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戏剧:先锋与时尚的交融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L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法国一批年轻落魄而又充满艺术激情的戏剧家,把他们进不了豪华又昂贵剧院的作品,在巴黎随处可见的咖啡馆里进行了演绎与表演,也许是作品的先锋性、也许是年轻戏剧家们的创意,咖啡馆的戏剧形成的咖啡戏剧精神,从巴黎走向欧洲风靡一时。咖啡戏剧于是在戏剧史上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现象,其先锋戏剧精神并没有形成戏剧流派,而都市咖啡文化与小布尔乔亚的氛围使咖啡戏剧成为小众文艺的标识,并没有像酒吧摇滚音乐那样成为浪潮走向广场与街头,咖啡戏剧在不少城市成为了一种文艺表现形式,甚而成为了一种休闲生活方式。
  上海这座城市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场,林立的咖啡馆已经是海派文学笔下的风景线,不少老照片和美术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鲁迅先生与青年作家们在咖啡馆的畅谈镜头,多伦路左翼作家的咖啡馆更是闻名。与张爱玲齐名的作家徐訏曾写过不少极具现代流意识的小说与短剧剧本,其作品充溢着浓浓的咖啡味,他那些未曾演过的剧本,在我看来如果能在咖啡馆空间娓娓道来,那也是散发着海派文化特殊的咖啡色彩。不过,以咖啡戏剧为招牌或者说演出样式,在上海却是进入21世纪才真正亮相。
  2001年初,在上海靠近徐家汇的肇嘉浜路567号,突然出现了一家以红黄黑三色为主基调装饰的建筑,巨大的红底黑字“真汉咖啡剧场”常常惹得路人回头眺望。这可能也是上海历史上第一次将咖啡与戏剧联系得这么密切。真汉咖啡剧场的发起人王景国原是上海青年话剧团的舞美设计,上戏毕业后在青话没几年就去了美国,2000年又回到了上海,他想做戏,于是联络了编剧李容、张献、李胜英和现代人剧社的笔者。当时话剧还处于低谷,整个上海职业话剧团体只有两家,一家是国有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家是民营的上海现代人剧社。王景国从纽约外外百老汇众多的戏剧空间形式,看到了新业态的戏剧演出呈现方式,如果在上海要做商业戏剧,大剧场模式的高昂成本和演出售票率的低迷使得话剧演出愈演愈亏,但是假如是一家有格调的大型咖啡馆,又兼具齐全的灯光音响设备,白天是咖啡馆,晚上是咖啡剧场,演出之后又转为咖啡馆兼酒吧。于是,充满热情的一批戏剧人真的将打造了600平方两层咖啡剧场,一年后的2001年正式营业,并与上海现代人剧社联合制作,咖啡戏剧也正式出现在上海媒体,一批演出剧目《女人话题》《等待戈多》《我爱抬杠》《欲望X》《情人》《和陌生男人喝酒》等陆续上演,一时间去真汉咖啡剧场品咖啡看戏成了青年白领圈与时尚圈的新潮,其中荒诞派名剧《等待戈多》的改编影响比较大,这部剧中始终未出现的戈多,在20世纪不同的国家演出版本有不同的演绎,埃塞俄比亚戏剧家演出该剧时,戈多是饥荒人们眼中迟迟未见的粮食,波兰戏剧家则把戈多寓意为民主,那么真汉咖啡戏剧版的戈多,主创反复思考后则作为时尚新潮的象征,编剧张献的改編版首次将《等待戈多》原来全剧都是男角色改为女性版,于是,说着时髦的流行语的新潮女性都在等待着所向往期待的“时尚”戈多,人人谈论着时尚,但最终也没有见到时尚。女性版《等待戈多》成为真汉咖啡剧场演出场次最多的一部咖啡戏剧,也是至今仍有学者提及的一部咖啡戏剧。可惜的是,真汉咖啡剧场在2001年的出现虽然引起了青年观众的喜爱,但是高额的房租和低票价演出的收入无法保持收支平衡,仅仅两年,真汉咖啡剧场就落下帷幕转手成了一家“锅比盆大”的餐厅。此时,主创们仿佛才意识到原来《等待戈多》在戏剧人面前,就是那个永远也等不来的戏剧愿景,这才是真汉咖啡剧场的戈多宿命。
  真汉咖啡剧场之后,王景国又开辟了更为前卫并且非商业性的“下河迷仓”戏剧工坊,逐步成为以学生戏剧爱好者为主体的机构。而上海现代人剧社虽仍然以商业性演出为主,但咖啡戏剧依然在制作演出。2003年,现代人剧社在新落成的话剧艺术中心大厦D6空间布置成四面观众围绕的咖啡戏剧环境空间,演出由周可导演的德国作家聚斯金德的单人剧《低音大提琴》:青年演员杨溢在主演这部一个小人物辛酸史的时候,时不时给坐在一旁的观众倒一杯咖啡,或者向沙发后面的观众倾诉自己多么有才的一个大提琴手却被压在乐团的最底层,当演员像知己一样询问身边的观众,你看我是不是明天带把枪在音乐高潮时当众枪杀女高音,这下我一定可以出名了吧……看着被询问的观众点点头忽而又惊恐地赶紧摇头时,所有的现场观众都不觉得是在看一个单人剧,而是参与到了剧情之中,咖啡戏剧的环境氛围营造的艺术魅力让观众感受到了不同于大剧场观摩的意境。
  2004年现代人剧社与华集文化公司合作,在安福路300号将原永乐宫的一个独立放映厅宣乐厅改建成有演出功能的永乐咖啡小剧场,180座以一种休闲的方式可以三五成桌,让演员与观众零距离观戏。每当夜晚簇拥在这一个演艺空间里,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戏剧,更多的是同龄人的一种慰藉,咖啡戏剧的情感抚慰,也让不少人走出了情的阴影,感觉到黑夜中的丝丝温情。要知道夜晚的孤寂之情是最难排遣的,能有一拨情投意和的人在暖和的咖啡戏剧空间里营造着真实环境的梦景,那是任何电视电影、电脑游戏所替代不了的。于是在这个城市新涌现的时尚地标,又有了值得白领们来休闲欣赏的氛围,仿佛在寂寞的夜晚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游戏,放松了身心,在明天朝阳出来之前就有了一份好心情。因此永乐咖啡小剧场推出的主打咖啡戏剧是以心理剧为特色,创作演出了周可编导、万茜主演的心理剧《谁拔了我的气门芯》,姜涛执导、主持人梦晓、长啸主演的心理剧《都市症候群》等。
  2012年在创智天地的江湾体育场环廊,又一家上下两层的创智环境咖啡剧场在杨浦大学围绕的地域出现。整个环境设计像一座欧洲的老别墅,白天可以在这里喝咖啡看演员排练,层层书柜中都是悬疑书籍和戏剧书籍,夜晚则有以悬疑戏剧为主打的咖啡戏剧上演。这里是现代人剧社与创智天地合作打造的咖啡戏剧空间,连续演出了咖啡戏剧《青年客栈》《杰克的星空》《蝙蝠的回忆》《灵异的诱惑》《情人》《米歇尔的幽魂》等,从真正意义上说,创智咖啡剧场已经成为现代人剧社咖啡戏剧创作排演的一个孵化基地,在这里排演了15部咖啡戏剧。虽然当时咖啡戏剧的演出场所很少,特别是以咖啡戏剧为主的演出空间几乎只有创智咖啡剧场,但是,谁也没有料到此后不久随着上海文创50条的发布,尤其是2019年上海演艺新空间的正式挂牌,兼具咖啡馆双业态的演艺新空间大量出现,现代人剧社孵化的一批咖啡戏剧受到了这些演艺新空间的青睐。思南公馆288演出了咖啡戏剧《意浓马提尼》《情迷爱尔兰咖啡》等,康得思12次方演出了咖啡戏剧《我只是一个过客》《灵异的诱惑》《蝙蝠的回忆》《私人教练》等,新天安堂演出了咖啡戏剧《灵异受访者》《我和吸血鬼有个约会》等。   在外外百老汇、伦敦西区、爱丁堡、阿维尼翁、东京涉谷、首尔大学路等各国闻名的城市戏剧演出名胜之地都活跃着咖啡戏剧表演。如今上海以8500余家咖啡馆成为世界上拥有咖啡馆数量最多的城市。咖啡文化之都正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与时尚,并誉为无咖啡、不上海。2021年咖啡文化活动将成为上海都市文化的亮点之一,为此,行进在文化创意与时尚前沿的上生·新所,以其独有的文化氛围与云集的众多个性独特的咖啡馆,将推出上海有史以来的首个咖啡戏剧节。在为期一周的五一长假里,上海现代人剧社在上生·新所内多家咖啡馆和海军俱乐部内下午与晚上演出五部咖啡戏剧,其中有英国名剧《雪莉·瓦伦丁》、法国名剧《降E大调三重奏》、希腊名剧《通往忒拜之路》、原创咖啡戏剧《情迷爱尔兰咖啡》和《偶遇》。
  目前国际戏剧跨界发展的新潮,特别是戏剧演出观赏方式的创新,已经成为戏剧创意者的关注点。心理学家分析表明,作为人类农业社会发展起来的戏剧表演,从开始就带有宣泄、娱乐和祈福的调节功能,让民众在欢乐和自我表现中达到快乐,拉近表演者与观赏者的距离,是戏剧获得市民喜愛的缘由之一。戏剧过去作为单纯的舞台表现样式,观众是在剧场被动地观赏,其实戏剧的作用远远不止单纯的观赏,戏剧的互动和交流,戏剧角色的转换体验,戏剧场景的再现和营造,能够充分调节参与者的心理状态,“戏剧疗法”将成为未来戏剧工作者关注的新样式。都市时尚的流行色让人看到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越来越浓的流行色彩,其中话剧的时尚变化更为引人注目。这种变化虽然引起了文化界人士的褒贬不一,但现实的存在提出了一个话题,当话剧成为一种休闲方式,当咖啡戏剧被认同于星巴克咖啡式的生活方式,就形成了一种可以营运的产业链了,为数庞大的白领阶层把咖啡文化养得很滋润,你不得不关注其存在的价值和背景。从目前的社会格局看,已经越来越细化,戏剧也是如此,想做成一部老少通吃、雅俗共赏、上下称誉的戏是太难了。如果说咖啡戏剧像什么,也许感觉像一家品牌专卖,不同的题材、风格、样式之间其实是很难比较高低优劣的,只要每个剧团有自己的品牌风格、观众群体和定位就行了。
  现在35岁以下的都市白领其实很可怜,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不敢顶撞上峰不敢得罪客户不敢在奥菲斯楼里袒露心声,人与人坐在对面却隔着冷冰冰的电脑,连吃饭都习惯在微信上招呼,如果有个地方能让身心疲惫了一天的上班族放松下来,笑一笑或流流泪,把积聚在胸口的郁闷能宣泄掉,可能这天晚上就不会失眠了,咖啡戏剧温馨的氛围于是成了她们称之为“心”的小屋。
  作者  原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其他文献
儿童剧不是孩子手中的塑料玩具,它承载着几代人的文化记忆。而在这些宝贵的印象中,富于个性的尝试和表达会存留下来,推动着当代现实题材儿童剧不断向前发展,等到儿童成长为成年人,他们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反哺剧场。  一切为了孩子。这句话写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会议室的一面墙上。它是儿童剧创作者们头顶上高悬的一束光。它烛照整个行业,持续提示着为孩子写戏、排戏、演戏的这群舞台艺术工作者们,应当目标明确,行动线清晰。所
期刊
20世纪60年代,中国乐坛曾涌现出一大批交响化的颂歌类作品,直到今天仍然广受认可,同时活态存在的作品却寥寥无几。其中,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可谓是为数不多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典之作。1这部作品的音响成功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几代人的审美代沟,几乎同时触动了不同时代及不同生活背景中各类听众的心弦。这不禁令人好奇,它何以影响深远?  笔者认为,首先是《红旗颂》没有给听众们的审美理解带来任何阻碍。
期刊
在如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前,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以实践精神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我们的脱贫攻坚电视剧中就能清晰地呈现出这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力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种精神和梦想,走向国际并获得国际认同,只是时间问题。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年,相关题材影视作品产量巨大,涌现出《江山如此多娇》《装台》《温暖的味道》等一批乡村题材作品,赢得了观众群。2021年元旦前后,正午
期刊
主旋律电影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在纷繁复杂的文艺作品中,主旋律电影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主旋律电影音乐也成为表达时代的强音,奏响了时代的主题,让观众感受历史积淀里的文化,国家召唤下的凝聚,个人精神中的感动。  近年来,我国主旋律电影蓬勃发展,在多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实现了价值引领性,商业盈利性,艺术审美性三者间的平衡。2017年7月上映的《战狼2》至今盘踞
期刊
上海城市文化海納百川、包容万象,很难用一种确切的概念来定位。作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开放的城市,上海是一个移民的大熔炉,一个文化的大熔炉。所有的地域文化、宗教传统和高级文明,到了上海以后,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最后都失去了其本真性,演变为极具都市风格或东方神韵的“海派”。  海派艺术多元多样又自成一脉,本期仅以木偶戏、海派绘画、当代城市音乐为例,希望从中可见上海文化创新务实、包容万象的特点,得以一窥海派
期刊
“装台”既是生活的写实,又是艺术的提升与隐喻。人生犹如一场无法排练的戏剧,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大戏中都会做主角,在家庭,在社会上都有可能成为“主角”;但同时,我们每个人也要为家庭、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装台”的事情。自己替别人装台,别人给自己装台,由此结成一张细密的社会大网……  他不是生、冷、硬、倔的陕西汉子形象,他蹬着三轮车在西京城的街巷里面讨生活,他经受着劳累和为难,他感受着无奈和快乐,他被生
期刊
儿童戏剧不是“儿童的戏剧”。儿童戏剧是属于儿童(未成年人)的,也属于所有热爱戏剧的人们……  几句告白  儿童戏剧不是“儿童的戏剧”。这个判断句里含有两层意思,一、儿童戏剧不是儿童级别的戏剧,不是戏剧文学和戏剧艺术中的“等外品”,更不是“儿戏”,而是“为孩子们创作的戏剧”(大卫·伍德:《儿童戏剧:原创、改编、导演和表演手册》);二、儿童戏剧不是仅给低幼儿童或者小学生看的,这里的“儿童”包含所有未成
期刊
2021年是昆剧“传”字辈从艺一百周年,也是昆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周年。“传”字辈艺术家是中国昆剧史上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一批艺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戏曲的一代传奇,是艺术行当最齐全、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昆曲艺术家群体。“传”字辈的学生也成为20世纪后期至今昆曲舞台的中流砥柱。在这跨世纪的百年中,昆剧“传”字辈的出现,谱写了不畏艰难、艺
期刊
我国当前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力抓大数据时代的全球话语权。而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有跨界当代艺术的项目,并以展览的形式展开人工智能的研究,如百度、腾讯都有相关的项目与美术馆进行合作。基于此,我们深觉有必要做一期新媒体艺术专题,告诉大家什么是“新媒体”?以及它在中国的发展状况,進而可作为国家软实力参与到国际话语权的建设中来。  关于“媒体艺术”(media art)并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基本上是指借助科技
期刊
继“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纪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美术项目”之后,上海再推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创作项目”,并作为申城“建党百年”“全面小康”主题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之一。该项目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主办。  从前期的选题策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