注册,人员多为兼职,无办公場所和办公经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田水利的进一步发展。
3.农民积极性不高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民工进城打工,导致农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骤减。加之农民打工的收入远比在家务农收入要高很多,农业生产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导致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4.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尚未建立
当前,我国的基础水利建设融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国家投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尚未成形。水利设施资金来源基本上依靠政府,地方村级组织筹资渠道单一、筹资能力不强、责任意识缺乏,在基础农田水利建设中向村民集资困难,社会投资更无从谈起。
五、提升农业水利工程整体水平的策略
1.完善投入机制
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当坚持“谁受益、谁负担”的基本思想,具体实行上采取国家辅助、群众投劳以及收益单位进行管理的措施。首先可以采取“竞争立项、招标建设”的措施,以此作为水利建设组织的构成方式。主要优势在于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群众的全过程参与,确保参与者的积极性。其次,应当采取工程建设“两不修”的方式,也就是对于群众不同意的坚决不修,群众不参与也不修。再次,应当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实施竞争立项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群众意见统一的项目优先建设,用水户协会健全的地区优先建设。
2.工程建设过程的管理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承包商对质量有效管理是工程的核心部分。在施工前,承包商应对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实施全面、有效的培训,确保每一个工人都能够正确地进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并且根据工程的规划,定期对于质量实施评价和测定,每个月都应当召开总结汇报会议,确保能够掌控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与此同时,还应当制定出详细的、操作性较强的自我检测、自我复查以及终极检查体系。在实际施工中,通常可以采用施工小组、项目检测员以及总质量检测员来全面检测。规划单位对于施工质量也担负着重要职责,施工图纸已经递交施工单位之后,经检查发现需要修改时,需要立即将修改的通知以及规划图送交到施工单位的手中。
3.工程竣工后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的一个难点在于其分散在田间地头,所以不管是维护还是运营都较为困难。所以如果要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首先应当建立起责任到人、责权明细的有效管理机制。各个灌区管理处应当设置相应的工管、财务、供应以及后勤等相关科室。如果是一些骨干工程,应当配置专门的管理机构与人员编制,如果为一些重点工程,则应当交由乡镇水利站负责,其中管理所需要承担的经费应当由受益的乡镇财政来承担,如果是一些田间工程,则可以直接交给用水者协会来管理,也可以直接聘人来进行承包经营。
六、结束语
通过对农业水利工程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的开展有赖于对其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关人员应该从其客观实际出发,利用优势因素,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农业水利工程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李宗坤、孙明权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J].2010(20):35l-352.
[2] 霍加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112-113.
[3] 刘建明.探索新机制,谋求大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J].河北水利.2011(0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