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口语表达能力是师范院校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口语水平的高低对于从事初等教育的教师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当今师范类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上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培养过程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反思探索。
◆关键词:师范生;口语表达;策略研究
语言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媒介,新形势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教师资格证国考的新形势下,培养师范生良好的语言素养,具备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即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师的需要,也是师范生提升自我,赢得发展机遇的关键所在。本文以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充分分析师范生所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口语表达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深入了解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探究如何提高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
一、存在问题
从调查数据我们发现这样的现象:
1.有72.4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般,仅有19.84%的学生表示对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比较满意。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是不自信的。
2.有50.29%的学生表示愿意在公开场合表现自己,但是会比较害羞。仅有6.27%的学生不能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从这一调查数据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在公众场合进行语言表达的,说明同学们都有想要主动进行语言表达的意愿。
3.在公共场合(上课、现场演出等)说话或发表意见时,46.07%的学生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的情况;36.15%的学生表示眼睛不看对方的时候才能表达自如;30.56%的学生会出现声音很小表情还算自然,但常常说了上句没了下句;仅有22.58%的学生表示可以落落大方、流畅的进行语言表达。
4.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语言表达能力锻炼的机会、阅读量少,知识面窄、临场紧张说了上句没了下句;还有部分同学认为是由于性格内向羞怯心理强导致自己不善于表达;少数同学认为是由于缺乏强烈的表达欲以及普通话发音不标准等原因导致自己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
5.有54.05%的同学认为语言表达能力对以后就业的有影响,21.66%的同学认为影响十分巨大。
6.学生希望在学校通过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朗读、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模拟讲课比赛、辩论比赛、读书分享会等形式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分析问题
(一)语言表达不准确
学生的口语表达不准确主要表现为普通话较差、语言表述不清楚、用词用句不准确、逻辑混乱等不同方面。特别是在师范生在毕业之前需要进行普通话测试,但是学生测试达标情况和要求的达标率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一些方言影响比较重的学生在口语表达中仍旧受到方言发音的影响,习惯在口语表达中使用一些方言的表达方式,因此很难通过语言准确的表达自己的主题和思想内容,还很容易在沟通的时候与他人产生误解。同时,由于日常缺乏口语表达能力锻炼的机会使得在公开场合进行口语表达时会紧张、逻辑混乱,造成表达不顺畅进而更不想开口说话。
(二)临场心理紧张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表示,在开口讲话的时候会有畏惧的心理,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的情况;同时只有眼睛不看对方的时候才能表达自如。
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学生从主观上阻断了语言交流表达的渠道和可能,进而更加无法顺畅的进行口语表达。特别有的学生因为来自方言比较重的地区,语言表达的基础较差,在进行口语表达时更容易因为表述不清产生紧张和畏惧等心理,进而就会渐渐自我封闭,不愿意表达,久而久之,语言表达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下滑的迹象。
(三)有表达欲望,但欠缺表达方法
在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愿意在公开场合表现自己,但是会比较害羞。仅有6.27%的学生不能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从这一调查数据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在公众场合进行语言表达的,说明同学们都有想要主动进行口语表达的意愿。只是由于欠缺口语表达的技巧或方法无法顺畅的诉说心中的想法。
大学生是通过高考选拔出来的一部分优秀的人才,但是由于应试模式中更加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忽略了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和课外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对母语的重视不够,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甚至严重不足。但是,还有部分学生表示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自我表达,缺乏表达的欲望。
(四)缺乏公開场合锻炼机会
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口语表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口语表达能力锻炼的机会、阅读量少,知识面窄、临场紧张、说了上句没了下句;还有部分同学认为是由于性格内向羞怯心理强导致自己不善于表达;少数同学认为是由于缺乏强烈的表达欲以及普通话发音不标准等原因导致自己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在课程设置上对口语表达类课程的重视还不够,学生没有充分的训练时间。同时在课堂中还往往存在“沉默课堂”的现象。教师在授课时无形中树立的权威形象,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崇敬和畏惧心理,师生之间筑起无形的心理屏障。因此,在课堂上很少有学生会针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提出问题和疑问,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的口语表达的锻炼。二是口语表达类的课外活动匮乏。大学的校园活动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对于口语表达类的校园活动安排不够,因此学生在调查中才迫切的想要通过朗读、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模拟讲课比赛、辩论比赛、读书分享会等形式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解决问题
(一)加强大学生对语言表达的认识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学习普通话。尤其是针对一些来自方言较重地区的学生,他们的普通话基础比其他的同学差,还受到一些方言使用习惯中错误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语言表达能力对就业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事业、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从而加强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能够从本质上认清语言表达能力对未来就业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不断进行探索与学习,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转变教学模式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将课堂教学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中,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使学生能够进行口语交流与表达。教师在授课时还可将合作法、互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应用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能够主动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广泛阅读中外文化经典。因为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不足是因为在其大脑中没有丰富的储备知识。因此,通过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学习一些忧美的文辞和修辞,并能领会到文字背后所包含的精神内涵,在同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口语表达能力就会明显的提升。
(三)完善学校课程设置
学校要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满足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需要。学校要不断探索,开发出一套完善的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训课程,这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培训条件,还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大学生能够在校期间不断加强其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样的口语表达类校园活动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隐性文化现象,有助于弥补作为显性文化现象的正规课程的不足,潜移默化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巧妙地借助语言、文学、体育、艺术等工具,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通过举办朗读、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模拟讲课比赛、辩论比赛、读书分享会等形式来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大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不断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肖轶瑾.师范生口语训练的探究[J].林区教学,2017(02).
[2]蔡培.師范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
[3]茅海燕.论大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改革开放,2011(20).
作者简介
易洋(1987.04—),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黑龙江省,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大学语文、教师口语,工作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课题类别: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师范生言语表达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JC1319055)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师范生;口语表达;策略研究
语言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媒介,新形势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教师资格证国考的新形势下,培养师范生良好的语言素养,具备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即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师的需要,也是师范生提升自我,赢得发展机遇的关键所在。本文以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充分分析师范生所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口语表达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深入了解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探究如何提高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
一、存在问题
从调查数据我们发现这样的现象:
1.有72.4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般,仅有19.84%的学生表示对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比较满意。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是不自信的。
2.有50.29%的学生表示愿意在公开场合表现自己,但是会比较害羞。仅有6.27%的学生不能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从这一调查数据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在公众场合进行语言表达的,说明同学们都有想要主动进行语言表达的意愿。
3.在公共场合(上课、现场演出等)说话或发表意见时,46.07%的学生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的情况;36.15%的学生表示眼睛不看对方的时候才能表达自如;30.56%的学生会出现声音很小表情还算自然,但常常说了上句没了下句;仅有22.58%的学生表示可以落落大方、流畅的进行语言表达。
4.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语言表达能力锻炼的机会、阅读量少,知识面窄、临场紧张说了上句没了下句;还有部分同学认为是由于性格内向羞怯心理强导致自己不善于表达;少数同学认为是由于缺乏强烈的表达欲以及普通话发音不标准等原因导致自己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
5.有54.05%的同学认为语言表达能力对以后就业的有影响,21.66%的同学认为影响十分巨大。
6.学生希望在学校通过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朗读、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模拟讲课比赛、辩论比赛、读书分享会等形式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分析问题
(一)语言表达不准确
学生的口语表达不准确主要表现为普通话较差、语言表述不清楚、用词用句不准确、逻辑混乱等不同方面。特别是在师范生在毕业之前需要进行普通话测试,但是学生测试达标情况和要求的达标率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一些方言影响比较重的学生在口语表达中仍旧受到方言发音的影响,习惯在口语表达中使用一些方言的表达方式,因此很难通过语言准确的表达自己的主题和思想内容,还很容易在沟通的时候与他人产生误解。同时,由于日常缺乏口语表达能力锻炼的机会使得在公开场合进行口语表达时会紧张、逻辑混乱,造成表达不顺畅进而更不想开口说话。
(二)临场心理紧张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表示,在开口讲话的时候会有畏惧的心理,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的情况;同时只有眼睛不看对方的时候才能表达自如。
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学生从主观上阻断了语言交流表达的渠道和可能,进而更加无法顺畅的进行口语表达。特别有的学生因为来自方言比较重的地区,语言表达的基础较差,在进行口语表达时更容易因为表述不清产生紧张和畏惧等心理,进而就会渐渐自我封闭,不愿意表达,久而久之,语言表达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下滑的迹象。
(三)有表达欲望,但欠缺表达方法
在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愿意在公开场合表现自己,但是会比较害羞。仅有6.27%的学生不能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从这一调查数据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在公众场合进行语言表达的,说明同学们都有想要主动进行口语表达的意愿。只是由于欠缺口语表达的技巧或方法无法顺畅的诉说心中的想法。
大学生是通过高考选拔出来的一部分优秀的人才,但是由于应试模式中更加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忽略了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和课外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对母语的重视不够,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甚至严重不足。但是,还有部分学生表示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自我表达,缺乏表达的欲望。
(四)缺乏公開场合锻炼机会
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口语表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口语表达能力锻炼的机会、阅读量少,知识面窄、临场紧张、说了上句没了下句;还有部分同学认为是由于性格内向羞怯心理强导致自己不善于表达;少数同学认为是由于缺乏强烈的表达欲以及普通话发音不标准等原因导致自己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在课程设置上对口语表达类课程的重视还不够,学生没有充分的训练时间。同时在课堂中还往往存在“沉默课堂”的现象。教师在授课时无形中树立的权威形象,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崇敬和畏惧心理,师生之间筑起无形的心理屏障。因此,在课堂上很少有学生会针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提出问题和疑问,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的口语表达的锻炼。二是口语表达类的课外活动匮乏。大学的校园活动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对于口语表达类的校园活动安排不够,因此学生在调查中才迫切的想要通过朗读、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模拟讲课比赛、辩论比赛、读书分享会等形式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解决问题
(一)加强大学生对语言表达的认识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学习普通话。尤其是针对一些来自方言较重地区的学生,他们的普通话基础比其他的同学差,还受到一些方言使用习惯中错误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语言表达能力对就业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事业、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从而加强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能够从本质上认清语言表达能力对未来就业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不断进行探索与学习,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转变教学模式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将课堂教学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中,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使学生能够进行口语交流与表达。教师在授课时还可将合作法、互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应用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能够主动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广泛阅读中外文化经典。因为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不足是因为在其大脑中没有丰富的储备知识。因此,通过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学习一些忧美的文辞和修辞,并能领会到文字背后所包含的精神内涵,在同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口语表达能力就会明显的提升。
(三)完善学校课程设置
学校要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满足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需要。学校要不断探索,开发出一套完善的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训课程,这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培训条件,还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大学生能够在校期间不断加强其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样的口语表达类校园活动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隐性文化现象,有助于弥补作为显性文化现象的正规课程的不足,潜移默化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巧妙地借助语言、文学、体育、艺术等工具,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通过举办朗读、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模拟讲课比赛、辩论比赛、读书分享会等形式来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大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不断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肖轶瑾.师范生口语训练的探究[J].林区教学,2017(02).
[2]蔡培.師范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
[3]茅海燕.论大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改革开放,2011(20).
作者简介
易洋(1987.04—),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黑龙江省,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大学语文、教师口语,工作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课题类别: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师范生言语表达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JC1319055)阶段性成果之一。