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留守儿童们的心理较为脆弱和敏感。当前阶段,如何给予留守儿童们在教育各方面足够的关注与关爱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界和全社会所极为重视的一个教学课题和社会问题。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如何用“爱”来有效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展开一定的分析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爱心教育;留守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批农民工外出务工现象越来越普遍,而这些农民工们的孩子们却被留在了农村,逐渐形成了社会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们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心与爱护,所以内心会比较失落和孤寂,甚至略有偏激[1]。鉴于此,在留守儿童的日常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以爱心为留守儿童们带去更多的温暖和帮助,让留守儿童们能够安心读书,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解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养成现状
通过留守儿童现状观察分析不难发现,当前阶段我国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与在校学习过程中的确遇到许多困难无法解决[2]。由于自己的父母在外长期打工,每年回来的次数极为有限,留守儿童们通常都是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者其他亲属来照看。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生活状态下,留守儿童很难养成一个较为优秀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习惯。无论在校学习或者在日常生活中,留守儿童都普遍感觉自身与其他儿童有不同之处,缺乏自信心,逐渐形成一种较为自卑的心理。父母们虽然爱子心切,能够经常以电话等通讯形式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与学习情况,也会在物质方面尽量满足孩子们的要求,但却无法真正走进留守儿童们的内心世界。加之祖辈们思想观念传统守旧,认为对留守儿童的照顾仅仅是“吃好穿好”既可以,对于道德品质以及生活习惯上没有做到正确的引导、教育和约束,这也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了留守儿童们的依赖性较强,自理能力较差,情感上严重缺失,导致养成许多生活不良习惯。
二、用“爱”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三大对策
(一)教师应以爱心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
当前阶段,想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留守儿童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师必须要做到用爱心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让留守儿童们充分感受到教师的爱与关怀,逐渐改掉一些不好的学习以及生活习惯。教师应当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多提问和关心留守儿童们的学习状态和对知识的理解认知情况,帮助留守儿童们逐渐树立起学习自信心,热爱每一门功课。在生活中,教师应当多与留守儿童谈话沟通,了解其学习兴趣和心理需求。并且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们的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比如通过当前比较发达的通讯技术如微信、电子邮件、QQ或者各种视频通话等等,向留守儿童们家长教授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们掌握留守儿童们合理有效的教育和关爱方式。在这种正确教育观念的传递与引导下,留守儿童们的内心世界必然会被打动与感动,逐渐加强自我约束与认知,形成较为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
(二)教师用爱心规范留守儿童言行举止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许多留守儿童性格较为孤僻且不合群,不愿意和教师以及其他同学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并且在生活习惯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小毛病亟待改正。这就需要教师要用爱去关怀、用爱去规范、用爱去引导,让留守儿童们能够逐步改掉自身的缺点与不足,重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培养措施为,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较为仔细的观察留守儿童们的日常表现与行为举动,从细节入手,从小事着手。教师要了解每一个留守儿童身上的优点以及不足,同时也要看到留守儿童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在教育过程中始终用平和包容关爱的态度对待留守儿童们缺点和不足,循序渐进的用爱心去一点一点规范留守儿童们的言行举止以及看待问题和事物的态度。让留守儿童们逐渐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进而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慢慢改掉自身的各种小毛病,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不辜负教师付出的炽热爱心。
(三)加强“家校合作”关爱留守儿童
现阶段,在留守儿童的良好生活习惯培养过程中,除了上述两大有效策略之外。教师必须还要重视“家校合作”,共同联手关爱留守儿童们的学习与生活,能够让留守儿童们逐渐将不良的生活习惯全部改正。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当起到榜样引导作用,教师用爱心以及关心为留守儿童们创造一个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让留守儿童们能够安心学习,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留守儿童的祖辈或者亲属应当尊重留守儿童、爱护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们提供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并且留守儿童们的父母应当多抽出时间与留守儿童们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电话视频以及其他联系方式,督促和教育留守兒童们的日常学习以及生活好习惯养成,让留守儿童们感受到家长虽然不在身边,但父母的关爱却始终环绕着自己,能够更加安心的读书,健康的成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培养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阶段,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之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教师应当重视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与交流,重视家校合作,用爱心去呵护与帮助留守儿童,走进留守儿童们的内心世界,引导留守儿童们养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规范,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念,将来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任苇.心育文库60——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2]吕开宇,吴蓓蓓.留守儿童教育与健康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爱心教育;留守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批农民工外出务工现象越来越普遍,而这些农民工们的孩子们却被留在了农村,逐渐形成了社会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们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心与爱护,所以内心会比较失落和孤寂,甚至略有偏激[1]。鉴于此,在留守儿童的日常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以爱心为留守儿童们带去更多的温暖和帮助,让留守儿童们能够安心读书,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解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养成现状
通过留守儿童现状观察分析不难发现,当前阶段我国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与在校学习过程中的确遇到许多困难无法解决[2]。由于自己的父母在外长期打工,每年回来的次数极为有限,留守儿童们通常都是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者其他亲属来照看。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生活状态下,留守儿童很难养成一个较为优秀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习惯。无论在校学习或者在日常生活中,留守儿童都普遍感觉自身与其他儿童有不同之处,缺乏自信心,逐渐形成一种较为自卑的心理。父母们虽然爱子心切,能够经常以电话等通讯形式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与学习情况,也会在物质方面尽量满足孩子们的要求,但却无法真正走进留守儿童们的内心世界。加之祖辈们思想观念传统守旧,认为对留守儿童的照顾仅仅是“吃好穿好”既可以,对于道德品质以及生活习惯上没有做到正确的引导、教育和约束,这也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了留守儿童们的依赖性较强,自理能力较差,情感上严重缺失,导致养成许多生活不良习惯。
二、用“爱”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三大对策
(一)教师应以爱心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
当前阶段,想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留守儿童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师必须要做到用爱心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让留守儿童们充分感受到教师的爱与关怀,逐渐改掉一些不好的学习以及生活习惯。教师应当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多提问和关心留守儿童们的学习状态和对知识的理解认知情况,帮助留守儿童们逐渐树立起学习自信心,热爱每一门功课。在生活中,教师应当多与留守儿童谈话沟通,了解其学习兴趣和心理需求。并且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们的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比如通过当前比较发达的通讯技术如微信、电子邮件、QQ或者各种视频通话等等,向留守儿童们家长教授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们掌握留守儿童们合理有效的教育和关爱方式。在这种正确教育观念的传递与引导下,留守儿童们的内心世界必然会被打动与感动,逐渐加强自我约束与认知,形成较为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
(二)教师用爱心规范留守儿童言行举止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许多留守儿童性格较为孤僻且不合群,不愿意和教师以及其他同学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并且在生活习惯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小毛病亟待改正。这就需要教师要用爱去关怀、用爱去规范、用爱去引导,让留守儿童们能够逐步改掉自身的缺点与不足,重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培养措施为,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较为仔细的观察留守儿童们的日常表现与行为举动,从细节入手,从小事着手。教师要了解每一个留守儿童身上的优点以及不足,同时也要看到留守儿童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在教育过程中始终用平和包容关爱的态度对待留守儿童们缺点和不足,循序渐进的用爱心去一点一点规范留守儿童们的言行举止以及看待问题和事物的态度。让留守儿童们逐渐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进而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慢慢改掉自身的各种小毛病,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不辜负教师付出的炽热爱心。
(三)加强“家校合作”关爱留守儿童
现阶段,在留守儿童的良好生活习惯培养过程中,除了上述两大有效策略之外。教师必须还要重视“家校合作”,共同联手关爱留守儿童们的学习与生活,能够让留守儿童们逐渐将不良的生活习惯全部改正。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当起到榜样引导作用,教师用爱心以及关心为留守儿童们创造一个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让留守儿童们能够安心学习,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留守儿童的祖辈或者亲属应当尊重留守儿童、爱护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们提供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并且留守儿童们的父母应当多抽出时间与留守儿童们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电话视频以及其他联系方式,督促和教育留守兒童们的日常学习以及生活好习惯养成,让留守儿童们感受到家长虽然不在身边,但父母的关爱却始终环绕着自己,能够更加安心的读书,健康的成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培养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阶段,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之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教师应当重视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与交流,重视家校合作,用爱心去呵护与帮助留守儿童,走进留守儿童们的内心世界,引导留守儿童们养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规范,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念,将来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任苇.心育文库60——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2]吕开宇,吴蓓蓓.留守儿童教育与健康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