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教多年,下面就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和后进生的转化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①新读书无用论有所蔓延,中学生或多或少的要受到冲击,思想上产生模糊认识,于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以致于失去信心,从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②随着生活观念的变化,离婚家庭日益增多,形成许多单亲孩子。失去母爱或父爱的孩子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
③现在的社会充满了各种诱惑,如电子游戏室、台球室、网吧,个体老板为了牟取暴利,使不少孩子深受其害;加上部分社会不良青年的教唆,学校周边的不良环境,后进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等。
2、学校内部教育环境的影响。
①师资质量及生源质量的不平衡。目前农村中学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特别是乡级联办中学,俗称“三不管”中学,条件较差,直接造成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
②农村中学忽视德育工作。由于师资水平的限制,农村中学大部分教师德育工作方式呆板,手段陈旧,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新鲜感。有些学校为了加强管理,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制度,如学校一日常规量化管理等等,这些制度的实施表面上管理效果好了,但却把学生管死了。③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和教师自身素质之间的失调给学生以很大影响。有的教师因教不得法,灌得多、讲得快,学生思维跟不上;有的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有的处理问题不公正,促使了学生逆反心理的滋长;有的教师缺乏爱心和耐心,对后进生缺少关心,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得不到老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甚至有的教师对违纪学生实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以上种种也是导致“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
3、家庭环境的影响。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而目前农村家庭教育相对比较薄弱,严重制约了学生身心的发展。
①传统观念的束缚。多子女家庭普遍存在,而且生活负担较为沉重,经济上无更多能力支持子女完成学业,更没有时间对子女严格要求,悉心指导。
②家庭教育的滞后。农民家庭也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材,但本身文化层次较低,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子女往往是放任、溺爱或专制,子女得不到很好的教育。
③家长忙于生计,疏于管理教育孩子。不少家长外出打工,只有学生与爷爷奶奶在家留守,又的甚至寄养在亲戚朋友家,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家上受经济条件的限制,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障碍。
二、后进生的转化
1.狠抓班主任和班级干部队伍建设。
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班主任和班级干部,在选用班主任时,一定要严格把关,要选责任心强,教育方法灵活多样的老师作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引路人,班主任的言行以及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甚至是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都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学生,所以我们总是能发现一个班主任带班级时间久了,班级的行为方式,工作作风酷似班主任。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选好、用好班干,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力争形成一个凝聚力强、班风正的班集体,增强后进生的集体感和荣誉感,从而以迁移默化的力量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
2、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①突出思想教育,狠抓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德育建设首先要突出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有层次,要把思想教育贯彻于班级活动的始终。同时,要加强对后进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②创造机会,吸纳后进生。由于后进生心理比较脆弱,因此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让他们平等参与班级活动,争做学校班级的主人。
③正确处理后进生小团体。后进生容易形成班级小团体,甚至容易控制班级,因此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对他们正确引导,不能采取粗暴干涉的态度,要善于发挥他们的长处,善于交往,在交往中加以引导,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3、遵循学习规律,狠抓后进生的学习常规教育。
①任课教师要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彻底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要有优、中、差之分,更不能歧视学生,体罚学生。对待差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其转变。
②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由于后进生基础较差,能力较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①新读书无用论有所蔓延,中学生或多或少的要受到冲击,思想上产生模糊认识,于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以致于失去信心,从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②随着生活观念的变化,离婚家庭日益增多,形成许多单亲孩子。失去母爱或父爱的孩子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
③现在的社会充满了各种诱惑,如电子游戏室、台球室、网吧,个体老板为了牟取暴利,使不少孩子深受其害;加上部分社会不良青年的教唆,学校周边的不良环境,后进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等。
2、学校内部教育环境的影响。
①师资质量及生源质量的不平衡。目前农村中学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特别是乡级联办中学,俗称“三不管”中学,条件较差,直接造成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
②农村中学忽视德育工作。由于师资水平的限制,农村中学大部分教师德育工作方式呆板,手段陈旧,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新鲜感。有些学校为了加强管理,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制度,如学校一日常规量化管理等等,这些制度的实施表面上管理效果好了,但却把学生管死了。③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和教师自身素质之间的失调给学生以很大影响。有的教师因教不得法,灌得多、讲得快,学生思维跟不上;有的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有的处理问题不公正,促使了学生逆反心理的滋长;有的教师缺乏爱心和耐心,对后进生缺少关心,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得不到老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甚至有的教师对违纪学生实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以上种种也是导致“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
3、家庭环境的影响。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而目前农村家庭教育相对比较薄弱,严重制约了学生身心的发展。
①传统观念的束缚。多子女家庭普遍存在,而且生活负担较为沉重,经济上无更多能力支持子女完成学业,更没有时间对子女严格要求,悉心指导。
②家庭教育的滞后。农民家庭也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材,但本身文化层次较低,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子女往往是放任、溺爱或专制,子女得不到很好的教育。
③家长忙于生计,疏于管理教育孩子。不少家长外出打工,只有学生与爷爷奶奶在家留守,又的甚至寄养在亲戚朋友家,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家上受经济条件的限制,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障碍。
二、后进生的转化
1.狠抓班主任和班级干部队伍建设。
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班主任和班级干部,在选用班主任时,一定要严格把关,要选责任心强,教育方法灵活多样的老师作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引路人,班主任的言行以及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甚至是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都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学生,所以我们总是能发现一个班主任带班级时间久了,班级的行为方式,工作作风酷似班主任。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选好、用好班干,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力争形成一个凝聚力强、班风正的班集体,增强后进生的集体感和荣誉感,从而以迁移默化的力量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
2、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①突出思想教育,狠抓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德育建设首先要突出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有层次,要把思想教育贯彻于班级活动的始终。同时,要加强对后进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②创造机会,吸纳后进生。由于后进生心理比较脆弱,因此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让他们平等参与班级活动,争做学校班级的主人。
③正确处理后进生小团体。后进生容易形成班级小团体,甚至容易控制班级,因此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对他们正确引导,不能采取粗暴干涉的态度,要善于发挥他们的长处,善于交往,在交往中加以引导,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3、遵循学习规律,狠抓后进生的学习常规教育。
①任课教师要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彻底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要有优、中、差之分,更不能歧视学生,体罚学生。对待差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其转变。
②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由于后进生基础较差,能力较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