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2020年3月20曰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分别从劳动教育磨炼中学生意志、提升道德素养,开发中学生智力思维、增强中学生的体质、培育中学生审美观、锻炼学生创造美的角度进行论证劳动教育对当代中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关键词:劳动;品德教育;智力思维;身体素质;审美观;
培养当代中学生拥有劳动的习惯,并热衷于劳动,从而在劳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的一种呈现形式,因此我们要以劳动实践作为桥梁,让学生的意志得到磨炼,才干得到增长,身体得到锻炼,思维得到成长提升,并在劳动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最终达到素养的提升。而要达到这些目的劳动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劳动对当代中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一、通过劳动可以磨炼中学生的意志、提升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及修养
1.劳动是磨炼中学生意志力最好的途径
对于当代的中学生来说,虽然没有以前那种上山砍柴,下田种地,挑沙运土来建设工地的这种往昔知青岁月的体力活,但是生活中哪怕简简单单的帮家里人做饭,洗衣服,做家里卫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要在生活中各个地方为学生创设劳动机会,让学生在生活劳动中提升实践能力,能够独立面对不同的困难,培养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具备有责任担当的人。
2.劳动是提升中学生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
要让中学生真正的明白这些规则的用意,并让这种规则的遵守成为自我道德修养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特定的劳动社会实践,让学生参与劳动,比如参与实践基地的春播,秋收的活动,在活动中亲身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还有参与学校保洁公司的垃圾清理工作,让学生在清理垃圾中体会,没有做到垃圾分类会产生的各种回收麻烦以及对环境和人的污染影响,只有这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劳动体验才会有一种骨子里的感悟并去遵守从而提升自我道德修养。
二、劳动促进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思维提升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能力,灵活的思维方式,而且实践动手能力可塑性强,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劳动的实践中通过卫生擦洗劳动、修理坏掉的生活用品、种植一些小盆栽,可以达到他们对各种物质的特点认识,加深用途了解。例如:通过帮家里做家务,做饭炒菜不单单可以收获烹饪方面的知识,掌握劳动技巧外;从更深层次看:修理家里一些简单的电器可以加深电器方面的了解,体会物理电学知识;帮家里洗碗筷时,可以体会物体浮力的特性并于物理学知识结合起来………。在各种劳动中通过现象的觀察、感受、体验达到劳动中发现问题、并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不单单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在劳动中让所学的知识活起来,达到使学生的判断、观察、创造能力得到培养,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思维的提升。
三、劳动增强中学生的体质体魄
对中学生来说,经常参与劳动实践,可以让身体的肌肉、筋骨等方面得到锻炼,从而让身体拥有结实的肌肉,灵活强健的身姿。医学研究也表明,劳动是人的多种器官参与工作的过程,对体液循环的促进、心肺能力的增强,促进机体及各脏器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卢梭作为法国著名的教育家也说过“培养身心两健的人,必须在体力劳动中才能完成”。[3]因此劳动对中学生的强健体魄的作用必不可少。首先中学生的身体发育、器官的成长可以在劳动中得到促进,让身体的各个器官之间相互作用更为协调,让中学生身高变高、增强体质体魄。另外劳动可以让中学生拥有健康的生活意识。当前中学生正是身体与知识双成长的关键期,对于沉重的学习任务劳逸结合就显得犹为重要,对于长时间一直用脑如果得不到及时休息,学习效率就会降低,而在任务繁重的,紧张压力大的学习生活之余,参加一定的劳动,能让紧张的大脑得到放松,达到自我调节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变得更为高效。并且在劳动中学生很容易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自我培养有益于健康生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消除并减轻对身体不健康的因素,达到预防疾病促进自我身体健康,使学习生活质量变高。
四、劳动培育中学生的审美观、锻炼中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劳动可以让中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让自我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得到提升,从而达到素质教育任务要求,马克思就曾说过:“美就是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人本质的对象化的产物和结果”。中学生通过劳动让美的教育得到强化,通过这种发现的美,达到育人的目的。让中学生在各种劳动中体会美的各种形式,感受各种劳动成果例如手工艺制作中各种款式的作品,感受制作者的匠心巧妙,例如观看国家的大国之匠等节目体会国防事业当中那些朴实无华而又十年如一日坚持的技艺,让中学生明白劳动不单单可以创造美的东西,劳动的自身就是一种朴实无华的美,体会辛勤劳动耕耘,风吹日晒的农民工最美,明白十年如一日坚守自我岗位,默默无私奉献的工作者最美。
综上所述,劳动实践促学生成长的作用不言而喻,对此我们要改变我们固有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劳动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正确劳动意识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凸显劳动磨炼的中学生意志、提升道德素养,开发中学生智力思维、增强中学生的体质、培育中学生审美观、创造美的作用[4]。劳动教育是当代中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这是其他形式的教育所不能比拟的。
参考文献:
[1]赵洪伟.对音乐开发智力有关论说的几种看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
[2]赵国权.中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05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厦门海沧实验中学 孙刘灿
关键词:劳动;品德教育;智力思维;身体素质;审美观;
培养当代中学生拥有劳动的习惯,并热衷于劳动,从而在劳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的一种呈现形式,因此我们要以劳动实践作为桥梁,让学生的意志得到磨炼,才干得到增长,身体得到锻炼,思维得到成长提升,并在劳动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最终达到素养的提升。而要达到这些目的劳动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劳动对当代中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一、通过劳动可以磨炼中学生的意志、提升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及修养
1.劳动是磨炼中学生意志力最好的途径
对于当代的中学生来说,虽然没有以前那种上山砍柴,下田种地,挑沙运土来建设工地的这种往昔知青岁月的体力活,但是生活中哪怕简简单单的帮家里人做饭,洗衣服,做家里卫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要在生活中各个地方为学生创设劳动机会,让学生在生活劳动中提升实践能力,能够独立面对不同的困难,培养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具备有责任担当的人。
2.劳动是提升中学生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
要让中学生真正的明白这些规则的用意,并让这种规则的遵守成为自我道德修养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特定的劳动社会实践,让学生参与劳动,比如参与实践基地的春播,秋收的活动,在活动中亲身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还有参与学校保洁公司的垃圾清理工作,让学生在清理垃圾中体会,没有做到垃圾分类会产生的各种回收麻烦以及对环境和人的污染影响,只有这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劳动体验才会有一种骨子里的感悟并去遵守从而提升自我道德修养。
二、劳动促进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思维提升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能力,灵活的思维方式,而且实践动手能力可塑性强,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劳动的实践中通过卫生擦洗劳动、修理坏掉的生活用品、种植一些小盆栽,可以达到他们对各种物质的特点认识,加深用途了解。例如:通过帮家里做家务,做饭炒菜不单单可以收获烹饪方面的知识,掌握劳动技巧外;从更深层次看:修理家里一些简单的电器可以加深电器方面的了解,体会物理电学知识;帮家里洗碗筷时,可以体会物体浮力的特性并于物理学知识结合起来………。在各种劳动中通过现象的觀察、感受、体验达到劳动中发现问题、并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不单单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在劳动中让所学的知识活起来,达到使学生的判断、观察、创造能力得到培养,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思维的提升。
三、劳动增强中学生的体质体魄
对中学生来说,经常参与劳动实践,可以让身体的肌肉、筋骨等方面得到锻炼,从而让身体拥有结实的肌肉,灵活强健的身姿。医学研究也表明,劳动是人的多种器官参与工作的过程,对体液循环的促进、心肺能力的增强,促进机体及各脏器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卢梭作为法国著名的教育家也说过“培养身心两健的人,必须在体力劳动中才能完成”。[3]因此劳动对中学生的强健体魄的作用必不可少。首先中学生的身体发育、器官的成长可以在劳动中得到促进,让身体的各个器官之间相互作用更为协调,让中学生身高变高、增强体质体魄。另外劳动可以让中学生拥有健康的生活意识。当前中学生正是身体与知识双成长的关键期,对于沉重的学习任务劳逸结合就显得犹为重要,对于长时间一直用脑如果得不到及时休息,学习效率就会降低,而在任务繁重的,紧张压力大的学习生活之余,参加一定的劳动,能让紧张的大脑得到放松,达到自我调节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变得更为高效。并且在劳动中学生很容易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自我培养有益于健康生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消除并减轻对身体不健康的因素,达到预防疾病促进自我身体健康,使学习生活质量变高。
四、劳动培育中学生的审美观、锻炼中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劳动可以让中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让自我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得到提升,从而达到素质教育任务要求,马克思就曾说过:“美就是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人本质的对象化的产物和结果”。中学生通过劳动让美的教育得到强化,通过这种发现的美,达到育人的目的。让中学生在各种劳动中体会美的各种形式,感受各种劳动成果例如手工艺制作中各种款式的作品,感受制作者的匠心巧妙,例如观看国家的大国之匠等节目体会国防事业当中那些朴实无华而又十年如一日坚持的技艺,让中学生明白劳动不单单可以创造美的东西,劳动的自身就是一种朴实无华的美,体会辛勤劳动耕耘,风吹日晒的农民工最美,明白十年如一日坚守自我岗位,默默无私奉献的工作者最美。
综上所述,劳动实践促学生成长的作用不言而喻,对此我们要改变我们固有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劳动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正确劳动意识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凸显劳动磨炼的中学生意志、提升道德素养,开发中学生智力思维、增强中学生的体质、培育中学生审美观、创造美的作用[4]。劳动教育是当代中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这是其他形式的教育所不能比拟的。
参考文献:
[1]赵洪伟.对音乐开发智力有关论说的几种看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
[2]赵国权.中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05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厦门海沧实验中学 孙刘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