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镇化是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根本途径,作为中国第五大经济大省的河南省,其城镇化的发展的对推动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镇化;集约型;健康发展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说:“城镇化是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根本途径。目前,中国正处在城镇化的中期阶段,这一过程与工业化几乎同时展开,并受到全球化的深刻影响,形成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现代化过程,既对自身的经济社会形态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也极大地改变着全球的经济、政治格局”,由此可见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之大。而贯穿城镇化的是大规模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城镇的市政建设等投资活动。其中,由于公用基础设施的公共物品属性等特点,地方政府在投资中担负着非常主要的角色。作为中国第五大经济大省的河南省,其城镇化的发展的对推动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河南省的城镇化的进程
河南省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就己经开始建有城市,而真正的城镇化进程,也同全国一样,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有实质性的进展,同时因为受到受经济、政治、自然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
1.1城镇化的起步阶段(1949年-195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的城市只有12个。其中10万人以上的城市只有开封1个城市人口仅占全省总人口的6.4%。1949年全省城镇人口为256万人,城镇化率仅为6.35%。在“一五”计划期间,国家从全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出发,把河南确定为建设重点地区之一。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到1957年年底,全省城市由1949年的12个增加到16个,城市人口增加到48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1%。
1.2城镇化的震荡阶段(1958年-1978年)
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城镇化建设也一波三折。先是大跃进时期的“过度城镇化”,工业生产的异常发展,乡村人口开始大规模向城镇转移。接着是三年困难时期的“反城镇化”,河南省开始精兵简政,下放了大批工人和行政干部,城市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由12.1%下降到10.7%,第一次出现了“反城镇化”现象。然后是“文革”初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右派”改造第二次“反城镇化”,继而又出现大量知识青年返城,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回升到13.8%。
1.3城镇化的稳步发展阶段(1975年-1990年)
发展小城镇的改革政策,1983年以后积极实行地、市合并或撤地建市。实行市带县的新体制,发挥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作用。一些经济发达的县陆续改为市,城市作为区域政治、经济、交通、贸易、金融、信息及科技中心的功能开始发挥作用。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全省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6个增加到1990年的27个,城镇人口由963万人增加到134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由13.63%上升到15.52%,比1978年提高了1.91个百分点。
1.4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1991年以来)
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随着市带县体制的逐步完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城镇化进程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到2012年底,河南省城市数量由1991年的27个增加到38个,城镇化率为42.4%,城镇化进程一直低于全国水平而且呈现出差距逐渐拉大的趋势(1978的城镇化水平与全国相比相差仅有4.32百分点,到2012年已经相差近10个百分点)。
2.城镇化对河南经济的影响
2.1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内需,实现经济运行协调拉动
伴随经济发展,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这是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我国当前的消费率普遍偏低,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农村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成为实现经济增长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目标过程中最需协调的一环。城镇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激发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都存在着较大差异。1995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分别为3537.57元和1310.36元,二者绝对差为2227.21元;到2012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分别为13732.96元和5032.14元,二者绝对差扩大为8700.82元;即使从相对规模来看,二者之间的差距也由1995年的2.7倍扩大到2012年的3.1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主要原因可以归结是农村增收渠道少,农民增收困难。
2.2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带动投资,进一步发挥其“中流砥柱”作用
投资一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是,这种投资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沿海开放城市,对我省广大的乡镇来说,投资较少,乡镇的发展比较滞后,阻碍了经济统筹协调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扩大对我省大部分乡镇的投资规模,从而有力拉动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不仅可以直接拉动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增长,增加乡镇居民对基础设施和各项公共服务的大量需求,由此来刺激基础建设的投资增长。
3. 促进河南省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约束地方,目扩张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第一,划定“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加强对城镇空间增长的约束,加强对重点地区的规划监控。河南省对产业群空间进行了整合规划,形成了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布局合理,规划长远。
第二,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集约和节约用地。
第三,加强城乡规划对城乡建设用地征收、征用和出让、转让的规划管理。
(二)建立城乡统纬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推进机制
明确各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的职能,加强县级政府在村镇建设方面的职责,提高县级政府对村镇建设的行政能力;坚持有重点地发展县城和条件较好的建制镇的方针,制定支持全国重点镇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推动村镇建设的部际协商工作机制;统筹城乡产业布局,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进一步完善协调地区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
加强部门协调,突出重点,提高效率和效益;建立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部际联席会审议制度;加强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对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指导,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规划作为各类相关专项规划编制的依据。目前,许多地区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及发展要求对城市进行了规划,制定了宏观调控计划,取得了许多成果。
(四)推行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趁设节约型城镇
加快公共交通建设,推行公共交通、自行车道、人行道相协调的综合交通模式;合理配置资源,公平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加强城市用水的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城市;广泛推行节能建筑,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新时期中国城镇化融资模式实践与创新 [R].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 2012
[2]芦亮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问题研究 — 以江西省为例[J].财政金融
[3]仇保兴 中国城镇化的机遇与挑战 [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 第2辑
关键词:城镇化;集约型;健康发展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说:“城镇化是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根本途径。目前,中国正处在城镇化的中期阶段,这一过程与工业化几乎同时展开,并受到全球化的深刻影响,形成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现代化过程,既对自身的经济社会形态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也极大地改变着全球的经济、政治格局”,由此可见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之大。而贯穿城镇化的是大规模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城镇的市政建设等投资活动。其中,由于公用基础设施的公共物品属性等特点,地方政府在投资中担负着非常主要的角色。作为中国第五大经济大省的河南省,其城镇化的发展的对推动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河南省的城镇化的进程
河南省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就己经开始建有城市,而真正的城镇化进程,也同全国一样,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有实质性的进展,同时因为受到受经济、政治、自然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
1.1城镇化的起步阶段(1949年-195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的城市只有12个。其中10万人以上的城市只有开封1个城市人口仅占全省总人口的6.4%。1949年全省城镇人口为256万人,城镇化率仅为6.35%。在“一五”计划期间,国家从全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出发,把河南确定为建设重点地区之一。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到1957年年底,全省城市由1949年的12个增加到16个,城市人口增加到48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1%。
1.2城镇化的震荡阶段(1958年-1978年)
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城镇化建设也一波三折。先是大跃进时期的“过度城镇化”,工业生产的异常发展,乡村人口开始大规模向城镇转移。接着是三年困难时期的“反城镇化”,河南省开始精兵简政,下放了大批工人和行政干部,城市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由12.1%下降到10.7%,第一次出现了“反城镇化”现象。然后是“文革”初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右派”改造第二次“反城镇化”,继而又出现大量知识青年返城,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回升到13.8%。
1.3城镇化的稳步发展阶段(1975年-1990年)
发展小城镇的改革政策,1983年以后积极实行地、市合并或撤地建市。实行市带县的新体制,发挥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作用。一些经济发达的县陆续改为市,城市作为区域政治、经济、交通、贸易、金融、信息及科技中心的功能开始发挥作用。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全省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6个增加到1990年的27个,城镇人口由963万人增加到134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由13.63%上升到15.52%,比1978年提高了1.91个百分点。
1.4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1991年以来)
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随着市带县体制的逐步完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城镇化进程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到2012年底,河南省城市数量由1991年的27个增加到38个,城镇化率为42.4%,城镇化进程一直低于全国水平而且呈现出差距逐渐拉大的趋势(1978的城镇化水平与全国相比相差仅有4.32百分点,到2012年已经相差近10个百分点)。
2.城镇化对河南经济的影响
2.1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内需,实现经济运行协调拉动
伴随经济发展,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这是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我国当前的消费率普遍偏低,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农村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成为实现经济增长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目标过程中最需协调的一环。城镇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激发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都存在着较大差异。1995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分别为3537.57元和1310.36元,二者绝对差为2227.21元;到2012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分别为13732.96元和5032.14元,二者绝对差扩大为8700.82元;即使从相对规模来看,二者之间的差距也由1995年的2.7倍扩大到2012年的3.1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主要原因可以归结是农村增收渠道少,农民增收困难。
2.2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带动投资,进一步发挥其“中流砥柱”作用
投资一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是,这种投资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沿海开放城市,对我省广大的乡镇来说,投资较少,乡镇的发展比较滞后,阻碍了经济统筹协调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扩大对我省大部分乡镇的投资规模,从而有力拉动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不仅可以直接拉动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增长,增加乡镇居民对基础设施和各项公共服务的大量需求,由此来刺激基础建设的投资增长。
3. 促进河南省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约束地方,目扩张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第一,划定“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加强对城镇空间增长的约束,加强对重点地区的规划监控。河南省对产业群空间进行了整合规划,形成了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布局合理,规划长远。
第二,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集约和节约用地。
第三,加强城乡规划对城乡建设用地征收、征用和出让、转让的规划管理。
(二)建立城乡统纬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推进机制
明确各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的职能,加强县级政府在村镇建设方面的职责,提高县级政府对村镇建设的行政能力;坚持有重点地发展县城和条件较好的建制镇的方针,制定支持全国重点镇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推动村镇建设的部际协商工作机制;统筹城乡产业布局,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进一步完善协调地区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
加强部门协调,突出重点,提高效率和效益;建立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部际联席会审议制度;加强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对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指导,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规划作为各类相关专项规划编制的依据。目前,许多地区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及发展要求对城市进行了规划,制定了宏观调控计划,取得了许多成果。
(四)推行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趁设节约型城镇
加快公共交通建设,推行公共交通、自行车道、人行道相协调的综合交通模式;合理配置资源,公平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加强城市用水的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城市;广泛推行节能建筑,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新时期中国城镇化融资模式实践与创新 [R].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 2012
[2]芦亮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问题研究 — 以江西省为例[J].财政金融
[3]仇保兴 中国城镇化的机遇与挑战 [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 第2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