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读写一体”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272787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指出:传统的“读写结合”发展到当下,已经把“读”与“写”视为本质上的“一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特别是统编语文教材的全国发行,可以认为是真正开启了一个“读写一体”的新时代。统编教材的作文编写这一块,明显地体现“读写一体”的理念,甚至有了以“习作例文”“习作指导”为主题的习作单元,课文就是习作的范文。很显然,传统的“阅读本位”教学经验已经不适合统编教材。语文课堂教学怎样才能从“阅读本位”转变成“读写一体”呢?
  一、捕捉“读写一体”的契合点,促“读写”高效融为一体
  《桂花雨》的作者琦君1917年生于浙江温州的瞿溪乡,在家乡长大,中学到杭州念书,1949年赴台湾。“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好最迷人的印象,“桂花”是作者心中最挚爱的事物。本单元除了《桂花雨》,还有《白鹭》《珍珠鸟》等文章,写法各不一样,都可以成为本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的范文,尤其是《桂花雨》写作方法值得揣摩和模仿,是“读写”的最佳契合点。
  二、从选材的角度去设计阅读核心问题,明晰“写什么”
  如果按照传统的“阅读本位”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教师一般都设计这样的问题:课文主要写什么?表达什么感情?学生大致能讲出课文主要写了桂花很香,摇桂花是作者童年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仅此而已。这样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对课文“写什么”肤浅、零散的了解,还没有真正地清晰地理解作者到底写了什么。
  每个读者读了这篇文章,都能感受到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作者为了表达这种思乡情,进行了精心选材,但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没读懂。如果从作者选材的角度去设计阅读核心问题,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哦,作者原来是这样写的。
  1.作者琦君离开家乡到台湾多年,思乡之情日甚,尤其是到了中秋節前后,为什么?(因为秋天是思念的季节,家乡的桂花总是在中秋节前后盛开,“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中国人思乡情结。)
  2.每想起故乡,作者记忆中便会出现一样事物,这个事物是什么?(家乡的桂花树)
  3.每当桂花盛开时,作者必定会怀念一个人,这个人是谁?(母亲)
  4.想起故乡,作者最美好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摇桂花)
  5.其实,最想故乡的那个人还不是作者,是谁?(母亲)从哪件事可以读出?(杭州赏桂花)
  从作者选材的角度设计问题,一下子拨通了学生思维,快速准确地抓住了作者谋篇布局的意图:作者回忆故乡,从具体的“物”到具体的“人”再到具体的“事”。作者“写什么”就清晰了,文章的写作框架就立起来了,正所谓“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用思维导图板书更加形象清晰:
  三、从表达技巧角度引导质疑品读,解密“怎么写”
  单有好的选材还不能成就一篇好文章,如何用语言把感情表达出来,这是语文阅读教学应该着力的地方。逐段读,牵着学生走,肯定会乏味;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他们就会自主地带着问题主动研读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就会尝到阅读中“发现”的成就感和快乐。因此,教师在完成作者选材和文章布局的探究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对作者选择的“一物一人两件事”进行表达思乡之情,作为读者,你有什么期待和问题吗?
  关于“桂花树”学生问:家乡的桂花树长什么样子的?家乡景物那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桂花树来写?
  关于“忆母亲”学生问:作者为什么要写母亲?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关于“摇花乐”学生问:“摇桂花”这件事给我童年带来什么样的快乐?
  关于“杭州赏桂花”学生问:为什么作者要写“杭州赏桂花”这件事?
  这些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作者的文字进入作者的灵魂,与作者感同身受,真切体会作者拳拳的思乡之情。
  此时可提议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小组研读,在文章的语言描写中找出自己的答案,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情怀。作者记忆中的桂花树长什么样的呢?从作者抒情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用关键词勾勒它的样子:笨笨的,满树的叶子,花小小的,香气迷人。作者运用对比手法,说自己什么花都不懂欣赏,就喜欢这桂花,接着就像画家一样,用简洁的几笔,就把故乡笨笨的、可爱的桂花树的样子勾勒出了。这就是永远保存在作者脑海中桂花树,已经成为作者回忆家乡的代表景物。
  在中国人的对家乡的观念里,母亲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乡。台风要来了,作者细腻地描写了母亲的对桂花担心的两个细节,一是母亲祈祷台风不来的语言“千万别台风啊”,二是“每天在院子里走一回”的动作。而母亲担心台风对桂花的破坏不是完全为自己,而是为了村子的邻居老人“毛家奶奶”“胡家爷爷”,是为了村子里的人在过春节时能做上上乘的桂花糕饼。作者写母亲对桂花的担心,对邻居的馈赠,一个善良朴实、可亲可爱的乡村母亲的形象就呼之欲出,这个形象永远留在作者童年的记忆里,与桂花相关联。
  作者童年,最快乐最难忘的事就是摇桂花了。提前摇桂花是母亲的无奈之举,心有遗憾但不得不为之,而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快乐提前到来的惊喜,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对比。通过这个对比,写出我的童年快乐的纯粹。“使劲摇,桂花落得满头满身都是,‘好香的雨啊!’”摇的动作,花落的场景,快乐无与伦比,这种事怎么不使作者魂牵梦绕呢?
  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征,作者回忆起中学杭州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的事,不是与家乡无关的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作者的匠心独运的构思。作者读中学时,一家人到了杭州居住。杭州是桂花的天下,桂花树长得好,花开得更好,与家乡的“十几条巷子没有不浸在香气里”对比,杭州的桂花“那才是香飘十里”,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为解母亲的思乡愁,我兴高采烈地给母亲带回了杭州的桂花,可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真可谓是“月是故乡明”,“花是故乡香”,不是花不香,而是情不在啊!作者想表达的是,母亲思乡之情更浓。
  平实的描写,在对物、人、事的描写中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在对比之中层层升华思乡之情,是作者的语言表达艺术。带着问题品读作者的语言,解密“怎么写”,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情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作者的写作策略。
  责任编辑 邱丽
其他文献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要求是“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何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和能力,这成为很多教师迫切关注的问题。笔者在带领孩子们开展课外阅读时,认识并研读了大量的绘本,并引导孩子们善读绘本,活用绘本,利用绘本进写话教学训练。  一、善读绘本,开辟写话训练途径  写话作为绘本阅读的延伸,已经成为习作教学必要的补充。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
1.前言   人际交往中,人际冲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与他人之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会使青少年产生抑郁、 忧伤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影响个体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00后”初中生应对人际冲突和人际矛盾的基本策略也是检测其社会化发展水平和适应性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学生采取何种问题解决策略的因素很多,包括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差异,比如家庭、情境、文化传统及个性特点等都会影响到策略的应用。近年来,国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陶行知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回归“教学生学”的本质,引导学生解决“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下面以我设计的一节《周长的计算练习课》为例,说说我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
近年来,“传统文化”及与之相关的字眼不断进入我们的视野。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可见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认识到
摘要:日本的职业规划教育从小学时期开始,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标,日本人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培养未来职业规划的意识。学生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可以参加体验活动,学习规划未来职业,对未来职业选择有影响。并且,通过对比普通科和专业学科的职业规划教育,对中国建立发展职业规划教育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日本;高中;职业规划教育;普通科;专业学科  高中阶段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生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如何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但作为一种主要从国外引进而在国内仍不太重视或重视不足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为中职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职业生涯教育;对策   一、中职学校开展
用心去对待学生,学生才用心来对待你。老师洒出浓浓的爱,学生就会激起暧暧的情。   一回头,一切仿佛就在昨天,早就听说艺术班的学生个性强,不好带,没想到高二的时候,我就成了艺术班的班主任。第一节班会课上,我勉强微笑着站在讲台上,台下精灵鬼怪的学生正在热火朝天的讨论“怎么来称呼我这个班主任?”一个调皮女生说:“叫老师不够亲切,没个性,不如就叫婵姐吧!”她话音刚落,就得到了全班赞许的掌声。当时我心里很
一、问题提出  图像题以化学知识为内容载体,以图形为形式载体,可较好地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备受命题者青睐。平衡图像是指将化学平衡相关原理应用于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借助变量间的制约以二维图的形式来反映产率、产量、转化率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平衡图像具有直观、简洁、明了的特点,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部分的重要题型,可以全面考查各种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其中的U形图以拐点为分界,两边呈现
特级教师贾志敏常说:“我的课堂并不热闹,更谈不上精彩。”这是大实话。然而,奇怪的是,恰恰是这样看似不够热闹,不够精彩的课堂,竟形成了这样一种师生活力的课堂磁场:课堂上,教学环节好像都事先商定好一样,一环接着一环,流畅而富有诗意地伸展着、起伏着,每一节简单的教学过程都成了智慧课堂的巅峰之作。这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一 、“脑耕铭”——巧取“元”始学点,点燃体验言语的火花  在课堂教学上,“体
小说是近年高考的热点,在文学阅读的能力考查中,小说这一体裁颇受命题人的青睐。这首先源于语文新课标中“审美鉴赏与创造”对学生的要求: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文字作品,分析其情感和语言特点,认识其形象和情感之美。  一、从创作过程来看,人物形象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  鲁迅先生谈到小说创作时,提到两种创作方法:一是专用一个人,言谈举动,不必说了,连微细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二是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