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是学习生活的中心。因此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升学生合作的积极性,适当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新鲜感与求知欲就变成教师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将自主学习探究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既有所有同龄孩子都具备的特征,但更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人格。想要把自主探究更好地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首先应该承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主动走进每个学生的世界,发现他们独特的个性,挖掘他们的优点长处,能够恰到好处地给予他们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学生也会在和教师的正面互动中,形成对教师的信任,这样更有利于教师使用具体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创新,从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上的良性循环。
一、 将课堂打造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
课堂学习占据了学生学习时间的绝大部分,因此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将语文课堂打造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场就显得尤为重要。每堂课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时间应该被高效利用。一味地照本宣科、缺乏互动的灌输教学,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泼轻松又不失严谨的课堂氛围,将会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乐趣,增强课堂的感染力,也会降低教师教学的难度。这其中就需要教师运用一些技巧,达到这种效果。
(一) 多问几个为什么
“积极提问”不是学生的“特权”,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也应该积极发问,帮助学生开动脑筋,激发他们对知识自主探索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创造提供可能。在提问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对他们的所答给予适当肯定,不带着完全标准的答案看待学生的回应。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之前,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两个铁球,一个1斤,一个10斤,同时从同一高度落到地面,哪一个先着地呢?我想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问题要从原理上理解恐怕要到高中阶段,但是,从现象上证明,在课下就可以试一试。这个应该很容易引发学生的争论,此时教师可以建议他们一起合作,把这个小实验完成,从而达到自主合作探究的效果。
(二) 多设几个真实场景
如今的经济水平提高,课堂的教学设备也已经相当完善。对于语文这种相对比较感性的学科而言,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如多媒体等,为学生提高逼真的教学场景就很重要了。
比如,人教版课文《触摸春天》,讲述了看不见世界的孩子是怎么感知春天的。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春天的音乐,让学生对春天有听觉上的接触。当然,如果正好在春天,教师甚至可以领着学生到校园,闭上眼睛,一起感知课本上的盲女孩所触摸到的春天。即以切身体会和身临其境代替空口讲解,让学生产生共鸣,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感悟。这也是提升他们自主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
(三) 多想几个其他情况
为了使学生能够发散思维,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多想几个其他情况,即允许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的存在。语文课堂上的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或者唯一答案,能够自圆其说,能够有理有据即可。学生如果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提出其他看法,并且让其他同学信服,这也是一种探究的方式。
正如人教版课文中的《寓言两则》中的《扁鹊治病》,教师就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寓言的寓意。这种寓言故事往往就有很多解,很利于发散学生思维。教师在此时也应该对学生的各种答案给予适当肯定,或者有不合适的地方,予以指明和引导。比如,学生若仅仅表明蔡桓公太自以为是了,所以才病死的。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引导,自以为是的原因是他不问缘由就妄作判断,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等等。
二、 高效利用课本内容,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起教材内容。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教材,在合作中探索教材信息,增强独立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一) 继续深挖课本内容
如人教版课文《七月的天山》,教师就可以以此课文为协作话题,布置同学们写写在旅游过程中去過的美妙的地方。或者去过天山的同学,写写自己的旅程与课本不一样的地方。这也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的一种方式。使学生探索学习课本内容的延展部分,这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 将课文“归类”
教师可以将类似的课文串联在一起讲解,或者在讲解某篇课文的时候,如果它的主旨大意或者风格语言等方面类似或者相近,即可以提出来,串联一起讲解。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接受,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求知精神。
比如,人教版教材中《巨人的花园》主旨之一: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而在《幸福是什么》里面,同样提及了幸福是要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这样教师可以以幸福快乐为主题,引导同学们深思: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得到快乐、幸福?
三、 拓宽教材知识
学生除了课本教材,还会有一些课外读物,教师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丰富他们的知识,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打下基础。此外,自主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自主探究学习,这也是一种极佳的方式。比如,在学习《触摸春天》的时候,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有身体缺陷的人一样可以“触摸春天”,感受生命的美好。那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如有兴趣可以继续关注她的其他作品等等。
总之,教师应该强化“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理念,将其真正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许娟娟,张延军.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3(9).
[2]范蔚.中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4(5).
[3]郑玉青.简析自主合作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神州,2013(28).
作者简介:
刘杰,安徽省阜阳市,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第二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既有所有同龄孩子都具备的特征,但更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人格。想要把自主探究更好地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首先应该承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主动走进每个学生的世界,发现他们独特的个性,挖掘他们的优点长处,能够恰到好处地给予他们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学生也会在和教师的正面互动中,形成对教师的信任,这样更有利于教师使用具体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创新,从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上的良性循环。
一、 将课堂打造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
课堂学习占据了学生学习时间的绝大部分,因此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将语文课堂打造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场就显得尤为重要。每堂课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时间应该被高效利用。一味地照本宣科、缺乏互动的灌输教学,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泼轻松又不失严谨的课堂氛围,将会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乐趣,增强课堂的感染力,也会降低教师教学的难度。这其中就需要教师运用一些技巧,达到这种效果。
(一) 多问几个为什么
“积极提问”不是学生的“特权”,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也应该积极发问,帮助学生开动脑筋,激发他们对知识自主探索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创造提供可能。在提问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对他们的所答给予适当肯定,不带着完全标准的答案看待学生的回应。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之前,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两个铁球,一个1斤,一个10斤,同时从同一高度落到地面,哪一个先着地呢?我想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问题要从原理上理解恐怕要到高中阶段,但是,从现象上证明,在课下就可以试一试。这个应该很容易引发学生的争论,此时教师可以建议他们一起合作,把这个小实验完成,从而达到自主合作探究的效果。
(二) 多设几个真实场景
如今的经济水平提高,课堂的教学设备也已经相当完善。对于语文这种相对比较感性的学科而言,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如多媒体等,为学生提高逼真的教学场景就很重要了。
比如,人教版课文《触摸春天》,讲述了看不见世界的孩子是怎么感知春天的。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春天的音乐,让学生对春天有听觉上的接触。当然,如果正好在春天,教师甚至可以领着学生到校园,闭上眼睛,一起感知课本上的盲女孩所触摸到的春天。即以切身体会和身临其境代替空口讲解,让学生产生共鸣,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感悟。这也是提升他们自主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
(三) 多想几个其他情况
为了使学生能够发散思维,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多想几个其他情况,即允许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的存在。语文课堂上的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或者唯一答案,能够自圆其说,能够有理有据即可。学生如果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提出其他看法,并且让其他同学信服,这也是一种探究的方式。
正如人教版课文中的《寓言两则》中的《扁鹊治病》,教师就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寓言的寓意。这种寓言故事往往就有很多解,很利于发散学生思维。教师在此时也应该对学生的各种答案给予适当肯定,或者有不合适的地方,予以指明和引导。比如,学生若仅仅表明蔡桓公太自以为是了,所以才病死的。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引导,自以为是的原因是他不问缘由就妄作判断,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等等。
二、 高效利用课本内容,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起教材内容。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教材,在合作中探索教材信息,增强独立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一) 继续深挖课本内容
如人教版课文《七月的天山》,教师就可以以此课文为协作话题,布置同学们写写在旅游过程中去過的美妙的地方。或者去过天山的同学,写写自己的旅程与课本不一样的地方。这也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的一种方式。使学生探索学习课本内容的延展部分,这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 将课文“归类”
教师可以将类似的课文串联在一起讲解,或者在讲解某篇课文的时候,如果它的主旨大意或者风格语言等方面类似或者相近,即可以提出来,串联一起讲解。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接受,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求知精神。
比如,人教版教材中《巨人的花园》主旨之一: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而在《幸福是什么》里面,同样提及了幸福是要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这样教师可以以幸福快乐为主题,引导同学们深思: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得到快乐、幸福?
三、 拓宽教材知识
学生除了课本教材,还会有一些课外读物,教师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丰富他们的知识,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打下基础。此外,自主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自主探究学习,这也是一种极佳的方式。比如,在学习《触摸春天》的时候,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有身体缺陷的人一样可以“触摸春天”,感受生命的美好。那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如有兴趣可以继续关注她的其他作品等等。
总之,教师应该强化“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理念,将其真正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许娟娟,张延军.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3(9).
[2]范蔚.中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4(5).
[3]郑玉青.简析自主合作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神州,2013(28).
作者简介:
刘杰,安徽省阜阳市,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