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米手机的饥饿营销策略如何会取得如此神话般的成绩,成为商业奇迹?关键在于精准的把控住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本文从饥饿营销的起源出发,举例经典案例分析,阐释饥饿营销下的消费者心理。
关键词:饥饿营销;小米;消费者心理
饥饿营销,如果不是很了解,可能会觉得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其实,作为目前一种常用的营销手段,饥饿营销无处不在。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常碰到这样一些现象,买新车要交定金排队等候,买房要先登记交诚意金,甚至买iPad、买手机还要等候,还常常看到什么“限量版”、“秒杀”等。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为什么还存在大排长龙、供不应求的现象呢? 这是因为商家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饥饿营销策略所致。
一、饥饿营销的概念
在市场营销学中,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控制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表面上,饥饿营销的操作很简单,定个叫好叫座的惊喜价,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象,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或者是产品未出来就先造势,让人们的目光集中在上面,然后企业再开始让顾客排队预定。但是,在这里我们还必须明白,饥饿营销的最终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调高价格,更是为了使品牌产生高额的附加价值,从而为品牌树立起高价值的形象。
人是欲望性的动物,而欲望源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进化,伴随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人永远也无法满足自己,人类的心理特性为“饥饿营销”的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二、小米手機的饥饿营销案例分析
熟悉小米的人都知道,小米手机,可以说是当前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奇迹。小米手机的崛起引发了人们对国产手机的关注,小米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其关键在于饥饿营销的魅力。2011年8月以前,中国尚无直销智能手机,小米开创了这一先河,不仅利用网络直销引起热潮,而且组织研发团队研发开放式手机系统,即用户参与小米手机系统的开发,打造“最符合中国人使用的手机”。这种“互联网的方式”打造的小米手机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可。小米借助互联网这个媒介,进行预订购机,网上抢购,火热的购机热潮还在燃烧之际,小米却停售,更激发了消费者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理,坐等小米手机继续出售。
小米手机的消费群体主要定位在了青年消费者,充分利用了青年消费者追求时尚和新颖的求新心理,表现自我和个性的攀比心、好奇心和逆反心理,还有容易冲动,注重感情的从众心理。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小米手机这款产品应属于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的层次上。
三、饥饿营销下消费者心理分析
1、消费者心理上的“求新”
大凡是消费者都具有求新的心理,这是他们的共性,因为随着人们思想上的变化、科技的不断进、个性化的追求能决定了新品的不断推出。据有关部门统计其中追究新品的消费者中以年轻人为主,具有相当大的购买力,所以大部分饥饿营销的成功案例是年轻人的产品,他们是新潮流的代言者,是时髦的象征。
2、消费者心理上的“攀比”
攀比可以说是我国文化中的一部分,虽然我们不提倡这种作风,但在现实世界里,这种作风不但没有得到遏制,而且还有增长的趋势。消费者中的攀比心理主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的争强好胜,有一种齐头并进或者胜过对方的消费心态,你有的我也要有,你没有的我也要有的一种心理。它与自己的喜好并不是关系很大,可以说主要是一种“面子”上的购物需求,是虚荣心和嫉妒心在趋势消费者的购买欲,所以许多产品的饥饿营销策略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态大搞“限量版”、高品质、贵族享受这样的宣传语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3、消费者心理上的“求名”
求名心理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过于追求品牌化、追求特色商品,仰慕商品名望等消费心理,只是喜欢的有点过,它的群体主要是部分青年人对时髦的追求,因为青年人的购买力有限;另外就是一些高端人群,需要交际或者在某些场合“摆阔”,一些大众型的商品已经不能满足其交际和身份的需要,是客观原因造成的,与自己是否真正喜好关系不大,有一个词可以精辟地概括为“炫耀”。这部分人经济实力雄厚,只要是有需求,不管售价的高低,在缺货的状态下愿意等,甚至加价要求拿到产品,饥饿营销就要充分抓住这部分人的心理大搞噱头。达到饥饿营销的目的,吊足这部分人的胃口。
4、消费者心理上的“从众”
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也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我们经常所说的“跟风”,它是指在见到大部分人的购买方向后,主动跟随他们的购买意志加入到购买队伍中,这部分消费群体比较普遍分散于老、中、清队伍中。其实这就是从众的体现,我国的许多产品比如刚才说的脑白金还有黄金酒、白金酒、苹果手机等就是抓住了这部分人的消费心理。
5、好奇心和逆反心理
对于不熟悉、不了解、得不到的新奇事物,消费者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信息通道受到人为阻隔的情况下,企业营销可以对信息采取欲扬先抑的方法,使其主动寻求接收信息。饥饿营销的“产品迟迟不面市”和“供不应求”很好的激起消费者的逆反心理,最终采取行动。
如今,饥饿营销策略在市场上广泛应用,许多商家、企业纷纷效仿小米,但是饥饿营销是把双刃剑,如何把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极为重要的,如果这把剑用不好反而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不能盲目的跟随购买饥饿营销模式带动下的产品,我们应采取相应的策略,理性观察分析,耐心,不要跟风,不要被外表假象蒙蔽,理性购买,保护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罗海玲.解析炫耀性消费的动机[J].考试周刊,2009(24),234-236
[2]刘清华.“饥饿营销”背后的消费动机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0):32-33
[3]成之莹.饥饿营销——攻心计[J].商场现代化,2011,(3):143
[4]磐石之心.解密小米: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奇迹,2014,10
作者简介:
崔子龙,1973年3月,男,汉族,山东淄博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关键词:饥饿营销;小米;消费者心理
饥饿营销,如果不是很了解,可能会觉得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其实,作为目前一种常用的营销手段,饥饿营销无处不在。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常碰到这样一些现象,买新车要交定金排队等候,买房要先登记交诚意金,甚至买iPad、买手机还要等候,还常常看到什么“限量版”、“秒杀”等。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为什么还存在大排长龙、供不应求的现象呢? 这是因为商家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饥饿营销策略所致。
一、饥饿营销的概念
在市场营销学中,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控制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表面上,饥饿营销的操作很简单,定个叫好叫座的惊喜价,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象,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或者是产品未出来就先造势,让人们的目光集中在上面,然后企业再开始让顾客排队预定。但是,在这里我们还必须明白,饥饿营销的最终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调高价格,更是为了使品牌产生高额的附加价值,从而为品牌树立起高价值的形象。
人是欲望性的动物,而欲望源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进化,伴随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人永远也无法满足自己,人类的心理特性为“饥饿营销”的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二、小米手機的饥饿营销案例分析
熟悉小米的人都知道,小米手机,可以说是当前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奇迹。小米手机的崛起引发了人们对国产手机的关注,小米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其关键在于饥饿营销的魅力。2011年8月以前,中国尚无直销智能手机,小米开创了这一先河,不仅利用网络直销引起热潮,而且组织研发团队研发开放式手机系统,即用户参与小米手机系统的开发,打造“最符合中国人使用的手机”。这种“互联网的方式”打造的小米手机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可。小米借助互联网这个媒介,进行预订购机,网上抢购,火热的购机热潮还在燃烧之际,小米却停售,更激发了消费者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理,坐等小米手机继续出售。
小米手机的消费群体主要定位在了青年消费者,充分利用了青年消费者追求时尚和新颖的求新心理,表现自我和个性的攀比心、好奇心和逆反心理,还有容易冲动,注重感情的从众心理。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小米手机这款产品应属于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的层次上。
三、饥饿营销下消费者心理分析
1、消费者心理上的“求新”
大凡是消费者都具有求新的心理,这是他们的共性,因为随着人们思想上的变化、科技的不断进、个性化的追求能决定了新品的不断推出。据有关部门统计其中追究新品的消费者中以年轻人为主,具有相当大的购买力,所以大部分饥饿营销的成功案例是年轻人的产品,他们是新潮流的代言者,是时髦的象征。
2、消费者心理上的“攀比”
攀比可以说是我国文化中的一部分,虽然我们不提倡这种作风,但在现实世界里,这种作风不但没有得到遏制,而且还有增长的趋势。消费者中的攀比心理主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的争强好胜,有一种齐头并进或者胜过对方的消费心态,你有的我也要有,你没有的我也要有的一种心理。它与自己的喜好并不是关系很大,可以说主要是一种“面子”上的购物需求,是虚荣心和嫉妒心在趋势消费者的购买欲,所以许多产品的饥饿营销策略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态大搞“限量版”、高品质、贵族享受这样的宣传语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3、消费者心理上的“求名”
求名心理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过于追求品牌化、追求特色商品,仰慕商品名望等消费心理,只是喜欢的有点过,它的群体主要是部分青年人对时髦的追求,因为青年人的购买力有限;另外就是一些高端人群,需要交际或者在某些场合“摆阔”,一些大众型的商品已经不能满足其交际和身份的需要,是客观原因造成的,与自己是否真正喜好关系不大,有一个词可以精辟地概括为“炫耀”。这部分人经济实力雄厚,只要是有需求,不管售价的高低,在缺货的状态下愿意等,甚至加价要求拿到产品,饥饿营销就要充分抓住这部分人的心理大搞噱头。达到饥饿营销的目的,吊足这部分人的胃口。
4、消费者心理上的“从众”
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也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我们经常所说的“跟风”,它是指在见到大部分人的购买方向后,主动跟随他们的购买意志加入到购买队伍中,这部分消费群体比较普遍分散于老、中、清队伍中。其实这就是从众的体现,我国的许多产品比如刚才说的脑白金还有黄金酒、白金酒、苹果手机等就是抓住了这部分人的消费心理。
5、好奇心和逆反心理
对于不熟悉、不了解、得不到的新奇事物,消费者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信息通道受到人为阻隔的情况下,企业营销可以对信息采取欲扬先抑的方法,使其主动寻求接收信息。饥饿营销的“产品迟迟不面市”和“供不应求”很好的激起消费者的逆反心理,最终采取行动。
如今,饥饿营销策略在市场上广泛应用,许多商家、企业纷纷效仿小米,但是饥饿营销是把双刃剑,如何把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极为重要的,如果这把剑用不好反而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不能盲目的跟随购买饥饿营销模式带动下的产品,我们应采取相应的策略,理性观察分析,耐心,不要跟风,不要被外表假象蒙蔽,理性购买,保护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罗海玲.解析炫耀性消费的动机[J].考试周刊,2009(24),234-236
[2]刘清华.“饥饿营销”背后的消费动机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0):32-33
[3]成之莹.饥饿营销——攻心计[J].商场现代化,2011,(3):143
[4]磐石之心.解密小米: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奇迹,2014,10
作者简介:
崔子龙,1973年3月,男,汉族,山东淄博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