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3年级学生要求每分钟要完成8~10题的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百以内加减法和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每分钟完成3~4题。两位数和三位数加减法笔算,每分钟完成,2~3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笔算,都要求每分钟完成1~2题。
数学学习强调基础性,如果前面数学没有掌握好,后续学的数学就会出现障碍,就像资金链的断裂,会造成后面不可忽视的影响。小学数学是奠定数学基础的阶段,而计算是贯穿整个数学课堂的关键,数学课堂都离不开计算。一个学生计算速度的快慢,决定他学习数学的效率。平时的课堂上我们发现优等生计算又对又快,在老师提出的问题当中,他能快速的进行分析,并且快速的进行计算,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和理解所学的新的知识,而后进生由于计算速度过慢,并且错误又多,对学习新知识缺乏了时间。
小学低段数学学习中,是培养小学生基础计算能力的关键,计算能力基础打得好,学生会觉得后面学起来比较轻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提高低段小学生的快速计算能力,本人依据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当中,主要有以下方面开始做法:
一、简单知识要做细,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年级的小学生学习1-10的数字都会觉得非常简单,包括很多老师都认为这些数字学生只要知道,物体与数一一对应能说出基数,按顺序数数,完成教学目标就行。我觉得一年级通过学习数字是初步培养学生对数字敏感度的好时期,对出示的物体数量进行先估计再数,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然后要求学生画小棒,画图形,表示所学的数字,在画的过程当中,学生不但对数有深刻的理解,触发学生对数量多少变化的敏感度,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锻炼。
二、重视知识之间的连贯性
一年级我们学习了数的分成和组成,数的分成和组成是学习加减法的基础,所以在学习数的分成和组成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多动手进行分一分,合一合,并且边摆边说,可以起到记忆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加减法打下基础。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首先学习的是十加几等于十几,学生发现“10+几”等于十几非常好计算。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引导学生把它转换成“10+几”进行计算,就过渡到学习“凑十法”,虽然在课程标准当中强调算法的多样化,但不是所有的方法对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帮助,对多种方法进行对比选择最优方法,这个最优方法不但体现计算的简便,还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基础,所以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凑十法”时,要求学生边写边说“凑十法”进行强化记忆。等掌握他就会觉得“凑十法”非常简单,最后把“凑十法”编成一首儿歌方便学生记忆。用“凑十法”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为后面学习百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打下重要的基础。20以内的退位减法,通过对比选择“破十法”,学生能快速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后面学习百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口算及筆算的关键。
三、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记忆算法
数学中有很多规律,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算式中的规律,会让计算更简便,更快速。例如:9+9=18、 9+8=17、9+7=16、 9+6=15、9+5=14、9+4=13、9+3=12、9+2=11。学生已经理解,“凑十法”当中9和1凑成10,再用凑成的10加剩下的数就等于得数,在学完20以内的“9+几”进位加法后,引导学生去发现“9+几”当中的“几”与和个位上的数有什么关系,并且追问学生:为什么相差1?相差的1去了哪里?通过追问和引导,学生发现“9+几”进位加法的规律,“9+几”等于十几,个位上的数是比几小1的数。有了前面发现“9+几”这样的规律,对“8+几”“7+几”等20以内的进位加法都能找到同样的方法进行快速计算。学生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在充分掌握算理和“破十法”的同时,通过发现规律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快速计算方法,如18-9=9、17-9=8、16-9=7、……11-9=2,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学生总结出:减数和几凑成10,用几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等于差。
四、加强巩固口算,培养估算意识
要提高计算速度,掌握并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学生提高计算速度的关键及难点。所以在学习计算课时,要针对计算课的内容,有目的设计让学生能提高计算能力的练习。这样的练习不宜过多,如果过多学生就会感到厌烦,从而讨厌计算。设计练习讲究有目的性,让学生在练习中,不由自主使用计算的最优方法。例如: 学习“9+几”的进位加法后,我只设计两道计算题,第一题把“9+几”按:9+9,9+8,9+7,9+6,9+5,9+4,9+3,9+2这样的顺序排成一列,学生在计算时能通过发现规律的快速计算方法,快速计算出结果。第二题把这些算式打乱,让学生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不由自主的就应用发现的快速计算的方法,从而快速计算的方法得到了运用巩固,通过快速计算方法,学生计算速度得到提升。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学生良好的估算能力对提升计算速度有很大的帮助,在计算时,我会要求学生估计一下得数大约是多少,然后通过精确算看自己是否估算的准确,通过经常让学生对结果进行估计,学生在潜意识中会估计计算的结果,对快速提升计算结果有很大的帮助。
五、注重加减乘除的意义掌握,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提升计算正确率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看错运算符号,导致最后的计算结果错误。在教学时,一定要把加减乘除的意义进行充分的理解,学生在理解意义的同时,对于符号会增强敏感度,这样计算时不会看错运算符号。在计算过程中,也有的学生会看错数字,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在计算时多进行纠正。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小学低段学习的计算更是所有计算的重中之重,是为后面学习计算奠定的基石。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每位老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应用正确的方法,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抓好每个阶段的计算能力培养,让学生的计算又准又快有成就感,这样每位学生都能爱上计算,从而喜欢学数学。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盘关镇断江小学 姚远单
数学学习强调基础性,如果前面数学没有掌握好,后续学的数学就会出现障碍,就像资金链的断裂,会造成后面不可忽视的影响。小学数学是奠定数学基础的阶段,而计算是贯穿整个数学课堂的关键,数学课堂都离不开计算。一个学生计算速度的快慢,决定他学习数学的效率。平时的课堂上我们发现优等生计算又对又快,在老师提出的问题当中,他能快速的进行分析,并且快速的进行计算,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和理解所学的新的知识,而后进生由于计算速度过慢,并且错误又多,对学习新知识缺乏了时间。
小学低段数学学习中,是培养小学生基础计算能力的关键,计算能力基础打得好,学生会觉得后面学起来比较轻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提高低段小学生的快速计算能力,本人依据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当中,主要有以下方面开始做法:
一、简单知识要做细,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年级的小学生学习1-10的数字都会觉得非常简单,包括很多老师都认为这些数字学生只要知道,物体与数一一对应能说出基数,按顺序数数,完成教学目标就行。我觉得一年级通过学习数字是初步培养学生对数字敏感度的好时期,对出示的物体数量进行先估计再数,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然后要求学生画小棒,画图形,表示所学的数字,在画的过程当中,学生不但对数有深刻的理解,触发学生对数量多少变化的敏感度,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锻炼。
二、重视知识之间的连贯性
一年级我们学习了数的分成和组成,数的分成和组成是学习加减法的基础,所以在学习数的分成和组成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多动手进行分一分,合一合,并且边摆边说,可以起到记忆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加减法打下基础。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首先学习的是十加几等于十几,学生发现“10+几”等于十几非常好计算。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引导学生把它转换成“10+几”进行计算,就过渡到学习“凑十法”,虽然在课程标准当中强调算法的多样化,但不是所有的方法对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帮助,对多种方法进行对比选择最优方法,这个最优方法不但体现计算的简便,还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基础,所以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凑十法”时,要求学生边写边说“凑十法”进行强化记忆。等掌握他就会觉得“凑十法”非常简单,最后把“凑十法”编成一首儿歌方便学生记忆。用“凑十法”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为后面学习百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打下重要的基础。20以内的退位减法,通过对比选择“破十法”,学生能快速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后面学习百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口算及筆算的关键。
三、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记忆算法
数学中有很多规律,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算式中的规律,会让计算更简便,更快速。例如:9+9=18、 9+8=17、9+7=16、 9+6=15、9+5=14、9+4=13、9+3=12、9+2=11。学生已经理解,“凑十法”当中9和1凑成10,再用凑成的10加剩下的数就等于得数,在学完20以内的“9+几”进位加法后,引导学生去发现“9+几”当中的“几”与和个位上的数有什么关系,并且追问学生:为什么相差1?相差的1去了哪里?通过追问和引导,学生发现“9+几”进位加法的规律,“9+几”等于十几,个位上的数是比几小1的数。有了前面发现“9+几”这样的规律,对“8+几”“7+几”等20以内的进位加法都能找到同样的方法进行快速计算。学生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在充分掌握算理和“破十法”的同时,通过发现规律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快速计算方法,如18-9=9、17-9=8、16-9=7、……11-9=2,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学生总结出:减数和几凑成10,用几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等于差。
四、加强巩固口算,培养估算意识
要提高计算速度,掌握并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学生提高计算速度的关键及难点。所以在学习计算课时,要针对计算课的内容,有目的设计让学生能提高计算能力的练习。这样的练习不宜过多,如果过多学生就会感到厌烦,从而讨厌计算。设计练习讲究有目的性,让学生在练习中,不由自主使用计算的最优方法。例如: 学习“9+几”的进位加法后,我只设计两道计算题,第一题把“9+几”按:9+9,9+8,9+7,9+6,9+5,9+4,9+3,9+2这样的顺序排成一列,学生在计算时能通过发现规律的快速计算方法,快速计算出结果。第二题把这些算式打乱,让学生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不由自主的就应用发现的快速计算的方法,从而快速计算的方法得到了运用巩固,通过快速计算方法,学生计算速度得到提升。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学生良好的估算能力对提升计算速度有很大的帮助,在计算时,我会要求学生估计一下得数大约是多少,然后通过精确算看自己是否估算的准确,通过经常让学生对结果进行估计,学生在潜意识中会估计计算的结果,对快速提升计算结果有很大的帮助。
五、注重加减乘除的意义掌握,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提升计算正确率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看错运算符号,导致最后的计算结果错误。在教学时,一定要把加减乘除的意义进行充分的理解,学生在理解意义的同时,对于符号会增强敏感度,这样计算时不会看错运算符号。在计算过程中,也有的学生会看错数字,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在计算时多进行纠正。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小学低段学习的计算更是所有计算的重中之重,是为后面学习计算奠定的基石。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每位老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应用正确的方法,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抓好每个阶段的计算能力培养,让学生的计算又准又快有成就感,这样每位学生都能爱上计算,从而喜欢学数学。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盘关镇断江小学 姚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