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只要善于发掘物理实验中适于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切实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才能达到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物理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它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具有课堂教学及其他教学形式无法代替的功能。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这既是物理学科特点所决定,也是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实验能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因此,在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方面和大家进行以下探讨。
1.加强学生实验教学的理论指导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产生于动作,不但感知运动水平的智慧与动作密不可分,就是较高水平的智慧也与动作有直间接的联系,所以学习的根本途径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将这一原则应用于教学过程,应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外物,通过活动及其协调逐步形成丰富自己的认识结构,中学物理学生实验就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从而获取知识的活动。学生实验中,学生自己观察现象,动手操作仪器,手脑并用,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学生在实验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思维活跃,注意集中,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且有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逐步形成。学生五年的物理学习是学生准备跨入科技大门的启蒙阶段,切实加强学生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将有深远的影响。
2. 做好课堂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基础
首先,演示实验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演示时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学生独立操作时的依据,对学生有耳濡目染的作用,我们从实验方法的设计、器材的选择、操作的顺序、观察的方法、结论的归纳等方面精心备课,并在课前反复演练,力求操作演示规范、熟练。例如,在演示用安培表测电流强度时提出操作要领“断开电键,顺序连接;电表串联,正进负出;检查无误,通电试触;选择量程,接线读数”。这一系列的操作,要求准确无误,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要尽可能的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动手实验,中学物理每个实验中都有各自的注意点,如果老师示范进行教学让学生避免一些实验操作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可以使学生在进行实验中有条不紊,但学生在实验中不能体验到一些由于实验失误所产生的现象,在物理实验中很少有对学生产生危险的实验,所以笔者提倡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到实验的注意点。例如,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中,要在光屏上得到像,实验的注意点应当是烛焰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三点“等高、共线”,教师可先不强调注意点,有的学生会出现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的情形,于是学生就会带着这个疑问去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发现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的注意点,这样的效果要远比老师直接介绍好。
再者,学生实验是在教师启发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独立地运用实验去探索知识或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这样,在课堂上不仅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而且还通过实验探求知识获取知识,理解知识或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做到一举多得。如进行“长度及时间的测量”这一课题的教学时,可以添加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许多学生都认为很容易,但测量时很多学生都达不到实验要求。通过实验暴露出学生测量中的许多问题,如有的测方法不准确,有的读数错了(由于没有注意的“零刻度”),有的读数没有带单位,更多的是不懂测量的准确程度和估计毫米刻度下一位数字。再通过实验后教师的讲评,学生不仅体会到做好物理测量的重要性,学生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而且初步懂得了测量的准确度。
3.强化实验操作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关键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起始于实验的基本操作。良好的实验素养和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主要是以巩固,提高课堂所学的基本仪器使用为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确立实验教学目标,并根据各年级各班的具体情况,制定基本技能要求,如实验操作中要求学生掌握怎样拿仪器,怎样安放。排布仪器,怎样调节仪器,怎样装配仪器,怎样连接仪器,怎样用仪器测量,怎样读出和记录被测数据的方法。让学生逐一了解,象对刻度尺、天平、弹簧称、量筒、温度计、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等对一些基本仪器要求做到会合理选择,会调试校正,会正确使用,会准确读数,会判断故障,这些要求应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予以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凡是涉及基本技能的训练,建议采取“讲清道理,示范操作,学生练习”的做法,人人动手,相互讨论,反复练习,达到人人能独立操作的目的。
4.上好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环节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实验课如果组织不当,要么是“撒的开,收不拢”,要么是“教师先讲后示范,时间已过半”,使实验课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为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率,建议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4.1做好实验课的课前预习。课前要求学生按预习提纲认真预习,弄清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及设计实验表格,并提前写好实验报告。这样既可以避免实验课上学生盲目动手,又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动手操作。
4.2平时应注意培养一批实验尖子生。即课前应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实验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培训,让他们独立操作,总结经验。上实验课时,合理分配到各实验小组,这几个学生就成为各实验小组的骨干,对实验作出指导。
4.3平时应注意加强对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精神和品德所必须的,在实验中,应持之以恒地对学生严格要求,规范训练,既能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又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5.进行实验操作考核,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保障 传统的中考中实验考试以为笔试为主,不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因此,我市今年实行的对考生进行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有深远的意义。它变单纯的笔试为笔试和操作考查结合,即在笔试学生实验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考试,抽签选择实验题目,教师根据其操作的正误情况和熟练程度打分,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在平时实验时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考核的加强,使学生正视学生实验,对学生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有积极推动作用。
6.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外科技活动不仅能巩固和活化课内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技能,我们应将科技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注意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应该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6.1变学校实验为社会实验,拓展学生的视野。新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其中之一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由于中学学生是初次接触物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置一些贴近生活的实验,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去探索、认识物理规律,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实践证明,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验活动,从设计、找材料、操作观察、排除实验故障到实验结果的得出,均由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的个性、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6.2应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借用基本仪器进行练习,允许实验课上没有独立动手操作的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允许学生到实验室对实验方面的疑难问题进行验证和研究。
6.3开展科技制作活动,组织学生利用简易器材进行小制作。如制作“潜水艇模型”,“土天平”,“橡皮测力计”,“铅笔变阻器”等。开展“筷子提米”、“纸盒烧开水”等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制教具学具已成为当今教改的潮流。自制教具学具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富有创造教育的因素且简单易做。自制教具学具本身就是学生自己的实验,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一个可以大力开发的领域,它的发展,利于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改善学生实验的数量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6.4举行操作竞赛,如上完“天平”这一节后进行天平的调节和称量比赛在学完串、并联电路后进行电路连接比赛,还可进行如实验表格的设计、电路的连接”等专项比赛,等重点实验的操作比赛,也可以在学校的文化活动上表演节目,这样一来活动形式多样,学生参与面大,寓能力培养于趣味活动之中,深受学生欢迎。
【关键词】物理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它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具有课堂教学及其他教学形式无法代替的功能。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这既是物理学科特点所决定,也是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实验能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因此,在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方面和大家进行以下探讨。
1.加强学生实验教学的理论指导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产生于动作,不但感知运动水平的智慧与动作密不可分,就是较高水平的智慧也与动作有直间接的联系,所以学习的根本途径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将这一原则应用于教学过程,应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外物,通过活动及其协调逐步形成丰富自己的认识结构,中学物理学生实验就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从而获取知识的活动。学生实验中,学生自己观察现象,动手操作仪器,手脑并用,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学生在实验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思维活跃,注意集中,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且有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逐步形成。学生五年的物理学习是学生准备跨入科技大门的启蒙阶段,切实加强学生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将有深远的影响。
2. 做好课堂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基础
首先,演示实验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演示时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学生独立操作时的依据,对学生有耳濡目染的作用,我们从实验方法的设计、器材的选择、操作的顺序、观察的方法、结论的归纳等方面精心备课,并在课前反复演练,力求操作演示规范、熟练。例如,在演示用安培表测电流强度时提出操作要领“断开电键,顺序连接;电表串联,正进负出;检查无误,通电试触;选择量程,接线读数”。这一系列的操作,要求准确无误,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要尽可能的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动手实验,中学物理每个实验中都有各自的注意点,如果老师示范进行教学让学生避免一些实验操作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可以使学生在进行实验中有条不紊,但学生在实验中不能体验到一些由于实验失误所产生的现象,在物理实验中很少有对学生产生危险的实验,所以笔者提倡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到实验的注意点。例如,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中,要在光屏上得到像,实验的注意点应当是烛焰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三点“等高、共线”,教师可先不强调注意点,有的学生会出现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的情形,于是学生就会带着这个疑问去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发现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的注意点,这样的效果要远比老师直接介绍好。
再者,学生实验是在教师启发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独立地运用实验去探索知识或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这样,在课堂上不仅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而且还通过实验探求知识获取知识,理解知识或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做到一举多得。如进行“长度及时间的测量”这一课题的教学时,可以添加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许多学生都认为很容易,但测量时很多学生都达不到实验要求。通过实验暴露出学生测量中的许多问题,如有的测方法不准确,有的读数错了(由于没有注意的“零刻度”),有的读数没有带单位,更多的是不懂测量的准确程度和估计毫米刻度下一位数字。再通过实验后教师的讲评,学生不仅体会到做好物理测量的重要性,学生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而且初步懂得了测量的准确度。
3.强化实验操作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关键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起始于实验的基本操作。良好的实验素养和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主要是以巩固,提高课堂所学的基本仪器使用为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确立实验教学目标,并根据各年级各班的具体情况,制定基本技能要求,如实验操作中要求学生掌握怎样拿仪器,怎样安放。排布仪器,怎样调节仪器,怎样装配仪器,怎样连接仪器,怎样用仪器测量,怎样读出和记录被测数据的方法。让学生逐一了解,象对刻度尺、天平、弹簧称、量筒、温度计、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等对一些基本仪器要求做到会合理选择,会调试校正,会正确使用,会准确读数,会判断故障,这些要求应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予以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凡是涉及基本技能的训练,建议采取“讲清道理,示范操作,学生练习”的做法,人人动手,相互讨论,反复练习,达到人人能独立操作的目的。
4.上好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环节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实验课如果组织不当,要么是“撒的开,收不拢”,要么是“教师先讲后示范,时间已过半”,使实验课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为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率,建议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4.1做好实验课的课前预习。课前要求学生按预习提纲认真预习,弄清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及设计实验表格,并提前写好实验报告。这样既可以避免实验课上学生盲目动手,又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动手操作。
4.2平时应注意培养一批实验尖子生。即课前应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实验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培训,让他们独立操作,总结经验。上实验课时,合理分配到各实验小组,这几个学生就成为各实验小组的骨干,对实验作出指导。
4.3平时应注意加强对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精神和品德所必须的,在实验中,应持之以恒地对学生严格要求,规范训练,既能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又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5.进行实验操作考核,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保障 传统的中考中实验考试以为笔试为主,不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因此,我市今年实行的对考生进行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有深远的意义。它变单纯的笔试为笔试和操作考查结合,即在笔试学生实验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考试,抽签选择实验题目,教师根据其操作的正误情况和熟练程度打分,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在平时实验时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考核的加强,使学生正视学生实验,对学生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有积极推动作用。
6.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外科技活动不仅能巩固和活化课内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技能,我们应将科技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注意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应该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6.1变学校实验为社会实验,拓展学生的视野。新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其中之一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由于中学学生是初次接触物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置一些贴近生活的实验,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去探索、认识物理规律,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实践证明,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验活动,从设计、找材料、操作观察、排除实验故障到实验结果的得出,均由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的个性、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6.2应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借用基本仪器进行练习,允许实验课上没有独立动手操作的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允许学生到实验室对实验方面的疑难问题进行验证和研究。
6.3开展科技制作活动,组织学生利用简易器材进行小制作。如制作“潜水艇模型”,“土天平”,“橡皮测力计”,“铅笔变阻器”等。开展“筷子提米”、“纸盒烧开水”等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制教具学具已成为当今教改的潮流。自制教具学具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富有创造教育的因素且简单易做。自制教具学具本身就是学生自己的实验,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一个可以大力开发的领域,它的发展,利于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改善学生实验的数量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6.4举行操作竞赛,如上完“天平”这一节后进行天平的调节和称量比赛在学完串、并联电路后进行电路连接比赛,还可进行如实验表格的设计、电路的连接”等专项比赛,等重点实验的操作比赛,也可以在学校的文化活动上表演节目,这样一来活动形式多样,学生参与面大,寓能力培养于趣味活动之中,深受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