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决定其在开展研学旅行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以“书香大陈”研学地为例,以地理学科为核心,融合历史、人文、体验等多科目,通过充分挖掘研学资源的多重价值设计研学活动,依据学生兴趣设计研学方案,采用跨学科问题探究方式开展研学活动等途径,实现研学旅行中的跨学科融合教育。
关键词:学科融合;研学旅行;地理实践力
一、研学旅行课程与高中各学科间的关系
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修课程,并将研学旅行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畴。作为一门新型课程,中小学研学旅行不同于以往的分科实践教学[1],而应融合多学科。段玉山、袁书琪等学者编制的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将其分为地理类、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课程内容。研学旅行与高中各学科的相互作用及融合关系[2](图1),在研学旅行中实现学科融合,地理学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地理学科的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为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能够保障研学旅行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创新性[3]。 研学旅行活动的设计应以地理学科为核心,充分挖掘研学资源的多重价值,融合多学科,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实现研究性学习和跨学科融合教育的目标。
二、研学旅行设计思路
当下的研学旅行一般有两种形式:单学科的“单打独斗”或多学科的组合研学。而学科融合理念下的研学旅行,是通过多门学科资源的融入,采用跨学科问题探究的方式开展研学活动。在完成研学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或技能来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并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全面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地实现跨学科融合学习。学科融合理念下的研学活动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
三、研学旅行地与研学目标确定
1. 研学旅行地选择
本次研学旅行的地点选在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的大陈村,该村旧时以经商办学扬名,近年来又以弘扬传统文化及中国村歌发源地闻名遐迩。选在此处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主要考虑的依据如下。
(1)研学点距学校近,具有可行性与安全性优势。大陈村位于江山市北部,距离笔者所在中学约8千米,行车仅需15分钟。因此,可利用节假日、周末等时间开展研学活动,将研学旅行直接纳入学期内的教学计划,机动灵活。再者笔者所教学生均来自江山市内,学生对于大陈村或许不熟,但肯定有所耳闻。学生对当地自然景观、文化风俗等较熟悉,开展研学活动也更易于接受,可行性极高。从安全角度看,大陈村位于省道附近,交通便利,基础配套设施较完备(图3),在此处开展研学旅行的安全性较高。
(2)研学资源丰富,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大陈村拥有“中国最美古村落”“首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村落”“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第五批文明村镇”“中国村歌发源地”等多个荣誉称号,是一个以徽派古建筑为特色的千年古村落。村落内以汪氏宗祠、红军纪念馆、党建馆、幸福乡村展馆、现代农业观光基地等12个点位为依托,融合村歌文化、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展现大陈乡的乡村振兴新貌。通过对村落布局、历史、传统文化、古建筑、产业发展等内容的深入挖掘,可以将高中各个学科的课程内容进行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整合成为一门新的综合实践课程。
(3)研学地为学生所熟悉,乡土味与乡情味浓厚。研学地点依托于乡土资源,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既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家乡建设,富有乡土味,也能培养学生爱乡爱国情感。在学科融合理念下开展研学活动,亦是学生依據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创建团队—确定主题—设计方案—研学实践—整理反思—展示成果—评价自检的研学活动,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富有趣味,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活创造性思维,彰显创新能力。
2.研学旅行目标设定
依据研学活动课程标准,“书香大陈”研学活动主要涉及地理类、历史类、人文类、体验类课程。为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开展研学活动前,笔者依据研学内容制定出不同的研学目标(表1)。
四、研学旅行活动实施建议
学科融合理念下开展的研学旅行,应先挖掘研学资源的多重价值,梳理研学内容和研学科目之间的关系,进而设计研究问题,安排研学活动。活动中的探究问题应具备一定思维梯度性、能力层次性、逻辑科学性。通过科学安排研学活动,可以实现对探究问题的层层递进,引领学生继续探索,不断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研学旅行的活动安排应以地理学科为中心进行多学科的整合和设计,且注重趣味性、体验性、合作性及探究性。
1.研学活动安排
(1)地理类研学活动。知识角度:①在行图软件中观察大陈村的等高线,并与现实地形对比,总结该地的地形特征;②结合地形特征和考察情况,描述大陈村的布局特点,总结大陈村的古建筑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③参观现代农业观光基地,分析该基地的主要区位因素。实践角度:①利用奥维互动地图软件,记录大陈村的地理位置及研学线路,并将路线转绘成地图;②利用形色App拍照并识别大陈村周边的五种常见植物,活动结束后制作成植物卡片;③参观汪氏宗祠、文昌阁、汪乃恕等古宅,运用卷尺等工具进行测量与记录,完成表2。
(2)历史类研学活动。知识角度:①参观汪氏宗祠,认识大陈的民俗文化,了解大陈的优秀历史;②参观红军纪念馆,了解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江山的光荣战斗历史、革命斗争和革命贡献,学习革命先烈为国家复兴斗争的革命精神。实践角度:①游览古建筑群,欣赏徽派建筑中的“三雕”(木雕、石雕、砖雕),了解其建筑历史文化;②重走红军路,体验红军生活。
(3)人文类研学活动。知识角度:①访问大陈村村民,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情况;②参观幸福乡村展馆,了解从“最脏”大陈到“最美”大陈的发展历史。实践角度:①参观红军纪念馆和党建馆,感受大陈的文化建设成果;②绘制一份大陈村的手绘地图;③以诗词(歌)的形式记录研学旅行的见闻。
关键词:学科融合;研学旅行;地理实践力
一、研学旅行课程与高中各学科间的关系
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修课程,并将研学旅行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畴。作为一门新型课程,中小学研学旅行不同于以往的分科实践教学[1],而应融合多学科。段玉山、袁书琪等学者编制的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将其分为地理类、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课程内容。研学旅行与高中各学科的相互作用及融合关系[2](图1),在研学旅行中实现学科融合,地理学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地理学科的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为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能够保障研学旅行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创新性[3]。 研学旅行活动的设计应以地理学科为核心,充分挖掘研学资源的多重价值,融合多学科,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实现研究性学习和跨学科融合教育的目标。
二、研学旅行设计思路
当下的研学旅行一般有两种形式:单学科的“单打独斗”或多学科的组合研学。而学科融合理念下的研学旅行,是通过多门学科资源的融入,采用跨学科问题探究的方式开展研学活动。在完成研学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或技能来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并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全面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地实现跨学科融合学习。学科融合理念下的研学活动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
三、研学旅行地与研学目标确定
1. 研学旅行地选择
本次研学旅行的地点选在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的大陈村,该村旧时以经商办学扬名,近年来又以弘扬传统文化及中国村歌发源地闻名遐迩。选在此处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主要考虑的依据如下。
(1)研学点距学校近,具有可行性与安全性优势。大陈村位于江山市北部,距离笔者所在中学约8千米,行车仅需15分钟。因此,可利用节假日、周末等时间开展研学活动,将研学旅行直接纳入学期内的教学计划,机动灵活。再者笔者所教学生均来自江山市内,学生对于大陈村或许不熟,但肯定有所耳闻。学生对当地自然景观、文化风俗等较熟悉,开展研学活动也更易于接受,可行性极高。从安全角度看,大陈村位于省道附近,交通便利,基础配套设施较完备(图3),在此处开展研学旅行的安全性较高。
(2)研学资源丰富,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大陈村拥有“中国最美古村落”“首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村落”“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第五批文明村镇”“中国村歌发源地”等多个荣誉称号,是一个以徽派古建筑为特色的千年古村落。村落内以汪氏宗祠、红军纪念馆、党建馆、幸福乡村展馆、现代农业观光基地等12个点位为依托,融合村歌文化、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展现大陈乡的乡村振兴新貌。通过对村落布局、历史、传统文化、古建筑、产业发展等内容的深入挖掘,可以将高中各个学科的课程内容进行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整合成为一门新的综合实践课程。
(3)研学地为学生所熟悉,乡土味与乡情味浓厚。研学地点依托于乡土资源,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既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家乡建设,富有乡土味,也能培养学生爱乡爱国情感。在学科融合理念下开展研学活动,亦是学生依據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创建团队—确定主题—设计方案—研学实践—整理反思—展示成果—评价自检的研学活动,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富有趣味,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活创造性思维,彰显创新能力。
2.研学旅行目标设定
依据研学活动课程标准,“书香大陈”研学活动主要涉及地理类、历史类、人文类、体验类课程。为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开展研学活动前,笔者依据研学内容制定出不同的研学目标(表1)。
四、研学旅行活动实施建议
学科融合理念下开展的研学旅行,应先挖掘研学资源的多重价值,梳理研学内容和研学科目之间的关系,进而设计研究问题,安排研学活动。活动中的探究问题应具备一定思维梯度性、能力层次性、逻辑科学性。通过科学安排研学活动,可以实现对探究问题的层层递进,引领学生继续探索,不断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研学旅行的活动安排应以地理学科为中心进行多学科的整合和设计,且注重趣味性、体验性、合作性及探究性。
1.研学活动安排
(1)地理类研学活动。知识角度:①在行图软件中观察大陈村的等高线,并与现实地形对比,总结该地的地形特征;②结合地形特征和考察情况,描述大陈村的布局特点,总结大陈村的古建筑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③参观现代农业观光基地,分析该基地的主要区位因素。实践角度:①利用奥维互动地图软件,记录大陈村的地理位置及研学线路,并将路线转绘成地图;②利用形色App拍照并识别大陈村周边的五种常见植物,活动结束后制作成植物卡片;③参观汪氏宗祠、文昌阁、汪乃恕等古宅,运用卷尺等工具进行测量与记录,完成表2。
(2)历史类研学活动。知识角度:①参观汪氏宗祠,认识大陈的民俗文化,了解大陈的优秀历史;②参观红军纪念馆,了解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江山的光荣战斗历史、革命斗争和革命贡献,学习革命先烈为国家复兴斗争的革命精神。实践角度:①游览古建筑群,欣赏徽派建筑中的“三雕”(木雕、石雕、砖雕),了解其建筑历史文化;②重走红军路,体验红军生活。
(3)人文类研学活动。知识角度:①访问大陈村村民,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情况;②参观幸福乡村展馆,了解从“最脏”大陈到“最美”大陈的发展历史。实践角度:①参观红军纪念馆和党建馆,感受大陈的文化建设成果;②绘制一份大陈村的手绘地图;③以诗词(歌)的形式记录研学旅行的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