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健康第一”的思想必须要落到实处。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充分运用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和体育运动的属性,结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建立体育课教学心理健康培养的方法,充分重视身心的相互作用。挖掘体育课教学的内涵,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通过身心调节,使学生达到自然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课;培养;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当前,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心理承受能力弱。由于青少年学生特有的天真幼稚,使他们对复杂艰难的现实生活缺乏心理准备,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二是自私狭隘,虚荣心强。学生缺乏包容和开放意识,在学习生活中愿意接受表扬,而不愿意接受批评意见,愿意比别人强,而不希望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三是缺少意志和毅力。学习缺乏毅力,做事难以善终,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四是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有的中学生智商高、能力强,但脾气坏、情商低,表现为急躁、冲动,缺乏忍耐性
1.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
造成初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状态的成因很多,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一是家庭教育因素。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在学校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现在许多家庭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应酬,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二是社会环境因素。首先是由于现在的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一些人对有违道德的行为习以为常,并因此导致教育的误导,使少年儿童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导致品行障碍的发生;其次是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三是学校教育因素。素质教育虽然实施了多时,但由于评价机制仍然以分数为主要杠杆,使得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作为教学的核心,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把学生考试分数或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志,致使教师布置作业过多,学生有做不完的习题,过不完的考关,再加上学习成绩名次的公开,压迫学生喘不过气来。四是个人情感因素。青少年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惑。
2.注重课堂心理气氛
注意体育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学生参与的主动积极性是体育学习的心理动力表现,它对体育学习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实际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往,个体之间的情绪情感相互交流、互相感染,形成心理、情感上的共鸣。
2.1注意适当的教学方法
通过手势、表情、身体动作等进行交流。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沟通,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自我调节,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2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有目的的创设某种教学情境,增加一定的运动量和动作难度,创造出一定的课堂心理气氛,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紧张以及竞争性特点。提高教学的感染力,达到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促进他们的集体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自尊和自信心。
3.注意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调节
体育学习中的胆怯与恐惧是指学生由于缺乏运动能力而产生对某个动作或某个练习的害怕情绪。当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能和技术水平与练习要求差距较大时,害怕出现事故的胆怯、恐惧心理易产生,反之就很少。
所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是消除其胆怯、恐惧心理的良策。在体育教学中,针对性地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在实践中进行了多方尝试。
3.1注重学科理论知识教学
在课堂上注重学科理论知识教学,学习一些与他们体能相适应的运动生理学、运动力学知识,使体育锻炼与常识原理结合,达到克服和避免因对运动常识的缺乏而产生的懒惰心理。
3.2语言激励,建立自信
练习时先降低要求,循序渐进,认真做好保护、帮助工作,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据情提高训练难度,即景激情鼓励学生,常用“你行”、“你能跳过去”、“我保证你不会摔跤”等话语让学生产生信心和勇气。
3.3提高练习热情,消除恐惧
用娱乐性的游戏和一些教学竞赛办法渗透到学生练习中,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的恐惧心理就在练一练、争一争中无形地减少或消除了。
4.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4.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发展他们的安全感和友谊感,而且能培养同情心和合作精神。因此,他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必要的环境因素。
4.2学生学会懂得助人为乐、感恩
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帮助别人,特别是帮助体育特长和有才能的学生。让他担当体育小组长,使她们的体育特长和才能有表现施展的机会,以利于提高他们在同伴中的地位和自信。同时坚决抵制对体育后进生进行嘲笑、挖苦、讽刺的不良行为。通过练习中保护别人,帮助别人和团结别人的行为改变学生中存在的(特别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学会关心、爱护、团结互助。
4.3制定合理教学要求
制定合理的要求,以成功的经验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观。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与其能力水平,实际情况相适应。如果要求过低,会失去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要求过高,学生频频失败,会导致自卑自弃的消极情绪。
4.4引导学生承受挫折
由于体育是通过身体联系练习这一特殊手段使学生承受一定的心理和生理负担,应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4.5适当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提高抗压能力
具体地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困难挫折环节,在原有的练习内容,结构,方法和要求等方面提出更高目标,使学生做出相应的努力来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从而培养学生承受挫折能力。
5.理解和认识学生的缺陷
学生虽然知之甚少,尚未成熟,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求全责备。其实,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并不符合实际。没有缺陷,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6.结论
总之,体育教学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它能够让学生在掌握体育锻炼的手段和方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不可忽视,它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献参考
[1] 李百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2] 体育与健康.教材.人民出版社,2001.
[3] 贾海滨.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9.
[4] 运动心理学.人民出版社,2005.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课;培养;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当前,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心理承受能力弱。由于青少年学生特有的天真幼稚,使他们对复杂艰难的现实生活缺乏心理准备,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二是自私狭隘,虚荣心强。学生缺乏包容和开放意识,在学习生活中愿意接受表扬,而不愿意接受批评意见,愿意比别人强,而不希望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三是缺少意志和毅力。学习缺乏毅力,做事难以善终,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四是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有的中学生智商高、能力强,但脾气坏、情商低,表现为急躁、冲动,缺乏忍耐性
1.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
造成初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状态的成因很多,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一是家庭教育因素。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在学校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现在许多家庭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应酬,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二是社会环境因素。首先是由于现在的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一些人对有违道德的行为习以为常,并因此导致教育的误导,使少年儿童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导致品行障碍的发生;其次是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三是学校教育因素。素质教育虽然实施了多时,但由于评价机制仍然以分数为主要杠杆,使得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作为教学的核心,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把学生考试分数或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志,致使教师布置作业过多,学生有做不完的习题,过不完的考关,再加上学习成绩名次的公开,压迫学生喘不过气来。四是个人情感因素。青少年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惑。
2.注重课堂心理气氛
注意体育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学生参与的主动积极性是体育学习的心理动力表现,它对体育学习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实际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往,个体之间的情绪情感相互交流、互相感染,形成心理、情感上的共鸣。
2.1注意适当的教学方法
通过手势、表情、身体动作等进行交流。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沟通,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自我调节,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2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有目的的创设某种教学情境,增加一定的运动量和动作难度,创造出一定的课堂心理气氛,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紧张以及竞争性特点。提高教学的感染力,达到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促进他们的集体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自尊和自信心。
3.注意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调节
体育学习中的胆怯与恐惧是指学生由于缺乏运动能力而产生对某个动作或某个练习的害怕情绪。当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能和技术水平与练习要求差距较大时,害怕出现事故的胆怯、恐惧心理易产生,反之就很少。
所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是消除其胆怯、恐惧心理的良策。在体育教学中,针对性地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在实践中进行了多方尝试。
3.1注重学科理论知识教学
在课堂上注重学科理论知识教学,学习一些与他们体能相适应的运动生理学、运动力学知识,使体育锻炼与常识原理结合,达到克服和避免因对运动常识的缺乏而产生的懒惰心理。
3.2语言激励,建立自信
练习时先降低要求,循序渐进,认真做好保护、帮助工作,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据情提高训练难度,即景激情鼓励学生,常用“你行”、“你能跳过去”、“我保证你不会摔跤”等话语让学生产生信心和勇气。
3.3提高练习热情,消除恐惧
用娱乐性的游戏和一些教学竞赛办法渗透到学生练习中,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的恐惧心理就在练一练、争一争中无形地减少或消除了。
4.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4.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发展他们的安全感和友谊感,而且能培养同情心和合作精神。因此,他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必要的环境因素。
4.2学生学会懂得助人为乐、感恩
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帮助别人,特别是帮助体育特长和有才能的学生。让他担当体育小组长,使她们的体育特长和才能有表现施展的机会,以利于提高他们在同伴中的地位和自信。同时坚决抵制对体育后进生进行嘲笑、挖苦、讽刺的不良行为。通过练习中保护别人,帮助别人和团结别人的行为改变学生中存在的(特别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学会关心、爱护、团结互助。
4.3制定合理教学要求
制定合理的要求,以成功的经验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观。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与其能力水平,实际情况相适应。如果要求过低,会失去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要求过高,学生频频失败,会导致自卑自弃的消极情绪。
4.4引导学生承受挫折
由于体育是通过身体联系练习这一特殊手段使学生承受一定的心理和生理负担,应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4.5适当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提高抗压能力
具体地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困难挫折环节,在原有的练习内容,结构,方法和要求等方面提出更高目标,使学生做出相应的努力来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从而培养学生承受挫折能力。
5.理解和认识学生的缺陷
学生虽然知之甚少,尚未成熟,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求全责备。其实,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并不符合实际。没有缺陷,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6.结论
总之,体育教学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它能够让学生在掌握体育锻炼的手段和方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不可忽视,它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献参考
[1] 李百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2] 体育与健康.教材.人民出版社,2001.
[3] 贾海滨.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9.
[4] 运动心理学.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