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人”的魔鬼心灵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作家霍桑作品所反映的主题往往是“人人内心都充满了邪恶,个个都是伪君子”。其作品艺术特色主要是使用哥特式手法,有时神秘恐怖,难以确定,晦涩难懂,充滿了大量的象征意义,以此揭示主人公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本文探讨了霍桑的短篇小说《好人布朗》如何诠释其创作主题,如何反映其作品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好人布朗》 心理学角度 创作主题
  
  美国作家霍桑所塑造的主人公内心常常充满着矛盾、冲突,其作品深刻揭示了人们心中的罪恶与伪善,所描述的主题往往是“人人内心都充满了邪恶,个个都是伪君子”。他的短篇小说《好人布朗》(Young Goodman Brown)在这方面为我们作了很好的诠释。在评论这部作品时,威尔福雷德-格林(Wilfred Guerin)认为:“霍桑向读者展示了一系列相互矛盾,神秘恐怖,难以确定的思想内涵。”文学评论家D.M.麦克凯森(D.M.Mckeithan)也评论道:“霍桑的《好人布朗》全篇充斥着邪恶(隐藏在心灵深处的的邪恶),清教徒的伪善。”霍桑本人也质疑人性的本善,就连男主人公布朗的新娘费丝(Faith)也未摆脱清教徒的虚伪。她所佩戴的粉色丝巾本来是纯洁与热情的象征,但最终也化作了欺骗的符号。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布朗的森林之行,以及他发现费丝参加女巫集会后为什么发疯?2.布朗本人真的像其名字体现的那么善良么?他的内心就真的纯洁而没有魔鬼般的邪恶么?通过探讨这两个问题。本文将揭示该作品如何反映霍桑的创作主题。
  首先,我们要问:“那天布朗为什么非要离开村子到森林去过夜呢?”对此似乎没人能解释清楚,存在各式各样的猜测与解读。或许像其他哥特小说那样,是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鬼使神差般地把布朗吸引到恐怖的森林,也许他和魔鬼事先有约。从心理学角度看,布朗去森林过夜也许是因为他受到一种不可抗拒的心理欲望的趋使。按照荣格(Jung)的个体心理理论(Individuation),布朗并不是他自认为的“善良的基督徒,娶了天使的善良小伙”,他只不过是一名“未成熟的小男孩儿”。他抛下新婚妻子去森林过夜也许是少年的冲动,怀着好奇心理去偷窥世间的秘密。
  其次,如何解读布朗的森林之行?他的森林之行是梦幻还是真实?这也使得作品捉摸不定,晦涩难懂,从而反映了霍桑作品的艺术特色。对于布朗森林之行可作两种解读。一是,布朗森林之行反映了作品的哥特式风格:神秘恐怖,难以确定,但充满象征。它体现了布朗内心充满了矛盾,或者说,它反映了善良人布朗的心魔,他内心也充满了阴影。
  二是,布朗森林之行也可用弗洛伊德理论解读。按照弗氏心理学理论,人的人格心理可划分三个模式: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即隐藏于自己内心潜意识里的、不受任何压抑、束缚的本真(trae self);自我即现实世界所表现的“我”;超我即升华了的自我。联系到作品中的布朗,由于他或多或少反映了作者霍桑的影子,也生活在一个自相矛盾的精神世界里,内心也充满了阴影。他对周边(包括他的新婚妻子)充满了怀疑。如前所述,布朗(包括霍桑)认为:“人人内心都充满了邪恶。个个都是伪君子,人人都是魔鬼。”从此层面看,他的森林之行实际反映了他内心疯狂的本我,反映了好人布朗(Good-man Brown)内心并不纯洁,也有一颗魔鬼般的心灵。
  对此,许多评论家作了相似的论述。例如,保罗·赫利(Paul Hurley)评述道:“贯穿全文的罪恶感也和主人公布朗分不开,因为这罪恶也有布朗一份,罪恶就在他的心中。”对于布朗的森林之行,迈克尔·垂特(Michael Tritt)认为森林反映了布朗的“内心罪恶(a world of Brown’s sin-fulness and his own evil)”。关于布朗在森林中所遇的黑衣老者及其他人,汤玛斯·沃什(ThomasWalsh)的解读是:“黑衣人(The Black Man)反映了布朗内心‘黑暗的一面’。”弗莱德里克·克鲁斯(Frederick Crews)认为:“森林中布朗所遇之人反映了布朗自己的想法——人人都是魔鬼。”
  关于布朗发疯的原因,垂特认为:“布朗一直试图逃脱罪、邪恶的诱惑,因此他把罪恶感不断地加在周围人身上,以示自身的清白。然而,等他发现周围人个个都有罪,自己又无法摆脱这个‘罪恶的环境’,于是他就绝望了。”按照垂特的这种解读,布朗一旦进入了森林,就不可避免、身不由己地遇到了象征魔鬼撤旦的黑衣老者,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一步一步向森林深处走去。布朗走得太远了,陷得太深了,他不可避免地堕落了,坠人了罪恶的黑暗中。他只有发疯,用发疯来与罪恶的人们、罪恶的世界隔绝。
  赫利对布朗发疯的原因有不同的解释。按照赫利的观点,布朗之所以发疯,是因为他失去了他内心的“忠诚(departed from/lost his Faith)”,即布朗错误地把周围环境看成了罪恶的环境,人人都有罪。他不能摆脱这种内心的阴影,最后只有一疯了之。
  另外,布朗的森林之行和后来的发疯是作家霍桑本人内心矛盾的具体反映。从家族来看,作为塞勒姆(Salem)小镇法官的后代,作家本人深受源于加尔文教(Calvinism)的清教教义的影响。加尔文教强调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按照加尔文教教义,作为芸芸众生,人们无法摆脱自己的原罪,因为始祖亚当堕落而犯下了“不可救赎的原罪”。基于此,霍桑认为生活在世上的人们无人能避免原罪,谁也无法逃脱伪善。换言之,有了这个大前提,世人谁也无法保持“善良”,谁也无法成就“忠诚”,因为“邪恶是人类的本性”(Kazin,110)。霍桑的这一处世理念体现在作品中就是他让布朗所尊敬的人都亮相于女巫大会,尤其是他的新婚妻子费丝。这样,布朗“失去了”忠诚,彻底绝望,最后终于疯了。
  最后,从写作技巧看,霍桑让布朗在森林中首先碰到了一个坐在树下休息的黑衣老者。按照霍桑的宗教观,森林可比作伊甸园,此处的老者便是藏于树后的魔鬼撒旦(Satan),所倚之树便是伊甸园里的知识树(the KnowledgeTree)。作者虽然只字未提“苹果”和“亚当”,但正是从知识树下,布朗才一步一步“看清”真相。然而,有时候人们最好不要知道真相,“牧师的黑面纱”(the Minister’s BlackVeil,作者的另一短篇)最好不要揭开,否则,如同本作品中的布朗,发现从空中“轻轻飘落的”是他妻子费丝所带的粉丝巾(此情节喻指费丝现身于女巫大会),就绝望地大喊:“我希望已去。”进而变得绝望、疯狂。
  总之,霍桑作品所反映的主题往往是“人人内心都充满了邪恶,个个都是伪君子”。其艺术特色主要是使用哥特式手法,作品时常神秘恐怖,难以确定,晦涩难懂,充满了大量的象征意义,以此揭示主人公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具体到他的短篇小说《好人布朗》,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了该作品如何诠释霍桑的创作主题:1.布朗森林之行:2.布朗本人真的像其名字体现的那么“善良么、他的内心就真的纯洁而没有魔鬼般的邪恶么?关于第一点,有许多不同解读。有人认为这反映了作品的哥特式因素,也有人认为他的森林之行表明布朗心理不成熟,孩提般的冲动促使他窥视世人的秘密。本文赞同布朗森林之行反映了作品哥特式因素。同时,从弗洛伊德心理学角度看,布朗的森林之行反映了他内心疯狂的本我。森林中所遇老者反映了布朗内心深处黑暗的另一面。赫利、垂特、沃什、克鲁斯等人的论述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本文认为布朗的森林之行也反映了他这个“好人”内心并不纯洁,“好人”心里也有魔鬼般的阴影。
  噩梦醒来,布朗发现自己变了,周围的人们也变了,然而脆弱的布朗却无法面对心里另一个“自己、本我”,因此最后他疯了。也许在霍桑作品里,只有《红字》(TheScarlet Letter)中的海斯特(Hyster)才能与布朗形成反差,因为海斯特内心坚强,通过自己的善行与美德,海斯特改变了人们对她的偏见,改变了人们对猩红大字“A”的看法。
其他文献
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系部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强化档案意识、健全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做好档案基础工作四方面阐述了加强系部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从而提高系部档案管
本文从“效率意识当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善于反思、勤于反思”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减负但教学质量不减”的问题。
摘 要: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和调查研究,提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需要尝试个性化写作教学的策略:创设宽松的氛围,诱发个性化写作;注意学法指导,鼓励个性化习作;开展有趣的活动,激发个性化的习作。  关键词: 小学 个性化写作教学 实施策略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具体表现在气质、性格、智力、意志、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
摘 要: 教育交往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其基本特征与实施模式决定了它能为学生主体性发展提供有效途径和良好心理环境。文章阐述了教育交往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在教育交往实践中应该重视教师职能的重新建构,重视交往的质量和数量的统一的两个问题。  关键词: 教育交往模式 主体性发展 主体性    交往教学模式旨在探索人的主体性和建构学生完整人格。在当下教育活动中人的主体性普遍失落、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的情况下,它
赵世炎对二十世纪之初的中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流行一时的工读主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体现了他对当时中国教育的强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