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数学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4112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他所著的《数学教育学》一书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由此可见,数学活动的科学有效设计对于数学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要想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主要应考虑哪些问题呢?下面想谈谈笔者的一些想法。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教学中巧妙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游戏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通过游戏可以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注意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新的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退位减法“十几减几”时,教师课前可以准备四件标价都是7元的商品:水彩笔、钢笔、美工刀、订书机,安排同学扮演售货员,同时给四名同学分别发11元、13元、15元、16元纸币 (均有一张整10元) 扮演顾客,依次到柜台前买一件商品。接着提问:“刚才顾客买东西各拿出多少元?找回多少元?”学生很容易答出:“都是拿出10元,找回3元。”接着问:“为什么他们都拿出10元呢?他们各剩几元?你们是怎样想的?”学生积极发言,如:第一个顾客原来有11元,拿出一张10元,用了7元,找回3元,还剩4元。即11-7=(),想10-7=3,3+1=4,从而得出规律:计算十几减几,先用10减几,再用减得的数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就可以得到差。这一游戏化解了退位减法的难点,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取了知识,并且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操作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新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充分地动作操作,积极地自主探索和大胆地合作交流,既是实施《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改革数学课堂教学的需要。如“10以内加法”的教学,师(创设情境):奶奶拿出10颗糖分给弟弟和哥哥吃,应该怎么分呢?奶奶犯难了,请帮帮奶奶,并说说理由。学生拿出10个小圆片邊摆边分,先把每一边各摆了5个圆片就得到5+5=10,再从左边拿一个到右边就得到4+6=10,也知道6+4=10,然后再从左边拿一个到右边。就得到3+7=10,也就是7+3=10……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将和为10的算式有序地板书于黑板上:1+9=10,2+8=10,3+7=10……再结合书上的示意图,组织学生讨论每道题的意义。这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操作,自己练习,自己讨论意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学得轻松愉快,收到了很好的的效果。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决定着思维的方向。积极创设充满趣味化的、生活化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是新课程着力追求的一个目标。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产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新知展开过程中创设能促进学生发展并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教学情境。如:教师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学生认识了“平方厘米”后,就创设了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去试题课桌面的大小,从而发现并提出问题:1平方厘米的单位太小,有没有比平方厘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呢?学生处于矛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最后,在新课总结时,用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你还有哪些困惑?”一个问题将学生带入积极思考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勇于质疑,勇于创新。
  四、创设交流情境,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是活动教学中一种最有效的形式,交流又是小组讨论的拓展和延伸。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往往对一些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为此,教师必须悉心创设民主的课堂交流氛围,对学生的每步思维过程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积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在集体合作中展示自己,创造个性。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练习课上,我自编了一道让学生合作解决的开放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张大伯想在围墙边用篱笆围一个长4米、宽3米的长方形鸡舍,需要篱笆多少米?”鼓励学生小组合作,画图讨论,看看能有几种情况。课堂气氛顿时热闹起来,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不一会儿就得出不同的结果。
  五、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因而让“生活”走向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能使学生发现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所以,在活动教学中,应尽量创设生活情境,采取让学生体验生活原型,再现生活事实,唤醒生活经验和解决生活问题方式,使学生把理性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学习千克和克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带鸡蛋、蔬菜、水果等,课上称一称,学生兴趣很浓,得出1千克大约相当于19个鸡蛋或10条黄瓜等,通过自己去实践,因此对于重量单位感受更深了。课后,让学生到附近的超市调查商品的重量,并做好记录。课上,让学生汇报调查经过,学生兴奋不已,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通过实践学到了书本没有学到的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让学生去解决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题,会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改变了一种静态的教学,给了数学课堂一种蓬勃的生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思考的空间,创新的余地,让学生灵活的运用了数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信,有效的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将会成为伸展儿童生命灵性的根基。
  作者单位:扬州市邗江区红桥小学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认同。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和谐的课堂,重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显得愈来愈重要。  本人认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还是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
期刊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良好的课程环境:它大大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数学成为儿童对其经验、常识的提炼与升华的有力工具;它采取“问题情境——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既有趣又有用;它以实现儿童的发展为宗旨,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观察、猜想、思考、操作、验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收获自信,感受自尊。  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自己去
期刊
語文教学,必须抓好读和写。读是知识的吸取,写是思想的表达。这两者正是语文工具性的具体体现。怎样达到读写的基本训练,让琅琅的书声浸润孩子的心扉,让浓浓的书香滋润孩子的童年呢?这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  一、阅读实践是凭借  多读可以从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和扩大语文阅读的数量两个方面着手。提高阅读质量,就是反复阅读课文数遍,以求加深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清文章的思路
期刊
小学品德课“活动型教学模式”并不是一个包揽一切教学方式、方法和步骤的庞大的内容的综合体,而是当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活动模块或方案,是一种把教师的自上而下教育与学生的相互影响、自我教育和谐融合的优化法,使品德教学具有更强的参与性、实践性、合作性和整体性,不断增强教育实效。1、使课程
期刊
诗歌鉴赏是每年高考必考的一个考点,由原来的客观选择题转为主观表述题,最近两年又增加了分值,这样就使得诗歌鉴赏既为难点又是重点。怎样让诗歌鉴赏的备考收到较好的效果呢?以下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点思路和做法。  一、师者宏观拓展,微观深入  即遵循整体阅读、整体理解的思路,从宏观上着眼,微观处深入,引导学生整体上把握诗歌,深入理解诗歌,扣准题干,明白答题。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如下两点:  (一)引导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动向。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它能促使我们的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到教学模式、教育观念及至教育形态的一系列变革。这些变革为素质教育的实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已成为一种趋势。在语文课堂上,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能使
期刊
技工学校是以培养理论知识够用、专业操作技能过硬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学校,突出专业技能训练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技校教学重心所在。电子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是电子专业学生的主要课程,这门课程的学习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如何上好电子专业技能训练这门课?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准备工作要充分  1.结合教学内容,精选该课程的操作任务及操作
期刊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参与社会、走进生活、有效教学、灵动生成就成了优化教学
期刊
一、基层党组织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工作研究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这是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思想、新举措。高校党组织是党组织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是各级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教师党员、学生党员数量日益增多的形势下,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实现高校党内和谐并以
期刊
问题是语文的心脏,也是语文的魅力所在。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的确,课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