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良愿望是阐释活动得以发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文本阐释行为本身就蕴涵了善良愿望,只有各个阐释主体怀着基本的善良愿望才能有话语交流的可能性。当然,在具体的文本阐释活动中,我们也承认由于各个主体的具体观点不同,导致对文本的见解也不同。但这是在善良愿望内部发生的,而不是在它之外。某个主体不具有善良愿望是指他根本不进入阐释行为之中,所以善良愿望的重心不是权力问题,当然具体阐释活动中的善良愿望依然需要更多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