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国主义教育永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旋律,它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全球化、信息化进程不断加深,祖国统一面临挑战, 我国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时期,培养初中生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应立足于教师、课堂、实践活动、红色校园网,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主力军”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广大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身体力行,为青少年做出榜样。”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教师的师德修养、人格力量、价值观和言行举止,是影响初中生健康成长和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个活动中,要本着“教育者首先受教育”的原则,注重教师队伍自身的建设,使教师们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及其重大意义,自觉投身到爱国主义教育的行列中来,成为学生成长的榜样,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学为人师,行为是范”,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是要增加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知识储备。学校要组织广大教师投身于社会,深入德育基地,开展大规模系列教育活动。如举办“忆历史”“知国情”等系列讲座,使教师熟知历史事实、国情资料等,具备更强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能力和素质,增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二是加强师德建设。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2013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可见,师德之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能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教书育人,敬业奉献,但近年来有少数教师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如虐待或性侵学生的“禽兽教师”等事件,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必须先塑造教师的灵魂。
二、充分发挥好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課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理所当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教育者应该结合课程和教材的特点,遵循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寓爱国主义教育于丰富的课堂教学当中,在课堂教学中既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又潜移默化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时时、课课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各学科都要遵行教书育人的原则,各学科教师在全面完成学科知识任务的同时,应发挥本学科的优势,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一是认真抓好思想品德课教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更是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消除教学形式僵硬,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在教学中巧妙使用幽默、高效课堂和教育信息技术等方法手段,使学生了解国情,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二是坚持多学科渗透育人。初中教材,特别是人文学科的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例如,语文学科的有些诗歌、文章字里行间都饱含了浓浓的爱国情感,我们就可直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学科中的中国古代的辉煌史、近代的屈辱史、现代的成就史,教师结合文本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等。
三、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为“主战线”
目前一些学校国防观念淡薄,热衷应试教育,以至爱国教育的第二课堂开展得不够扎实。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无限热爱的一种崇高思想感情,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及亲身的经历逐渐培养形成的。所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强化”是基础,在发挥好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一是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爱国主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涉及内容丰富,活动时间长,活动范围大,受教育面广。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演讲、朗诵、辩论会、班会汇演等多种方式的系列组合,实现同一个主题,让学生知国情、知历史,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二是每周坚持国旗下的讲话。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国旗、国歌、国家、民族的庄严,增强爱国意识。三是定期开展丰富多彩团队活动。如每月召开一次爱国人物故事会。四是根据国内外形式和政治热点问题,审时度势的开展“买我国货,强我中华”“海峡一家亲”等讲座、演讲、汇演活动。五是结合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初中生参观当地有名的工厂企业、重大建设点、历史博物馆,祭悼英烈等活动,增强初中生建设祖国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建立红色校园网为网络“主阵地”
互联网的发展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给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当今,初中生上网越来越普遍,他们的信息来源大都来自网络,所以,教育者们要抢占网络阵地,并且在教育方式上大胆创新,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开展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增加爱国主义教育的广泛性和受教育者参与的主动性,实现“校园网络在哪里,爱国主义教育就在哪里”。
互联网集文字、图片、视频、游戏软件等一体,不仅使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变得丰富,形式变得灵活,而且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一个平等、自由的环境,大大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说服力及亲和力。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构建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校园红色网站,形成宣传舆论阵地,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的侵蚀与诱惑。一是在加强网络管理机制的同时,大力构建“BBS论坛”“网上聊天室”“热线服务”“网上直播”等互动平台,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平等地对话和交流,及时疏导和教育学生。二是通过网络专兼职教师队伍,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介绍人文性与科学性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教育与娱乐结合的红色资源。例如,推荐《中华英雄谱》《延安英雄传》等红色题材网络游戏,介绍《烈火金刚》《红色娘子军》等红色教育影片,举荐井冈山、韶山红色教育旅游胜地等。三是学校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如网上征文、网上知识竞赛、网上影评等形式多样的网上活动,激励初中生自觉浏览红色资源,参与红色行动。
一、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主力军”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广大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身体力行,为青少年做出榜样。”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教师的师德修养、人格力量、价值观和言行举止,是影响初中生健康成长和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个活动中,要本着“教育者首先受教育”的原则,注重教师队伍自身的建设,使教师们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及其重大意义,自觉投身到爱国主义教育的行列中来,成为学生成长的榜样,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学为人师,行为是范”,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是要增加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知识储备。学校要组织广大教师投身于社会,深入德育基地,开展大规模系列教育活动。如举办“忆历史”“知国情”等系列讲座,使教师熟知历史事实、国情资料等,具备更强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能力和素质,增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二是加强师德建设。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2013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可见,师德之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能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教书育人,敬业奉献,但近年来有少数教师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如虐待或性侵学生的“禽兽教师”等事件,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必须先塑造教师的灵魂。
二、充分发挥好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課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理所当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教育者应该结合课程和教材的特点,遵循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寓爱国主义教育于丰富的课堂教学当中,在课堂教学中既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又潜移默化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时时、课课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各学科都要遵行教书育人的原则,各学科教师在全面完成学科知识任务的同时,应发挥本学科的优势,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一是认真抓好思想品德课教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更是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消除教学形式僵硬,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在教学中巧妙使用幽默、高效课堂和教育信息技术等方法手段,使学生了解国情,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二是坚持多学科渗透育人。初中教材,特别是人文学科的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例如,语文学科的有些诗歌、文章字里行间都饱含了浓浓的爱国情感,我们就可直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学科中的中国古代的辉煌史、近代的屈辱史、现代的成就史,教师结合文本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等。
三、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为“主战线”
目前一些学校国防观念淡薄,热衷应试教育,以至爱国教育的第二课堂开展得不够扎实。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无限热爱的一种崇高思想感情,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及亲身的经历逐渐培养形成的。所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强化”是基础,在发挥好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一是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爱国主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涉及内容丰富,活动时间长,活动范围大,受教育面广。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演讲、朗诵、辩论会、班会汇演等多种方式的系列组合,实现同一个主题,让学生知国情、知历史,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二是每周坚持国旗下的讲话。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国旗、国歌、国家、民族的庄严,增强爱国意识。三是定期开展丰富多彩团队活动。如每月召开一次爱国人物故事会。四是根据国内外形式和政治热点问题,审时度势的开展“买我国货,强我中华”“海峡一家亲”等讲座、演讲、汇演活动。五是结合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初中生参观当地有名的工厂企业、重大建设点、历史博物馆,祭悼英烈等活动,增强初中生建设祖国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建立红色校园网为网络“主阵地”
互联网的发展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给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当今,初中生上网越来越普遍,他们的信息来源大都来自网络,所以,教育者们要抢占网络阵地,并且在教育方式上大胆创新,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开展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增加爱国主义教育的广泛性和受教育者参与的主动性,实现“校园网络在哪里,爱国主义教育就在哪里”。
互联网集文字、图片、视频、游戏软件等一体,不仅使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变得丰富,形式变得灵活,而且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一个平等、自由的环境,大大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说服力及亲和力。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构建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校园红色网站,形成宣传舆论阵地,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的侵蚀与诱惑。一是在加强网络管理机制的同时,大力构建“BBS论坛”“网上聊天室”“热线服务”“网上直播”等互动平台,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平等地对话和交流,及时疏导和教育学生。二是通过网络专兼职教师队伍,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介绍人文性与科学性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教育与娱乐结合的红色资源。例如,推荐《中华英雄谱》《延安英雄传》等红色题材网络游戏,介绍《烈火金刚》《红色娘子军》等红色教育影片,举荐井冈山、韶山红色教育旅游胜地等。三是学校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如网上征文、网上知识竞赛、网上影评等形式多样的网上活动,激励初中生自觉浏览红色资源,参与红色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