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给学生自主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在摸索中自己产生问题,发表见解,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选择安排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创造性地选取内容,突出素质教育的特点。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营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浓厚兴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政治教学 转变思想 主体地位 因材施教
在政治教学中要成为优秀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好引导作用。加强学生主体性培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反思的结果。给学生自主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在摸索中自己产生问题,发表见解,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标下的思想政治课中,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需要我们共同探讨,不断实践。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转变思想,以学生为主体
政治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者,也是学法的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则是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在于满足学生“学会”,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其核心和灵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任务,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能力、觉悟”三者是有机整体,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真正树立学生主体思想,并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巧妙选择安排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创造性地选取内容,突出素质教育的特点。在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估等环节中,都要包含如何从“教”的角度唤起学生的“学”。实行“多样结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人,让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对学科的兴趣。如果教师忽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将失去吸引力,就会失去来自主体的最强劲的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高一是高中的起始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偏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和学习观,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用心上好每一节课,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营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浓厚兴趣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课上的幽默能够活跃教学气氛,更生动、灵活、巧妙地完成教学任务。政治学科需多结合时事或一些焦点人物,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或以辩论形式,然后老师点评,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口才与论辩思维,又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学趣味性。
三、因材施教,把握难易程度
首先,要循序渐进,宏观上把握好整个教学过程的梯度。就每节课学习的知识而言,也有一个接受、消化、理解、领悟、内化为认识能力的过程。“欲速则不达”。其次,要劳逸结合,调配好学生精力聚散松紧的张弛度,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思维既得到强化训练,又无疲惫感,轻松愉快地学习,身心健康地发展。最后,要因材施教,把握好知识的深广度。照本宣科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大忌,超越学生接受能力,过宽过深地拓展教材知识,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也适得其反。同时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想认识状况和生活经验,制定科学的教学进度,设计好每课时的教学进程,让学优生吃得饱,让后进生吃得了,一课一得,各有所得。
四、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一堂好的政治课,需要师生互动完成,如果只有一方动,那么这不算是一节成功的课,让学生在“自有快乐”的天地里学习,保持师生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保证学生学习时处于最活跃状态。我们认为非常重要,是上好每节课的关键。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政治课教学有很大影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课堂交流。学生是否认真听课,是否积极配合,更主要的在于是否喜欢听这节课,所以要求老师讲好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考虑的问题是怎么把这节课更多讲出来、讲明白,要求自己很用心地找材料、校对知识点、力求准确。但效果还是不满意,后来经过不断反思,我才发现一个问题。如果只是尽力地备教材,没有注意到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则是不行的。要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语言环境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自然就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真正成为主体。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信赖并喜爱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上课,会把它当成一种享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他们懂得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所以他们会积极配合,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显著。课后应多关心学生的思想,和他们交流,了解学生所想,走进学生的生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的本质是提倡素质教育,诸多新问题需要政治教师探究、反思、总结。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学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生交往的过程,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较好的培养。推广“分层推进、分类成功”的教学法,使基础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方面的不足与缺陷,但是问题并不可怕,我需要的是敢于正视问题的态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只有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1]曹银迪.新课程理念下政治“生命”课堂的构建[J].吉林教育,2010(01).
[2]陈新学.素质教育体制下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探析[J].新课程(教研),2010(05).
[3]韩学志.求新亦要务实——浅谈当下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反思[J].新课程(教师),2010(02).
关键词: 政治教学 转变思想 主体地位 因材施教
在政治教学中要成为优秀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好引导作用。加强学生主体性培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反思的结果。给学生自主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在摸索中自己产生问题,发表见解,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标下的思想政治课中,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需要我们共同探讨,不断实践。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转变思想,以学生为主体
政治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者,也是学法的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则是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在于满足学生“学会”,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其核心和灵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任务,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能力、觉悟”三者是有机整体,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真正树立学生主体思想,并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巧妙选择安排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创造性地选取内容,突出素质教育的特点。在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估等环节中,都要包含如何从“教”的角度唤起学生的“学”。实行“多样结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人,让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对学科的兴趣。如果教师忽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将失去吸引力,就会失去来自主体的最强劲的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高一是高中的起始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偏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和学习观,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用心上好每一节课,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营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浓厚兴趣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课上的幽默能够活跃教学气氛,更生动、灵活、巧妙地完成教学任务。政治学科需多结合时事或一些焦点人物,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或以辩论形式,然后老师点评,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口才与论辩思维,又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学趣味性。
三、因材施教,把握难易程度
首先,要循序渐进,宏观上把握好整个教学过程的梯度。就每节课学习的知识而言,也有一个接受、消化、理解、领悟、内化为认识能力的过程。“欲速则不达”。其次,要劳逸结合,调配好学生精力聚散松紧的张弛度,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思维既得到强化训练,又无疲惫感,轻松愉快地学习,身心健康地发展。最后,要因材施教,把握好知识的深广度。照本宣科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大忌,超越学生接受能力,过宽过深地拓展教材知识,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也适得其反。同时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想认识状况和生活经验,制定科学的教学进度,设计好每课时的教学进程,让学优生吃得饱,让后进生吃得了,一课一得,各有所得。
四、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一堂好的政治课,需要师生互动完成,如果只有一方动,那么这不算是一节成功的课,让学生在“自有快乐”的天地里学习,保持师生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保证学生学习时处于最活跃状态。我们认为非常重要,是上好每节课的关键。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政治课教学有很大影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课堂交流。学生是否认真听课,是否积极配合,更主要的在于是否喜欢听这节课,所以要求老师讲好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考虑的问题是怎么把这节课更多讲出来、讲明白,要求自己很用心地找材料、校对知识点、力求准确。但效果还是不满意,后来经过不断反思,我才发现一个问题。如果只是尽力地备教材,没有注意到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则是不行的。要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语言环境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自然就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真正成为主体。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信赖并喜爱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上课,会把它当成一种享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他们懂得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所以他们会积极配合,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显著。课后应多关心学生的思想,和他们交流,了解学生所想,走进学生的生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的本质是提倡素质教育,诸多新问题需要政治教师探究、反思、总结。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学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生交往的过程,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较好的培养。推广“分层推进、分类成功”的教学法,使基础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方面的不足与缺陷,但是问题并不可怕,我需要的是敢于正视问题的态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只有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1]曹银迪.新课程理念下政治“生命”课堂的构建[J].吉林教育,2010(01).
[2]陈新学.素质教育体制下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探析[J].新课程(教研),2010(05).
[3]韩学志.求新亦要务实——浅谈当下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反思[J].新课程(教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