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增长,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要求提升,教育部对人才的应用性与实践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教学实践已进入动态发展阶段,加快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建构主义思想,结合H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嵌入式教学模式探索实践,从教师教学情境设计、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效果反馈提升三个角度切入,建构适用于管理学专业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嵌入式“DPDPR”教学模式,以此为财经类院校工商管理类课程的人才培养提供新的视角,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建构主义;嵌入式;DPDPR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从国家发展大局来看,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都与财经类人才密不可分。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高水平本科教育[1]”以及“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高校人才培养成为更加迫切的需要。从教学模式发展现状来看,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以及与学生情感的直接交流,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冲击与挑战,包括忽视学生主体性、未能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2]、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实践活动欠缺[3]等问题。
近年来,用人单位更加偏向“专才”与“全才”结合的财经类人才,高校作为学生迈入社会的最后一个台阶,应当结合时代背景,在理论层面不断改革创新,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不竭动力;在实践层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培养人才的“质”。在新经济、新教育、新思想、新战略的推动下,重构“新财经”[4]人才培养体系是大势所趋。
二、理论综述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5]认为,知识不仅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且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進行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专业实践问题为导向的能力培养目标,突出课堂教育的互动与协作,其中重要的手段是情境化的嵌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嵌入式建构”教学模式
“嵌入式建构”教学模式[6]是“嵌入式自主”(Embedded Autonomy)能力的提升过程,是以批判性思维品质、文化沟通力、理解力、适应力以及实践能力提升为表征的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动态系统。人才培养单位与人才需求单位通过沟通,合理选取“交结点”的功能需求嵌入,使人才培养、供给和需求成为双方共同参与的整体性过程,各自依托优势互补来弥补自身在实现功能需求方面的不足,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地方院校作为区域性人才培养的主体,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三、“嵌入式建构”模式探索
H大学人力系在疫情期间因课制宜改进教学方式,通过慕课平台、网络课堂等工具,打破传统的教师“教”、“授”的课堂形式,教师的主要角色转变为“导演”、“教练”、“纠偏”,做好整体课程的情境设计;相对应的,学生由教室里的“听众”转变为网络课堂的“参与主体”。
(一)课程设计
H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全方位多角度融入青、老年教师、企业家以及数字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发挥教师集体的最大效用。教师群体研究方向、教学年限不同,青年教师在科研能力、信息技术层面占优势,老教师教学经验更丰富,同时邀请企业家作为产业导师进入课堂,讲授企业真实工作情景以及风险防控问题。
(二)课程展开
1.嵌入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环节注重主干设计、情境设计,课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任务,课堂只讲“基本概念”与“核心内容”,突出重点。将班级划分为学习小组,课堂上以类似“竞技”的形式开展课堂汇报、小组讨论、技能比拼,学生在收集资料、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大信息量优势,提高兴趣与参与度,实现自我知识的整合、转化、激活和迁移,更加符合新生代大学生个性张扬、关注自我的特征。
2.开展相关学术活动
强化科教协同育人理念,将各类大学生专业大赛、双创课题等学术性活动“嵌入”专业课堂,一方面将学生认为的“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其切身感受到的“有用的活动、赛事”结合起来,为实践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找到感兴趣的点,结合自身认知结构进行深入挖掘、思考,由教师指导其进行论文写作。
3.构建情境教学场景
将企业现实情境嵌入专业知识课堂,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理论的“转化”与知识的“迁移”,激活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定向培养专业化人才。比如,开展模拟招聘大赛,使学生以应聘者的第一视角切身感受招聘环节的氛围,并邀请企业管理层人员担任现场评委,针对学生表现提出中肯意见;在课堂中寻找“培训师”,对于有从事培训类工作倾向的学生提供课堂展示自我的机会,进行定向化培养。
4.提供理论深化平台
嵌入软件模拟实操,将实践性完全嵌入在教学活动中。H大学人力系专业调研以VBSE人力资源实践教学平台为依托,将企业电子化HR的具体操作任务、流程真实再现,使学生在高仿真的工作环境中清晰认知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岗位职责、风险防控等,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思考人力资源各种管理体系和业务间的关系,增强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反馈
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情况:学期末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本学期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满意程度较高,有87.91%的学生对课程“基本满意”;对课程“不满意”的学生低于10%;超过89.68%的学生认为软件模拟实操训练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帮助。
教师对课程的反馈情况:网络课堂不再是基础的参与,而是按照课程设计的逐步思考展开。期末考核转变为偏重过程管理的学生能力测评,试卷结构向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试题转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以及学习成绩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 四、嵌入式教学模式的建构
基于H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实践,建构适用于管理学专业课程的“以学生为中心、大学生主动性引导”的“引导-参与-讨论-实践-再循环(DPDPR)”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建构主义和嵌入式为理论基础,从学生、教师、企业三个角度展开分析,通过“组织互动与协作”的“情境嵌入”手段建构整个课程的设计与讲授。
“DPDPR”教学模型主要分为三个过程: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实现,以及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课程的反馈与改进。
首先,教师对课程整体的“情境设计”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情境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指导作用“同步”,打造有凝聚力的、分享式的、合作性的课堂。同时,教学目标与课程实践性相联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做到“实践性嵌入”与“选择性嵌入”的有机结合。
其次,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是知识习得的基础。学生应根据其认知结构和经验积累有选择性地主动识别外界信息,以批判性思维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和识别。知识的建构不能根据个体主观意愿来判断,需要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是在教师的整体设计和帮助下引发学生对特定问题的探索与思考,进而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便实现后续的“意义建构”;课程后期的实践平台串联碎片化知识,通过“整体情境设计”实现专业“整体逻辑”,达到碎片化知识与整体化逻辑及实操能力的统一,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
最后,教学效果的“再循環”是模型建构的保障。由于知识具备现实的客观反映特性,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认知程度的深入会导致知识的变革、升华和改写,形成新的假设和解释,因此整体知识框架的建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反馈与提升的过程,应注重学生对现有知识的习得以及对情景的关注,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等工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模式做出反馈,总结实践过程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案,提升学生整体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H大学“嵌入式建构”教学模式包括教师、学生、企业三方主体,在教师的课前精心设计与课中有序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与“课程承诺”,开展管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框架,在后期的专业模拟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
五、结语
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本科教育应根据时代背景不断变革、动态调整,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高质量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以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为背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适用性问题进行改进与提升,建构DPDPR教学模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为推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09):18-24.
[2]王莹.数字化时代高校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改革[J].江苏高教,2019(09):72-77.
[3]左冬梅.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校管理学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20(23):129-131.
[4]马骁,李良华,孙晓东.关于重构“新财经”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评论,2019,7(01):60-67.
[5]David Jonassen et al.Constructivism and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995,9(2).
[6]陈亮,郑伟波,李阳.嵌入式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深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
郑伟波(1972—),男,汉族,黑龙江人,河北经贸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等;赵娜(1974—),女,汉族,河北沧州人,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人力系主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等;陈慧雅(1999—),女,汉族,河北保定人,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重点立项“京津冀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与创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JXHZ2019-20)、河北省科技厅外专局引智项目“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9YX024A)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建构主义;嵌入式;DPDPR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从国家发展大局来看,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都与财经类人才密不可分。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高水平本科教育[1]”以及“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高校人才培养成为更加迫切的需要。从教学模式发展现状来看,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以及与学生情感的直接交流,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冲击与挑战,包括忽视学生主体性、未能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2]、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实践活动欠缺[3]等问题。
近年来,用人单位更加偏向“专才”与“全才”结合的财经类人才,高校作为学生迈入社会的最后一个台阶,应当结合时代背景,在理论层面不断改革创新,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不竭动力;在实践层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培养人才的“质”。在新经济、新教育、新思想、新战略的推动下,重构“新财经”[4]人才培养体系是大势所趋。
二、理论综述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5]认为,知识不仅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且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進行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专业实践问题为导向的能力培养目标,突出课堂教育的互动与协作,其中重要的手段是情境化的嵌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嵌入式建构”教学模式
“嵌入式建构”教学模式[6]是“嵌入式自主”(Embedded Autonomy)能力的提升过程,是以批判性思维品质、文化沟通力、理解力、适应力以及实践能力提升为表征的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动态系统。人才培养单位与人才需求单位通过沟通,合理选取“交结点”的功能需求嵌入,使人才培养、供给和需求成为双方共同参与的整体性过程,各自依托优势互补来弥补自身在实现功能需求方面的不足,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地方院校作为区域性人才培养的主体,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三、“嵌入式建构”模式探索
H大学人力系在疫情期间因课制宜改进教学方式,通过慕课平台、网络课堂等工具,打破传统的教师“教”、“授”的课堂形式,教师的主要角色转变为“导演”、“教练”、“纠偏”,做好整体课程的情境设计;相对应的,学生由教室里的“听众”转变为网络课堂的“参与主体”。
(一)课程设计
H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全方位多角度融入青、老年教师、企业家以及数字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发挥教师集体的最大效用。教师群体研究方向、教学年限不同,青年教师在科研能力、信息技术层面占优势,老教师教学经验更丰富,同时邀请企业家作为产业导师进入课堂,讲授企业真实工作情景以及风险防控问题。
(二)课程展开
1.嵌入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环节注重主干设计、情境设计,课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任务,课堂只讲“基本概念”与“核心内容”,突出重点。将班级划分为学习小组,课堂上以类似“竞技”的形式开展课堂汇报、小组讨论、技能比拼,学生在收集资料、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大信息量优势,提高兴趣与参与度,实现自我知识的整合、转化、激活和迁移,更加符合新生代大学生个性张扬、关注自我的特征。
2.开展相关学术活动
强化科教协同育人理念,将各类大学生专业大赛、双创课题等学术性活动“嵌入”专业课堂,一方面将学生认为的“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其切身感受到的“有用的活动、赛事”结合起来,为实践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找到感兴趣的点,结合自身认知结构进行深入挖掘、思考,由教师指导其进行论文写作。
3.构建情境教学场景
将企业现实情境嵌入专业知识课堂,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理论的“转化”与知识的“迁移”,激活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定向培养专业化人才。比如,开展模拟招聘大赛,使学生以应聘者的第一视角切身感受招聘环节的氛围,并邀请企业管理层人员担任现场评委,针对学生表现提出中肯意见;在课堂中寻找“培训师”,对于有从事培训类工作倾向的学生提供课堂展示自我的机会,进行定向化培养。
4.提供理论深化平台
嵌入软件模拟实操,将实践性完全嵌入在教学活动中。H大学人力系专业调研以VBSE人力资源实践教学平台为依托,将企业电子化HR的具体操作任务、流程真实再现,使学生在高仿真的工作环境中清晰认知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岗位职责、风险防控等,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思考人力资源各种管理体系和业务间的关系,增强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反馈
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情况:学期末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本学期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满意程度较高,有87.91%的学生对课程“基本满意”;对课程“不满意”的学生低于10%;超过89.68%的学生认为软件模拟实操训练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帮助。
教师对课程的反馈情况:网络课堂不再是基础的参与,而是按照课程设计的逐步思考展开。期末考核转变为偏重过程管理的学生能力测评,试卷结构向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试题转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以及学习成绩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 四、嵌入式教学模式的建构
基于H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实践,建构适用于管理学专业课程的“以学生为中心、大学生主动性引导”的“引导-参与-讨论-实践-再循环(DPDPR)”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建构主义和嵌入式为理论基础,从学生、教师、企业三个角度展开分析,通过“组织互动与协作”的“情境嵌入”手段建构整个课程的设计与讲授。
“DPDPR”教学模型主要分为三个过程: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实现,以及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课程的反馈与改进。
首先,教师对课程整体的“情境设计”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情境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指导作用“同步”,打造有凝聚力的、分享式的、合作性的课堂。同时,教学目标与课程实践性相联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做到“实践性嵌入”与“选择性嵌入”的有机结合。
其次,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是知识习得的基础。学生应根据其认知结构和经验积累有选择性地主动识别外界信息,以批判性思维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和识别。知识的建构不能根据个体主观意愿来判断,需要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是在教师的整体设计和帮助下引发学生对特定问题的探索与思考,进而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便实现后续的“意义建构”;课程后期的实践平台串联碎片化知识,通过“整体情境设计”实现专业“整体逻辑”,达到碎片化知识与整体化逻辑及实操能力的统一,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
最后,教学效果的“再循環”是模型建构的保障。由于知识具备现实的客观反映特性,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认知程度的深入会导致知识的变革、升华和改写,形成新的假设和解释,因此整体知识框架的建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反馈与提升的过程,应注重学生对现有知识的习得以及对情景的关注,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等工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模式做出反馈,总结实践过程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案,提升学生整体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H大学“嵌入式建构”教学模式包括教师、学生、企业三方主体,在教师的课前精心设计与课中有序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与“课程承诺”,开展管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框架,在后期的专业模拟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
五、结语
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本科教育应根据时代背景不断变革、动态调整,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高质量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以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为背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适用性问题进行改进与提升,建构DPDPR教学模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为推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09):18-24.
[2]王莹.数字化时代高校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改革[J].江苏高教,2019(09):72-77.
[3]左冬梅.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校管理学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20(23):129-131.
[4]马骁,李良华,孙晓东.关于重构“新财经”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评论,2019,7(01):60-67.
[5]David Jonassen et al.Constructivism and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995,9(2).
[6]陈亮,郑伟波,李阳.嵌入式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深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
郑伟波(1972—),男,汉族,黑龙江人,河北经贸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等;赵娜(1974—),女,汉族,河北沧州人,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人力系主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等;陈慧雅(1999—),女,汉族,河北保定人,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重点立项“京津冀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与创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JXHZ2019-20)、河北省科技厅外专局引智项目“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9YX024A)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